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试题深入探究</h3> 现阶段中学物理教师做题、研究题、指导学生进行纸笔考试是不可避免的,常和题打交道,进行试题的研究是中学物理教师进行教研和写作的重要内容。 <p class="ql-block"> 近阶段研究了三道题,全盘托出,供有需求同行参考。</p> 2022年高考全国乙卷25题(题1) 2023年湖南卷12题(题2) 一道“经典”模拟题(题3) 试题研究方法多样,其中一种思路为:试题→解析、评析→深入研究→教学、学习、命题等启示 如题1,熟悉的模型通过设问角度的变化,把熟悉的模型考出“高大上”的感觉,也给师生留下了再探究的空间。如教师不满足于得出正确答案,还有不少工作可以做。 如此思考一番,并写出来,是不易的,做这样的工作能提升个人对此类问题的认识,写出来也许对他人也有些帮助。 如题2,也可以进行一番超越答案的探究。提供几个方向供参考。<div> 1.半导体薄膜压力传感器的电阻有什么特点;2.定量计算非理想毫伏表的内阻对测量结果的影响;3.(5)问如何解答。</div><div>也欢迎同行有其他想法的,给予交流指导。</div> 题3是我们组长李老师发现的一道错题,错在哪,怎么减少类似错误,是可以好好研究的。 结论:利用绳连接体和杆连接体考查关于位移、速度的分解合力,也可以与功和能关联考查,此类试题往往关系复杂、计算量大,素养较高的高中生还是能完成解答的.此类试题考点多变、过程多变,易创新,备受模拟命题者青睐,命题者想办法创新是无可厚非的,创新要在自己能把控的范围内,突发奇想把问题引向另一方向时,需要认真论证,多角度思考,有时需要高站位进行思考、讨论或计算,否则可能误入歧途。 题1的研究参考了昆明赵坚老师的研究和自己以前的研究,题2请教了我们组长李杨老师、昆明杨习志和浙江郑琦老师,题3在李老师和清华高材生杨昌磊的共同努力下才完成。<div> 教师和学生做题的目的不同,不满足于正确解答,多思考,勤动手,多请教,自己提高的同时,也完成了对试题的深入研究<br></div> <h3 style="text-align: right">2023年12月17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