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南美之旅(四)

林小玲

<p class="ql-block"><b>  12月18日下午5点,即将开始我们穿越南美之旅中最期盼的行程——沿达尔文的足迹穿越“麦哲伦海峡”。</b></p><p class="ql-block"><b> 麦哲伦海峡是在冰河时期冰川切割“安地斯山脉”(Andes)所形成的,安地斯山脉是撑起南美洲大陆的脊梁,它与北美洲的脊梁“落基山脉”(Rocky Mountain)遥遥相对,中间连接着中美洲地峡。</b></p><p class="ql-block"><b> 麦哲伦海峡位于南美洲大陆南端和火地岛、克拉伦斯岛、圣伊内斯岛之间。由地壳断裂下陷而成,长约563km,宽3.3~32km,海峡内寒冷多雾,并多有大风暴,是世界上风浪最猛烈的水域之一。</b></p> <p class="ql-block"><b>  我们是乘“Stella南极光游轮” 穿越“麦哲伦海峡”, 航线行驶于“乌斯怀亚——彭塔阿雷纳斯”之间,是“麦哲伦海峡”中的一段,我们将享受到美丽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接触奇特的野生动物。并有机会体验真实的探险旅行。</b></p><p class="ql-block"><b> 此次穿越“麦哲伦海峡”探险线路是:从乌斯怀亚出发,游轮首先通过麦哲伦海峡的贝格尔号通道,探索世界上最惊人的荒野地区之一的巴塔哥尼亚南部,包括火地岛群岛;再通过穆雷通道和拿骚湾到合恩角国家公园;然后在Wulaia湾上岸,穿越麦哲伦森林;继续前往Aguila冰川,观看大自然力量塑造的壮观风景; 最后将在马格达莱纳河岛上岸,观看巨大的,殖民地的麦哲伦企鹅。</b></p> <p class="ql-block"><b>  在乌斯怀亚的圣马丁街409号船公司提交行李之后,我们就直奔船码头,全体驴友与“南极光号”游轮合拍了张集体照后,穿越“麦哲伦海峡”终于开始了。</b></p> <p class="ql-block"><b>  “Stella南极光号” 游轮建于2010年, 有100间小屋,可以容纳210名乘客。客舱共有5层,顶层是会议厅,底仓为餐厅,它将为旅客提供旅游的各种服务,并享受世界一流美食。</b></p> <p class="ql-block"><b>  当地时间12月18日18点“Stella南极光号”准时起航,船长带领全体船员在会议厅举行欢迎鸡尾酒会。并在晚餐后,在会议厅举办联欢会等活动。入夜“Stella南极光号” 沿着“穆雷通道”和“拿骚湾”开往合恩角国家公园。</b></p> <p class="ql-block"><b>  </b><b style="color:rgb(237, 35, 8);">合恩角,历史上著名的“海洋坟场”之一,是航海界的“珠穆朗玛峰”</b><b>,也曾被称为“没有上帝”的区域,在人类还没有发现南极大陆前,合恩角曾一度被认为是大陆板块的最南端,世界的“尽头”。</b></p> <p class="ql-block"><b>  合恩角位于南美洲智利最南端合恩岛上陡峭的南角,南纬55°59′、西经67°16′,海拔395米。1578年英国航海家德雷克第一个到达这里,1616年荷兰航海家斯豪滕抵达这里并以其诞生地合恩命名。</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和恩角的地理位置</b></p> <p class="ql-block"><b>  合恩角是世界五大海角(合恩角、好望角、露纹角、塔斯马尼亚的东南角、斯地沃尔特的西南角)之一,也是历史上的“海上坟场’之一。由于风暴频发、浪高风大、海水冰冷、乱流涌动、气候异常恶劣,据信</b><b style="color:rgb(237, 35, 8);">历史上曾有500多艘船只沉没在这里,将近两万余人葬身海底。</b></p> <p class="ql-block"><b>  现在合恩角以及附近的岛屿已经被开发成了旅游胜地,而正因为合恩角的异常凶险也成为了很多航海家和冒险家的必征之地,同时也是世界帆船赛道之一。</b></p> <p class="ql-block"><b>  我们有幸将要攀登</b><b style="color:rgb(237, 35, 8);">航海界的“珠穆朗玛峰”。</b><b style="color:rgb(1, 1, 1);">非常兴奋又有点忐忑!</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b><b>12月19日9点左右,“Stella南极光号”已经到达了传奇的“合恩角”国家公园,这条重要的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的导航路线,被称为“地球的终结”。此公园于200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b></p><p class="ql-block"><b> 今天,游轮上的所有旅客都将登上神秘的“合恩角”国家公园岛,大家都非常兴奋地穿上了救生衣,排好队,每12人一组,乘坐装备精良的星座船出发,进行登岛。</b></p><p class="ql-block"><b> “合恩角”国家公园,一片片绿油油的草地;一块纪念碑——由两块铁板设计后切割而成,两块铁板之间的空间形成了一只飞翔于蓝天的信天翁的轮廓;一座矮矮的灯塔,灯塔上的一位智利海军军官一脸的苦相,因为他在这里工作一年才能轮到换岗,而他颇有耐心的妻子在客厅向游客出售旅游纪念品。</b></p> <p class="ql-block"><b>  离开“合恩角”后,游轮继续沿“麦哲伦海峡”航行,下午,我们将在Wulaia湾上岸,此地区是最大的Yamana原住民定居点之一。查尔斯·达尔文曾在1833年,在他在英国皇家海军“小猎犬号”上,航行过此地。这个地区有迷人美丽的植被和地理。上岸后,我们将穿过麦哲伦森林,领略蕨类植物和其他特有的植被,并在麦哲伦森林最高点全景俯视美丽的Wulaia海湾。</b></p> <p class="ql-block"><b>  第3天,“Stella南极光游轮” 继续沿“麦哲伦海峡”航行,它将穿过Brecknock Cockburn,和马格达莱纳河渠道,进入达尔文山脉的核心处,在此,我们将看到冰川滑动沿着山坡到大海的奇妙景色。</b></p><p class="ql-block"><b> 下午,装备精良的星座船,又带我们所有旅客前往Aguila冰川,并步行到冰川的底部。让我们有机会体验美丽的巴塔哥尼亚的冷热带雨林和看看大自然的力量所塑造的壮观风景。</b></p> <p class="ql-block"><b>  12月21日是我们穿越“麦哲伦海峡”的最后一天,今天将通过Cockburn航行通道并在位于麦哲伦海峡中间的马格达莱纳河岛上岸。此岛曾经是航海家和探险家供给的一个重要来源,居住着许多麦哲伦企鹅。我们将有机会与麦哲伦企鹅进行一次亲密的接触。清晨,驴友们全都起个大早在4层会议厅匆匆吃了点糕点,咖啡与牛奶等,穿好救身衣,在甲板上急切等待着与企鹅的亲密接触。只见几艘机载星座船下水开往马格达莱纳河岛,遗憾是由于风浪太大,星座船无法正常靠岸,船长无奈地宣布,上马格达莱纳河岛项目被取消了。驴友们沮丧的心情可想而知,望着渐渐远去的马格达莱纳河岛,只留下几张看不清企鹅的马格达莱纳河岛照片。</b></p> <p class="ql-block"><b>  12月21日中午11点,“Stella南极光游轮” 到达智利的彭塔阿雷纳斯港口,结束了4天3夜的穿越“麦哲伦海峡”探险之旅。</b></p> <p class="ql-block"><b>  蓬塔阿雷纳斯(Punta Arenas),世界最南城市(南纬53°10′)之一,智利南极区和麦哲伦省首府。位于麦哲伦海峡西岸,人口12万(2002年)。始建于1843年,1868年起成为自由港。巴拿马运河修筑前,是大西洋与太平洋间过往船只的加煤站。并且是牧羊区的商业和工业中心。</b></p><p class="ql-block"><b> 市内的纪念碑、广场,城市的克罗地亚文化背景在南美独树一帜。水、陆交通方便,并建有国际机场,也是从南美洲出发的南极探险者们进行休整的最后一站。</b></p><p class="ql-block"><b> 和阿根挺的乌斯怀亚一样,彭塔阿雷纳斯最早是犯人流放地和军事要塞;后来因为加拿大育空地区的淘金热(GOLD RUSH),麦哲伦海峡成为欧洲淘金者前往加利福尼亚再转船去阿拉斯加海岸的必经之地,彭塔阿雷纳斯渐渐发展起来。</b></p><p class="ql-block"><b> 我们在蓬塔阿雷纳斯市逗留半天时间即转机前往智利首都圣地亚哥。部分驴友利用短短的半天时间走马观花浏览一遍小城,还购买了不少的免税商品。</b></p> <p class="ql-block"><b>  圣地亚哥是南美洲第四大城市,位于国境中部,坐落在马波乔河畔,东依安第斯山,西距瓦尔帕来索港约100公里,夏季干燥温和,冬季凉爽多雨雾,碧波鳞鳞的马波乔河从城边缓缓流过,终年积雪的安第斯山仿佛一顶闪闪发光的银冠,天然山水给圣地亚哥增添了动人的风韵。圣地亚哥也是距离中国最遥远的城市。</b></p><p class="ql-block"><b> 圣地亚哥是一座拥有400多年历史的古城。1541年,西班牙殖民者瓦尔迪维亚率领150名骑兵来到这里,在位于现在城市中心的圣卢西亚山上修筑了西班牙在南美洲大陆上的第一座炮台,并在山下用泥砖和草木建筑了一批原始的住宅区,这就是圣地亚哥城的雏形。1818年4月5日,经过智利争取独立战争中一场决定性战役——迈普之战后,圣地亚哥成为智利的首都。</b></p><p class="ql-block"><b> 这是我们南美穿越的倒数第2个城市,到这里之后,给我们的第一感觉是,南美几个著名城市中这个城最美,最和谐。宽敞而干净的马路,有序的交通,一条河穿城市而过,一切看起来都不那么的快节奏,一点也没有像北京上海这种城市给人的压抑感,也没有像里约热内卢和布宜偌斯艾利斯那样的凌乱。</b></p><p class="ql-block"><b> 圣地亚哥虽然是南美第四大城市,但交通非常便利,地铁线将该市的主要旅游景点串联在一起,但更为可贵的是,圣地亚哥城的景点分布相当集中,只要手持一张市中心地图,半天之内徒步完成所有景点没有问题。事实上,圣地亚哥城有几支很特别的旅游团队,为游客们提供免费的城市步行讲解,一般都是从市中心出发,不需要预约直接在出发时间到达集合点即可,用时四小时,西英双语讲解城市的历史并覆盖主要的市内景区,旅行结束之后只需要适当给导游一些小费就好。因为我们在圣地亚哥市的时间很短,并且有专门的导游,所以没有用徒步方式进行游览。</b></p> <p class="ql-block"><b>  智利是世界上第三大产铜国,也是世界上出口铜最多的国家之一。在圣地亚哥市,人们处处都能感受到铜的存在,到处都可以看到铜的光辉。漫步市区,每隔不远眼前就会出现一座精工细琢的纪念铜像,这些铜雕刻大小各异,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格外引人注目的是耸立在市区“宪法广场”上的,智利民族解放运动先驱沃伊金斯将军的铜像雕刻,横刀跃马,气壮山河。那一座座铜像雕刻,让人目不暇接,仔细观赏,仿佛置身于铜像的世界,铜做的城市地图也是别有一番情趣。</b></p><p class="ql-block"><b> 不论在商店的橱窗里,还是在智利朋友的家中,举目便是闪闪发光的各种铜制器皿:铜碗、铜盆、铜壶、铜杯、铜烟具……并且每件器皿上面雕有人物、风景、花草以及兽类等。商店里的铜制手工艺品,更是新颖别致,手工精细,令人爱不释手。宾馆、饭店以及居民家庭的门窗、桌子等都是铜镶边,或者有铜的装饰。亲朋自远方来,也总是以铜制艺术品相赠</b></p> <p class="ql-block"><b>  圣地亚哥的市区在历史上是以圣卢西亚山为中心发展起来的。圣卢西亚山高230米,是著名的风景游览区。一条弯弯曲曲的山路盘旋而上,直通山顶。山上有古希腊雅典式的白石门廊,门廊两侧是古朴、苍劲的巨型壁画。满山都是茎干肥硕、形态各异的仙人掌,色彩艳丽的花草点缀其间。山腰有一处“石泉”,泉水缓缓从造型优美的石雕顽童怀抱的罐子中流淌出来,在郁郁葱葱的林木中形成一潭碧水。山岗上的古堡、雉堞和铜炮年代久远,迄今保存完好。站在古堡前俯视全市,长3公里、宽100米的奥希金斯大街横贯全城,公路上汽车川流不息,两侧高楼大厦林立;解放广场、宪法广场、巴格达诺广场等历历在目;市区和近郊的天主教堂、主教堂、市政厅、邮政大楼、智利大学、天主教大学、国民学院、国家图书馆、历史博物馆、美术馆等,一览无余。</b></p> <p class="ql-block"><b>  另外,让我们很受惊奇的是智利抗震的能力,遭受8.8级地震打击仅仅2周之后,整个国家就已经完全恢复了正常。一位曾经到这里考察灾情的人告诉我们,所有来考察的人都惊呼“不可思议”。70年代以后建的建筑几乎没有收任何影响。全国十五个地区,仅有三个地区受到了较为严重的影响,其余的十二个地区,跨度长达四千公里,现在已经完全恢复了稳定和安全,运转正常。智利90%的酒店设施没有受到任何创伤。无论是在首都圣地亚哥,还是其他贸易旅游中心,都不难发现,智利拥有高水平的抗震建筑。旅游运营商和有关部门对几乎所有旅游设施都进行了检查,智利正在向世界宣布:我们是一个极富吸引力的旅游胜地。</b></p> <p class="ql-block"><b>  行程的最后一天,22日上午我们乘车来到一百多公里外的港口城市</b><b style="color:rgb(237, 35, 8);">瓦尔帕莱索。</b><b>瓦尔帕莱索是南美洲太平洋岸重要海港,智利阿空加瓜区和瓦尔帕莱索省首府。位于瓦尔帕莱索湾南岸,东南距圣地亚哥约130公里。人口27.6万(1982)。始建于1536年。屡遭海盗、风暴、大火、地震毁坏,现市区大多为1906年地震后重建;1971年又遭地震破坏。港湾开阔,筑有坚固的防波堤以及现代化的港口设施。智利最大贸易港,其中输入占全国进口总值的半数以上。工业约占全国的五分之一,有纺织、金属加工、化工、炼油、制糖、服装、制革、油漆等。气候宜人,风景秀丽,为旅游胜地。设有大学和博物馆。横贯安第斯山国际铁路的西部终端站,与首都有电气火车相通。(现代和历史的完美结合)</b></p> <p class="ql-block"><b>  瓦尔帕莱索市(Valparaíso)也是智利议会所在地,东部和南部为海岸山脉。城市宛如一轮明月镶嵌在大海与高山间八平方公里的狭长地带上。2003年,这座城市被列入联合国人类文化遗产名录。瓦尔帕莱索的特色在于:既处在一个地球板块漂移所形成的地理断层上,又完整地保留着世界海运变迁所留下的历史断层。</b></p><p class="ql-block"><b> 瓦尔帕莱索市是一座向天上凹陷的城市:根据地球板块漂移理论,安第斯山脉的成因,是由于太平洋板块插入南美洲板块之下,把南美洲板块拱起,形成地球板块的断层。智利整个国家就处在安第斯山脉西侧的一个狭长地带上,这里至今仍是地震和火山的活跃区,在瓦尔帕莱索老城,几乎没有平地,山直接连到海。瓦城的建筑,也就不得不沿山而建。由于山势陡峭,基本上每一家的屋顶,正好与他们邻居的地基持平。聂鲁达(197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智利家喻户晓的诗人和政治活动家)曾经在诗作中写道,</b><b style="color:rgb(237, 35, 8);">瓦尔帕莱索是“一座向天上凹陷的城市”。</b><b>他在这座小城生活多年,他的故居共有五层,但每层都直接与地相连。它们既不是一层叠一层的楼房,也不是一间挨一间的平房,而是五间房子顺着地势呈45度左右角的倾斜连接从港口码头遥望这座城市,可以看到所有的房子都从海边最低处,一层接一层地沿着山坡向山上蔓延。</b></p> <p class="ql-block"><b>  由于特殊的地势,在瓦尔帕莱索市的交通工具也是特有的公共交通体系――轨道式缆车。这种缆车介于电梯和铁路机车之间。它们像电梯一样靠缆索牵引上下;又像列车车厢一样有车轮和铁轨。它们的铁轨大多呈30度以上的倾斜。如今,该城尚有15部缆车在正常运行,长期以来,居民上山居住、下坡工作,整座城市的流动都是纵向的,而缆车就是纵向流动的大动脉。</b></p><p class="ql-block"><b> 在瓦尔帕莱索市,有一个奇景叫“黑白岩”, 是海边的一片礁石地带,因火山喷发的岩浆而形成的黑色岩石,与沿岸白色山岩相间在一起而形成的,岩石的形状与颜色确实“别有风味”</b></p> <p class="ql-block"><b>  每次出国旅行总有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在等待我们,但此次的惊喜真的让我们欣喜若狂。因为我们收到一份由法航送出的特大免费大礼包——经济舱免费升商务舱,你们相信吗?但她是真真切切的。</b></p> <p class="ql-block"><b>  吃饱喝足后,我们在舒适宽敞的商务舱里,美美的睡了一觉,11个小时候后,飞机平稳地降落在上海浦东机场。</b></p><p class="ql-block"><b> 难忘的“穿越南美”之旅结束了,但我们的心似乎还没完全收回来,我们在不凡的地方,欣赏到了不凡的风景,也体会到了不凡的人生。这应该就是旅行之真谛吧!</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