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珠海普陀寺,位于广东珠海香洲区凤凰山麓。</p><p class="ql-block"> 普陀寺前身为怀庵古寺。据《香山县志》记载,怀庵古寺于清顺治年间(1638年~1661年)由一参将捐建。抗战期间,古寺曾作为广东抗日游击队珠江纵队白马中队的驻地,周边被开辟为风凰山区抗日根据地。几经战火洗礼,古寺仅剩残垣断壁。</p><p class="ql-block"> 公元2000年,应珠海市政府和信众所请,广州光孝寺方丈明生法师,主持在原怀庵古寺一带开山建普陀寺, 历时十五年建成。</p> <p class="ql-block"> 普陀寺五门牌坊,牌坊上五个门额从右至左,分别为:“证菩提道”,“登欢喜地”,“法地庄严”,“入总持门”,“见一切佛”。</p><p class="ql-block"> 五门牌坊正中楷书对联:“普陀悬慧日光照三千世界,禅寺凝慈云福荫百万人天。” 两侧中间行书对联:“佛道幽深直入圆通妙境,法门广大普摄大千有情。” 最外两侧篆书对联:“一尘不到菩提地,万善同归般若门。”</p> <p class="ql-block"> 牌坊背面五个门额自右至左:“圆融万德”,“圆通妙境”,“圆光普照”,“圆满菩提”,“圆成佛道”。</p> <p class="ql-block"> 穿过五门牌坊,是普陀寺山门殿(天王殿)前的莲花池。</p> <p class="ql-block"> 莲花池上正中有双面观音菩萨坐像。</p><p class="ql-block"> 观世音菩萨, 因避唐太宗李世民名<span style="font-size:18px;">讳</span>,省“世”字,略称“观音”。观音菩萨是“西方三圣”之一。“西方三圣”又称阿弥陀三尊,中间是阿弥陀佛,观音菩萨立于佛左,大势至菩萨立于佛右。</p><p class="ql-block"> 阿弥陀佛是代表无量光明,无量寿命和无量功德。</p><p class="ql-block"> 观音菩萨是代表大慈大悲。</p><p class="ql-block"> 大势至菩萨是代表喜舍。</p> <p class="ql-block"> 坐像正面,观音菩萨双手持莲花蕾。</p><p class="ql-block"> 普陀寺是观音菩萨的应化道场,即会现身说法宣讲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 坐像背面,观音菩萨左手托净瓶,右手持柳枝。</p> <p class="ql-block"> 莲花池中养有很多长寿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普陀寺广场。</span></p><p class="ql-block"> 珠海普陀寺集朝圣禅修、慈善教育、弘法修持为一体的十方丛林。</p><p class="ql-block"> 十方丛林是一种禅宗寺庙管理制度。寺庙有两种管理模式:一种是子孙丛林(子孙庙),一种是十方丛林(十方常住)。十方丛林,有传戒特权而不得私收徒弟。子孙丛林规模较小,财产属一僧或一系僧人所有,住持系师徒相承。</p> <p class="ql-block"> 广场两边是珠海市普济艺术博物馆。馆内主要介绍我国及广东佛教的发展史。</p> <p class="ql-block"> 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除了经天山廊道陆路传入外,经海上丝路来的印度高僧,经印度洋,穿过马六甲海峡,进入中国南海,再到达广州,广州便成为印度佛教海路来华的“西来初地”。</p><p class="ql-block"> 位于广州市荔湾区下九路的“西来初地”,在隋朝(581年)以前为珠江河岸。南朝梁武帝普通七年(526年),天竺国高僧菩提达摩东渡,于广州绣衣坊码头(今下九路西来正街口)登岸,并在码头附近建造西来庵(始建于527年,是达摩祖师在中国的第一道场)传教。后世僧众遵奉达摩为中国佛教禅宗始祖,其登岸地点为“西来初地”。清朝顺治十二年(1655年)重修西来庵改名为华林寺。</p> <p class="ql-block"> 禅宗六祖慧能真身像。</p><p class="ql-block"> 六祖慧能生于广东新兴。三岁丧父,稍长靠卖柴养母度日。因听人念《金刚经》,得知是黄梅五祖弘忍法师传授,于是慧能到黄梅拜见弘忍法师,后在寺院扫地舂米打杂。弘忍为选继承人,命寺僧各作一偈,未有满意之作。时为杂役的慧能作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得到五祖弘忍赞许,密授衣钵。慧能因怕人争夺法衣,回到岭南,后在南海法性寺(现广州光孝寺)遇印宗法师,在菩提树下落发受戒。第二年慧能到韶州曹溪宝林寺(现韶关南华寺),弘扬“见性成佛”的顿悟法门,即“须广学多闻,识自本心,达诸佛理”。六祖慧能在宝林寺弘法37年,圆寂后真身供奉在该寺六祖殿内。</p> <p class="ql-block"> 广东禅宗祖庭简介:</p><p class="ql-block"> 广州光孝寺——401年,罽宾国(今克什米尔)僧人昙摩耶舍到广州,将公元前200年建的南越王赵建德故宅,改建为佛殿,隋唐年间称“法性寺”。约502年,<span style="font-size:18px;">印度高僧智药三藏从海路到广州,在法性寺(现光孝寺)种下自印度带来的菩提树种,</span>禅宗六祖惠能就在此菩提树下削发为僧。</p><p class="ql-block"> 韶关南华寺——502年,印度高僧智药三藏经海路到广州,后到韶关漕溪创建南华寺。禅宗六祖惠能在此寺宏法37年,此寺为“南宗禅法”的发源地,也称“六祖道场”。六祖真身像供奉在寺中六祖殿内。</p><p class="ql-block"> 新兴国恩寺——禅宗六祖惠能开山创建,唐高宗李治弘道元年(683年),六祖惠能将新兴龙山大师故居改建为“报恩寺”,唐神龙三年(707年)<span style="font-size:18px;">中宗李显</span>赐名为“国恩寺”。</p> <p class="ql-block"> 珠海普陀寺简介:2000 年春,应珠海市政府与四众礼请,广州光孝寺明生大和尚主持开山创建普陀寺。一期工程占地 3.2 万平方米,建筑面积 27780平方米,目前已完工;二期工程占地 8.6 万平方米,正在规划建设中。</p> <p class="ql-block"> 珠海普陀寺占地总面积约12万平方米,寺院全貌图(资料图片)。</p> <p class="ql-block"> 普陀寺整体布局图。寺院坐北朝南,顺山势由低至高,依山而建。寺院在中轴线上依次分布有石雕五门牌坊、山门(天王)殿、普光明殿、三圣宝殿、五时宝殿;中轴线东、西两侧依次建有鼓楼/虚空殿、钟楼/地藏殿、祖师堂、功德堂、尊客堂、市佛协、三学堂、五观堂等殿堂。</p> <p class="ql-block"> 寺院山门殿前两侧立有普陀寺进行国内外佛教文化交流大事件记录的碑记。</p> <p class="ql-block"> 山门殿两边还种有中日韩佛教友谊树。</p> <p class="ql-block"> 普陀寺山门殿,又称天王殿。殿门上匾额“普陀寺”由中国佛协会长赵朴初题写。</p><p class="ql-block"> 寺院免费派香。</p> <p class="ql-block"> 天王殿背面门额“随缘自在”。</p> <p class="ql-block"> 鼓楼/虚空殿。</p> <p class="ql-block"> 钟楼/地藏殿。钟楼悬挂的“大吕铜钟”重达7000斤。</p> <p class="ql-block"> 普光明殿前两侧各有一棵许愿树。</p> <p class="ql-block"> 普陀寺第二进大殿——普光明殿。</p> <p class="ql-block"> 普光明殿后门。</p> <p class="ql-block"> 普陀寺第三进殿——三圣宝殿。</p> <p class="ql-block"> 三圣宝殿后面。</p> <p class="ql-block"> 三圣宝殿后院。</p> <p class="ql-block"> 普陀寺第四进大殿——五时宝殿。</p> <p class="ql-block"> 五时宝殿门楣上匾额。</p> <p class="ql-block"> 梁楣上匾额。</p> <p class="ql-block"> 梁楣上匾额,篆书“名山得主”。</p> <p class="ql-block"> 五时宝殿两侧的东(西)六和楼。</p> <p class="ql-block"> 三圣宝殿两侧的殿堂:祖师堂。</p> <p class="ql-block"> 功德堂</p> <p class="ql-block"> 尊客堂</p> <p class="ql-block"> 三学堂,佛教英语交流基地,也是粤港澳大湾区佛教文化交流基地。</p> <p class="ql-block"> 寺院建筑考虑到当地雨水丰沛,殿、堂之间有风雨连廊,且连廊也造得十分精美。</p> <p class="ql-block"> 檐角雕塑人物像也很有特色。</p> <p class="ql-block"> 殿堂建筑檐角最前端的雕塑,是一个“骑凤仙人”或称“仙人骑鸡”。鸡是家禽,常见于百姓之家。在中国古代,高等级的殿宇之上,鸡作为灵禽的化身,与仙人一起,以“仙人骑鸡”的姿态,率领一众神兽(狻猊、斗牛、獬豸、凤、狎鱼……),镇守在屋脊檐角的最前端,按所率神兽的数量,标志殿宇的等级。在建筑学上,“仙人骑鸡”也是防檐瓦滑落的装置。</p> <p class="ql-block"> 走廊上天花吊灯。</p> <p class="ql-block"> 寺院中的罗汉松,修剪得十分精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