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故事——《边城曙色》

孤独的行者

<p class="ql-block">长江画面石鉴赏,偶尔会遇到特殊条件下的错觉现象。就是某些画面要素须借助视觉距离的模糊感,以错觉补充来获得意境的充分。例如这枚《边城曙色》,画面是鸟瞰似全景小城,细节变化非常丰富,油画笔触般的点状似建筑物沿纵横街道方向布局。站在一个恰当距离欣赏,一座原始旧城尽收眼底,越看越真切,有让你走进街道去看看的魅力。然而你走得离石头近些,画面细节清晰了,城市的美景便消失了,只剩下密密麻麻的斑斑点点。我曾经想用相机记录下这两种不同距离表现效果,可是失败了,因为相机只能拍出清晰的纹理,拍不出那种恰当距离的模糊感。</p><p class="ql-block">这种现象就是艺术欣赏中的错觉现象,像黄宾虹的山水画,近看也是一团团黑糊糊的笔墨线条堆积,只有从一定距离去欣赏,那种厚润华滋的积墨艺术效果才让你诚服。还有一类油画也是如此,近看都是刀刮的油墨块,有距离才显现出它的美的真容。吴冠中先生就曾有一篇文章专门谈绘画欣赏中“错觉”问题。</p><p class="ql-block">对于此类石头,有个人赏石的观念选择,喜欢简单具象就不会有什兴趣。但我个人的赏石倾向是,无论什么风格、什么表现形式,都愿意多元化的去体验、去感受它们的丰富多彩。这枚石头那种看着就不忍移步的味道,适合慢品,而赏石慢品是让人心情愉悦沉静的最佳途径,可惜实物欣赏的效果无法通过图片传递到网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