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初心,肩负使命

秋天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中国有一个梁家河。梁家河是陝西延安的一个村子。它极大的影响了中国。</p><p class="ql-block"> 1937年1月,党中央毛主席到达延安。自此,延安成为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求解放、谋翻身解放的革命圣地。</p><p class="ql-block"> 1944年9月,在这里,为了纪念光荣牺牲的革命战士张思德,毛主席写下了著名的《为人民服务》。毛主席开门见山地说,“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p><p class="ql-block"> 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它庄严的写在了我们的党章上。</p><p class="ql-block"> 1947年3月,毛主席率领部队离开延安。此后,党中央、毛主席一步一步从胜利走向胜利,一直走到北京城,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翻了身,作了国家的主人。这就是我们党为人民谋的幸福,也是我们党的初心。</p><p class="ql-block"> 梁家河就在延安。</p><p class="ql-block"> 1969年1月,15岁的习近平自北京同其他知青一起,乘火车,换汽车,再换毛驴车、平板车,下乡插队到了陕西省延安市。他被分到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村,度过7年的青春岁月。</p><p class="ql-block"> 这里更贴近延安精神和延安的红色道路,更贴近黄土地上的老百姓!</p><p class="ql-block"> 习近平后来说,“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他说:“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刚住窑洞时,身上莫名其妙起了又红又肿的大包,奇痒无比。后来知道是跳蚤咬的,用撒炕面‘六六六’农药、热水烫衣服、抖动衣服等办法对付跳蚤。北京娃终于变成村里娃,硬是闯过了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习近平同乡亲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对黄土地的乡亲有了新的认知。也产生了浓厚的感情。试想,对人民没有感情,能有为人民的初心?</p><p class="ql-block"> 在这个窑洞里,在煤油灯下,习近平利用空隙时间,阅读了大量书籍:《中国通史简编》、《史记选》、《李白诗选》、《中国古代思想史》、《共产党宣言》、《鲁迅全集》、《太平洋战争:岛屿战争》,等等。阅读范围涉及到古今中外的哲学、文学、自然、军事等许多领域。</p><p class="ql-block"> 知识的汲取,特别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增强了习近平的睿智,精神上、思想上有了质的飞跃,使他在后来带领全党、全国人民,能从容应对世界各种风云和凶险</p> <p class="ql-block">  1974年1月,习近平被批准入党。随后,习近平担任村支部书记。他带领村民克服了许多困难,建成了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为乡亲们解决了烧柴、点灯等实际生活问题。后来,他还带领社员们先后办起了铁业社、代销点、缝纫社、磨坊等。这是习近平继承和践行初心的重要开始。</p><p class="ql-block"> 习近平曾这样讲述自己的故事: “当时,延安地区有3万北京知青,我是第一个当大队党支部书记的。北京市奖励给我一辆三轮摩托车,我一看,这车在村里没什么用,开都开不进去,换个实用的东西吧。后来,开着它到了延安,找到延安农机局。我说,这辆三轮摩托车是北京奖给自己的,我想跟你们换几件农机具。他们听了很高兴,当时那辆摩托车在延安也是很紧俏的,最后换了一辆东方红52马力的手扶拖拉机、一台磨面机、一台扬场机、一台碾米机和一个潜水泵,都很实用。”</p><p class="ql-block"> “很实用”是习近平禀承初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思想的体现。他对人民的深情和对脚下这片土地的担当,深深融入到他的人生追求之中。习近平在梁家河的点点滴滴,都将长久留在梁家河人民的心里,成为所有共产党人的榜样!</p> <p class="ql-block">  习近平扎根人民群众之中,努力为人民做实事,深受群众的爱戴和拥护。1975年5月,延安地委表彰上山下乡运动中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其中就有时任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习近平。</p><p class="ql-block"> 1975年10月,习近平被批准上学而离开了梁家河。离开前,习近平把母亲绣有‘娘的心’的针线包及一些衣物送给村民张卫庞。</p><p class="ql-block"> 绣有“娘的心”的针线包,那是习近平心中的珍贵。俗话说,母子连心。一个不足十六的学生,那还是个孩子哟!一下子要离家出走,到很远的延安去,能不让娘牵肠挂肚?习近平的母亲齐心,一个在延安战斗、生活过的老革命家,深知那里生存条件的艰难,更知道延安的红色气息、红色氛围、红色传统和精神。“娘的心”针线包,不仅蕴含着深深的母爱,也饱含着母亲殷切的希望。这是一个老革命家的希望。希望习近平不忘初心,不忘红色根本。七年来,习近平一直把“娘的心”针线包带在身边,没有辜负母亲的希望。</p> <p class="ql-block">  习近平下乡的最后阶段,其他知青都陆续离开了梁家河,梁家河就只有他一个知青了。他是村党支部书记,照旧一心扑在工作里,忙得连饭都做不上。他提出在张卫庞家吃饭,把每月供应的粮食都拿去了,张家吃什么,他吃什么,糙米饭也吃得香。习近平与梁家河的乡亲同甘共苦,和大家十分融和。 </p><p class="ql-block"> 张卫庞心中一直记着:习近平走的时候,送给他两条棉被、两件大衣,一个绣着“娘的心”的针线包。棉被和大衣,在缺吃少穿的年代都用旧了,唯独针线包他一直珍藏着,留作念想,直到2013年捐给国家保管。</p><p class="ql-block"> 走的那天,村里没有人组织,男女老少都自觉来到他住的窑洞前。头天晚上,习近平和乡亲们拉话一直到深夜,第二天早上起得较晚。当他推开门走出窑洞时,看到院子里、道路旁站满了人:大人、孩子、老人,全村人都来了。大家手里拿着红枣、小米,默默地站着等他。习近平要走时,梁家河的老老少少都流泪了,习近平的眼泪也一下子流了出来,这是他第一次当众流泪。习近平与人民群众的深厚的鱼水情由此可见一斑。</p><p class="ql-block"> 梁家河十几个乡亲代表送习近平到县城,都住在一个同村人吕能胜家。第二天早上,大家都说留个纪念吧,凑了5块5毛钱照了一张像。大家还是舍不得习近平走,又把他一直送到延安。</p> <p class="ql-block">  谁也不会想到,当年送出去的大队党支部书记,现在是咱们党的总书记!梁家河村老梁书记感慨地这样说。习近平心怀人民,人民选择了他,党和国家选择了他。</p><p class="ql-block"> 离开梁家河后,梁家河还是让习近平一直牵挂着。他先后帮村里通了电、修了桥、翻建了小学。任福州市委书记时,他专程回到梁家河挨家挨户看望,为贫穷老人带去了慰问金,给孩子们带去了新书包、文具和用来提醒上学时间的闹钟。他任福建省领导时,还把身患重病的农民朋友接到福建治病,自己掏钱支付全部费用。</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多年以后,习近平对梁家河这片土地做了深情的回望。他说:“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p><p class="ql-block"> 在深入学习二十精神的今天,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榜样,时刻想着人民,把为人民做实事、谋幸福作为我们党员的试金石;为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毕生力量。</p> <p class="ql-block">(图片选自网络,向原创致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