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情·乡音·乡味·乡愁·

夹生胡豆

<h3>---写给故乡的老爸、老妈<br><br>诗文:夹生胡豆<br>摄影:朱敏<br>主题音乐:钢琴曲《故土》</h3> <h3>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二十一世纪,现代化城市栉次林比,霓虹彩流;高速路,立交桥纵横交错,眼花缭乱;互联网,朋友圈覆盖全球;豪宅别墅,规范小区令人刮目,环境优美。他们尽情地享受着阳光,沙滩,海浪,美食的惬意生活和饕餮盛宴,在科学技术,社会进步的浪潮中度过幸福快乐的一分一秒…<br>       但是,在那遥远的小山村,在那偏僻的小山沟,在那贫瘠的土地上,还生活着很大一部分“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留恋故土,家乡难离,佝腰驼背,白发苍苍,满脸皱纹,步履蹒跚的老爸、老妈。他们辛苦一生,操劳一世,用自己的心血,把一群孩子养大。当年轻一代羽翼丰满,展翅高飞,融入繁华的城市,忙于自己的事业,离开生于斯成长,养于斯长大的故土时,他们的父母已是灯油耗尽,老弱病残,青春不在,垂垂暮年。是他们“脸朝黄土,背朝天”,“倾其所有,奉献一生”,可始终不愿意离开那一片片黄土,放弃那一季季庄稼,丢下那一间间瓦房,舍去那一缕缕乡情。<br>       </h3> <h3><br>        就这样,他们留在老家,干着农活,喝着粗茶,吃着淡饭,赶圩“经商”,过着他们习惯,轻松,循规,蹈矩的生活。不管儿女们苦口婆心,耐心劝导,恳求他们来到城市,享享清福,安度晚年,感受天伦之乐,可他们都义于反顾,不忘初心,坚守着那一份“乡情,乡音,乡味,乡愁,”的执着…</h3> <h3> </h3> <h3> 《乡情》<br><br>离不开那一垅田地<br>忘不了那一片故土<br>舍不得那一群乡友<br>丟不下那几间老屋</h3> <h3>四方桌 长板凳<br>叶子烟 塘瓷杯<br>煤炭火 铁茶壶<br>家乡水 沁心扉</h3> <h3><br>凉风掠过田野<br>烈日已经隐退<br>老哥四方围坐<br>细品人生百味</h3> <h3>岁月的痕迹刻在墙上<br>灶上的茶壶紧贴着火苗<br>一排排茶杯洁净明亮<br>小小的茶馆异常地热闹<br>泡一杯老荫茶热气冒<br>浓浓的醇香味道悠悠长<br>笑脸相迎四面八方客<br>煮沸那春夏秋冬生意旺<br>故乡水 清甘冽<br>甜梦里 实难忘<br><br><br><br></h3> <h3>今天小镇赶场<br>茶肆喧嚣异常<br>各位乡邻乡友<br>来壶花茶泡上<br><br>一位白发老娘<br>虽然杵着拐杖<br>却是精神矍铄<br>仿佛青春昂扬<br><br>熬过蹉跎岁月<br>夕阳依旧风光<br>故乡水土养人<br>不逊妙龄女郎<br><br></h3> <h3>老哥四个围一桌<br>扑克游戏自娱乐<br>拱猪升级轮番战<br>不管输赢都快活<br><br>大叔散场不回家<br>揹着背篼看抹呵<br>观牌不语真君子<br>都是熟人没法说<br><br>你们几个老搭子<br>大家都是兄弟伙<br>低头不见抬头见<br>谁也莫把脸撕破<br><br>娱乐 喝茶<br>喝茶 娱乐<br>百姓的日子就这样过</h3> <h3>街沿门口墙角<br>路边屋檐空位<br>随地搭个货摊<br>价钱相因不贵<br><br>都是自产自销<br>绝对没用化肥<br>绿色环保营养<br>吃了包你盯对<br><br>卖了辈子山货<br>信誉放在首位<br>大家都是老乡<br>岂敢良心愧对</h3> <h3>陶瓷杯盖碗茶<br>楠竹椅木板房<br>聚一起拉家常<br>哥几个又赶场<br><br>老规矩坐两旁<br>不打牌手儿痒<br>边娱乐边聊天<br>龙门阵摆得吭<br><br>城头 镇上<br>家里 村头<br>酸甜苦辣道尽<br>喜怒哀乐共尝<br></h3> <h3> 《乡音》</h3> <h3>听惯了晨鸡的啼鸣<br>看不够夕阳的媚妩<br>陪伴着袅袅的炊烟<br>沐浴露四季的雨露<br></h3> <h3>  每天听到左邻右舍那熟悉的乡音,望见同村姐妹熟悉的背影,每次用顺溜的家乡话,与她(他)们打着招呼,看到她们回复的笑脸,一股亲切的暖流,就会传遍全身,这就是乡音带给她们的那一份难舍难分的情结…</h3> <h3>  场镇上有一棵几十年的老槐树,枝干粗壮,根深叶茂,仿佛这里的哨兵,一年四季,风霜雪雨,守护着家乡的安宁。每当夏季来临,赶场时节,傍晚时分,留守在老家的老爸,老妈或叔叔,大婶,总会在树下摆个菜摊,围个小圈,见见路过的熟人,吹吹有趣的“壳子”,换点零碎散银,打杂小钱,一来可以贴补贴补生活,二来可以倾听倾听乡音,踏踏实实地过自己的日子。</h3> <h3>  已是百发苍苍的老娘,见到邻村的姐妹,卖着鸡蛋,水果,卿卿拉起了家常,城里日子再好,儿女们再孝顺,也不习惯进门脱鞋,电梯升降的“规章”,成天“关”在十几二十层楼,见不通透的阳光,浑身都不自在,闲得全身发痒。只要儿孙们平安,他们幸福安康,我们就心满意足,那怕一辈子呆在农村,住着木屋瓦房。</h3> <h3>  在土地荒芜,人烟稀少,门可罗雀,清风雅静的村庄,像她们这样故土难离,守土不弃,默默无闻,终极一生的白发老娘,不知还有多少?这,就是偏远的山村,这,就是目前的现状…</h3> <h3>  看着这张照片,不知你会怎么想,也不知你是否会心情沉重,泪眼满眶?在这条不足百米的场镇上,散坐着清一色的“老爸,老娘”,他们干不了重活,又不愿离开故乡,如何安度晚年,这就是最真实的写照。<br>  不要埋怨他们“游手好闲”,虚度时光;也不要嫌弃他们思想守旧,固执“刚强”。土生土长一辈子,家乡的山山水水,庄稼花草,有她们青春的记忆;门前的古树老井,小河流淌,是她们幸福之梦开始的地方…</h3> <h3>  几筐鸡蛋,几推蒜苗,几个水果,几份勤劳,寒风中,她们默默守望,等着有人买去她们汗水浇灌的希望,霜花冻结时,她们照常赶场,盼着姐妹们来到这里,说说心里话,拉拉咱家常。</h3> <h3>  光阴流逝,岁月沧桑。在那遥远的老地方,在那崎岖的山路旁,至今还居住着无数年老体弱,步履蹒跚,丝丝白发,性格倔犟,无论如何也不愿离开自己故乡,终身倦躯在深山老林,一辈子都留恋篾芭土墙,永不挪窝的老爸,老娘。<br>  不要勉强她们,不必怨声载道,既然她们留意已决,何苦再去叨扰。那你就“常回家看看”,还能吃到“妈妈的味道”…</h3> <h3> 《乡味》<br><br><br>品一口家乡的浓茶<br>从嘴唇甜到腹下<br>那是用村口老井的水泡制<br>没有任何味道能代替它<br><br>除了茶水的清香<br>更有对家乡的牵挂<br>无论你走到哪里<br>那沁入骨髓的记忆<br>是我们一辈子的情话</h3> <h3>  小时候,我们吃着妈妈做的饭长大,那时候的家乡,土地贫瘠,生活贫困,能够吃到一顿象样的饮食,就是很大的奢望了。如果在夏收季节,小麦收割时,我们就盼望着妈妈用自家的石磨,把麦子变成灰面。这样,就有可能吃到妈妈做的土豆,四季豆,老咸菜煮的“面疙瘩”了。那味道,那感觉,那期盼,那高兴的劲儿,简直不摆了。至今可能还有很多我的同龄人,永远忘不了那一碗碗盛满“妈妈味道”的“面疙瘩”…<br>   </h3> <h3><br>       后来,他们长大了,驻校了,回家吃饭的机会减少了。可辛苦操劳了一辈子的母亲,总是千万百计,绞尽脑汁,为他们炒一些能下饭的“自家菜”:青油炒胡豆瓣,青辣椒炒老咸菜,用一个玻璃瓶子装好,带到学校,也就成了驻校生的“下饭菜”。<br>     </h3> <h3><br>     再后来,他们毕业了,走入了纷繁复杂的社会,世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生的道路摆在他们面前,催促和考验着他们艰难的选择。绝大多数人,离开了生养他们的故乡热土,告别朝夕相处的父母,去闯荡,去拼搏,去发展,去创业,有的一去数十年不归,只能把对老爸,老妈的牵挂和思念,深深地隐藏在心里边,只能在孤月高悬的夜里,悄悄回味“妈妈的味道”…</h3> <h3>  一双布满皱纹,粗糙干枯的手,曾经用它撑起了全家人的生活;也是这双手,栽秧搭谷,放牛喂猪,里里外外,忙得不亦乐乎;还是这双手,煤油孤灯下,为儿女们缝衣补裤。老妈的这双手啊,至今还在做着农活,扳着包谷,那一粒粒滚落的玉米,仿佛诉说着她美好的青春,弹奏出她人生最漂亮的音符…</h3> <h3>  儿孙们不在身边,养几只鸡,养几只狗,养几只猫,也算是孤独寂寞时,心灵的陪伴。一日三餐,清晨夜晚,看着它们,人性相通,不厌家贫,不挑味道,总是吃得津津有味,抢得鸡飞狗跳。没有山珍海味,没有美酒琼酿,喜欢的还是自家饭菜的那股味道。</h3> <h3>最早的光盘行动<br>来自耕耘者的铁锄<br>须知盘中餐<br>粒粒皆辛苦<br><br>春播夏长秋收冬藏<br>四季劳作挥汗付出<br>那怕是一颗饭<br>也不能遭践辜负<br></h3> <h3>一辈子就这点喜欢<br>最爱抽杆叶子烟<br>大自然的雨露阳光<br>都蕴藏在里面<br><br>离不了那个味道<br>吧一口那才新鲜<br>街边边那个烟摊<br>卖的烟那才不摆<br></h3> <h3>一个人独坐门前<br>端着碗闷声吃饭<br>既没有儿孙喧闹<br>也不见有人陪伴<br><br>脚跟前两只小猫<br>乖乖地哑口无言<br>仿佛是心底在说<br>有我们你不孤单</h3> <h3> 《乡愁》</h3> <h3>唠叨过屋前的槐树<br>望不断村口的小路<br>缝不完冷暖的衣裤<br>剪不开乡愁的迷雾</h3> <h3>老爸,你在想什么?<br>老爸,你在愁啥子?<br>是在担心儿女的安全?<br>还是在排遣生活带给你的愁烦?<br><br>孩子,我在想外面的世界<br>真的就那么精彩?<br>孩子,我在愁你们的生活<br>是不是还有很多的无奈?<br><br>我说:老爸,<br>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愁烦,<br>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无奈。<br>我们一齐说:<br>多想想外面世界的精彩,<br>多淡化你生活中的无奈…</h3> <h3>老妈,你在做什么?<br>老妈,你在缝啥子?<br>你为儿女操劳了一辈子,<br>怎么还不歇息?<br><br>儿啊,冬天已经降临,<br>别忘了添被加衣;<br>儿啊,世上的路不好走<br>我为你缝双鞋底。<br><br>我说:老妈,<br>天冷了有空调,<br>实在不行,<br>我开暖气。<br><br>我们一齐说:<br>你(我)不在身边,<br>饥寒冷暖,<br>只能靠自己将息…<br></h3> <h3>  有人说:乡愁是一纸烟雨,写的人在天南,读的人在海北;<br>  也有人说:乡愁是一叶晚风,吹送一缕青烟,飘来一片牵挂;<br>  还有人说:乡愁是落日的天涯,是月下的浊酒,是窗边的叹息…<br>  世界上总有一种乡愁,让你魂牵梦绕,对于故乡的街道,村口的槐树,流淌的小河,斑驳的老屋,是你内心深处难以割舍的情愫!<br></h3> <h3>  是啊,儿行千里母担忧,而少言寡语的老父亲,却把对儿女的那一份思念和牵挂,用沉默深深地埋藏在心里,</h3> <h3>  身强力壮,有知识,有文化的一代年轻人,怀揣自己的理想和追求,逐梦去了远方,却把幼小的生命留在了故乡,留给了风烛残年的老爸,他们又重新担起了照顾孙子辈的重任。这些跟土地,庄稼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农村人,该如何去培养和教育再下一代,他们的忧愁和烦恼,又有谁来理解和分担呢?<br>  孩子,快快长大吧,你们的爸爸,妈妈,已经走出了这穷乡僻壤,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吃苦耐劳,改变着自己和未来的命运,让你们不再回到“脸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早日过上幸福安康,衣食无忧的城市生活,使困扰了几代人的“乡愁”,成为永远的记忆…</h3> <h3>  文已至此,思绪难收。乡情,乡音,乡味,乡愁,记录了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酸甜苦辣,痛苦挣扎和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趋势,也是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的历史潮流。<br>  然而,我们应该记住的是: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所以,故土难离,乡情难舍,乡音难忘,乡味难断,乡愁难绝!<br> 记住你的家乡,珍惜那份乡情,莫忘纯朴乡音,常念那口乡味,品尝那段乡愁,让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沟一壑,都永远留在你的心灵深处,永远,永远…</h3> <h3>(2023年12月20日完笔于成都南湖)</h3> <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