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语文靠什么

战地黄花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现在很多人一张嘴就出错,一提笔就忘字,一看就是语文没学好。尤其现在手机微信的日益普及,发信息聊天已成了一些人每天的必修功课,学不好语文怎能行呢?那就会错误百出,错了自己还不知道,所以学好语文很重要,必须从娃娃抓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学习语文的方法可谓多矣。比如,背诵就是一个好方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古人的学习,基本靠背诵。他们绝不象现在的学生一样只背一些片言只语,而是整本整本的背,《四书》《五经》《论语》《老子》《庄子》等等,就是他们的教材。所谓十年寒窗就是十年背诵和十年书写。所以古代的文学家,既是诗人词人散文家,同时也是书法家画家。古代的教学也相应比较简单,今天学一段,背一段,写一段,明天再学一段,背一段,写一段。就这样一天天一年年读读背背写写,是真正的日积月累。这些都是真功夫,这样日复一日的读写背,对于诗文的思想感情,诗文的韵律等等必然会由生到熟,由熟到精,由精到巧。中国五千多年文明史,各朝各代都出现不少伟大的文学家,甚至出现一个诗人词人散文家群星灿烂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古代在宋朝印刷术未发明之前,文字都是刻在竹片上,有的用毛笔写在牛皮上 或羊皮上,然后把竹片串起来,牛羊皮也是卷起来,所以有个词叫手不释卷。这个代价是比较高的,古代人家里是没有书的,书是靠背诵而代代相传的。李白的诗是没有地方发表的,是靠口口相传而传颂下来的。即使宋代发明了印刷术,而书籍依然是很少的,不像现在出版业这样发达。人们的学习方法依然是靠背诵,先生背一句,学生背一句,小时候上学背书,到了老年还是背书,那些经典诗文已经深入他们的骨髓,化为他们的血肉了。到了近代,背诵仍旧是重要的学习方法。我们都知道毛主席读书多,熟不知毛主席背书也是很多的。毛主席能熟练背诵四百多首古诗词,能够写标准的文言文,书法艺术更是登峰造极,这些都是现在的学生望尘莫及的。网上所见毛主席青年时代所写的《心之力》,其伟大的抱负,雄健的笔力,飞扬的文采,也是现在的青年难以望其项背的。毛主席学力如此之深,大概也是经历了读背写的过程的,这是必然的。</span></p> <h3><font color="#010101">  现在的语文教材,一学期只有四首古诗要求背诵,其它课文只要求背一些片段,小学毕业也才背诵二三十首古诗,这个数量上远远不够的。而且现在学生背诵不是出于喜欢,而是为了考试,这种带有功利性的学习态度是有害无益的。其实,真正的背诵是一种享受,学生在背诵的时候必然精神专一,这样就培养了学生注意力集中的能力,同时对学生的记忆力,思维能力也是一个极好的锻炼。</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