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阅读点评精彩回顾

冯竟

<p class="ql-block">冯竟 未央埈点评回顾</p><p class="ql-block">腹有诗书气自华 </p><p class="ql-block">心系社群诉情愫 </p><p class="ql-block">文字之中见胸襟 </p> <p class="ql-block">@云海 老师第二部第一、二章的阅读简评(冯竟),欣赏聆听你的富有内涵和真情 朴实无华的诵读,我们清晰可见一位实干家58岁的省委书记乔伯年被任命到黄原市,一心想解决这里的问题。他带着市上的领导一起体验做公交,透过公交职员缺乏职业道德的混乱现象,对官员只是做表面功夫,但是不解决实际问题的做法,深恶痛绝,力争从根子上解决问题。你的诵读画面感极强,一下子就把我们带到了那个历史场景之中,令人回味,听了还想听……</p> <p class="ql-block">对@丽华老师第三、四章的简评(冯竟) 从你流畅娴熟又不乏生动的阅读中,我们欣喜地看到田福军被委以重任,黄原地区乃至双水村有了希望;我们还看到一个很有个性 又有独立见解的让爸爸田福军骄傲的女儿田晓霞的形象。作者描述的人物形象细腻生动,你通过二度创作更是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第五、六章诵读试点评】(未央埈)</p><p class="ql-block">冯竟老师的朗读特色大家已经很熟悉了,在此不多做评论了。两个章节的内容也偏政务方面,故只做简单点评:历史上每一次的社会变革都伴随着质疑和抵抗,旧有秩序的既得利益者不愿意放弃原有的权利、好处,甚至是特权,他们是抵抗者的主力军。从上到下都有反对变革的人,所以改革是一项困难重重的事情,搞不好就会以失败告终。高级领导层,以田福军为代表的改革派不受欢迎,只因为他的到来就意味着“离经叛道”,在舒适区待着的苗凯同志进入养病待退状态,甚至他的秘书也毫无顾忌地跑官要官,为民办事的初心早已丧失殆尽;基础乡村的农民政治家如田福堂、孙玉亭们,则由于文化水平所限,对于社会的变化只有吃惊和无措,在他们思想还没有转过弯来的时候,生产队就要开展生产责任制了,他们无法适应自然也难以组织开展工作。时势造英雄,一代新人换成旧人,在大环境下适应时代的人才有光明的前景,不适应者无论是否甘愿都要退出历史舞台。孙少安们在焕发新生机的乡村如鱼得水,这一现象代表着大锅饭的被打破,勤劳治富不再受各种条件的限制。现实主义体裁的作品就是如此,以小见大,以个人命运的转折体现时代的变化。在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国家里,反覆的时代变化并不罕见,而我们有幸见证的是盛世景象,国泰民安!</p> <p class="ql-block">未央埈:聆听火栗子老师对《平凡的世界》第二部第七、八章的诵读,沉稳的朗读声,感染着听众进入孙玉厚一家的生活日常之中,与他们感同身受。主人公孙少安的同学给他介绍拉砖的伙计,需要投资采购大牲口才能完成拉运,和老父亲商量时,由于穷困一生的父亲的谨慎,少安陷入犹豫怅然中,险些作罢。后来在妻子的鼓励下和其娘家姐夫的帮助下借钱采购了大青骡子,从山西带骡子返家途经黄河大桥,看到美丽的夕阳下黄河上船行上下和纤夫们充满生命力的唱和船号,孙少安心中腾跃起对美好生活的激情向往。一个大时代就这么来临了,少安不失时机地抓住了这生活新的契机。真好啊,人生如逆旅,你们皆行人。只要不对生活妥协,只要胸膛中有热血,只要敢想敢干,在火热的年代里就诞生了搏风激浪的弄潮儿。尽管战战兢兢,但至少已经启程,路虽远,行则将至!</p> <p class="ql-block">未央埈:昨天和今天,风雨竹老师演播了第九章,音调的高低、节奏的缓急与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景非常契合,准确地把握住了作品那平凡中蕴含着的情感起伏,带给我们听众良好的感受。</p><p class="ql-block">比如表达少安在凄风苦雨的天气中开始了揽活生活,到他乡的荒窑容身,一度捡市场的烂菜叶果腹时,有一种悲天悯人的和缓;在过程中同学帮助买饲料、妹妹帮着做饭,少安感动时的开心与感激;尤其当少安在原西河边想起润叶时,读那首民谣“想起我的哥哥呀你等一等我”时,用悠长的声音表达出怅然与无奈,让听众为少安与润叶那爱而不得的感情深深惋惜。听到诵读的感觉与阅读文字时的感受是不同的,声音的感染力会加深我们对这部优秀作品的体悟与回味。</p><p class="ql-block">中国自古有句话“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在少安的脑海中从没有出现过,他从没有想过去做人上人,他只是为了求生存,为了给家人更好的生活而如老牛拉车一般地干活,将个人生活的需求降到最低,却从无怨言。这种朴素的奋斗谁又能说他不高贵呢?</p><p class="ql-block">苦难中开出的花更鲜艳,奋斗的人生更壮丽!少安这个农村家庭的顶梁柱是八十年代那进取的一代人的典型代表,也是中国广大劳动人民的代表。他们任劳任怨、吃苦耐劳、用一腔孤勇与生活掰手腕,不敢稍有懈怠。对比他们那一代,在安逸生活中的我们是不是应该更加珍惜美好生活呢?</p> <p class="ql-block">未央埈:雨潇潇老师演播了第十章,音色清亮通透,发声字正腔圆,播读娓娓道来,听下来意犹未尽,让我们听众不由地期待故事情节后续的展开。</p><p class="ql-block">在我们这个诵读群里,每一位播读者各有特色,读出来的效果各有亮点,令人即欣喜又沉浸,还能通过聆听不同诵读者的演播技巧,加以学习借鉴,从而提高自己的朗诵水平。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不断进取、不断收获。</p><p class="ql-block">本章记述了风起云涌的双水村“政治暴发户”和“经济暴发户”的事情,地主家后代金二锤参军了,家族扬眉吐气,相关的人个个与有荣焉(在那个年代,验兵通过可是一件大事,“参军光荣”);另一位外出半年多无音信的金家后代金富发财回家,引起周边乡亲们的羡慕。然而两者由于心品性不同,选择的道路截然不同。这从他们回乡后的所做所为中表现的淋漓尽致,一个是有原则的青年,面对父亲的权威也坚持自己的主张;另一个则撬门扭锁强占寡婶暂时闲置的住所。面对变化的外部环境,也许通过歪门邪道能获得暂时的收益,却不能支撑长久的发展走正道是唯一正确的道理。</p> <p class="ql-block">【十一、十二章诵读试点评】</p><p class="ql-block">未央埈:连续两天听谢老师播讲,感受最深的是谢老师朗诵时音色醇厚,气息绵长,换气的气口恰到好处,故而朗诵得自如自然。尤其是这两个章节中有大量的景物描写,读得清晰明白还不令听众觉得枯燥,很考验朗诵者的功底。</p><p class="ql-block">结合刚才冯社长上传的微篇最末处雨潇潇老师补录的章节,连贯起来欣赏,各有特色,聆听的愉悦度是双倍了。</p><p class="ql-block">这三章,是《平凡的世界》中比较重要的章节。它重要在农村实行包产到户,农民不必再在大集体中混日子,而有了勤劳治富的大环境;它重要在由于环境的变化引起个人命运的变化;它重要在少安、少平、润生等年轻一代农民各自抉择的人生道路自此真正开局。</p><p class="ql-block">孙少安作为农庭的长子,早早就结婚生子,扎根土地,决心用自己的劳动让家人过上好光景,事实上,最终他通过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和心无旁骛务实肯干的付出创出了名堂,振兴了家业,带动了乡亲们致富,在农村实现了他个人价值的最大化。</p><p class="ql-block">孙少平高中毕业,这在当时的农村算是知识分子了,如果他当老师的那所学校不解散,他可能就会一直在教书育人和自己读书学习中过下去,可是命运却给了他另外一个剧本。因为他敏感、细腻、内向且高傲,他不甘心依附于家人生活,基于他个人意识的觉醒,促使他走向外面,去找寻自己在社会上的定位。此后他的生活波折不断,坎坷漂泊,但是他都承受了下来。</p><p class="ql-block">田润生代表了农村那些比较有门路的青年人,依靠家族亲戚的帮助,老师当不成就很快去学车,他的路可谓顺风顺水。这也无可厚非,每个人出生所拥有的资源本就不同。</p><p class="ql-block">其实人活着,就是在既定的命运轨道中前行 ,每个人在过程中很多时候就是凭着直觉做出的本能选择,回顾起来的时候,才明白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只要自己努力过,奋斗过,便无所遗憾。也许只有把握好每一个当下,才是众多普通人的宿命吧。</p> <p class="ql-block">【十三、十四章诵读试点评】</p><p class="ql-block">未央埈:快乐老太老师诵读时情绪饱满、气息下沉,声音明亮,以情感为主要诵读表达方式,听众感同身受。文章有陕西语言特色,这使得诵读者可能有一种文字习惯在头脑中的转换,故朗读节奏偶有滞涩,稍有顿挫感。瑕不掩瑜,听下来整体播读效果还是优于许多普通诵读者。</p><p class="ql-block">这两章中前一章讲述少平进黄原闯荡的故事,冷脸难看、冷饭难吃!前段时间看到一个视频:有个下工的浑身脏污的农民工乘坐地铁,他自觉地席地而坐,仍受到旁边人的嫌弃。他们的所思所想有人想要了解么?他们的尊严有人想要维护么?答案可能有些残酷:很少有人在乎!同理,孙少平面对的就是这么一个冷漠的大环境。作为一个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的人,为了生存亦或是为了争气,甚至可能为了虚无缥缈的理想境界,一切的冷眼都须得忍住,也不得不压抑自己要强的性格去适应环境。好在有书记夫人这样好心的人给予些微的温暖,好在有《牛虻》这样激励人的书籍的陪伴,孙少平的坚持便有了支撑点。</p><p class="ql-block">后一章主要是讲述孙少安及透莲经营烧砖窑,由穷转“富”后遇到的家庭矛盾。由于家底薄,少安秀莲苦扒苦挣仍然只是在脱贫阶段,致富其实还远远谈不上。俗话说“转驴转马不转老大”,就是说生为一个家庭的长子责任太大,人生太苦,这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积淀下来的家庭粘合的重要一点,少安只能忍辱负重,用自己的汗水撑起这个家,包括帮助嫁得不好的姐姐。这种淳朴的亲情太感人,太无私,太厚重了!</p><p class="ql-block">其实某种程上来说,中国社会的基石就是由少安、少平这样的人构筑的,他们像黄土地一样普通又厚重,他们值得赞扬!</p> <p class="ql-block">【第十五章试点评】</p><p class="ql-block">未央埈:刚才军中绿花老师诵读了第十五章,诵读具有独特风格,比如加入了舒缓的背景音乐,给听众以更加丰富的听觉体验。诵读语调讲究了抑扬顿锉的节奏,突出显现出情绪的跌宕起伏。尤其读到田福堂孤独耕地气管炎发作的困境,将作者对一个强人的敬重用声音的魅力立体地体现了出来。另:听来个别断句过频对诵读的完美度有所拖累。</p><p class="ql-block">这一章着重描写“保守派”孙玉亭、田福堂面对农村单干的改革局面的不同表现。他们俩都属于吃大锅饭的“既得利益者”,脱产搞革命,不事稼穑难。孙玉亭是典型的等靠要的一类人,在集体生活中跟着大队领导跑前忙后,不擅需要一定技术水平的精细农事,包产到户独立劳动,马上现了原型;田福堂则是个心强力强的人,年轻时也是像孙玉厚一样是劳动的一把好手。面对变化的环境,他先是扺触,巴不得改革出问题,后来发现形势不可逆转则又重操旧业,捡起多年以前的种地技能。只是时代车轮滚向前,个体终会老去。长江后浪推前浪,属于田福堂们的时代终久要过去了。</p><p class="ql-block">总之,不管什么时候,务正业才是普通人的生存法则!</p> <p class="ql-block">【第十六、十七章试点评】</p><p class="ql-block">未央埈:今天大漠茶老师一口气诵读了两章,诵读风格以平实见长。声音沉稳浑厚,与路遥先生淳朴自然的文风相得益彰,听来浑然一体。仿佛一位历尽沧桑的中年男士以过来人的口吻讲述发生在黄土地上那些世事无常,那些隐入烟尘的奋斗。诵读过程中偶有的口音也就无伤大雅了。这就是真人播读感染人、引导人注重整体感觉的魅力。</p><p class="ql-block">这两章孙少平是绝对主角,作者对他的偏爱显而易见。孙少平们的痛苦是,“出身于一个农民家庭,但又想挣脱这样的家庭;挣脱不了,又想挣脱......”。离开家庭心怀不能尽孝的愧疚,不离开家庭又因为识文断字理想如藤蔓般缠绕在心上,这样的夹心人势必纠结、拧巴,一直在追求,一直在愧疚,这种状态如果没有奇遇,基本就是如此摇摆着渡过一生。不甘么?也许,但这就是平凡的世界啊。揽工汉们的安全感、获得感是最低的,相当于吃了上顿没下顿。但人性是一样的,对美的向往、对爱的渴望谁都不比谁少多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这话很励志,而往往经历了风雨,并不一定能见到彩虹。有志于在生活中搏击的人,一定不会偏安一隅。正是这种不屈从于既定命运的追求,赋予普通人更多的坚强底色,也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世上生生不息的就是这些可贵的人啊。</p> <p class="ql-block">【第十八、十九章试点评】</p><p class="ql-block">未央埈:阳光清晨老师诵读了两章,听来整体效果有较强的画面感。通过代入角色感情的方法,准确诠释出人物情绪的波动,使听众如临其境。隔窗望月,朦胧而又清晰。老师的吐字归音干净利落,虽然有些地方与播音员要求的枣核型发音不完全相符,但听来似乎更加自然。</p><p class="ql-block">昨天那章的核心是“分家序曲”。由于生活的变化,由山西远嫁而来主意极正的秀莲有了自己独立过小家生活的想法。秀莲厌恶寄住饲养院的生活,也气恼小叔子离家外出,前面提出过分家,少安不允作罢。但人心一旦开始有所改变,想回到原先的轨道上是不可能的。于是秀莲退而求其次,要求先建一个他们小俩口独立居住的地方并在公公的支持下实现了这一愿望。大家与小家的矛盾也由此产生。共苦容易同甘难,秀莲多年媳妇熬出了资历,她要强的性格一点点展现无疑。心中所想行动自然就与孙家这个大家庭离了心。正如水到渠成、树大分枝一般,孙玉厚一家拉开了分家序幕,这事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p><p class="ql-block">今天这章的核心是“少平归来”,作者又将笔墨给了年轻的孙少平。他不是嫂子说的“逛花花世界去了”,而是做着比在田里劳作更苦的打短工的工作,流血流汗不流泪,默默地寻找自己的价值。他赤手空拳地闯荡世界,不惜力拼命干,无论境遇如何糟糕,也不丢失心中的热爱与骨子里的正直,这样的青年只要接触了他的有慧眼的人,谁能不喜爱呢?阳沟书记看上了他,私心里想让他当女婿,说动少平来条件好的阳沟落户,年轻的少平沒有老一辈“故土难离”、“安土重迁”的乡土观念,当时肯定也意识不到“所有命运馈赠的礼物,暗地里都标好了价格”,他单纯地感激命运的眷顾与书记的帮助。与此同时家里来信召唤,少平回到家乡。</p><p class="ql-block">咱们中国人历来乐见一大家子大团圆,最好是和和美美过下去,直到天长地久。但是新发展带来新思想,一切社会悄然无声的变化,带动个人命运的转折。正如俗话所说“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多儿家庭如细胞分化一样,终得开枝散叶、各自天涯,逻辑上实属正常。不过只要情感纽带在,任何时候都还是血脉相连的一家人。</p> <p class="ql-block">【第二十章试点评】</p><p class="ql-block">未央埈:刚刚一朵云老师完成了诵读,整体风格比较轻柔,仿佛是一位温婉的女性在夜里唯恐打扰他人而轻读一篇文章,又好像是读给身边的的家人朋友听,有意无意之间给听众营造了一种随意悠然的听觉氛围。当然,也听到个别句子在中间部分安排了换气的气口,使得诵读的流畅度受到了一些影响(也许是熟悉程度不够导致的遗憾吧)</p><p class="ql-block">这一章是少平离别之旅,从家乡到罐子村,从罐子村到原西县,从少年到青年的回忆扑面而来,仿佛影像'倒带重放但又时过境迁,故人零落,时光一去不复返。虽说是物是人非事事休,不变的却是亲情。分家后的少平,自觉己经长大,他用给钱的行动对爸爸、姐姐、妹妹负起责任了。为此,他唯有更加努力去找活干,养活自己,回馈家庭,他要好好活一辈子人。</p><p class="ql-block">我们的主人公是多么无私呀?少平背负着的、牵挂着的,何尝不是作者背负着的牵挂着的?路遥先生一人关照生父母、养父母,哪面也放不下,自己却穷苦一生......书里书外惆怅一声: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p> <p class="ql-block">【第二十二、二十三章简评】</p><p class="ql-block">未央埈:对于李铃惠老师的播读,大家己自发进行了评价,每个人说得都很好。除大家说的以外,我觉得李老师播读时声音立体圆润,字头咬字尾的语感很好 ,抑扬顿锉把握得有节奏。偶尔出现重复、吐字迟疑是对文章不熟的原因造成的 ,在直录时倒也无伤大雅,可以理解。</p><p class="ql-block">这一章是漂泊的少平遇到他生命中那抹亮丽的彩霞,开朗大方的田晓霞为他死气沉沉的人生涂上亮色。那个年代文艺青年的心底总有着某种英雄情结: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也正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保尔.柯察金与冬妮亚的爱情,富家小姐爱上穷小子的事在这个世界上并不鲜见,故事情节的展开也有了对标对象。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悲情人生终究难得到一个大圆满的结局。</p><p class="ql-block">今夜仍是李老师读,故对诵读不啰嗦点评了。 这一章内容轻松:晓霞因为少平开始关注底层民众,少平再见晓霞人变轻松。如此这般地美好,来得难能可贵。断联的两人于千万人中再次相遇,缘,妙不可言。</p> <p class="ql-block">【第二十四、二十五章点评】</p><p class="ql-block">未央埈:这是个神奇的篇章,阴差阳错由李玲恵老师和丽明老师分别播读了一遍,读得各有特色,给予听众不同的感受,也恰好引起对这一章乃至以后几章与前面几手截然不同的场景的深度理解。</p><p class="ql-block">话说回来,先说说听丽明老师播读的感受(李玲惠老师前面说过了,不再赘述):丽明老师中气充沛,语音铿锵,给人以沉稳厚重之感,恰好与这两章严肃的官场生活文字相适配。老师读得很流畅,也有节奏,加之作者的文笔细腻,一切从纸上活起来,跃入听众的耳中。极个别“吃字”的地方,也被听众所忽略了。</p><p class="ql-block">这两章凸显路遥作为一个优秀的作家,一个出色的政治家、一个气势磅薄的人的行文特色。</p><p class="ql-block">作为优秀的作家对于人性的把握细致入微:田福军相关的老同事中李登云被家事所累似不求上进调任下级职务;张有智志大才疏,无政绩却对未被提拔心怀不满;冯世宽由于思想僵化后知后觉由上级变下级,“虽气喘吁吁但竭力跑着想撵上时代的步伐。”</p><p class="ql-block">作为政治家对政府管理事项极其了解:丰产方的创新型思维、油菜方的经济效益考虑、谷子方的对农业学大寨生搬硬套错误的纠偏;向上级争取石油收益的留存、拟进京“活动”为地方找项目的打算、现场办公敲定人民医院改扩建工程资金,这些都是那个时代政府所做的工作。通过对田福军“通火车”的梦想,展现出作者前瞻性的政治眼光,后来不都实现了么?</p><p class="ql-block">作为气势磅礴的人描绘的是立体而宏大的世界:当初有专家认为《平凡的世界》情节老套,文字一般,甚至达不到发表的水平。但是初版才几千册的书籍一版再版,获得茅盾文学奖,这是为什么?因为他描写了各个阶层的“平凡人”,上至马云这样的名流深爱此书,下至贩夫走卒打工者也能在书中找到自己的镜像人物。天地之间有一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该书的成功就是因为博大的内容和广大的受众群体而成为经典。</p> <p class="ql-block">【第二十六、二十七章今夜点评】</p><p class="ql-block">未央埈:雪绒花老师的语感很带感,在读大部头时这样的语感很恰当,不疾不徐,偶尔在需要关注的部位稍拖一下腔,引起听众关注而不违和,也打破了同一语速带来的机械化和乏味感,吸引听众与诵读者一起继续下去。听过后仍有余韵绕梁之感。</p><p class="ql-block">昨天雪绒花老师诚恳让我多反馈一些,我也就不怕别人嫌我自以为是,大胆多说一些吧:</p><p class="ql-block">一、贾冰请黑老吃羊肉荞麦圪坨(getuo),不是饸饹。圪坨是陕北的麻食,相当于甘肃一带的干面。每一颗面的形状像卷着的小猫耳朵,又叫猫耳朵:而饸饹形状是条状的杂粮面食。两者不是同一种食品。读者通过一部作品了解文土人情,故如实传递作者的描述很重要。</p><p class="ql-block">二、昨天有一段重要的信天游未读,这对作品完整性和情感表达有一定程度的削弱。这首信天游在作品中出现了多次,一次是润叶在小河边打算向少安吐露心声时;一次是少安独自一人往城里拉砖思念润叶时;一次就是这次润叶见到酷似少安的少平时。可以说这首信天游就是少安与润叶相爱而不能相守的谶语。“叫一声哥哥你等一等我!”如杜鹃泣血,撕心裂肺。在润叶恍惚间,于无声处听惊雷,衬出润叶感情落空无所依傍的孤独凄凉!所以,窃以为应该读岀来,而且应该声情并茂地读出来。</p><p class="ql-block">三、关于音准方面,如果不较真听着都顺畅,但是如果细究,确实值得咱们这些非专业诵读者多多注意。比如(就以今天这一章为例):1.徐国强是个福老汉,读出来成了四声,听起来成了“富”老汉;2.眩晕的“眩”应为四声;3.处境的“处”应为三声;4.仍然的“仍”应为二声;5.入殓的“殓”应为四声,读成了“脸”;6.呜咽的“咽”正确读音是“ye”,读成了咽喉的“咽”。</p><p class="ql-block">至于这两天的作品内容,简而言之就是在描写孤独。尤其今天这一章如果独立成篇,也不失为一篇短篇佳作!前一章写的是一个女子感情不顺的孤独,后一章则描述一位不读书不看报的老退休干部的孤独。作者的悲悯无处不在,让我们在作品中慢慢体悟吧。</p> <p class="ql-block">未央埈:二十八章的诵读者小鱼儿读得很有功力,音色也清澈干净,重音安排得当,读得有张有驰,不见滞涩,一气呵成,毫无疑问此次次播读是成功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二部卷三今天也收官了,作品内容着重是为下一卷的展开埋好伏笔,作品启承转合布局合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前面的诵读告一段落了,让我们期待后续情节的发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