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东浦古镇位于绍兴市区西郊,绍兴四大古镇之一,浙江省历史文化名镇。又称黄酒小镇,这里是绍兴黄酒的发祥地,距今已有1600余年历史,素有“越酒行天下,东浦酒最佳”之说;这里是唐代大文豪贺知章、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和辛亥革命先驱徐锡麟的故乡,素有着“水乡、酒乡、桥乡、名士之乡”的美誉;这里也是融江南水乡之韵和黄酒文化之核的特色小镇。</p> <p class="ql-block">徐锡麟铜像</p><p class="ql-block">徐锡麟( 1873-1907 ),字伯荪,別号光汉子,东浦孙家溇人,杰出的民主革命家。1903年徐錫麟在东浦创办热诚学堂,次年在上海加入光复会,1905年与陶成章创办“大通学堂”。1907年7月6日,徐錫麟在安庆率領学生军起义,攻占军械所,刺杀安徽巡抚恩銘,激战4小时,最后失败被捕,次日慷慨就义。这座銅像是1987年东浦人民为紀念徐錫麟就义80周年而建造的。</p> <p class="ql-block">在2023年12月16日,杭州同游群组织了绍兴东浦古镇一日游,天气寒冷,但大家热情高涨,准时到达。我们是从杭州坐地铁过耒的,在绍兴一号线黄酒小镇站E 1出口集合出发,非常方便。</p> <p class="ql-block">今天只有大江一个人带队,谢谢大江无私的奉献!</p> <p class="ql-block">今天要游两个景点:一是东浦古镇,二是浙东运河博物馆。先游东浦古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东浦古镇,是绍兴四大古都之一,黄酒文化是最大的特色。绍兴的四大古镇是安昌、斗门、柯桥、东浦古镇。</p> <p class="ql-block">东浦镇,历史悠久,东晋末年已成聚落,两宋时形成集镇,清代已非常繁华。除了酒铺,东浦古镇还有兴福侯昌王庙、久安洋龙局、云集昌记酒坊、徐锡麟铜像、黄酒酒器展示馆、同泰当铺、庙桥、大川桥、大木桥、薛家桥等历史遗迹和文物。整个古镇显得十分古朴,而且宁静有加,非常适合拍摄带着江南诗意的古风照。</p> <p class="ql-block">走进东浦,给人第一感觉是河多桥多,小桥流水,千姿百态的各种小桥把古镇变得四通八达,因此东浦又有“桥乡”的别称。</p> <p class="ql-block">在东浦镇民间流传着这样一首越谣:磕头跪拜上大桥,上城坐船马院桥;东浦老酒越浦桥,吹吹打打薛家桥;说东道西大木桥,买鱼买肉过洞桥;哭哭啼啼过庙桥,欢天喜地跨新桥;看病求医西巷桥,革命传统下大桥。东浦的这十座桥,宛如一幅民俗画</p> <p class="ql-block">也许因为还没有被商业化,游人寥寥无几,所以古镇非常清静。在河岸、街边小坐,没有人打扰,只有小桥、流水、初冬温暖的阳光和飘来的阵阵酒香。</p> <p class="ql-block">我们从地铁站进入景区,第一个景点是久安洋龙局。久安洋龙局为东浦救火会组织,建于民国十三年(1924),由东浦乡贤冯纪良首发捐资筹建。久安洋龙局总占地地面积约40平方米,单间独进,面宽4米,进深8米余,一层平房硬山式屋顶,建筑风格属于中西合壁。</p> <p class="ql-block">兴福侯昌王庙又称兴福侯昌王祠、土地庙,由宋朝全皇后家族兴建。</p><p class="ql-block">据史料记载,全皇后的父亲全昭孙,在宋理宗时任太尉,宝祐年间率兵平西寇叛军,血战殉难,死后被理宗追封为兴福侯昌王,并在东浦建祠供奉,香火延续多年。此庙后因各种原因颓废,现在的昌王庙于2016年修建恢复的。</p> <p class="ql-block">古戏台原名一万年台,是为兴福侯昌王庙供奉神明献戏而专门特建。旧时万年戏台面宽五米、进深五米、台高四米,六根石柱撑台面,四角四柱升重檐,柱端额枋穿连,高俊轩昂。古戏台整个斗拱盘旋构叠成藻井,明面额枋十二生肖雕刻其上,造型精细、栩栩如生。每逢镇上排戏,周遭乡里百姓都会撑船赶来看戏,热闹非凡,别有一番风味。</p> <p class="ql-block">东浦古镇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特征,境内江河纵横,湖泊星罗棋布,江河娄滨纵横交叉,这里街坊临河,宅第傍水,村民沿河而居,错落有致,粉墙,黛瓦,沿廊,马头墙,骑马楼等,可谓别具一格,别有风味,因而构筑了一道水乡独特的风景线,显示出一派“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画卷。</p> <p class="ql-block">庙桥也称兴福桥,为三孔平梁石桥,始建不详,民国十九年( 1930年)重建,东西桥台用条石错缝叠砌。老街有家里办白事的,孝子贤孙会披麻戴孝,哭哭啼啼拥着亡灵到庙桥桥头点烛化锭,故有“哭哭啼啼走庙桥”之说。</p> <p class="ql-block">好多处有美女在拍古装照。</p> <p class="ql-block">主河道两岸是临河古街,街面上铺着斑驳的青石板,路边是鳞次栉比的民居和古建筑。东浦古镇以酿酒而闻名,酿造的黄酒名闻天下,所以有黄酒小镇的称号。如今黄酒依然是东浦的主要特产,沿街的酒铺一家挨着一家,走在河畔的古街上,随时会飘来阵阵酒香。</p> <p class="ql-block">古越龙山在老街上开了家绍兴酒品鉴馆,酒乡怎么可以没有大牌古越龙山呢。</p> <p class="ql-block">大川桥又称“洞桥”,为单孔石拱桥,建于民国十三年( 1924年)。大川桥全长9.78米,桥面寛2米。旧时的洞桥,是东浦的商貿中心、农副品的集散地。因桥南为猪肉店,桥北为魚腥摊,洞桥于是成了鱼肉集市之地,故有“买鱼买肉过洞桥”之説。</p> <p class="ql-block">东浦古镇的酱制品也不少呀,这儿都成了打卡地了。</p> <p class="ql-block">大木桥横跨老街河南北,为三孔石桥,旧时这里是闹市区, 沿街建有各类店铺。这里常齐聚南来北往各地的客人饮酒品茗、谈天说地,是社交、乘凉、聊天的场所,故有“说东道西大木桥”之説。</p> <p class="ql-block">东浦古镇依水而建,有着发达的水乡,在这里转身就是巷道,低头就是河流,抬头就能看见古桥。河水悠悠,倒映着两岸古朴的民居,乌篷船不时从水上驶过,让古镇显得特别有江南风情和水乡情调。</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还可以看到以前的供销社,看到柜台里摆放的各种以前用过的东西,模糊的记忆被唤醒,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一斤盐、一包烟、一瓶酒、一尺布、一颗纽扣、锄头扁担、化肥农药……无不与供销合作社的三尺柜台有关。店里摆放着有历史感的怀旧物品,满满都是回忆。</p> <p class="ql-block">街头巷尾、民家院落、路边河畔,随处可见酒缸、酒坛、榨酒石等酿酒器具,积淀深厚的酒文化,构成了一幅独属于绍兴东浦古镇的生活画卷。</p> <p class="ql-block">绍兴黄酒酒器展示馆,是浙江省第二批乡村博物馆,其建筑面积约250余平方米,分为上下两层,展馆一楼围绕黄酒酒器具贮酒,斟酒、饮酒三大门类展示近万年来酒具的演变历史,二楼设有研学游教室,布局黄酒酿造器具和花雕酒坛两个展示区,突显东浦在地酒具特色性。</p> <p class="ql-block">不知道是在拍电视剧,还是结婚仪式在彩排预演。</p> <p class="ql-block">这座全新开放的黄酒光影艺术体验馆是由科技艺术工作室以黄酒小镇丰富的历史文化素材作为创作源泉,将文化、艺术、科技相融合而打造的沉浸式体验空间。</p><p class="ql-block">游客行走在体验馆内能够身临其境的感受到黄酒小镇四时风景的钟灵毓秀、酒仙会市的热闹繁盛、及名人掌故的意趣盎然,如同与黄酒小镇一起穿越千年的历史氤氲,经历岁月的涤荡洗礼,引发我们对黄酒文化的无限畅想。</p> <p class="ql-block">【醉江南】该雕塑作品纳须弥于介子,藏日月于壶中,壶中有江南,开壶香天下。镇中壶,壶中镇,河水清澈如练,映射恬静古镇,桥下橹声,轻轻荡过悠长岁月。幽深的古巷里追寻东浦千年酒香,夜晚在灯光和流水的渲染下,如醉如梦,似真似幻,恰似醉美江南。</p> <p class="ql-block">陆家溇囗桥因地处陆家溇口,故名,又称“跳板桥”。桥长5.2米,宽1. 4米,由一块青石板架于溇上而成。据传,因原先的木桥不够坚固,镇里一大户人家把家中的供桌搬来此处用作桥板。如此的单石桥板,实属罕见。</p> <p class="ql-block">弄堂的墙是石扳墙,路是石板路。</p> <p class="ql-block">在东浦古镇,最后一站是去参观徐锡麟故居。</p><p class="ql-block">故居位于越城区东浦镇孙家溇村,距绍兴城约7.5公里,其祖父徐桐轩所建,是一幢具有绍兴水乡居民特色的清代建筑,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故居坐北侧南,占地面积1100平方米,建筑面积720平方米,内的桐映书屋早年曾是徐锡麟祖父桐轩公的书屋,在徐锡麟六岁时其父徐风鸣把它辟为家塾,并亲自授课。</p> <p class="ql-block">此间西首间,原为徐锡麟烈士生母严氏的间,是烈士出生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徐伟房间。徐伟(1876—— 1943),徐锡麟二弟,受皖案牵连,判刑十年,辛亥革命胜利才出狱。</p> <p class="ql-block">此间为书房,徐锡麟少年时代在此课读,其父徐凤鸣亲自授课。</p> <p class="ql-block">游完了古镇,一部分人先回去了,一部分人在游客中心等候公交车,下午去今天第二个景点:浙东运河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到了博物馆,也是先拍一张集体照。</p> <p class="ql-block">远眺博物馆,房子不高,白墙黑瓦,屋顶呈波浪型,颇有动感。这独俱匠心设计——借助波浪设计,房子似成了流动体,让人想像运河之水起伏着日夜不停东流去,运河二岸的人文历史文化也经历了波澜壮阔的发展。未进博物馆,就使人耳目一新。</p> <p class="ql-block">中国大运河,贯穿古今,连通南北,是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浙东运河是连接京杭运河,通向东海,是中国大运河的一部分。中国大运河已被录入世界遗产名录。现今,世界上有六大世界遗产运河,中国大运河是规模最大和最长。浙东运河博物馆座落于绍兴越城区云集路浙东运文化园内。</p><p class="ql-block">浙东运河博物馆总建筑面积34000平方米,以“千年古韵,江南丝路,通江达海,运济天下”为主题,打造大运河文化带独特亮点,向公众展示 “一部浙东运河宏伟史诗,一篇越地文化璀璨华章,一幅宁绍山水风物画图”。</p> <p class="ql-block">走进博物馆, 27米高的序厅里,气势磅礴的《浙东运河水利形胜图》《浙东山水大势图》浮雕率先映入眼帘。以抽象的形式呈现浙东运河的丰富历史,建筑宏伟壮观,令人印象深刻。反映2500多年来浙东运河工程体系及水位改变的历史演变,以及浙东运河的历史地位、技术与文化遗传价值,生动立体地演绎绍兴海侵海退的水利历史。</p> <p class="ql-block">通过文物、沙盘、影像等丰富载体流淌在9000多平米的展陈中,反映了两千五百多年来浙东运河工程体系及水运的演变,以及浙东运河历史地位、技术与文化遗产价值。展馆一共二层,分四部分:鱼米水乡溯河源、千古名河济天下、越风河韵铸人文、因河筑梦兴浙东。</p> <p class="ql-block">浙东运河博物馆,是一幅描绘浙东运河的过去、现在与将来的胜景长卷,是大运文化带上的一处独特亮点。</p> <p class="ql-block">本美篇所有照片除标明出处外均为原创,文字、资料部分取自网络和景区介绍,在此谢谢!</p><p class="ql-block">谢谢观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