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10月22日,秋高气爽,我参加了溪山行良渚古城公益徒步活动。</p><p class="ql-block"> 8:30我们相约在地铁良渚站B口集合。</p> <p class="ql-block">我们先沿着公路走,然后穿梭在河边小道。第一站是美丽洲教堂。</p> <p class="ql-block">路的前方是良渚村民中心,有玉鸟集,图书馆,村民们休闲美食科普之地。</p> <p class="ql-block">美丽洲堂位于良渚文化村,总占地面积10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余平方米,于2010年建成,这栋由日本设计师安藤忠雄设计的教堂气质清雅自然,质朴大方。主体建筑是“八”字形,将中国传统的“硬山”式屋顶与国外先进的宗教建筑设计理念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安宁幽静的心灵归属感。 广场上独立的钟楼高12m,上擎3m的十字架,车行通过紧邻的国道即可由跃入眼帘的钟楼小景感知美丽洲堂的位置,而顶部的钟则是由意大利老字号钟表厂订制的。 美丽洲堂的椅子也是很妙的设计,椅背呈90度,能让人不自觉的端坐,而长椅两侧天使翅膀的设计更为教堂增添了一份纯净与神圣之感。</p> <p class="ql-block">出了教堂,往右边直行。小河弯弯,杨柳依依,风景独好!</p> <p class="ql-block">我站在桥上看到了五星红旗墙,四块玉石散落在河中,那就是良渚博物院。经过改造升级,2008年9月29日,良渚博物院正式对外开放。博物院整体坐落于湖上,参观者通过桥从公园步入博物馆,在这个过程中,参观者由远及近,于自然风景中感受建筑不同距离带来的如雕塑般的体量感。不同盒子体量之间都设计了采光内院,内院既起到了连接展厅的作用,又能够让参观者在参观中得到片刻的休憩。正是盒子间的错落与采光内院的布置,让参观者有了多种流线的选择。</p> <p class="ql-block">良渚博物院由英国著名建筑设计师戴卫﹒奇普菲尔德设计。</p><p class="ql-block">博物院建筑形象非常简洁,其设计理念为“散落地面的一把玉石”,由四个平行的灰黄色长方形盒子组成,设计师将其比作收藏珍宝的盒子建筑整体设计风格粗犷简约,大气浑厚,较好地融入周边山水空灵的自然景观之中,立面材质采用了素雅的石灰石,体现出与艺术与自然、历史与现代的和谐融合,体现了博物馆坚实与古朴的气质。</p> <p class="ql-block">良渚博物院,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美丽洲路1号,占地面积4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是社会科学类考古学专题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博物院内庭非常漂亮大气。</p> <p class="ql-block">参观前先去服务台盖上纪念章!</p> <p class="ql-block">大厅左边文创店晓风书屋也可免费盖章。</p> <p class="ql-block">良渚博物院常规展览面积4000余平方米,分为3个展厅。常规展览的主题是: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展览依托“水乡泽国”、“文明圣地”、“玉魂国魄”三个展厅,展示了良渚遗址和良渚文化的考古成果、遗产价值,体现了良渚文明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和独特贡献。</p> <p class="ql-block">玉魂国魂展厅</p> <p class="ql-block">古代中国有以玉璧祭天,玉琮祭地的礼制。而在这些礼仪上所用之玉器,便是由原始古玉中的"法器"演变而来的,也是古人在祭祀、朝会、交聘等礼仪场合使用的玉器,因此常被简称为"礼器"或"礼玉"。所谓玉琮,是一种内圆外方筒型玉器,似是印证着"璧圆象天,琮方象地"的道理,其器型有的比较高大,而有的却比较矮小。距今已有5000年,尤以良渚文化的玉琮最为发达,出土与传世的数量非常多。</p> <p class="ql-block">玉钺,1986年,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神人兽面纹玉钺出土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雉山村反山良渚文化墓地第12号墓。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神人兽面纹玉钺两面刃上各雕有浅浮雕神人兽面纹图案,其线条纤细,具有极高的历史与美学价值。玉钺刃部两侧外撇,造型呈“风”字形,顶部有一半圆形钻孔,上部有一圆形钻孔,便于用绳索对玉钺进行捆扎固定。良渚文化时期,部落首领既是部落的军事首领,又是部落内部的宗教领袖,集军权、神权于一身,而玉钺则是这些部落首领手中的“权杖”,是一种权力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的玉琮,有"玉琮王"之称,原因有"三最",分别是:造型最大、制作最精、纹饰最美。"琮王"外观呈黄白色方型柱体,雕刻线条纤细如发丝,既有完整的简约的平面像,同时也有节面转角与对折角的立体像。</p> <p class="ql-block">“神人兽面神徽”或“良渚神徽”是良渚文化玉器的主宰,是良渚社会原始宗教信仰统一和认同的标志,也是良渚人崇拜的“神徽”。</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良渚博物院,我们一路沿河直行。</p> <p class="ql-block">途经国家版本馆,由于时间关系没有进去,去年去过曾发过美篇,那里有详细介绍。</p> <p class="ql-block">沿途风景秀丽,河边的芙蓉花开得真漂亮!</p><p class="ql-block">“水面芙蓉秋已衰,繁条偏是著花迟。</p><p class="ql-block">平明露滴垂红脸,似有朝愁暮落时。”唐 · 赵彦昭《秋朝木芙蓉》,水面的芙蓉秋天已经衰败,而木芙蓉却繁茂青青,柔枝茂盛,开花正当时候。</p><p class="ql-block">早上的秋露,滴在盛开的木芙蓉花上,木芙蓉微微垂着脸,仿佛是一早上,就在担心自己晚上会凋谢。风姿清丽而惆怅,仿佛美女一样神态动人。</p><p class="ql-block">芙蓉花在中国象征着富贵吉祥和团圆美满,民间以芙蓉花为刺绣图案相互赠送,寓意着芙蓉花能带来富贵吉祥的生活,把它与牡丹组合,象征着“荣华富贵”。</p> <p class="ql-block">金家弄台地是良渚的外城。</p> <p class="ql-block">沿路上刻了很多良渚文字符号,看起来和甲骨文很像,比如“王”“土”“五”。</p> <p class="ql-block">秋高气爽,芦花在天空中飞舞。</p> <p class="ql-block">田野里遍地都是金灿灿的稻子,空气里弥漫着稻花香,这个时候是良渚最美的季节!</p> <p class="ql-block">良渚书院</p> <p class="ql-block">书院往前走一点路,左侧是北城墙。</p> <p class="ql-block">生态环境好,一只白鹭飞累了憩在岸边。</p> <p class="ql-block">有时侯,一颗树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莫角山宫殿区</p> <p class="ql-block">朝圣之路</p> <p class="ql-block">古城小木屋打卡点,随身带个小本本,可以在这里换乘服务点盖章哦。</p> <p class="ql-block">莫角山宫殿区位于城内正中心,由古尚顶土台和其上的大莫角山、小莫角山、乌龟山三座宫殿基址(图3)组成。古尚顶土台东西长约630、南北宽约450米,相对高约9米。古尚顶平台的发掘确定了宫殿区中部大型沙土广场的分布范围,面积约7万平方米,推测是莫角山宫殿区内举行重要仪式的场所。在沙土广场南部和东部还发现东西成排、南北成列的9座房屋台基,面积在200-500平方米之间,排列相当整齐,可能是宫殿区内的贵族居所。</p> <p class="ql-block">池中寺粮仓沿途的芦花最为茂盛!</p> <p class="ql-block">池中寺粮仓是皇家的粮仓,现在是拍照圣地。考古学家在此发现了40万斤碳谷,良渚人种植稻田已有相当规模,建造了当时最大的良仓来储备过冬,在收成不好的时候以备不时之需。六座十几米高低不一的草垛是曾经繁盛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学生们在体验古人的生活,收割稻谷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良渚人民劳动的场面。</p> <p class="ql-block">水牛是重要的农作工具。</p> <p class="ql-block">一派丰收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大观山水蜜桃以前在杭州很有名,好吃甜,自从发现了良渚文化,在这里进行了改造和迁移。</p> <p class="ql-block">五千年前的良渚,环境温暖、湿润,非常适合鹿科动物的生存,鹿类也是良渚人狩猎的主要对象。在考古中发现的鹿角以及刻画有梅花鹿图像的陶片,就是它留下的生活证据。梅花鹿特展让我们详细了解了梅花鹿在良渚的分布情况和特征,在良渚的重要性。</p> <p class="ql-block">可爱的梅花鹿套色章,一大一小别忘了盖啊!</p> <p class="ql-block">五千多年后在这里生活的梅花鹿,让大家能更了解良渚当年的生活场景,也为这一片文明圣地,带来了勃勃生机。</p> <p class="ql-block">小鹿很萌,大家抢着拍照。</p> <p class="ql-block">我也挤了进去,拍二张哈。</p> <p class="ql-block">路口不时有路标指引,真是太方便出行了。</p> <p class="ql-block">收割机不停地在金黄的稻田里收割,而我却开心地在田野里奔跑,住在城市里难得看到这秋收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乘着收割机未过来赶紧拍张亲密照。</p> <p class="ql-block">钟家港休憩区</p> <p class="ql-block">观光车上车站台</p> <p class="ql-block">休憩区有良渚文化展示。</p> <p class="ql-block">南城墙展示点</p> <p class="ql-block">水城门</p> <p class="ql-block">南城墙遗址</p> <p class="ql-block">在南城墙,让我看到了良渚5000年灿烂的文化和勤劳的良渚人民丰衣足食的景象,完善的水利系统和靠船出行交易生活,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真的是太伟大了!</p> <p class="ql-block">最后,展示一下良渚各个景点的章,盖了看看也很有意义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