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续“走进神秘的波斯古国伊朗(三)”。</p><p class="ql-block"> 今天(2023年11月13日),是我们在伊朗这块美丽的土地上旅游第六天。</p><p class="ql-block"> 早餐后,我们坐上旅游中巴,告别亚兹德,前往伊朗南部最大城市,法尔斯省省会“设拉子”。</p><p class="ql-block"> 途经波斯帝国古都“帕萨尔加德(Pasargadae)”,导游带我们去游览波斯帝国的开创者居鲁士大帝的陵墓。</p><p class="ql-block"> 进入陵园,墓道二侧高大的柏树葱葱郁郁,中间是条长长的花坛,开满各种颜色的鲜花,前方是居鲁士大帝的陵墓。</p> <p class="ql-block"> 居鲁士大帝(Cyrus the Great ),别名:居鲁士二世,是波斯帝国缔造者、首位国王(公元前550~530年在位)。</p><p class="ql-block"> 他出身于波斯阿契美尼德族,其祖父和父亲均曾任部落首领,臣服于米地亚王国。居鲁士幼年时勇猛好斗,聪颖过人。成年后,成为一名英勇的骑士,屡建战功。公元前558年,被推荐为阿契美尼德族首领。率领波斯部落联盟向米地亚的统治挑战,同时,不断征服周边地区,势力大增。公元前550年,灭米地亚王国,建立阿契美尼德王朝,后定都波斯波利斯(现在的伊朗设拉子市东北52公里处)。</p><p class="ql-block"> 居鲁士因尊称其父为居鲁士一世,故自称居鲁士二世。不久,居鲁士二世统一波斯全境,成为远近闻名、令敌人生畏的“波斯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现在的居鲁士大帝陵墓,孤傲地伫立在无边的旷野中,四周用玻璃护栏围着,非常朴素。</p><p class="ql-block"> 大帝的陵墓,高约12米,每边长约10米,呈阶梯状,是个六层的皇陵建筑,整个陵墓用一块块巨大花岗岩堆砌而成。</p><p class="ql-block"> 陵墓最高层,有座长方形石头建造的墓室,上面有个低而狭窄的入口。听导游讲,墓室长3.17米、宽2.11米、高2.11米,居鲁士的石棺就放置在里面。</p><p class="ql-block"> 陵墓的墙壁上饰有精美的浮雕,描绘了居鲁士生前的事迹和他与神互动的神话故事。</p><p class="ql-block"> 现在,居鲁士陵墓不仅是波斯帝国历史的见证,也是古代艺术的杰作,所以这里成了外国游客来伊朗旅游必看的景点。</p> <p class="ql-block"> 从“居鲁士大帝陵墓”游览后出来,导游带我们去附近的饭店吃午餐。</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家自助餐厅,大家进去后,挑些符合自己口味和喜好的食物进餐,偶尔看到一些奇特的伊朗美食,也会取一点品尝。</p><p class="ql-block"> 这家餐厅的环境很不错,室外喷水池二侧摆放着餐桌,让你在用餐的时候,享受愉悦时光。</p> <p class="ql-block"> 饭后,导游带我们去游览“纳克歇洛斯塔姆”。</p><p class="ql-block"> 这里安葬着波斯帝国(公元前550年~公元前330年)的大流士一世、二世、薛西斯一世、阿尔塔薛西斯一世四位帝王。</p><p class="ql-block"> 四位君主排成一列俯视着17公里处的波斯波利斯(古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的都城)。所以这里也被百姓认为是“伊朗的帝王谷”。</p><p class="ql-block"> 这是“纳克歇洛斯塔姆”景区的入口。</p> <p class="ql-block"> 走进景区,迎面是座高150多米的山,在高耸的山峭壁上,是当年劈凿出的波斯帝国四位国王的陵墓。</p><p class="ql-block"> 他们陵墓的样式皆近略同,均为距离地面50米的高度处,凿入岩石内部建成陵墓,陵墓入口二边各设二柱柱廊,柱子上端是双头公牛柱头。 </p><p class="ql-block"> 陵墓下方还有萨珊王朝时期的十副故事浮雕,以及大量歌颂他们丰功伟绩的石刻作品。</p> <p class="ql-block"> 这座正在维修的陵墓,是薛西斯一世的皇陵。</p><p class="ql-block"> 听导游介绍,薛西斯一世生于公元前520年,是大流士一世与居鲁士大帝女儿的儿子,公元前485年继位,是波斯第一帝国的第四位国王,卒于公元前465年。</p><p class="ql-block"> 他年轻时有所作为,但老来昏庸无能,最后死于大臣的政变。</p> <p class="ql-block"> 我妻子拍照的那座陵墓,是“大流士一世”皇陵。</p><p class="ql-block"> 大流士一世(公元前550年~公元前486年),是波斯帝国第三位皇帝。他又称大流士大帝(波斯语:داریوش)。</p><p class="ql-block"> 听导游讲,大流士一世在公元前521年登基,他在执政期间,把部落联盟一跃成为世界上领土空前辽阔的奴隶制大帝国。</p><p class="ql-block"> 他还不断扩张波斯帝国的疆域,使古波斯形成了领土空前广阔的大帝国。</p><p class="ql-block"> 他统治波斯帝国达37年,卒于公元前486年。</p> <p class="ql-block"> 看过“大流士一世”的陵墓,大家随导游来到隔壁的“阿尔塔薛西斯一世”(波斯文اردشیر یکم 发音为Ardeshir)陵墓。</p><p class="ql-block"> 阿尔塔薛西斯一世(公元前?~公元前424年)。</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导游告诉我们,阿尔塔薛西斯一世是薛西斯一世之子,大流士二世的父亲。</p><p class="ql-block"> 他的父亲“薛西斯一世”,在公元前465年驾崩后,他继承父亲的权力,同年登基坐上波斯王宝座。</p><p class="ql-block"> 他执政四十余年,始终维持着波斯第一帝国的繁荣昌盛,于公元前424年去世。</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span>阿尔塔薛西斯一世<span style="font-size:18px;">的下方,雕刻着一幅宽7.60米,高3米的马术战斗场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导游告诉我们,这幅石雕名为“沙普尔二世的马术胜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它展示了一名骑手戴着一顶王冠,王冠似乎是有棱纹的,它与伊朗硬币中的沙普尔二世的王冠相似,他手持长枪向一名穿着锁子甲、戴着羽毛的罗马头盔的骑手冲锋。敌人在下面摇摇欲坠,他的马向下摔倒。</p> <p class="ql-block"> 随后我们跟着导游来到大流士二世(Darius II)的陵墓。</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导游给我们讲解大流士二世的从政历史。</p><p class="ql-block"> 她说,在公元前424年,阿尔塔薛西斯一世去世后,波斯帝国由大流士二世之兄薛西斯二世上台统治,不久又被其弟苏格达努斯谋杀,苏格达努斯成为波斯帝国的国王。</p><p class="ql-block"> 公元前423年,大流士二世发动政变,杀死苏格达努斯,夺取了波斯帝国政权。</p><p class="ql-block"> 大流士二世是阿尔塔薛西斯一世的儿子,公元前423年登基。一直执政到公元前404年去世。</p> <p class="ql-block"> 我们继续往西走,山壁上浮雕逐渐减少,在离景区尽头不远的山体凸出的崖体上,看见一幅浮雕。</p><p class="ql-block"> 问了伊朗导游,才知道这幅浮雕名叫“巴赫拉姆二世的仗剑”。</p><p class="ql-block"> “巴赫拉姆二世”是萨珊王朝(波斯第二帝国)的第四位国王,于公元274年继承了父亲“巴赫拉姆一世”的王位,卒于公元293年,执政19年。</p> <p class="ql-block"> 走到“纳克歇洛斯塔姆”景区的尽头,山体的崖壁上,刻有一幅二人骑在马上,其中一人接过对方递过来的金环的浮雕。</p><p class="ql-block"> 导游告诉我们,这幅石雕名叫“波斯之神阿胡拉·马兹达对阿尔达希尔一世的授权仪式”。</p><p class="ql-block"> 它主要向世人表达阿尔达希尔一世缔造的波斯萨珊王朝,是君权神受,是波斯第一帝国正宗的后裔。</p><p class="ql-block"> 阿胡拉·马兹达(Ahura Mazda),是波斯神话中的至高神和智慧神以及造物主,是当时波斯人最崇拜的高神。</p><p class="ql-block"> “阿尔达希尔一世(公元180年~240年)”,是波斯萨珊王朝(第二波斯帝国)的缔造者。</p> <p class="ql-block"> 在大流士二世陵墓的对面,孤立地矗立着一座方形建筑。</p><p class="ql-block"> 该建筑一半建在地下,正方形底座长7.3米,立在一个三阶平台上。</p><p class="ql-block"> 它下半部分是实心的,上半部分是个5米高的房间,其北面有扇门,人们可以通过地面的斜坡走下去,然后再从30级的阶梯走到这扇门,但现在阶梯的上半部分已经损坏。</p><p class="ql-block"> 该建筑的外墙上刻有许多长方形的“盲窗”用来装饰墙体,从建筑结构上来看像是座高高的方塔。</p><p class="ql-block"> 我们不知道这是何种建筑,看见建筑前面有块英文介绍牌,连忙请我们的英文导游来翻译。</p>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伊朗英文导游,看了一下方形建筑前的英文介绍牌内容,指着方形建筑对给我们说,这上面写着,在过去的两个世纪里,这座建筑被称之为“卡巴-琐罗亚斯德(Ka'ba-ve Zardoslu)”。而现在的人们又错误地把它解释为是座火神庙,其实都错了,它实际是座纪念碑塔。</p><p class="ql-block"> 它建于公元前6世纪的阿契美尼德年代(Achaemenid period)。</p><p class="ql-block"> 因为在这座碑塔的下面墙壁上,刻有沙普尔一世(公元239-70年)的碑文(用帕提亚语、中波斯语和希腊语),上面记录了他的家谱、他的帝国的范围、他战胜三位罗马皇帝(高尔迪安三世、阿拉伯腓力和瓦勒里安)的战绩,以及他的家族成员和朝臣的名字,以及他为他们建立的宗教遗产。</p><p class="ql-block"> 另外,在这座塔的东面墙上,也雕刻有古波斯大祭司卡尔提尔的四个碑文中的一个。</p><p class="ql-block"> 这些石刻文字,显示了这座建筑具有纪念碑的所有特征,所以应该称它为纪念碑塔。</p> <p class="ql-block"> 站在“纳克歇洛斯塔姆”石刻雕像前,心中感慨不已,尽管这些石刻的开凿是为波斯帝国的四位帝王,但雕刻匠师的鬼斧神工、独具匠心的高超手艺,至今仍让人们为这些雕刻之精美而赞叹不绝。</p><p class="ql-block"> 现在的心情,如伊朗14世纪著名诗人哈菲兹的诗中写的那样:</p><p class="ql-block"> “请坐在这溪流岸边,看看这生命的浪花飞舞。对这转瞬即逝的世界,看上一眼,我就心满意足。”</p> <p class="ql-block"> 从“纳克歇洛斯塔姆”景区出来,跟随导游乘车前往波斯帝国的都城“波斯波利斯”。</p><p class="ql-block"> 波斯波利斯是古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宫城,始建于公元前518年,前后共建造50多年。</p><p class="ql-block"> 宫城建造在高12米、长500米、宽300米的石头台基上。以举世闻名的宫殿群和精美雕像为主要建筑。</p><p class="ql-block"> 公元前331年,希腊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军队东征,波斯帝国被希腊马其顿王国打败,宫城被占领后烧毁。</p><p class="ql-block"> 这是“波斯波利斯”景区的入口处。</p> <p class="ql-block"> 波斯波利斯,又称“塔赫特贾姆希德”,位于伊朗设拉子城东北约42公里处,在扎格罗斯山区的一块盆地中。</p><p class="ql-block"> “波斯波利斯”是波斯帝国大流士一世即位以后,为了纪念阿契美尼德王国历代国王而下令建造的第二座都城。</p><p class="ql-block"> 跟着导游,沿入口的大阶梯登上波斯波利斯的遗址平台,迎面第一眼看到的都是奇形怪状的断壁残垣。</p><p class="ql-block"> 导游指着这片废墟说,这块地方就是当年宫城的“万国之门”。</p> <p class="ql-block"> 我仔细观察一下“万国之门”的废墟,大致可以了解到,这是个长约 25 米、中间有四根柱子的方形建筑。</p><p class="ql-block"> “万国之门”西面门的门口立面墙上,各雕刻着一头雄伟的神牛像,遗憾的是神牛头跟随大流士国王一起去了天国。</p> <p class="ql-block"> “万国之门”还有两扇门,一扇朝南,通向“阿帕达纳宫(即大流士一世的谒见大厅)”,另一扇通向东边的一条长路。</p><p class="ql-block"> “万国之门”的东门处,门口立面墙上,各刻有一座“拉马苏神像”保护神。</p><p class="ql-block"> “拉马苏神像”以狮子身,猛禽翅膀和长胡须人像头组成。</p> <p class="ql-block"> 导游告诉我们,“万国之门”建于公元前 486~465 年,是波斯波利斯都城的入口,当年世界各地的朝贡者或使者来波斯朝拜,都要首先经过这座高大雄伟的大门。</p><p class="ql-block"> 另外它还有一个名称叫“薛西斯之门”,因为这座建筑是阿契美尼德国王薛西斯一世下令建造的。</p><p class="ql-block"> 站在万国门西门,往南面看,远处“阿帕达纳宫”的几根残余巨石柱,还在云彩下挺立着。</p> <p class="ql-block"> 跟着我们的旅游团队,来到当年波斯波利斯最重要也最精美的宫殿“阿帕达纳宫”,也叫“觐见大厅”。</p><p class="ql-block"> 这里,当年可容纳万名各国使节朝见。</p> <p class="ql-block"> 现在的“阿帕达纳宫”,只剩下一片废墟,零星的柱基石和满地残石成了这里的主角。</p> <p class="ql-block"> 唯这几根高18米、直径2米多的石柱,还不屈不挠地矗立在原处。</p><p class="ql-block"> 往前走,就是大流士国王的私人寝宫“塔查拉宫”。</p> <p class="ql-block"> 瞧,这些宫殿石柱上的柱头,尤其是这个双狮柱头,当年高高在上,在石柱上是多么神气威武,亚历山大的一场大火,把它烧的只能乖乖地趴在地上,千年不动沉默地看着过往的行人。</p> <p class="ql-block"> 听导游讲,这种双狮柱头、双牛柱头,还有其他双兽(禽)首造型柱头,在波斯皇宫建筑中使用的非常多。因为皇宫的建筑都建造的非常高大,柱子承受的重力也大,用背合式造型的柱头,接触宫顶横梁的面大,起到承托横梁的作用也大。</p><p class="ql-block"> 当然古代波斯的建筑师不仅把双兽(禽)首造型柱头,用来装饰矗立的石柱,更重要的是他们把建筑构件设计成了一件件石刻艺术品。</p><p class="ql-block"> 这件被玻璃扶栏围住的动物柱头是“双牛柱头”。</p> <p class="ql-block"> 走过“阿帕达纳宫”,前面的废墟上有几座石头门框残骸,我们问导游,这里以前是什么地方。</p><p class="ql-block"> 导游告诉我们,这里当年是大流士国王的私人寝宫,名叫“塔查拉宫”。</p><p class="ql-block"> 眼前的“塔查拉宫”,是一片残垣断壁,已看不到当年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 能看到辉煌的是在残垣门框内,这幅“大流士与猛兽搏斗”雕塑。</p><p class="ql-block"> 看来大流士国王想通过他与猛兽搏斗的场面,来展示他武功盖世的辉煌岁月。</p> <p class="ql-block"> 还有在阶梯边的墙上,这幅雄狮撕咬牛的浮雕。</p><p class="ql-block"> 这幅浮雕,表面上好像在讲述大自然的生存法则,但实质是暗示当时波斯帝国的强大。</p> <p class="ql-block"> 另一边的阶梯墙上,同样也一幅雄狮撕咬牛的浮雕,不同的是它左边有块刻有古波斯文的浮雕,这些文字叙述着波斯帝国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 皇宫地基处的墙上,雕刻的浮雕是一队手拿长棍,肩背箭筐,保卫皇宫的士兵。</p><p class="ql-block"> 听导游讲,当年守卫波斯波利斯的士兵共有一万人,但是还是没有抵挡住希腊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的铁骑。</p> <p class="ql-block"> 皇宫另外一个阶梯边的墙上,雕刻着大量浮雕,那一幅幅浮雕还在讲述当年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这是穿着各种民族服饰的朝贡者,列队进入皇宫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 细细观察这些浮雕,你可以看出浮雕上来自不同附属国和民族的朝贡团。 </p><p class="ql-block"> 这些朝贡团,有手捧金银珠宝,有骑毛驴,也有赶羊群,牵狮子等。</p> <p class="ql-block"> 浮雕中各个朝贡团之间,都以树木来间隔区别是那个附属国和民族。</p><p class="ql-block"> 波斯帝国在繁荣昌盛时,共有35个附属国和23个民族。</p><p class="ql-block"> 尽管经过了大火的洗礼和时代久远的考验,这些雕刻品依然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 残垣断壁中,唯有这头神兽远眺前方,千年地呼唤着,期盼着旧主的回归。</p><p class="ql-block"> 真是你造我百年,我盼你千年。</p> <p class="ql-block"> 我们跟着导游往北走,来到了皇宫的“百柱大厅”。</p><p class="ql-block"> 导游告诉我们,这个厅是国王接见文武百官的地方,是整座宫殿群中最宏伟奢华的殿堂。</p><p class="ql-block"> 如今宫殿只剩断壁残垣,当年高19米,用整石雕成的72根擎顶石柱,还残存13根,萧索地立在波斯波利斯的台基上。</p> <p class="ql-block"> 走过“百柱大厅”,朝东就是大流士国王的藏宝宫,也是波利波利斯宝库,</p><p class="ql-block"> 当年宝库面积超过8000平米,里面存放大量的金银财宝、精美异常的珠宝首饰、价值连城的艺术作品以及众多各种贡品。</p><p class="ql-block"> 可惜当年的宝库,已被希腊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夷位平地。</p><p class="ql-block"> 听导游讲,公元前330年亚历山大占领这里后,为驮走这些金银财宝,光骡子就用了一万头、骆驼五千头。</p> <p class="ql-block"> 这头残缺不全的神牛,舍不得离开这片废墟,还继续背着沉重的断壁残石,想给波斯波利斯留点痕迹,给后人一个念想。</p><p class="ql-block"> 还好,由于它们的存在,1979年,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文化遗产评选依据标准,伊朗的“波利波利斯”古城遗址,具有重要考古价值,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 夕阳的余晖映照在“万国之门”,我们将离开这里前往伊朗的“设拉子”城。</p><p class="ql-block"> 虽然我们还没听完这里废墟碎石叙述的往事,还没听够这里每块浮雕倾吐波斯帝国昔日的繁华,但这里的每块残石印刻着历史的痕迹,会让我们去遐想、去哀叹、去思古悟今。</p><p class="ql-block"> 岁月带走的是美好容颜和沧桑的往事,留下的则是一本让无数人阅读一生的书卷。</p> <p class="ql-block"> 从“波利波利斯”景区出来,经过一个多小时行驶,晚上7点,我们的旅游中巴到达伊朗“设拉子”城。</p><p class="ql-block"> 设拉子是伊朗第六大城市,南部最大城市,法尔斯省省会,伊朗最古老的城市和文化中心之一;海拔1600米,现有人口150万,位于扎格罗斯山脉南部。</p><p class="ql-block"> 导游首先带我们去看设拉子的标志性建筑“古兰经门(Darvazeh Quran of Shiraz)”夜景。</p> <p class="ql-block"> 这个城门在一千年前,是设拉子城北面的一扇城门,古波斯的桑德王朝第一位统治者“卡里穆汗”在这个城门顶上的小房间放置了一本《古兰经》,保佑进出的人平安。</p><p class="ql-block"> 所以当地有这样的说法,只要你走过这个城门,它将保佑你平安回归。</p> <p class="ql-block"> 进入“古兰经门”,左边是伊朗著名诗人哈菲兹雕像。</p><p class="ql-block"> 雕像旁边墙上,用波斯文刻写着这位诗人的诗篇。</p> <p class="ql-block"> 灯光下的伊朗著名诗人哈菲兹雕像。</p><p class="ql-block"> 他的全名是“沙姆斯·丁·穆罕默德·哈菲兹”公元1315年~1390年,是十四世纪波斯伟大的抒情诗人。</p><p class="ql-block"> 他是设拉子人,幼年就能写诗和背诵《古兰经》,他名字的含义是“熟背古兰经的人”。</p><p class="ql-block"> 哈菲兹一生共留下五百多首诗,伊朗人称他是“设拉子的夜莺”。</p> <p class="ql-block"> “古兰经门”的夜景视频。</p> <p class="ql-block"> 今天的晚餐,导游安排在设拉子洞穴音乐餐厅。</p><p class="ql-block"> 进入餐厅,必须先要乘山体边的高达十多米的电梯。</p> <p class="ql-block"> 从电梯出来后,长长的高空走道是通往山洞音乐餐厅的必经之路。</p> <p class="ql-block"> 坐在山顶的音乐餐厅,可以看到“设拉子”这座城市璀璨的夜景。</p><p class="ql-block"> 音乐餐厅充满了独特的氛围,在温馨的灯光下,诱人的伊朗美食与优美的音乐交织在一起,大家尽情地在这里畅享美好的时光。</p><p class="ql-block"> 尤其是餐厅的乐队,特意为我们中国游客演奏中国歌曲《月亮代表我的心》和《甜蜜蜜》时,大家瞬间沉浸在优美的旋律中,见视频。</p><p class="ql-block"> 快乐优美的旋律,让我们团队的胡老师也不自禁地走过去舞动起来。</p> <p class="ql-block"> 今天(2023年11月14日)是我们到达设拉子的第一天,也是我们在伊朗旅游的第七天。</p><p class="ql-block"> 早上醒来,走出酒店,回头看我们昨晚入住的酒店,原来这是设拉子最好的五星级酒店之一,“设拉子大酒店(Shiraz hotel)”。</p> <p class="ql-block"> 酒店离“古兰经门”只有200米左右,早餐前,我们再次去观赏“古兰经门”。</p> <p class="ql-block"> 清晨的阳光犹如一位温柔的画家,用金黄的色彩点缀着大地。</p><p class="ql-block"> 阳光照耀下的“古兰经门”显得如此美丽。</p> <p class="ql-block"> 初升的阳光撒在诗人哈菲兹雕像上,望着低头沉思的哈菲兹,我耳边又仿佛</p><p class="ql-block">传来了他的声音:</p><p class="ql-block"> 我灿烂的形象,</p><p class="ql-block"> 有一天,太阳承认:</p><p class="ql-block"> 我只是一个影子</p><p class="ql-block"> 我希望我可以向你展现</p><p class="ql-block"> 塑造我灿烂形象的</p><p class="ql-block"> 无限炽热!</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游览的首个景点是“莫克清真寺”。</p><p class="ql-block"> 该清真寺始建于恺加王朝时期(1876年),完工于1888年。</p><p class="ql-block"> 它的外墙采用大量精美的彩釉装饰,主要是在波斯蓝彩釉中掺入许多粉红色彩瓷,使外墙上彩釉呈现浪漫的粉红色调。</p><p class="ql-block"> 这是“莫克清真寺”的进出口大门。</p> <p class="ql-block"> 进入“莫克清真寺”,女士要求穿上寺里提供的Chador(长袍)方能进入。</p><p class="ql-block"> Chador(长袍)是种带粉红花色的衣服,比较宽松。</p> <p class="ql-block"> 进入清真寺,寺内是一个长方形庭院,中央有一方水池。</p><p class="ql-block"> 水池正前方是一个蜂窝状尖拱顶建筑,上方是两座不高的宣礼塔,倒映在池中的水面上。</p><p class="ql-block"> 水池两侧对称的房屋,右侧是祈祷厅,左侧是展示厅。</p><p class="ql-block"> 早晨,金黄色的阳光洒满在祈祷厅一边,这时祈祷厅门口,站满了准备进去的游客。</p><p class="ql-block"> 进祈祷厅,每个人都要脱鞋才能进去。</p> <p class="ql-block"> 走进祈祷厅,十多根斜网纹格图案的柱子,在中间撑起整个大厅,每根柱子上都有雕刻着复杂漂亮的图案。</p><p class="ql-block"> 地上铺满了精美的花色波斯地毯。</p><p class="ql-block"> 当温暖的晨光,透过伊斯兰风格的花窗,泼洒在漂亮的波斯地毯上,色彩与光影的组合,形成了万花筒一般绚丽多彩的光影,宛如一位蒙面的波斯少女,在掀开面纱的那一刹那,展现出自己最美的一面。</p> <p class="ql-block"> 站在室内的尖拱顶下,室外的阳光穿过花格窗,在室内营造出似梦似幻的华丽光影,那种变幻的光影,与地上铺置花色地毯相交织,色彩与光线的完美融合,绽放出流光溢彩,使这里每个摄影者,都能拍出温馨柔美的画面。</p><p class="ql-block"> 所以这个清真寺也被游客称之为“粉红清真寺”,这里也成了游客必打卡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从祈祷厅出来,经过庭院中的水池进入对面的展示厅。</p><p class="ql-block"> 进入展示厅,这里与祈祷厅中的奇景相比,就略显平淡些。</p><p class="ql-block"> 原先二边展示图片的架子,上面的图片都已撤空,好像在重新布置。</p><p class="ql-block"> 倒是这座带有拱形支柱的大厅,在彩格玻璃窗和蛇纹格弧顶瓷砖的简朴风格中,流露出这座百年清真寺厚重的历史感。</p> <p class="ql-block"> 展示厅边上有处不起眼的小门,进去发现小房间内有一口水井。</p><p class="ql-block"> 如今这座深井的井口被铁闸封闭起来,只有井内投射出的红色灯光,让人注意到它的存在。</p> <p class="ql-block"> 房间内有个往下走的阶梯,走下去,下面是个地下长廊。</p><p class="ql-block"> 长廊中间,有头脖子上挂着绳子的牛雕像,似乎在告诉游客,清真寺的用水,以前就是靠牛把水从井里拉上来的。</p><p class="ql-block"> 看了这些,不禁让人感叹这座莫克清真寺,还真有点幽静深沉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 从“莫克清真寺”出来,我们马不停蹄地去游览“查拉库圣庙”。</p><p class="ql-block"> “查拉库圣庙”始建于 12 世纪,是一座陵墓和清真寺的结合体。</p><p class="ql-block"> 这里有伊斯兰教先知第八任伊玛目“伊玛目·礼萨(Imam Reza)”的兄弟“艾赫迈德(Ahmad)”的陵墓。</p><p class="ql-block"> 还有第七任伊玛目“穆萨·卡齐姆”的儿子陵墓。</p><p class="ql-block"> 导游告诉我们,传说以前有人路过今天陵墓所在地时,看到金光从其中一个墓穴透出,挖掘后发现墓内是一具身着盔甲的尸体,从他戒指上的文字证实这是穆萨·卡齐姆儿子。</p><p class="ql-block"> 所以“查拉库圣庙”又称“光明王之墓”。</p> <p class="ql-block"> 在“光明王之墓”游览,不允许带包和相机,但允许带手机。</p><p class="ql-block"> 进入里面,游客按男女性别分开安检,然后从不同的门进入。</p><p class="ql-block"> 女士要求穿上寺里提供的Chador(长袍)。</p><p class="ql-block"> 走进里面,还要由这里接待中心的工作人员带着我们参观。</p><p class="ql-block"> 走进“光明王之墓”景区,展现在你眼前的是装饰着美丽彩色瓷砖的高大墙壁和尖拱穹顶门。</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穿过穹顶门,里面是个大广场,广场上中间有个喷水池,广场前面就是光明王之墓的正殿。</p><p class="ql-block"> 正殿上面的伊斯兰风格圆形穹顶,穹顶两边各有一个宣礼塔。</p><p class="ql-block"> 正殿前面有十根木质立柱,立柱下面是雕花的石栏杆,立柱之间有遮阳布。</p><p class="ql-block"> 正殿是这里的“圣殿”,里面有埋葬圣人的墓龛。</p><p class="ql-block"> 伊斯兰教徒们都会来到这里朝圣、祈福、捐赠等。</p> <p class="ql-block"> 从侧面看正殿,立柱与殿之间是条宽敞的通道。</p><p class="ql-block"> 进入“正殿”前,都在这里脱鞋和寄放鞋子。然后分男女性别,从不同的门进入殿堂。</p><p class="ql-block"> 矗立在殿前高高的宣礼塔,与雄伟庄严的圆圆拱顶相互呼应,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彷佛在诉说这里辉煌的往事。</p> <p class="ql-block"> 正殿的立柱下面是雕花的大理石栏杆。</p><p class="ql-block"> 通过立柱向前眺望,这里的庭院非常大,庭院四周都是对称的建筑,尤其是远处的那个圆形拱顶,一看就知道是个清真寺。</p><p class="ql-block"> 听导游介绍,这里除了国王陵墓,还有两座清真寺和一个伊斯兰教的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走进“圣殿”,你会瞬间被里面炫耀的装饰所折服。</p><p class="ql-block"> 数以万计的,不知道是宝石、玻璃还是镜子的碎片,镶嵌在殿内的墙壁、柱子和穹顶上。</p><p class="ql-block"> 吊灯散发着闪耀的光芒,照射在星星点点的发光片上,通过多次的反射再折射,炫耀的光芒在我眼中跳跃,仿佛自己走进了星空世界。</p> <p class="ql-block"> 殿内中央陀螺形的大吊顶下面,是条长长分隔板,把殿内分割成二个区域,分别作为男女祈祷的场地。</p> <p class="ql-block"> 殿内,虔诚的伊斯兰信徒,有的跪在地毯上,双手摸着膝盖,略微低头,默默祈祷;有的盘腿坐下,对着一个角落,捧着《古兰经》在诵读。</p> <p class="ql-block"> 参观完“圣殿”后,大家集中在“光明王之墓”的庭院中。按伊斯兰教祈祷的仪式,双手向前捧起,以“圣殿”为背景,拍张集体照。</p><p class="ql-block"> 照片中,女团友们一袭长袍,在阳光下拍出来也挺漂亮的。</p> <p class="ql-block"> 从“光明王之墓”出来,导游带我们去游览设拉子的“伊尔姆花园”。</p><p class="ql-block"> 伊尔姆花园又称“天堂花园”,它建于1778-1828年,是一个充满古典和后古典主义、罗马主义风格特色的公园。</p><p class="ql-block"> 这是“伊尔姆花园”的入口处。</p> <p class="ql-block"> “伊尔姆花园”位于设拉子大学的后面,现在是设拉子大学的植物研究基地。</p><p class="ql-block"> 这是入口处的花园游览介绍图。</p> <p class="ql-block"> 花园里只有一栋建筑,也是这里的主楼,其他都是花花草草的植物,所以这里成了游客打卡的主景点。</p><p class="ql-block"> 主楼是座三层的楼房,屋顶呈花瓣形,两侧是两个半圆形,中间由三个波峰组成。</p><p class="ql-block"> 二楼中间是二根柱子撑起大景观台。</p><p class="ql-block"> 底楼的房间,现在是买旅游纪念品的商店。</p> <p class="ql-block"> 主楼的底层,门窗之间的墙壁上雕刻着精美的波斯士兵雕像。</p> <p class="ql-block"> 主楼前面是一个大型喷水池,总面积大约为三百多平方米。</p><p class="ql-block"> 水池的四角有四个凤凰棕榈树,非常高大美丽。</p><p class="ql-block"> 喷水池正前方有条水槽,池中的水通过水槽流向花园深处。</p> <p class="ql-block"> 源源不断水流从主楼前大喷水池里前面流出,穿过灌木丛中的水槽,到达水槽的尽头。</p> <p class="ql-block"> 2011年,“伊尔姆花园”与伊朗另外9座花园共同成为世界文化遗产,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单。</p> <p class="ql-block"> 从“伊尔姆花园”出来,已经快下午1点,导游连忙带大家吃午餐。</p> <p class="ql-block"> 午餐后,我们去敬仰伊朗最伟大的波斯诗人哈菲兹的陵墓。</p><p class="ql-block"> 哈菲兹全名;默罕默德.哈菲兹(公元1327年~1389年)。是享有世界声誉的十四世纪波斯伟大的抒情诗人。</p><p class="ql-block"> 他一生给伊朗和世界人民,共留下五百多首诗,被公认为波斯抒情诗的诗圣。</p> <p class="ql-block"> 哈菲兹于1389年去世,被安葬在位于设拉子郊外的美丽的“莫萨拉花园”。</p><p class="ql-block"> 这座穹顶内装饰着典型的波斯风格图案,用八根柱子支撑的墨绿穹顶亭子,就是哈菲兹陵墓亭。</p> <p class="ql-block"> 亭内摆放着哈菲兹白色大理石的石棺,石棺上刻着哈菲兹的诗句。</p><p class="ql-block"> 当年的哈菲兹诗歌,对当权者的专制和暴虐、社会道德的沉沦,尤其是对社会的虚伪、教会的偏见,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嘲讽。</p><p class="ql-block"> 同时他还在大量诗歌中咏叹春天,歌颂鲜花、美酒和爱情,呼唤自由、公正和美好的新生活,对贫困的人民寄予深厚的同情。</p><p class="ql-block"> 伊朗人民深爱哈菲兹诗歌,这些诗歌对百姓的影响,仅次于《古兰经》,已成为伊朗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 我们看到的这些建筑都是1937年重新修建,现在成为了一座漂亮的花园,并建有哈菲兹图书馆,成为一个朝圣和旅游的胜地。</p><p class="ql-block"> 每天都有大量的伊朗人和国外游客来这里敬仰这位伟大的诗人。</p> <p class="ql-block"> 被伊朗大诗人哈菲兹“心灵按摩”完后,走到花园一隅的咖啡馆,看到好多人在品尝一种叫“法鲁达(Faloodeh)”的冷饮,问了导游,才知道这就是设拉子有名的招牌冷饮“面条冰淇淋”。</p><p class="ql-block"> 这款“面条冰淇淋”冷饮,底部放着冰冻后细细的、像粉丝样的淀粉条,加入与含有玫瑰水的糖浆,混合后上面再放上你喜欢的冰淇淋。</p><p class="ql-block"> 吃一口“面条冰淇淋”,虽然很短暂,但是那瞬间的激情让你无法释怀,也一定会让你的脑海里留下一个甜蜜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 从“伊尔姆花园”出来,看见花园外的路边,搭有一些简易帐篷。</p><p class="ql-block"> 我问了一下导游,才知道这是伊朗的游牧人搭建的临时住宿。平时靠卖一些土特产、挣点小钱过日子。</p> <p class="ql-block"> 这些游牧人很勤劳,依靠做点家乡的馕卖给城里人。</p><p class="ql-block"> 瞧,这二位伊朗大妈,在认真地擀面粉,准备做巴巴里馕(Barbari Bread)卖给过路人。</p> <p class="ql-block"> 瞻仰伊朗大诗人哈菲兹后,导游带我们去看设拉子市郊的“粉红湖”。</p><p class="ql-block"> 中巴行驶了40分钟左右,我们到达了“粉红湖”。</p><p class="ql-block"> “粉红湖”其实是个盐湖,叫“马哈尔鲁湖”,湖面开阔,美丽壮观。</p><p class="ql-block"> 这个粉红色盐湖,现在成了伊朗旅游景点之一,国外来的游客都会来这里游览一下,尤其是我们中国的女士们,特别喜欢在这里打卡。</p> <p class="ql-block"> 由于现在是伊朗的干旱期,一望无边的湖底,像大沙漠一样,展现在我们眼前。</p><p class="ql-block"> 原想与“粉红湖”来个快乐的合影,看到眼前的场景,整个心就像“粉红湖”一样,一下子凉到了底。</p> <p class="ql-block"> 现在的“粉红湖”,湖底都是结晶的盐块,踩在上面硬棒棒的。</p> <p class="ql-block"> 这里的湖水为什么是粉红色的?大家带着好奇心问导游,伊朗导游告诉我们;“粉红湖的水中有一种嗜盐的微生物,俗称红藻,春夏时候大量繁殖,经光合作用发生反应变红,气温越高水面范围越大,水的颜色就越红”。</p><p class="ql-block"> 她还说:“现在虽然没见到粉红色的湖水,但湖底到处都是结晶的盐块,你们如果挖块盐出来,就能看到盐块下半部的颜色还是粉红色,因为它含有<span style="font-size:18px;">红藻。</span>”</p> <p class="ql-block"> 瞧,我随手挖了块盐,总算见到了粉红色。</p> <p class="ql-block"> 我们遗憾地离开“粉红湖”,去设拉子国际机场,这是机场大楼前的“双头牛”柱头的雕像。</p> <p class="ql-block"> 今晚20点15分(伊朗时间),我们将乘坐伊朗马汉航空公司的IR3433航班飞机,从伊朗的设拉子飞往伊朗首都德黑兰。</p><p class="ql-block"> 在设拉子国际机场,我们与伊朗中文导游美林小姐话别,见视频。</p> <p class="ql-block"> 我们乘坐的飞机,是架满载只能坐80个人的螺旋桨小飞机。</p> <p class="ql-block"> 飞机经过二小时的飞行,我们到达伊朗首都德黑兰。</p><p class="ql-block"> 入住德黑兰五星级“拉莱国际酒店(Laleh International Hotel”。</p> 第四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