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石屋坑

林润源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石屋坑,位于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汪村镇,是一个革命老区。石屋坑地处皖赣边界六股尖北麓,群山环绕,山清水秀。一条山涧从山上飞流直下,数十幢马头墙高耸的徽派民居掩映在古木参天的莽莽丛林中,村民们或凿石开山为壁,或垒石作砖砌墙,把一座座精美绝伦的石房子依山就势建在陡峭的石崖上。村名“石屋坑”名副其实。今天,我随福州平一影像摄影采风团来到了这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石屋坑四面环山,群峰耸立,进村一条山路弯弯曲曲,仅容得下一部中巴车,拐弯处还需2次进退。车子晃过,眼见路两傍都是形形色色、造型优美可做为“园林石”的石头,这是我对石屋坑的“第一个印象”。村口,也是山的隘口,地势险峻,“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易守难攻也!村子里小桥流水,茂林修竹,徽派建筑依山坡由低及高而建。在残酷的革命斗争中,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石屋坑据有地形地理优势,革命先辈选用此三省交界,易守难攻,资源丰富的地方是很有道理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石屋坑是红色教育基地。在村里最开阔处的古大厝两边,建有红军铜雕塑像,厝顶上书写着“永远跟党走”。村子里到处都是红色印记,这是我对石屋坑的第二个印象!1935年秋,闽浙赣省委书记关英向皖南转移,由刘毓标等带领到了石屋坑一带,从此,石屋坑成了皖浙赣省委常驻地。1936年4月,闽浙赣省委改为皖浙赣省委,关英任书记,下设赣东北、皖赣、开婺休、上浙皖、下浙皖5个特委,省委机关常驻这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皖浙赣省委、皖南红军独立团以此为中心区域,在当地人民的支持下,开展3年游击战争。英雄的老区人民和英勇的红军游击队战士在血雨腥风、艰苦卓绝的战争中患难与共,取得了累累战果,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当时仅36户98人的小村,竟有7人为革命事业献出生命。为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1993年,该县有关方面筹资在石屋坑村口兴建了“流芳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我独自沿着村里的古石道拾阶而上,感受着不同地域人们的生活习俗。与全国大多数农村一样,村里难得遇见年轻人了。这里虽然有电,但煮饭大多数还使用柴火,或许是山里木头多的缘故。我听到上方房子里有锯木头的声音,循声而上,来到了这位老人家里。他正在锯木头,也是烧饭用的。村头里一老头用斧头劈柴,一斧一锯,也是拍摄民俗的好题目。老头看到我的到来,打了声招呼,聊了起来,人挺祥和的!拐过屋角,惊喜地发现了掌瓜(又名佛手瓜),这掌瓜可是我家乡赤水的特产,没想到在这里看到了!更没想到在寒冬里掌瓜还长得郁郁葱葱!这是我对石屋坑的第三个印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村子是小村子,规模不大,不一会儿就走到顶了,只得往回走,这条道就不仅仅是供人步行的古道,这是一条略宽可以骑车的水泥路了。在这里,一座“树皮屋”映入眼前,在典雅的徽派建筑前,树皮屋显得“穷酸”无比。由于大门紧锁,对里面情况不得而知。或许,解放前这种房子应该很多吧?!现在留着这座“树皮屋”,应该是作“忆苦思甜”之用。但也显得奇特,算是石屋坑给我的第四个印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回到古大厝前,不见同团摄友踪影,只见一个哑巴村民,不停地向我招手要去那边参观,我好奇地跟着他向对面山上而去。登上山坡,原来这是烈士纪念广场,纪念碑上记载着休宁县牺牲的一百三十多个烈士的名字。在这里,整个石屋坑自然村尽收眼底,石屋坑在我的脑海里不断高大起来。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不畏艰险、无私奉献”的石屋坑精神,是这块红色热土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财富。如今,烽火已远去,精神永流传。党管武装、政治统领的核心原则;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革命信念;无私奉献、鱼水相融的党群关系;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的创新精神,这就是石屋坑精神,也是我走进石屋坑最深刻的第五个印象!</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