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所谓的“皖南川藏线”,其所指的是安徽南部的宁国市青龙乡至泾县蔡村镇大山深处的一条盘山公路。安徽简称“皖”,因此安徽的南部通称皖南。而这条盘山公路的部分路段,酷似川藏线上的怒江72道拐,故而这条盘山公路被称为“皖南川藏线”。</p><p class="ql-block"> 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曾说:“随便一条道路都反映着一个时代的风貌”。上个世纪的七、八十年代,当地政府为了解决本地区县与县、乡与乡间的交通往来,让久居深山间的山民走出大山,通往外面的世界。在资金匮乏,劳动力缺少的情况下,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靠着肩挑手扛,愣是在皖南山区的群山之中开凿出这条出山之路。这条山路链接了山里人与山外的世界,公路的建成改变了山里人与世隔绝的环境。</p><p class="ql-block"> 几十年过去了,当初因修路被破坏或改动的公路两边的生态环境,在岁月的打磨下,得到了恢复和改观。现如今,这里原始森林覆盖满山,沟谷溪潭深邃幽静,飞瀑流泉千姿百态,奇峰异石如诗如画。 这条盘山路镶嵌在大山间,犹如一根丝飘带飘在天际,蜿蜒曲折,绵延悠长,奇险峻美秀的“天路”既摄人心魂又让人疯狂着迷。</p> <p class="ql-block"> 皖南川藏线东起宁国市的青龙乡,西至泾县的蔡村镇。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修建的只是一条土石路,但它却链接了山里人与山外的世界。公路的完成改变了山里人与世隔绝的环境,也改变了大山深处的生存环境,或许公路的修建者当初也没想到若干年后这条公路成了皖南最美的盘山公路。</p> <p class="ql-block"> 皖南川藏线有多个出入口,分别为:东岀入口(宁国市)、南岀入口(旌德县)、西南出入口(泾县榔桥镇)、北岀入口(泾县蔡村镇),根据你所在位置选择,入口即出口。但通常最常规的为从东出入口(宁国青龙乡)入,北出入口(泾县蔡村镇)出。本篇即按此线路而编辑。↓</p> <p class="ql-block"> <i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青龙湾水库风景区:</i>是皖南川藏线东入口(宁国)的第一处景点,是青龙湾水库的下游,这里建有一个中型的水电站。紧挨着水电站的观景台上,修有观景亭、大水车、风景画墙等,供游人停车欣赏。↓</p> <p class="ql-block"> <i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青龙湾竹海:</i>青龙湾生态区,到处是山谷和浅溪,靠山谷的一面生长着一片茂密的竹海。↓</p> <p class="ql-block"> <i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青龙湾:</i>青龙湾位于宁国市境内,景区内湖水清澈秀美,山川怡人,狭长的湖面集各式山景、水景和人文景观为一体。在航拍视角下,它的整体宛如一条青龙横卧于崇山峻岭之中,因此当地亦有“青龙湖里潜青龙,尾摆三方首朝东”的说法,故又得名“青龙湾”。↓</p> <p class="ql-block"> 波光潋滟的山间平湖与四周峰峦叠嶂的山脉,形成了天水一色的美丽画卷,如临仙境一般。↓</p> <p class="ql-block"> <i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储家滩风景区:</i>烟雨储家滩。储家滩位于青龙湾景区下游,是一座掩映在绿水青山中的世外桃源。若赶上起晨雾,湖面上薄雾缥缈,宛若仙境。↓</p> <p class="ql-block"> 储家滩湖面水域达9万平方米,湖水清澈,在烟雨时节或晨雾之中,湖面上薄雾飘渺,时而有白鹭在低空翱翔、时而有鱼翁的轻舟驶过,这波光潋滟的山间平湖与四周峰峦叠嶂的山脉形成了天水一色的美丽画卷。↓</p> <p class="ql-block"> 清晨,薄薄的雾笼罩在储家滩的湖面上,湖对岸的农家小屋若隐若现,如山水画般诗情画意。↓</p> <p class="ql-block"> 晨雾之中,湖面上薄雾飘渺,波光潋滟的山间平湖倒映着四周峰峦叠嶂的山脉,如梦似幻。↓</p> <p class="ql-block"> <i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落羽杉湿地公园 :</i>从宁国市青龙乡至泾县蔡村镇路段,有一块面积达3000多亩的落羽杉林。每当秋冬来临,随着落羽杉的树叶逐渐变红,扎根于水中的落羽杉与蓝天碧水青山相映,成为一片最美的红杉林。↓</p> <p class="ql-block"> 这里原本是一片生长在陆地上的杉树林,并不生活在水中,后来筑坝蓄水修建青龙湾水库,河水淹过树根,久而久之,落羽杉树适应了水下生活,顽强地活了下来,便铸就这样一幅景象。↓</p> <p class="ql-block"> 每年的11月份中下旬,红杉林就开始变色,从青色—浅黄—金黄—深红的变化过程,短短一个月就能完成,一般最佳时间是在12月20日之后,而今年却来得早些。↓</p> <p class="ql-block"> 沿着浅浅的湾流,千亩水杉密集整齐地生在水中,与宽广碧绿的水面相互映衬,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 走进深秋的落羽杉林,仿佛走进了一片火红的世界,红叶在碧绿的松柏映衬下,显得格外鲜艳夺目,秋叶随风起舞,湖水被秋风吹皱,落羽杉在这里尽情地向人们展现它的飘逸与灵动。↓</p> <p class="ql-block"> 深秋时节的落羽杉林已经披上了红妆,红艳似火,轻舟竹筏代步游走其间,仿佛来到了新疆喀纳斯......↓</p> <p class="ql-block"> <i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喀斯特石林:</i>方塘乡至板桥村路段,沿线多为喀斯特山石,极似云南石林。车上了磨盘山,这里有个熠石林,可惜面积不大。该“石林” 紧依磨盘山,具有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岩石形态各异,层层叠叠,千姿百态,令人赞妙称绝。↓</p> <p class="ql-block"> 翻过磨盘山就是板壁崖了,斧削般的石壁如屏风横在公路旁,在阳光下熠熠发光。↓</p> <p class="ql-block"> 路遇几位攀岩爱好者正在奋力攀登板壁绝壁。攀岩者灵活地踩在陡峭的岩壁上,尽显矫健与优雅。↓</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 桃岭盘山公路:</i>桃岭公路,是泾县苏红乡至桃岭村的一条盘山公路,这条公路蜿蜒曲折,与川藏公路相比并不逊色,是皖南川藏线上的精华路段。盘山路修建在连绵不绝的大山中,这里的山海拔均在800米以上,山势险要,道路崎岖蜿蜒,酷似川藏线上的“七十二拐”,所以被人称做是“小川藏线”。↓</p> <p class="ql-block"> 这里的N道90度以上的连续弯道盘山公路,崎岖蜿蜒,惊险丝毫不逊川藏公路。↓</p> <p class="ql-block"> 沿着弯弯的山路曲折而上,忽而陡峭、曲折,时而惊险、唯美。↓</p> <p class="ql-block"> 九曲十八弯,盘山上下,穿云破雾,在这里行车,车窗外就是悬崖峭壁,既紧张刺激又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 路途中远观山里山外,近看悬崖边缘,在云蒸雾绕里,有着腾云驾雾般的感觉。沿着这条最美的盘山公路缓缓向远方一路前行,直指白云弥漫的人间仙境……↓</p> <p class="ql-block"> <i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水墨汀溪风景:</i>水墨汀溪风景区集青山绿水、林海茶园、奇花异树、怪石深潭于一体,区内有十万亩原始森林,乃是江淮大地上仅存的原始林区。四季分明,一派纯生态“水墨丹青”绝版地。 景区内有登山、漂流、滑翔伞、溯溪项目体验,让自己在美如画的青山绿水间释放自己的内心,与自然来一场最亲密的接触。↓</p> <p class="ql-block"> “江作青罗带,山为碧玉簪”。林木繁茂地,水流汇集处,时有鸟鸣啾啾……这曼妙之地阻隔了闹市的喧嚣,像极了诗里的悠远意境。↓</p> <p class="ql-block"> 水墨汀溪的精华在于它的水,迤逦长溪一路串联起各个停留点,流水潺潺中,山谷间几公里长条状的整个景区随之灵动了起来。↓</p> <p class="ql-block"> <i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月亮湾风景区:</i>月亮湾风景区位于泾县蔡村镇大康村,是这条线路北岀入口的一处以嬉水、游泳、漂流等为主的水域景观。月亮湾是一条由几十条小溪汇成的河流,河水宽浅,流量却丰沛。从山上的观景台俯瞰,可以看到月亮湾宛若一弯明月,因此得到“月亮湾”的美誉。月亮湾景区主打的是漂流,主要吸引都市年轻人到此野营,探险。↓</p> <p class="ql-block"> 月亮湾景区内山清水秀、秀峰峻岭、层次分明,连绵百里,驱车而至,扑面而来的阵阵清风、夹杂着春竹的馨香,闯入眼帘的事巍巍群山,还有那一座座风格造型不同的桥梁,跨越河的两岸。↓</p> <p class="ql-block"><i><u> 皖南川藏线的盘山公路是一条精彩纷呈的路,这里山高水远、峰峦叠障,瀑布溪水潺潺流淌;沿途梯田民居、茂林修竹,田园美景令人沉醉。行驶在这条路上,奇特多样的美景让你只有震撼一词可以形容。</u></i></p> <h3>图片:宋老头</h3><h3>编辑:宋老头</h3><h3>文字:宋老头(部分景点介绍摘自网络,谢谢网络作者!)</h3> 谢谢您的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