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9月10日华为mate60发布开售,当日专卖店交订金,两日后,一部雅丹青mate60(512G)到手,使用近六年的mate10荣退。</p><p class="ql-block"> 据介绍,mate60影像能力十分强大,三颗镜头,无论用那一颗镜头,拍摄怎样的场景,它都能为用户带来自然且舒适的色彩影调。新十大功能,遥遥领先,遥遥领先……</p><p class="ql-block"> 金秋十月,恰有闲几日,晋北走起,小试60。</p><p class="ql-block"> 照片全部是手机手持拍摄,因旅行时间关系未使用专业拍照模式,照片全部原图直出无后期。并简单记录介绍行程、景点。</p> <p class="ql-block"><b>D1: 国际庄—曲阳—浑源 行车330公里</b></p><p class="ql-block"> 前往曲阳时,我们没走高速,而是选择走国省道。此前曾两次到曲阳看石雕,走的是高速。</p><p class="ql-block"> 这次我们北上晋北,除了想徒步北岳登顶,吹一吹晋北的风;观应县木塔,看古人如何创造奇迹;滹沱河上游沿河而下,尝一口滋润我们的源头水。还想看看沿途由城郊—平原—丘陵—半山—山区—盆地—高原过渡情况。看看城市扩张、乡村城市化、新农村建设、扶贫攻坚效果等等。三年疫情无奈,外面的世界现在又是如何精彩?我们这把年纪,单纯的风景诱惑已不大,我们把看风景的同时,也当做一次再认知社会的绝佳机会。</p><p class="ql-block"> 早七点出发,沿建设大街北行,正定大街自火车站转入S201,再接入X009,过南楼、化皮,欲过磁河受阻,前方桥梁因河水暴涨,成了漫水桥,禁止通行。绕道新乐县城转入S203,穿过行唐县城,接入S234,于上午十点抵保定曲阳县城北岳庙前,比预计时间多了近一小时,但满足了对沿线农村发展变化的了解。</p> <p class="ql-block"> 北岳庙,汉称北岳祠,唐称北岳安天王庙,宋称北岳安天元圣帝庙,元称北岳安天大贞元圣帝庙,到明时去掉历代所加封号,改称为北岳庙,坐落在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城西部恒州镇北岳路2号,始建于南北朝时期北魏景明、正始年间(500—512年),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以前,北岳庙一直是历代封建帝王祭祀北岳恒山之神的场所。</p><p class="ql-block"> 登北岳恒山前,先到此拜一下古北岳庙。</p> <p class="ql-block"> 德宁之殿,为北岳庙内主体建筑,建于元至元七年(1270年),元代至正七年(1347年)重建,为中国现存最大的元代木结构建筑,重檐九脊庑殿式结构。</p><p class="ql-block"> 在默认模式下,mate60色彩自然还原准确,几乎与肉眼所见相同,色彩也是非常讨人喜欢。</p> <p class="ql-block"> 德宁之殿前面为飞石殿遗址,始建于明代,相传为纪念陨石降于曲阳而建,清宣统元年(1909年)毁于大火。从一米多高的台基,以及台基上的残碑、碑座和柱础可以看出飞石殿是北岳庙内仅次于德宁之殿的第二大建筑。</p><p class="ql-block"> 关于飞石来源,在恒山还有故事接着讲😆,暂且按下不表。</p> <p class="ql-block"> 上午11:10北岳庙游览结束,由曲阳北上S31高速行车,在川里口下高速,走G336。内子有意到古北岳即大茂山一带看看。上网一查,此地山上树密草丰,响泉飞瀑,林涛云海,翠峰耸立,适合探险穿越,旅游线路尚不健全。探险穿越,意味原始野性;距离尚远,意味行程需重大调整,让我们果断放弃此想法。</p><p class="ql-block"> 既然大茂山不去了,周边山势可以感受一下,沿路看到秀水峪自然风景区的牌子,拐入景区公路,走到潭瀑峡景区门口,大门紧锁,因洪水景区关闭。不过,走过来是一路风景,一路溪流,一路水潭,足矣!</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在浑源酒店吃早餐,恰遇一保定阜平人士,谈及大茂山,他讲:走大茂山务必有向导,三五人以上结伴而行,体力充沛,物资充足,有户外活动经验,方可入山。</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小资料:古北岳,位于阜平、唐县、涞源三县交界处的神仙山,亦名大茂山、恒山、常山、神尖、毋恤台等,位于河北省保定阜平西北70里,海拔1989米。《读史方舆纪要》称大茂山为“天下第二山”、“并州镇山”,道家洞天福地,位居北直隶名山之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明中期改封浑源山为恒山遥祭于曲阳。后清入关于清顺治十七年祭祀亦移于浑源北岳恒山(原玄武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span></p> <p class="ql-block"> 沿G336伴唐河朝西北方向而行,于倒马雄关拍照留念。</p><p class="ql-block"> 倒马关,位于河北唐县西北60公里的倒马关乡倒马关村,最初于战国时置,称鸿之塞、鸿上关,汉代称常山关,北魏叫铁关,亦名鸿山关,明代以后通称倒马关。与居庸关、紫荆关合称"内三关",是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据《畿辅通志》记载,倒马关,山路险峻,马为之倒,故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笔架山风景区小憩</p> <p class="ql-block"> 左侧崖壁上有“飞狐道”三个大字。唐河古栈道,位于灵丘县东南唐河大峡谷一带的悬崖峭壁之上,是古代魏国从都城平城通往河北平原的主要交通要道。古栈道在北魏屡有修治,唐代又称飞狐道。 </p> <p class="ql-block"> 唐河蜿蜒曲折,大峡谷两岸千峰竞秀,山峦叠嶂,峡谷幽深,此段公路犹如百里画廊,令人心旷神怡。</p><p class="ql-block"> 纵观这些年县市级交通路网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以发展现代农业、旅游观光、休闲服务、园区开发等,由此带动物流、人流、资金流,拉动经济可持续发展。</p><p class="ql-block"> 几日游览,高速、国省道、县乡道穿插交互行驶。路,已不再是担心困扰之问题。大路 ,小路,反而不经意间带来些许惊喜。</p> <p class="ql-block"> 在G18平型关入口重上高速,手机循环播放着徐弘祖之《游恒山日记》。下午三点半,在浑源口下高速,穿浑源县城,直抵悬空寺脚下。彼时,阴云团聚,雨丝缓缓飘落。天气情况早已在我们掌控之中,撑上花雨伞,漫步在雨的世界。</p><p class="ql-block"> 自驾游,无预订火车票之劳,但天气必提前了解。北方排除汛期、雪天基本无大问题。南方旅行则大不同,特别是山区、高原小气候变化无常。曾在神农架景区,一个多小时穿行在浓雾之中,能见度三五米。另外,南方山区常见团雾、滑坡、落石、薄冰等,需特别小心。</p><p class="ql-block"> 然,计划还是有不到之处,没预约登临悬空寺之票。即便我们属于免票范围,但没预约(就悬空寺的名气热度以及限流要求,需提前三天以上预约方可)是上不去了。还好,可以在公园远眺,一睹悬空寺。但只能仰之神飞,而不能鼓勇独登😁。</p> <p class="ql-block"> 花园、楼阁、高崖、云天,此大场景,非广角而不可收矣,mate60轻松搞定,无论中心还是边缘,清晰度都很高。</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西崖之半,层楼高悬,曲榭斜倚,望之如蜃吐重台者,悬空寺也。</span></p> <p class="ql-block"> 下午5点进浑源县城,观圆觉寺及砖塔,再观永安禅寺,5:30入住浑源北岳国际酒店(此酒店名国际 ,实则和国际无关,硬件一般般,列不推荐范围)。</p><p class="ql-block"> 雨在淅沥,不再外出寻小媳妇凉粉儿,吃自带方便食品。腰困脚乏,遂掀被而早眠。</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D2: 浑源—恒山景区—应县(木塔、净土寺)—朔州 行车159公里</b></p><p class="ql-block"> 晨起,擦洗雨后汽车。酒店自助餐后退房,驱车至恒山游客中心。一夜小雨,大地如新,果日光烨烨,决策向顶。摆渡车十二里至真武庙,始登山。一路走停,小喘,小汗,并无不适。于飞石窟、恒宗殿细研碑刻,10:50登上天峰岭,完成五岳徒步登顶大满贯。</p><p class="ql-block"> 正午,返停车场,沿G336西行。行中以蛋糕、卤蛋、西红柿解饥。两点到应县木塔景区停车场。然,停车场设于景区公园,距木塔二里开外,甩双腿抵塔下。</p><p class="ql-block"> 木塔览毕,再甩双腿东行600米到净土寺游览。</p><p class="ql-block"> 原计划再看应县愣严禅寺,因修路需绕道而弃。</p><p class="ql-block"> 自应县口上G18西行,转G55,再转S5901,下午5点朔州口下高速,5:20入住朔州古城附近之渤海湾酒店。</p><p class="ql-block"> 六点到晋朔粗粮大全馆晚餐。</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风翳净尽,澄碧如洗。策杖登岳,面东而上。</span></p><p class="ql-block"> 细节丰富,颜色有层次,画质简直不像手机拍摄。</p><p class="ql-block"> 走恒山有三种方式:1、乘缆车。2、乘摆渡车行六公里至真武庙,再徒步登顶。3、纯徒步登山。</p><p class="ql-block"> 我们选择乘摆渡车加徒步方式,这也是多数人的选择。三年疫情,两次中招,也想一测体力。</p><p class="ql-block"> 内子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曾到过恒山,只是那次仅走到恒宗殿,因时间关系而不得下山,再登北岳成为多年之梦想。</p><p class="ql-block"> 登山是奋发向上,在高处与天对话,也是提振阳刚之气的享受。</p><p class="ql-block"> 登高才能望远,人需要保持向前、向上、向真的定力。</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又三里,则崖石渐起,松影筛阴,是名虎风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此处,遇一拨儿自河南焦作而来骑行人员,均着骑行服装,年龄以六十多岁居多。上山路上,一路畅聊。吾一直称他们是“法拉利车队”,人就是活个心态,开心就好。</span></p> <p class="ql-block"> 选择低角度拍摄,超广角可获得独特且有冲击力的画面,令牌坊看起来更大。</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坊右东向拾级上,崖半为寝宫,宫北为飞石窟,相传真定府恒山从此飞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再上,则北岳殿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上负绝壁,下临宫廨,殿下云级插天,庑门上下,穹碑森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span>建在飞石窟的“北岳寝宫”,寝宫的介绍牌是这样介绍这里的:“原为北岳正殿,始建于北魏太武帝太延元年(435年),位于恒山飞石窟内东崖龛,面宽三间,进深两间,重檐歇山顶。明弘治十四年(1502年),朝廷为进一步扩建恒山,将飞石窟内的旧岳庙改为寝宫,在恒宗主峰半山坡上新建新岳庙,即恒宗殿。”</p> <p class="ql-block"> 明弘治七年大同知州闾钲撰文的《飞石窟记》碑刻。碑文记载舜帝巡狩浑源北岳时,行至河北曲阳县遇到飞石,于是建庙祭祀。闾钲认为飞至曲阳之石即来自于浑源恒山飞石窟,针对有人说“石头不能飞”的论断,他解释曰“或谓至顽者石焉能飞?遂疑以飞石之说为荒唐。钲以为不然,且上古女娲炼石补天……”,并认为“飞石是岳神效灵”。</p><p class="ql-block"> 以现代的科学观念来看,“飞石之说”确实经不起推敲,但是在文明程度欠发达的古代,民众笃信者有之,半信半疑者有之。</p> <p class="ql-block"> 山风拂面,松涛在耳,远望天峰岭半山腰的庙宇群落,恒宗殿隐藏在松涛密林之中,蔚为壮观。</p> <p class="ql-block"> 从寝宫沿逶迤曲折的山道盘旋北上,过纯阳宫、关帝庙,便到了北岳朝殿,即现今恒山的主庙。登一百零三级石阶,至恒山朝殿。极其险陡,“陡立若天梯,登如沿壁行”。景区提示:只准上行,不准下行。</p><p class="ql-block"> 台阶为什么是103级?这里面潜藏着“道”的玄机。对应36天罡、72地煞,台阶本应108级,也对应了恒山的108峰。而恒宗大殿的103级,道家认为天地之奇数偶数相加为100(河图奇数25,偶数20;洛书奇数25,偶数30),再加上道家至上三清,共为103。“道可道,非道也”,这就是“道”的玄妙。</p><p class="ql-block"> 唯有超广角才能将103级台阶纳入镜中。</p> <p class="ql-block"> 天空中云朵的细节,给画面增加了动感,这是我意想不到的,感谢科技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苍山如海,群峰若浪,山路似带,雄哉!壮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时日色澄丽,俯瞰山北,崩崖乱坠,杂树密翳。是山土山无树,石山则有;北向俱石,故树皆在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浑源州城一方,即在山麓,北瞰隔山一重,苍茫无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仰眺绝顶,犹杰然天半,而满山短树蒙密,槎桠枯竹,但能钩衣刺领,攀践辄断折,用力虽勤,若堕洪涛,汩汩不能出。</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余益鼓勇上,久之棘尽,始登其顶。</span></p><p class="ql-block"> 超广角提供更广阔的视野,低角度透视效果增强了照片的冲击力,给人以更具吸引了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 自停车场,沿公园步行小道前行,又见木塔英姿。</p> <p class="ql-block"> 应县木塔全称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佛宫寺内,始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是世界上现存最高大、最古老纯木结构楼阁式建筑。木塔从外观看,稳重端庄、比例得当、轮廓优美。古籍上称“浮图之丽、甲于宇内”。</p><p class="ql-block"> 塔高67.31米,底部直径30.27米,总重量为7400多吨,主体使用材料为华北落叶松,斗拱使用榆木。木料用量多达上万方。整个建筑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塔基又分作上、下两层,下层为正方形,上层为八角形。塔身呈现八角形,外观五层六檐,实为明五暗四九层塔。</p><p class="ql-block"> 上一图木塔远看并不显高,然,及至塔下才见其巍峨,其整体玲珑秀气,刚柔相济,结构精巧。</p><p class="ql-block"> 中国建筑史大家梁思成曾言:“不见此塔,不知木构的可能性到了什么程度。我佩服极了,佩服建造这塔的时代,和那时代里不知名的大建筑师,不知名的匠人。”</p><p class="ql-block"> 木塔现已扭曲变形,禁止上楼,仅一层可进入游览,余庆幸多年前曾登此楼。</p> <p class="ql-block">营造学社所绘制木塔结构图。</p> <p class="ql-block"> 净土寺在木塔东约600米远,其看似普通,却以精美绝伦的天宫楼阁—藻井,闪耀于建筑史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殿顶覆斗形天花板,以房梁划为9格,分作9个藻井,数当心间的藻井最大,传说中间那两条金色的浮雕双龙会在深夜飞舞,光照大殿。</p><p class="ql-block"> 图为中间最大藻井。</p> <p class="ql-block"> 此刻拍照已不能完成对藻井的全景展现,mate60视频拍摄此刻登场,轻松完成任务。其影像功能十分强大,据云,已有人用mate60拍摄小电影参加国际影展了。</p> <p class="ql-block"> 渤海湾酒店房间大,硬件好,性价比高,泉137,予以推荐。</p><p class="ql-block"> 今登北岳,又观木塔,累计步数已逼三万,中午未正餐,急需一顿美餐补充。网上查找附近有名晋朔粗粮大全馆者,询酒店大堂经理得到肯定,遂往。</p><p class="ql-block"> 旅行如何选择美食是个大问题,我们一向以当地人用脚投票、当地特色店为首选,网站推荐之地仅做参考,不可作为行动指南。至于几大菜系,打着融合菜行预制菜之名的店不在考虑范围。</p><p class="ql-block"> 实践证明,这家粗粮大全我们选对了,且有意外之惊喜。</p><p class="ql-block"> 如图,左为豆腐汤,右为披头烩菜,中间是地皮菜莜面饺,占据C位的是吃饺子的神秘蘸料(通常在山西应吃醋,但神秘蘸料完胜于醋)。惊喜之处,在于右上角,看似是小米粥,实际当地称之酸饭。初尝,其柔甜如蜂蜜,其酸似醋非醋,有淡淡发酵之馊味,却又诱人难拒,生津又消食,解腻又解酒。叫来主管询问,方知此酸饭为河曲酸饭,本店每日熬制三锅,免费提供顾客,常供不应求。其关键之酸浆引子由一老奶奶提供,至今秘不外传,连老板也只见其物,而不得其法。</p><p class="ql-block"> 内子曰:“河曲乃忻州所属,到忻州老城必再找酸饭。”只可惜,两日后在忻州古城打探多店,而未寻得酸饭一碗。</p><p class="ql-block"> 有云:酸饭,假如你突破阈值接受了它,那么你就从此打开了山西美食的新宇宙。一碗酸饭,流传的地域不止山西,绵延至陕西、内蒙。</p><p class="ql-block"> 列位看官,侬到山西,一定要喝一碗酸饭,定让你永志不忘😄</p><p class="ql-block"> 借此聊几句披头烩菜。进店翻看菜谱,欲点我们曾在离石吃过的吕梁大铜锅,服务老妹讲:此锅较大,二人吃不完,不如点当地的披头烩菜,二者异曲同工。</p><p class="ql-block"> 披头烩菜是朔州一带家常但很大气的传统名吃,婚丧嫁娶、满月席、寿宴几乎离不开烩菜,和河北的大锅菜有相同之处。主料有红烧五花肉,和黄花菜、海带、干豆角、粉条、油炸豆腐一起炖煮。其内容丰富,多种多样,但又各有各的味道,各有各的色彩,各有各的形状 ,五彩缤纷,汤鲜味厚,营养丰富。</p><p class="ql-block"> 我知道江苏一些地方也有一道菜叫头菜,也属于大烩菜。但上菜大有讲究,逢重大场合,需放鞭炮🧨后,方上此菜。</p><p class="ql-block"> 朔北的披头和江苏的头菜有否联系?尚不知晓。</p><p class="ql-block"> 之所以在旅行的同时,关注美食,除了民以食为天的理由,我一直认为,饮食虽小道,但其历史的源流与社会文化的变迁紧密相关,可以从中挖掘出很多。</p> <p class="ql-block"> 吃了晚饭,沿老城墙散步。低照明环境下,mate60依然表现出色。</p> <p class="ql-block"><b>D3: 朔州城(北齐城墙、崇福寺、尉迟敬德庙)—广武(广武古城、汉墓群、广武长城)—雁门关—代县 行车83公里</b></p><p class="ql-block"><b> </b>昨晚是出行以来睡的最实一晚,渤海湾酒店的早餐丰富,吃的也舒服。</p><p class="ql-block"> 早饭后,徒步观北齐城墙,虽为残垣,但其创建于北齐天保八年(557年),是在秦汉马邑城旧址上扩建而成。城墙高大、宽厚,无声昭示曾经的荣耀与辉煌。</p><p class="ql-block"> 记步器显示已过五千步,后边还要走雁门关,为保持一定体力,打车到崇福寺门口。</p><p class="ql-block"> 崇福寺是在朔州重点游览的寺院,为我国现存辽金三大佛寺之一,“山西十大最美文物景观”之一,有“金代艺术宝库”之称。</p><p class="ql-block"> 崇福寺对面的尉迟敬德庙属于仿建,匆匆一看后,到路边超市购白馍两个、豆腐干若干,做午餐准备。豆腐干是山西北部传统名产,以寿阳、广灵豆腐干最负盛名。我买的五香豆干,长方条状,质地硬中有韧,咸香耐嚼。</p><p class="ql-block"> 上午11点离开朔州城,沿朔南线前往广武古城。时值深秋,金风送爽,野菊吐艳,大地犹如打翻的调色板,令人赏心悦目。地里的玉米已收大部,路边百姓房前垛起金色的玉米笼,乡野的风牵拽红红的高粱还在地里微微摇曳。</p><p class="ql-block"> 在晋北旅行,时常伴有一种感觉,大地苍茫,让人浑然。</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崇福寺,古名林衙院,位于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东大街北侧。占地面积23400平方米。建于唐高宗麟德二年(665年),由鄂国公尉迟敬德奉敕监造。</p><p class="ql-block"> 崇福寺坐北朝南,规模宏大,其主要建筑位于寺院中轴线上,在平面轴线上沿南北纵向延伸,是一座殿阁群居的古寺庙。</p><p class="ql-block"> 崇福寺虽历经朝代更迭,但仍保留有传统建筑的记忆以及历朝历代建筑的传统工艺。</p><p class="ql-block"> 图片正中为千佛阁,两侧为钟楼、鼓楼。</p> <p class="ql-block"> 崇福寺之弥陀殿为金代遗构。</p><p class="ql-block"> 主体建筑弥陀殿,面阔七间,进深四间八椽,单檐歇山顶,坐落于高2.5米的台基上,殿前月台宽敞,广及五间。气势恢宏,古朴劲健。</p><p class="ql-block"> 除了建筑方式上的奇绝,弥陀殿的琉璃脊饰、华册巨匾、雕花窗棂、精美壁画、塑像背光被誉为“五绝”,享誉海内外。</p> <p class="ql-block"> 弥陀殿的雕花棱窗吸引了我。</p><p class="ql-block"> 前檐五间隔扇门、后檐明、梢间设板门、隔扇及横披上的棂花图案,玲珑剔透,镂刻精美,有三角纹、古钱纹、菱花纹、挑白球纹等纹样达十五种之多,极富装饰效果。大殿前檐下悬有“弥陀殿”竖匾一通,是金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的原物。 </p> <p class="ql-block">相当于270㎜焦距长焦,将景物拉到眼前。</p> <p class="ql-block"> 殿顶三彩琉璃剪边,两只鸱吻高大雄健,立于正脊两端,造型古雅,为金代原物。其工艺精湛、色彩艳丽,堪称上品。</p> <p class="ql-block"> 殿内柱网设置,为了扩大殿内空间,减去当心间两柱。殿内梁架彻上明造,分内槽与外槽两部分。除四周乳栿和丁栿外,居中的四椽栿前端置于大内额上,额枋为较大的复梁式结构,分作上下两层,其间用斜材支托,类似叉手,构造之法近似人字柁架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照片清楚显示此构造法。</p><p class="ql-block"> 弥陀殿内设有宽大佛坛,供奉主像三尊,正中阿弥陀佛,左侧观世音和右侧大势至菩萨。塑像比例适度,服饰精致,面型丰满,神态端庄,有唐、宋造像之风韵,是金代塑像中的上品。殿内四壁满绘壁画,内容以说法图为主,大都属金代原作。弥陀殿规模庞大,气势雄伟,其建筑形制、雕刻艺术、塑像绘画艺术以及琉璃烧造工艺等均有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为金代建筑上乘之作。</p> <p class="ql-block"> 屋脊上有两名威武的琉璃武士,作奋力牵引状,造型逼真。</p><p class="ql-block"> 远看武士不大,实则1.5米高,为辽金建筑中最高、最大的脊刹琉璃武士。mate60长焦镜头将武士轻松拉入眼帘。</p> <p class="ql-block"> 与崇福寺隔街对望的尉迟敬德庙为仿辽金建筑之新庙,在此不再赘述。</p> <p class="ql-block"> 广武古城(旧)周边广袤而荒凉,第一眼感觉有些突兀,怎么这样四方的一座城池矗立于此地呢?一种塞外边陲的孤寂感油然而生。</p><p class="ql-block"> 旧光武古城与雁门关、明长城唇齿相依,依关傍塞,地处要冲,扼守咽喉,几千年了,历为兵家必争之地。</p><p class="ql-block"> 所谓广武城,在当地又有“旧广武”和“新广武”。关于这两座城,还有一个奇怪的民谚,叫做“新城不新,旧城不旧”。原因是,新广武城虽是明代修建的,但地基却是用的战国时的遗址,算是重建;而旧广武城是宋辽时期修建的,实际上要比新城始建晚了1000多年。</p><p class="ql-block"> 新广武城离旧城不远,与广武长城相连,是雁门关防线的主要防御阵地。</p> <p class="ql-block">旧广武古城简介中写到:</p><p class="ql-block"> 旧广武村坐落在始建于战国时代赵国的旧广武城中,可谓名副其实的"城中村"。据《史记》记载,秦庄襄王二年(公元前248年)蒙骜攻打赵国,夺取太原、榆次、新城、狼孟等三十七座城池,旧广武古城为其中之一。</p><p class="ql-block"> 旧广武古城距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一座辽城,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旧广武古城呈长方形,南北长508米,东西长340米,总面积17万平方米,城高7.35米,整个城墙共设马面(城墩)21座,其大小尺度不一,雄伟稳健。开东、西、南三门,均建有瓮城,未置北门。与雁门关、明长城唇齿相依,依关傍塞,地处要冲,是扼守关内勾注之咽喉,数千年来均为兵家必争之地。这里汉逐匈奴,唐御突厥,宋抗契丹,明击瓦刺,历经大小战斗4700余次,是长城板块中原农耕文明与北方游牧文明重要的碰撞融合区。</p><p class="ql-block"> 广武长城旅游开发已经蓄势待发,环城公路、停车场基本建成,我开车绕城一周,果然不见北门,古人之思想不言而喻。</p> <p class="ql-block"> 我把车停在路边,徒步从城东门走到西门。古城宁静、古朴,仿佛被时光遗忘,两边破败的房屋无不散发着历史的气息,在这里感受的是一种远离喧嚣的宁静和平和。</p><p class="ql-block"> 当我跨进这家小卖部大门的瞬间,我的情绪瞬间产生了穿越,时光也仿佛停滞。它依然停留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之风格,带给人一种遥远的回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照片前边是建设中的广武广场,最北边便是广武汉墓群。彼时,大型牌楼、汉武帝、卫青、霍去病雕塑已经建成。我们不想惊扰沉睡中的守边将士,远远打望一眼后离去。</p> <p class="ql-block"> 长城广武段,即新广武—白草口段长城地处山西代县和山阴县交界处,曾是明代雁门关外的关口防线,2020年被列为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p> <p class="ql-block"> 远方最高处便是广武长城标志性景观“月亮门”。以往,我多次在图片中看过,今终于看到你,虽然距离尚远,但挡不住我奋力登攀,前去一睹你的风采。</p> <p class="ql-block"> 广武长城墙多为砖石包砌,由于自然原因及人为破坏,大部分墙体只存夯土了。</p><p class="ql-block"> 长城从山脚沿着山脊爬行山顶,依然气势磅礴,恢宏壮观。</p> <p class="ql-block"> 广武长城“月亮门”是长城爱好者的圣地,属于必打卡之地。我们沿着观光楼梯,一步一喘,直奔而上。</p><p class="ql-block"> 月亮门其实它原本是一座敌楼,坍塌后仅剩这样一个剑窗券洞幸存。它高高的矗立在山上,成了广武长城的标志性景观。原始的月亮门在2016年10月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因自然侵蚀和狂风倒塌了。如今的“月亮门”是2017年12月利用3D技术修复的。</p> <p class="ql-block"> 打卡“月亮门”之后,下午两点到雁门关后腰铺游客中心,坐上摆渡车行2公里便开始雁门关之旅。</p><p class="ql-block"> 一组杨家将雕塑映入眼帘,满门忠烈,旷世传奇。明月楼、雁门寨,走到瓮城一伙计头戴铁盔,骑着高头大马,穿过城门,吾一声:“大将军”,哥们开心的乐了,游客不少,骑马照相的不会少,再也不用刀枪剑戟,也能挣得盆满钵满,岂不开森。</p><p class="ql-block"> 接下来地利门、关署、镇边祠、驿站、战国石刻、雁塔等转了一圈。</p> <p class="ql-block"> 雁门关,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中,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以“险”著称,被誉为“中华第一关”,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说。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为“外三关”。</p><p class="ql-block"> 如果把长城一线比作中国历史演变的大舞台,那么雁门关就是演绎这一幕幕史诗大戏的出场门。</p> <p class="ql-block"> 雁门关北接大漠,南抵中原,进可驰骋草原,退可坚守关中,牵一发而动全身,自古就是华夏最敏感部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千年来往车辆碾压的车辙印记清晰可辩。站立其中,似乎还可以听到马蹄声声。</p> <p class="ql-block"> 从地理方位来看,山海关和嘉峪关都可称为“天下第一关”;若以历史纵深而论,雁门关则当之无愧为“中华第一关”。</p><p class="ql-block"> 天下九塞,雁门为首。细数长城,纵观历史,还没有哪里比雁门关历史更悠久、战事更频繁、对中华民族的影响更深远。</p> <p class="ql-block"> 雁门关之名据说也与这地形有关,东西高峰对峙,其形如门,南迁北归的大雁穿行其间,好似通关而过,故名雁门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唐.李贺 《雁门太守行》</p><p class="ql-block">“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p><p class="ql-block">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p><p class="ql-block">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p><p class="ql-block">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p> <p class="ql-block"> 下午四点十五雁门关游览结束,出停车场后左转,走G208线前往代县,高德地图显示前方有红色路段,难道是堵车乎?</p><p class="ql-block"> 实际是前方国道因雨季山洪灾害冲毁中断,所有车辆改在边上的河道如蝼蚁缓缓前行。</p><p class="ql-block"> 晃晃悠悠从河道重新驶入国道,接下来是惊悚发现我们走上了”天路”,就是雁门山天路十八弯。盘山路九曲如肠,一面峭壁刀削,一面深渊无底。窄窄的双车道,不断奔驰着拉煤的大货车,一辆接着一辆排山倒海般的呼啸而过。窗外风光无限已无暇顾及,手中紧握方向盘,脚下不断踩刹车,第一弯、第二弯……十八弯,有惊而无险通过。</p> <p class="ql-block"> 从十八弯下来,便看到雁门关伏击战处,遂停车拍照。</p> <p class="ql-block"> 走在秋日里的中国。</p><p class="ql-block"> 进入代县城之前的一段普普通通的路,在西边太阳照耀下,仿佛走进了金光大道,这就是所谓“风景在路上”。</p> <p class="ql-block"> 与代县,之前虽未至此,但属并不陌生。一是多年浏览网站晋北帖子多提及古城代县,阿育王塔、边靖楼、代州文庙…早已在我旅行规划图中种草;二是老友双桥八月份曾游历忻州、代县、大同,给我发来详细日记、美图。</p><p class="ql-block"> 进代县城,我们直奔代县政府,为啥?那是著名的阿育王塔就坐落于县政府大院。</p> <p class="ql-block"> 与佛有缘,人气爆棚。走到阿育王塔前,恰夕阳西下,白塔披上了金装,一天中最佳拍摄节点。 </p><p class="ql-block"> 阿育王塔全塔比例和谐,稳健挺拔,轮廓秀美,叠涩精致,素净雅丽,砖雕技艺高超,是中国元代喇嘛塔之佳作。</p> <p class="ql-block"> 阿育王塔,坐落在代县城内古城圆果寺内(今代县政府院内,圆果寺已毁),俗称白塔。始建于隋仁寿元年(601年),自建600多年中历遭三劫,于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改建为砖塔。</p><p class="ql-block"> 阿育王塔为圆锥体佛教藏式造型,塔基平面为长方形,塔建于塔基正中央。塔平面为圆形,塔身为上肩略宽圆形覆钵式,砖雕艺术高超,是中国藏式塔中的佳作。 一般喇嘛塔底座均采用方形,但是此塔底座却为正圆形。 阿育王塔与北京妙应寺大白塔共为中原地区今存喇嘛塔早期作品之实例和典范。</p> <p class="ql-block">老友双桥的飞片,以俯瞰视角展现阿育王塔。</p> <p class="ql-block"> 代县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物古迹众多。</p> <p class="ql-block"> 代县毛主席路居纪念馆也在代县政府大院内,我们进去参观。1948年4月6日下午,毛泽东和周恩来、任弼时、陆定一、胡乔木等同志由陕北去河北西柏坡村途中路居这里。</p> <p class="ql-block"> 傍晚时分的太阳,总是走得急匆匆,转眼之间,那团火就在西边天际消失不见了,大地开始罩上暮色。</p><p class="ql-block"> 原计划参观的代县古衙署和如今的县政府同居一处,机关人员已经陆续驾车打道回府,我们也不再参观,徒步走向不远处的边靖楼。</p> <p class="ql-block"> 匆匆打望一眼暮色中的边靖楼,便一个在网上,一个沿街搜寻住处。不是抹黑代县,堂堂隋、唐、宋、元的代州,如今其第三产业并不发达,交通一个“乱”,酒店一个“少”。最终止步于一家汉珽快捷酒店,明知此“珽”非彼“庭”,一日劳累,只好凑合于此。</p><p class="ql-block"> 小休一下,便溜至街头寻饭,那叫一个“难”。营业中的餐馆少之又少,开门营业的几家店其卫生状况不堪入目。最终落座于一家晋面面粥快餐小店,点一份莜面、一份炒拨拉应付肚囊。好在刚在路边商店购一瓶贵喜黄酒,一杯黄酒下肚,周身小热。</p><p class="ql-block"> 回到住处,网上查了一下代县黄酒,乖乖!代县黄酒传承千年,素有南绍北代之美誉。宋人张能臣所著《酒名记》中就有“代州金波又琼酥”的记载;金代礼部尚书赵秉文,在其《代州书事》中以“金波曾醉雁门州,端有人间六月秋”的诗句赞颂代州黄酒。</p><p class="ql-block"> 明日购一箱代州黄酒的想法悠然而生。我知道此地黄酒乃传统做法,主料黍米,不同于南方的糯米。然而,然而,接下来几个信息让我果断放弃。几家酒企皆为乡野小厂,历史不过三二十年。关键之关键,网云:一些指标有问题,遂弃。</p><p class="ql-block"> 百姓做黄酒,古已有之。我在福建客家人家曾目睹全过程,有兴趣的列位看官,不妨一阅<a href="https://www.meipian.cn/28nqnylc"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18px;">客居客家之七:客家黄酒,娘的酒</a>。</p><p class="ql-block"> 刷手机时有个重大发现,八十六年前的今天,即1937年10月19日陈锡联指挥夜袭阳明堡机场,阳明堡机场就在代县,明日前去一看。</p> <p class="ql-block"><b>D4: 代县(武庙、文庙、边靖楼)—阳明堡机场—原平崞阳古镇—忻州古城 行车104公里</b></p> <p class="ql-block"> 我们住在县城的南端,再往南一公里便是横贯东西的滹沱河,代县政府近年在此打造一处令人神往的景观—滹沱河湿地公园。吃完早饭,我们徒步滹沱河上游湿地。</p><p class="ql-block"> 作为滹沱河下游的子民,我还是第一次走到“母亲河”的上游。</p><p class="ql-block"> 湿地公园面积很大,这里湖光山色、流水潺潺、草木苍翠、曲径长廊……让人流连忘返。</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全国各地的文庙记不清看了多少个,但见到代县文庙第一眼,还是被其原始的古风所吸引;见到大成殿时,被蓝色的琉璃瓦、繁复的斗拱所震撼,代州文庙不愧为华北地区最大的州级文庙。</p> <p class="ql-block"> 代县古迹众多,但让代州子民引以为傲的莫属这大名鼎鼎的边靖楼了。</p><p class="ql-block"> 边靖楼初建于明洪武年间,复建于成化年间,楼底台基高13米,楼身高26米,总高39米,而天安门原高33.7米,1970年重修后34.7米。所以,代县人自豪地说“我们的鼓楼比天安门还高”。</p><p class="ql-block"> 边靖楼位于城中央,意为靖边安民,</p><p class="ql-block">我国现存最大的木质鼓楼,也是长城沿线最高大的楼式建筑,被长城专家罗哲文先生誉为“万里长城第一楼”。</p><p class="ql-block"> 边靖楼坐北朝南,由高大的砖券门洞台基和三层四檐歇山顶楼身两部分组成。台基底平面东西长43.3米,南北宽33.3米,为山西楼阁式建筑中的巨构。楼为砖木结构,梁架精巧,建造雄伟,楼南北分别悬挂“声闻四达”(雍正),“雁门第一楼”(道光)“威镇三关”(雍正)牌匾。其中“声闻四达”横匾高3米、长9米,号称亚洲第一木质巨匾。不加修饰的木质底色,更加的古朴庄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双桥拍的飞片,空中鸟瞰靖边楼。</p> <p class="ql-block"> 即将离开代县,快出西门,一老汉卖豆腐,切豆腐工具是一根细马尾。从桶里拿出来的豆腐尚有余温,味道特别鲜香,还有股卤水的味道。老汉车上贴着微信收款码,付款时并未听到手机声响。俗语“人生有三大苦,撑船、打铁、磨豆腐。”豆腐老汉却乐在其中,不到正午,两桶豆腐行将售罄。</p><p class="ql-block"> 豆腐这一再普通不过的食品,但沿街走卖这一方式不要消失在现代化的都市中,而能留给人们一些思念和地域感受。</p> <p class="ql-block"> 尽管我在网上已经提前了解到,阳明堡机场是上世纪三十年代阎锡山所建的简易机场,日本侵华时被日军利用。如今的机场遗址除一座牌楼,一个纪念碑外,并无它物,丝毫看不出这里曾是一个机场。但我执意前来,只为向英雄致敬!</p> <p class="ql-block"> 夜袭阳明堡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为配合正面战场的忻口战役,在山西代县袭击日军飞机场的一场战斗。</p><p class="ql-block"> 1937年10月19日夜,八路军129师第769团在当地人民群众的协助下,隐蔽地进入代县南阳明堡飞机场,突然发起进攻,经过1小时激战,歼灭日军100余人,击毁击伤飞机24架,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战场作战。 </p><p class="ql-block"> 夜袭阳明堡战斗,是继平型关大捷、雁门关伏击战切断日军交通运输线之后中国军队取得的又一次重大胜利,一时间成为中外媒体的头条新闻 。</p><p class="ql-block"> Mate60镜头下的纪念碑字迹十分清晰。</p> <p class="ql-block"> 路过娄烦寺,短暂游览。</p><p class="ql-block"> 娄烦寺,位于原平市茹岳村。娄烦寺,原名胜井院,以其院内有一“胜井”,故名。后因县名娄烦而改为娄烦寺。</p><p class="ql-block"> 明嘉靖年间,此寺被毁,后有僧敬再度修复。清康熙十八年(1679)和雍正十三年(1735),又对该寺进行了维修扩建。娄烦寺为晋代慧远法师的演教之地。慧远(334-416),俗姓贾,今原平市茹岳村人。他出生仕宦人家,早年随舅父令狐氏在河南洛阳等地游学,精通儒学。两晋之际,士大夫崇尚玄学,玄学之风日益兴盛,慧远也因此成了一位精研老庄之学的学者。后从道安为师,于五台山北垂恒山寺出家为僧,研求法藏,孝武帝太元八年(383)至庐山结社念佛,后成为我国佛教史上名存千古的一代高僧,被净土宗门人推为净土宗始祖。</p> <p class="ql-block"> 前往忻州路上,我们在崞阳镇停留游览。崞阳古镇早就在我的旅游规划图中,如今的原平县秦称崞县,属雁门郡,其衙署就在崞阳镇。1958年崞县才改名原平,县署搬离,崞阳镇从此没落。</p><p class="ql-block"> 崞阳古城南门景明门,北门宁远门,没有任何修补,它们历经风雨,默默注视着进进出出的人。</p> <p class="ql-block"> 崞阳古城是有历史的,也是有故事的地方。前些年,天涯网站大神云集,有不少优秀游记,其中一个作者原籍崞阳镇,曾详细介绍过其老家。慈禧西逃曾住在县衙,爱国将领续范亭乃崞县人,这里的文庙、关帝庙、天主堂,这里还有一座小“赵州桥”…</p><p class="ql-block"> 在崞阳,我并不期待有什么惊艳的景色,而是那些古老的过往值得回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所谓“小赵州桥” 即原平普济桥,曾名南石桥,俗称南桥,位于崞阳镇南门外, 建造于金泰和三年(1203年),算起来也是八百多年的老桥。</p><p class="ql-block"> 该桥和赵州桥同为敞肩石砌拱桥,南北走向,主桥全长30米,宽8米,高7米。两端各有一引桥,二小券,以分洪水。大小券口均为石料横旋,券口之边均有造型精美的石刻浮雕。大券口的券楣有石刻浮雕,内容为避水兽头及人物故事,共16幅。</p> <p class="ql-block"> 由于距离太近,镜头难以囊括大桥,我以视频方式记录下美丽的普济桥。</p> <p class="ql-block"> 普济桥桥面宽8米,分3个行道,由2条与桥身走向一致的立石带分隔。桥面由青石板铺成,光滑而平整,经历了几百年岁月的洗礼,仍然坚固如初。可以想象古时石桥上“毂击肩摩,冠盖相望”的繁忙景象。</p><p class="ql-block"> 观毕,吾驾车从桥上缓缓驶过,作为一名匆匆过客,给古老的崞阳镇留下淡淡的背影。</p> <p class="ql-block"> 离开崞阳,沿着G108线一路南下,穿过原平城区,走在新修宽阔的忻原线上。下午三点半,抵达忻州古城北门附近的伯爵酒店,八月份双桥也曾下榻于此。这是家性价比很高的酒店,超大停车场,独立餐厅,整洁的房间,泉仅131,借此为该酒店打call。</p> <p class="ql-block"> 在酒店休息一个多时,我们步入古城,向西边高地上的秀荣书院走去。</p><p class="ql-block"> 秀荣,这个带有小家碧玉很美的名字。殊不知,秀荣是忻州的旧称。秀荣书院始建于乾隆四十年,在清朝时期是忻州的最高学府,它建在忻州古城西部高坡之上,紧挨着古城城墙遗址,这个遗址就是一个高10米的土堆。</p><p class="ql-block"> 忻州古城是在原古城的基础上重建,这里曾经是忻州的旧城,并非是凭空而起的一座新古城。</p><p class="ql-block"> 2017年开始的古城保护改造项目。自项目启动以来,忻州市坚持以“修旧如故,以存其真”为核心,将其贯穿整个忻州古城修复、保护和开发工作,做到了遵循历史原貌,传承忻州的历史文脉,同时具备现代特色,满足古城居民的生活需求。 忻州古城成为城市一张响亮的名片,吸引了众多游客,起到拉动经济、推进发展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以我观感,忻州古城建设水平在太原古县城、榆次老城之上,堪称上品。我周边到过忻州古城的朋友也多有美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傍晚,华灯初上,古城呈现一种瑰丽的神秘。楼阁房屋、翘檐飞斗、廊亭台柱在华光中熠熠生辉,传统与现代交融中新生出别样忻州。</p> <p class="ql-block"> 南北大街,红灯高挂,布幌摇曳,青石路上,身着汉服的游客,让人恍惚间错换时空,如梦如幻。</p> <p class="ql-block"> 古城管理规范,大大小小餐馆、商店干净整洁,明码标价,吃的放心,购物安心。</p> <p class="ql-block"> 在夜晚复杂的场景下,华为mate60平衡了明暗关系,表达了建筑肌理,整体质感油润锐利,无论明处还是阴影处的细节都得到保留。</p> <p class="ql-block"> 泰山庙巷,美食荟萃,涵盖忻州本地以及山西、陕西多地各类小吃。在此,我们先点了一份蒸肉,一份红面鱼鱼,把半瓶代县黄酒一并下肚。接下来,又边走边吃,碗托、豆腐丸子、豆腐脑一一用舌尖品尝。充满烟火气的忻州古城让人流连忘返,但肚子饱了,腿走累了,再登城墙拍摄后,回去休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夜晚的古城,是灯光和古建构成的另一个世界,惊艳!</p> <p class="ql-block"> 登上城墙,俯瞰古城脉络,感受其恢宏气势。</p><p class="ql-block"> mate60夜间视频拍摄表现如此完美,让俺再次感受到啥叫“遥遥领先”。</p> <p class="ql-block"><b>D5: 忻州—定襄—晋冀界—返家 行车272公里</b></p><p class="ql-block"><b> </b></p> <p class="ql-block"> 早上在伯爵酒店配套的独立餐厅用早餐,从用早餐的人数可以看出入住率很高。到山西行走较多,山西经济这些年受转型影响较大,在国内已属第三方阵。但山西三产服务业我是认可的,特别是酒店管理有方,这也是受晋商传统文化的影响。明清时期,晋商雄傲中华,饮誉欧亚,其成功的根源在于“诚信”,在于“团结”。</p><p class="ql-block"> 诚信在如今仍是立商之本。“小目标”不会一朝一夕实现,坑蒙拐骗、黑心宰客终有报应。</p> <p class="ql-block"> 早饭后离开忻州,沿忻定线穿过定襄县城,于八点四十五抵达蒋村镇老革命故居处,牌子上写着九点开放,等到九点十五不见工作人员开门,只好悻悻而去。</p><p class="ql-block"> 九点半到了河边村阎锡山故居,恰逢有大集,先赶集,再看阎老西,购蔓菁、胡萝卜、大白菜若干。</p> <p class="ql-block"> 对于我们,旅行不单是看风景,还要看人,还有那无处不在的烟火气。</p><p class="ql-block"> 这种大炮手摇爆米花机已经多年没见了,白烟袅袅,瞬间勾起我儿时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 位于山西省定襄县河边村(原属五台县)的阎家大院,就是民国时期统治山西近四十年的阎锡山老家。始建于1913年前后,至1937年抗战爆发前夕,先后建成了都督府、得一楼、上将军府、二老太爷府、穿心院、东花园、西花园以及子明慈幼院等大小30多座院落,近千间房屋(现存27座院落,700余间房屋),总占地面积3.3万余平方米。</p><p class="ql-block"> 在我看来,阎家大院和山西众多大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地方。其灰色砖石民间色彩玩弄古风之外,也有中西结合的不伦不类。</p> <p class="ql-block"> 阎家大院,了了一看。10:45沿着环河线行进,河,便是母亲河滹沱河;路,便是X142线。沿路之风景,怎一个“美”字了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把这山水雕琢得绚丽多彩,群山绵绵,河道蜿蜒,金黄的柿子挂满了枝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对于当地子民来说,大山既是阻隔,也是馈赠,挂满枝头的柿子就是最好的礼物。</p><p class="ql-block"> 在柿子沟,我们以实际行动肯定农民大哥的辛苦,共购三袋计70斤柿子。带着满满的收获,朝着家的方向驶去…</p><p class="ql-block"> 晋北小游五日共计行车948公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