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汉阴是陕南的鱼米之乡,素有油菜花之乡,陕茶之乡,书法之乡的美誉。有诗云:“前望凤凰飞九天,后倚龙岗做靠山。左膀麒麟呈祥瑞,右臂观音护平安”的美好寓意。在里更有民国初期生于斯长手断的一门三杰沈氏三兄弟为这块钟灵毓秀的山乡添加了耀眼的光茫!又使它成为汉水文化的宣传推广地和诸多学校单位的教育基地。三沈文化是民族的瑰宝,更是令世人敬仰的靓丽风景。</p><p class="ql-block"> “人淡如菊,学重如山,乃真性情”。</p><p class="ql-block">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乃大学士”!</p><p class="ql-block"> 正是沈氏三杰的真实写照。他们博览群书,探研古今,兴利除弊,都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他们在各自的学木领域里独树一帜成果辉煌!</p><p class="ql-block"> 大先生沈士远——著名学士后、庄子研究专家和教育学家。以《庄子·天下篇》为挈领,旁征博引,见微知著,名动京师,北大贯以为“沈天下”。</p><p class="ql-block"> 二先生沈尹默——是著名的学者、诗人、书法家、教育学家。曾是《新青年》似编委之一,他创建了新中国的第一个书法组织〈上海市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会〉,他以书法闻名,曾有“南沈北于<于右任>”、“南沈北吴〈吴玉如〉”之称,在中国近现代书法的绵绵长史里他是一座高峰。他推动了白话文运动,带头把童话、故事、短剧等改为白话文语文课本并亲自授课。曾在《新青年》上发表白话诗18首,其中以《月夜》、《三弦》等为代表意境优美,韵律绵长,如同一股清流涤荡着民国文坛。</p><p class="ql-block"> 三先生沈兼士——专注于国学小学。在训诂学,文字韵,档案学等领域可称为“一代宗师”!他带领学生和同仁将积久凌乱的故宫清代档案整理、编辑、出版、研究,是我国近现代档案文献学的开创者。为阻止文溯阁《四库文书》的外流立下了大功。他运用汉字的形、音、义三者来研究语言文字学,是继东汉文字学家许慎之后1800年来的第一人,第一个从文字发展的角度来研究汉字而提出新见解的学者。蔡元培先生称赞其“有功史学,夫岂浅鲜”!</p><p class="ql-block">“昆仲三峰并峙,三星北大齐辉”。</p><p class="ql-block">三位先生在20世纪初的历史画卷里,以学者的底色点亮了新文化运动的那一缕曙光;他们革故鼎新,坚毅执着,治学严谨,爱国进步,追随着蔡元培先生和陈独秀先生、李大钊先生、鲁迅先生、胡适先生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引领者,推动和捍卫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巨大的精神财富!</p><p class="ql-block"> 在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趋势下,我们研学三沈文化尤为及时,推广宣传自己的文化标杆,守正固本,树立正确的“三观”,才能抵御外来的文化入侵!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积极的传承和弘扬“三沈文化”,学习他们“居庙堂之高而忧民,于民族危亡之时挺身而出”的家国情怀和勇于担当的精神,高举这面文化旗帜勇担时代责任,为民族复兴的伟业尽力,做好推广宣传为安康的文化发展尽力!</p><p class="ql-block"> 落笔之余,一首小诗抒发感怀。</p><p class="ql-block"> 研学三沈有感</p><p class="ql-block"> 〈平水韵〉</p><p class="ql-block"> 一门贤士传佳话</p><p class="ql-block"> 百世流芳绽绿芽</p><p class="ql-block"> 研学三沈强国志</p><p class="ql-block"> 传承文化振秦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另附一首黄舟山先生的诗</p><p class="ql-block">永远的身影——写给沈兼士先生诞辰136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我从你江南似的清峻面庞,去解读铅华的洗尘</p><p class="ql-block"> 我从你睿智的眼光,看到中西文化的碰撞</p><p class="ql-block"> 你的长袍和晋柳风骨,依然飘过悸动的中国风云</p><p class="ql-block"> 也把当年去南洋的海轮、装满报效祖国的夙愿</p><p class="ql-block"> 站在历史的海岸,触摸到汉字文化的发轫和蓝图</p><p class="ql-block"> 至今历历在目</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那个时候,北大的晚钟定期报时</p><p class="ql-block"> 子夜。中国大地的雾霭浓厚</p><p class="ql-block"> 匆匆走出了书斋</p><p class="ql-block"> 像个战士,去掉士字傍边的人</p><p class="ql-block"> 抖落了三千年象形文字上的尘埃</p><p class="ql-block"> 把复古和西化,在民间扬弃</p><p class="ql-block"> 立起了民族的精神符号,打扫了后院</p><p class="ql-block"> 缓缓而坚定的身影</p><p class="ql-block"> 牵动了一个时代的觉醒</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而那时,时间的遗民</p><p class="ql-block"> 包括那些纸上谈兵的书生</p><p class="ql-block"> 纷纷溃不成军……</p><p class="ql-block"> 大学校园雪花飘飘的岁月</p><p class="ql-block"> 和激情地演说,把每一个青涩的梦</p><p class="ql-block"> 在悲壮的迂迴过度之后,推向高潮</p><p class="ql-block"> 只有教授的镜片,反衬出睿智的光芒</p><p class="ql-block"> 关于新文化运动,关于汉字关于祖国</p><p class="ql-block"> 也关于梦断蓝桥</p><p class="ql-block"> 深华了我们记忆的渡口</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在大师一百三十个诞生的日子</p><p class="ql-block"> 有风雨如磐,也有风和日丽的年月</p><p class="ql-block"> 先生的著述惊动了所有的鸿鹄流彩</p><p class="ql-block"> 也把竹节的风骨,和腊梅对寒夜的傲视</p><p class="ql-block"> 抒写成隽永的长歌短句</p><p class="ql-block"> 洒满呐喊的辉光,站成了不朽的风景</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今天,在中国汉阴三沈纪念馆</p><p class="ql-block"> 我把您的部分章节重新阅读了一遍</p><p class="ql-block"> 包括探究的手稿、泛黄的纸张和毛笔</p><p class="ql-block"> 以及每一束沉甸甸的岁月和前沿思想</p><p class="ql-block"> 连同您在汉阴生活的那些韶华时光</p><p class="ql-block"> 挥洒了一个多世纪的星河溢彩</p><p class="ql-block"> 丰富了中国语言学的半壁河山……</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