摩洛哥之旅之二:瓦尔扎扎特

大丫

<p class="ql-block">2023年11月6日,我们五人一行,在摩洛哥第一站马拉喀什,走访参观,之后,在柏柏尔族小哥的带领下,我们乘坐他开的车,前往摩洛哥之旅第二站,——瓦尔扎扎特。</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来自百度。</p> <p class="ql-block">撒哈拉沙漠边缘的小城,瓦尔扎扎特,是摩洛哥土著柏柏尔人最早的家园,这里至今保留着建造于12世纪的“金字塔”村庄。被称作“沙漠之门”的瓦尔扎扎特,也因其原始的风情、充满神秘色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位于摩洛哥东南部的瓦尔扎扎特,是撒哈拉沙漠边缘的一座小城,也是该国土著柏柏尔人的最早家园。它地处雄伟的阿特拉斯山脉间,有着“沙漠之门”和“非洲好莱坞”的称谓。瓦尔扎扎特的名字源于柏柏尔语,意为“没有噪音”,这座城镇曾经是一个极为安静的地方。这里至今也不足10万居民,其中大部分是柏柏尔人,因留存了许多摩洛哥古建筑而闻名于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些坐落在沙漠上的建筑,是柏柏尔人用黏土、水和干草建造而成。他们以干泥坯垒砌墙体,再涂上红褐色泥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泥砖的制作工艺十分简单,柏柏尔人先把泥土和干草混合灌进木模,再放在阳光底下晒干。以“干打垒”方式,层层叠叠依山建成居住的房屋。当地建筑一般由堡垒式住宅和城堡式粮仓组成,底层是马厩,二层是粮仓,三层是住宅。民居的四角还建有塔楼,他们会用棕榈树干搭建横梁并修筑露台。窗口是当地特有的图案,整体看上去朴素雅致。</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来自百度。</p> <p class="ql-block">来到瓦尔扎扎特,不得不去阿伊特·本·哈杜筑垒村。这座被誉为“红色金字塔”的古村落,是从马拉喀什进入撒哈拉沙漠的必经之路。它修建于12世纪柏柏尔人穆瓦希德王朝的鼎盛时期,历经几百年岁月洗礼,仍保存完好。</p><p class="ql-block">哈杜筑垒村本是一个防御工事,它守卫着一条穿过撒哈拉沙漠的重要商路。虽饱经岁月风霜,却一直是非洲最杰出的建筑精品之一,蕴含着柏柏尔人的智慧和匠心。古村建筑为摩洛哥卡兹巴风格,带有典型的四座角楼,中东风格浓郁。</p><p class="ql-block">撒哈拉沙漠中的气候条件十分恶劣,在这里生存极为不易。柏柏尔人却利用仅有的条件和无穷智慧,将哈杜筑垒村打造成了一片红绿色的“沙漠奇迹”,几百年来安居于此,过着原始且自给自足的生活。1987年,本·哈杜筑垒村被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从而得到了更好的保护。</p> <p class="ql-block">古堡式村落</p><p class="ql-block">摩洛哥古城风光</p><p class="ql-block">依山而建的古村城堡不算高,半小时就能登顶。因为时间关系,我们到达古村落时,已经将近七点,为赶在落日前拍照,在柏柏尔小哥带领下,超近路,快速一路小跑,气喘吁吁的,终于到达了古堡的顶端。大风在毫无遮掩的山顶上肆无忌惮地呼啸,我们不可能稳稳的站立,几个人偎依着,面对残阳如血的远处小城眺望,忘记了寒冷,喘着大口的粗气,拍下了这地平线上,红绿相间的古城。</p><p class="ql-block">这里有一座标志性的四方碉楼,是附近的制高点,置于其上能俯瞰整个村落的全貌。坍塌的残垣上,是高低不平的粗糙砖块,远处有蜿蜒的河流与低矮的村落,抬头则可以眺望壮美的雪山。在这里仿佛能看到商贾往来、驼铃声声、车马络绎不绝的繁荣景象,而最终又在岁月变迁中重新归于平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匆忙中,我们踏着大块的石板土路拾级而上,两边都是柏柏尔人民居。值得一提的是,因为这里的土壤不容易导热,即使被正午的太阳强烈烘烤,居住在厚墙搭建的房屋里依然凉爽宜人。柏柏尔人的屋顶用苦柳编织而成,还具有驱赶蚊虫的妙用!</p><p class="ql-block">无论城堡还是民居的墙壁,都有伊斯兰风格的抽象图案装饰。一些当地居民的房屋内还挂着鲜艳的画作、精美的手工艺品,以及艳丽的柏柏尔服饰,吸引着世界各地游客的目光。</p> <p class="ql-block">柏柏尔人,是一个起源于西北非洲的古老民族,主要集中在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虽然在现代化发展下,很多原始民族都摒弃了传统技艺和生活习惯,但柏柏尔人却是少有的保留了传统生存方式的民族。阿伊特·本·哈杜筑垒村,也成为了世界上少有的柏柏尔人原始村庄。</p><p class="ql-block">该村建于公元757年。一眼望去,隆起的山坡上,一座红褐色古堡仿佛从岩石中升起。夕阳下,错落有致的红土建筑群笼罩在一片金黄色的余晖中。高大的红土墙十分牢固,沿用了南部摩洛哥的传统建筑技术。作为河谷边上众多城堡式村庄中保存最为完好、规模最大的一座,哈杜筑垒村全部用红土和木材作为材料,层层叠叠依山而建,颇有气势。</p><p class="ql-block">摩洛哥从来不缺少色彩,而属于瓦尔扎扎特的颜色,是当地伊斯兰建筑独有的焦糖色。那是属于早期柏柏尔人窑洞的颜色,在大漠之中与湛蓝的天空相映成趣。</p><p class="ql-block">柏柏尔人是撒哈拉大沙漠最早的原住民之一,从远古时期就生活在沙漠边缘的绿洲里。在最不适合人类生存的沙漠,即使在接近50度的天气中,他们也能生存下去,并用智慧和双手开创了部落文明。</p> <p class="ql-block">不仅如此,这里还是许多好莱坞大片取景拍摄地。如《权利的游戏》,《星球大战》,《埃及艳后》,《角斗士》,《盗梦空间》,《教皇》,《越狱》,《红海行动》,《木乃伊》等都在这里取景。</p> <p class="ql-block">如今这个村落,已经失去了居住的含义,因为大部分人已经远离村子,搬到了附近的城市居住,但是因为村子独有的北非原住民特色,变成了人们来摩洛哥观光的必要打卡地,同时因为景色优美,建筑风格独特,吸引了众多好莱坞大片导演,变成了非常多电影和电视剧的取景地,像我们熟悉的有《权力的游戏》《红海行动》《角斗士》以及成龙大哥的《飞鹰计划》都曾在此取景。影片中的这些地方,充满了打打杀杀,但在现实中却是最与世无争的宁静之地。这里并未因为声名远扬而大肆改建、商铺泛滥。仍然保留着古朴和幽静。居住在这里的摩洛哥原住民柏柏尔人,他们保留着自己的语言、传统和信仰,过着恍若隔世的生活,不管外面的世界是如何的变化。</p><p class="ql-block">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p><p class="ql-block">穷尽日落时分,我们不得不和这里说再见了,因为我们当日夜间,要开往撒哈拉沙漠民宿,只好依依不舍的离开这令人难以忘怀的无限风光地,到下一个景点,继续流浪啦!</p> <p class="ql-block">拍摄时间:2023年11月7号</p><p class="ql-block">拍摄工具:奥林巴斯微单12至60</p><p class="ql-block">拍摄地点: 摩洛哥瓦尔扎扎特,哈杜古村落。</p><p class="ql-block">编辑整理: 大丫</p><p class="ql-block">2023年12月18日于海南</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