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家国情怀

似水年华

<h1> ——中学校道德讲堂讲稿</h1> <h1> 赵廷飞</h1> <h1> 毛泽东的家国情怀</h1> <h1> ——中学校道德讲堂讲稿</h1> <h1> 赵廷飞</h1> 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和人民的深深热爱,对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理想追求,对自己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家国情怀是有多层历史和现实意义的:家国情怀源于士大夫的人文信仰和人文精神,是古代知识阶层自诩的优越感。家国情怀在形成过程中,离不开儒家三纲五常、宗族伦理和个体意识,是战争战败、骨肉分离、国破家亡后痛苦思考的沉淀。家国情怀是近代特殊社会历史的思想产物,士大夫的人文精神不断下移,是整个民族遭受苦难后士大夫精神的重建,得到了锤炼和重生。家国情怀具有时代特征。随着时间的推移,家国情怀应该是个体在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对价值共同体产生高度认同,促进认知共同体向积极、正向、良性方向发展的一种。家国情怀在现代具有强烈的积极意义。家国情怀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历经磨难而不屈不挠的原因。一代又一代人肩负着历史和人民赋予的责任和使命,无数先辈为了国家统一和人民幸福献出了生命、洒下了鲜血。回顾中国的发展历程,正是无数人和家庭的奋斗和奉献,推动着长期遭受苦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飞跃。毛泽东是其中最优秀的代表性人物。毛澤東的家國情懷,既有心中時刻湧動着的救亡圖存的熱情,又有对自己家乡的热爱,還有對於祖国土地、身邊人民群众的深沉熱愛。以國為家是毛澤東的顯著人格特征。<br><h1> </h1><h1> 一、热爱家乡,情系故园</h1> 毛泽东对故乡怀有深厚的感情。“我一八九三年出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这是毛泽东自己最直白的简介。1927年,革命路途上的毛泽东与故乡告别,带着对国家未来的理想和壮志,带着家乡人民的期盼和自己的承诺,怀着“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远大抱负,离开故乡,将自己的一生交付给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伟大事业。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诞生。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庆典上,毛泽东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中华民族的发展从此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div> 作为领导和推动这一历史巨变的关键人物毛泽东,为建设起一个崭新的、强盛的、名副其实的人民共和国而忙碌着。他回乡的行程只能一拖再拖,只能派儿子毛岸英替自己踏上返乡的路。并叮嘱道:“岸英,现在从湘潭到韶山还是小路,你回去时还得骑马,但是到韶山时你不能骑马,一定要在离韶山10多里地远的银田寺下马,然后步行回家,这是我们对家乡、对家乡人民最起码的礼貌。”1950年,毛岸英的返乡省亲计划终于成行。带着父亲再三的嘱托,毛岸英归途慎重而礼貌。毛泽东堂侄毛岸平说:那是我在读一年级的时候,一回到家看到了有几匹马,有十多个人,我一进去就看到毛岸英来了,他坐在炉子边上,就问我奶奶的身体情况。毛岸英出现在家乡,是毛泽东派儿子替自己第一次兑现回家乡看乡亲的承诺。而让人没想到的是,五个月后,毛岸英在朝鲜战场上壮烈牺牲,这也是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的历程中,牺牲的第六位亲人。1929年,堂妹毛泽建在湖南衡山游击战中英勇就义;1930年,妻子杨开慧在长沙浏阳门外识字岭被湖南军阀何健杀害;1934年,二弟毛泽覃在江西瑞金红林区掩护战友撤离时牺牲;1942年,大弟毛泽民被军阀盛世才逮捕入狱,次年9月27日被害于迪化;1946年,侄儿毛楚雄在随八路军谈判代表赴西安途中被胡宗南扣押,19岁英勇就义;1950年,长子毛岸英随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来到烽火连天的朝鲜平安北道大榆洞,11月25日在敌机轰炸中,不幸牺牲。1951年毛泽东与周世钊谈话时,意味深长地说:“你说我不派他(岸英)去,他(岸英)就不会牺牲,这是可能的,但你想一想,我是主张派兵出国的,这是一场保家卫国的战争,我作为党中央的主席,作为一个领导人,自己有儿子不派他去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又派谁的儿子去呢?”</div><div>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 一路荆棘,一路死别,一代伟人的一生,完整地属于国家,完整地属于人民。三十二年,日月换天,云松雾绕的家乡展现出多娇的模样。繁忙的毛泽东,终于在1959年6月,新中国的第十个年头,带着兑现回望家乡父老乡亲的承诺,带着建设新中国不变的理想,以及艰难路途上的悲喜,回到了心心念念的家乡。中石化江西石油分公司退休干部蒋含宇说:1959年的6月25号快放学的时候,学校领导就把我们找去了,说是有一个重要的中央首长要到学校来视察,我们当时猜想,这个首长很可能是毛主席。而此时,见证着毛泽东返乡的人们,他们的回忆里,闪烁着毛泽东与韶山的每一个深刻的细节。蒋含宇对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6月26号早上大概7点多钟,听说毛主席来了,我们很多吃着饭的人就把碗一丢,就赶快往外面跑,给主席系红领巾。刚开始我们有点紧张,心里怦怦直跳。他戴了红领巾以后,主席特别高兴,主席用韶山话问我:你看我戴上红领巾了,变成少先队员了,变年轻了。然后就哈哈大笑。”毛泽东下马行路,祭拜祖祠,追忆往事,写下了著名的脍炙人口的“七律·到韶山”诗:“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这首词作,不沉湎过去,而依旧是站在湘江边上,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少年的思想。晚年的毛泽东,曾经在1966年没有惊动乡邻,秘密地回到韶山,住进了滴水洞修建的故居,畅想着晚年与家乡的生活。走时依依不舍,反复叨念着还要回来,没想到却再也没能回到韶山。湖南省委接待处原处长、 时任毛泽东警卫员肖根如说:最后是1974年到1975年这一次,毛主席在湖南住了114天,我们送他到门口时,毛主席说明年再来,再回来,可是老人家......故园和家国,起步与回望,在毛泽东韶山跨越的三十二年的两次旅程中,诠释着一个革命伟人的胸怀和情感,见证着中国的新生,也真挚地纪念这条艰苦道路上的每一次牺牲。<br><h1> </h1><h1> 二、热爱祖国,情系国家</h1> 1910年的秋天,17歲的毛澤東離開老家湖南韶山冲,只身一人前往五十裡外的湘鄉縣立小學——東山小學堂求學,臨行前他寫了一首詩放在父親的賬簿中:“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青年毛澤東始終對事關民族國家前途命運的“大本大元”問題抱以極大的關注。他的人生理想經歷了三次轉折:第一次是在他十七歲時走出大山接觸新式知識,在開闊眼界的同時,也接觸到了改良派的思想;第二次是在他二十歲時考入湖南第一師范,在省城長沙,他第一次接觸到革命派,確立了救亡圖存、救世濟民的理想;第三次是他在二十五歲時離開湖南前往北京,在那裡他切身體驗到山河破碎的悲哀,他遇到了影響自己一生的導師李大釗,也正是在這裡,毛澤東將家國情懷轉化為救國救民的革命實踐,從此,青年毛澤東正式踏上了共產主義革命的道路。<br> 在湘鄉,毛澤東得知了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後都已經死去,而舊中國的歷史正走向至暗時刻。此時的毛澤東,忧国忧民。在長沙,就學於湖南第一師范的五年半求學生涯,毛澤東如飢似渴地博覽群書,熱衷於探討問題,開闊了視野,他還結識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同學。這一時期,他的內心經歷著深刻的蛻變,“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這首著名的“沁園春•長沙”,正是毛澤東求學歲月的最好描述。在這期間,毛澤東對於國家民族前途進行了系統性思考,“欲文明其精神,先野蠻其體魄”,他希望國民體魄強健、精神文明,並為此探索著實現的道路。<br> 毛澤東在青年時期清醒地認識到:扎根中國大地,了解中國的歷史、了解中國的文化、了解中國的現實、了解中國百姓的疾苦應該是一個革命青年的首要選擇。他說,“世界文明分東西兩流,東方文明在世界文明內,要佔半壁的地位。然東方文明可以說就是中國文明。吾人似應先研究過吾國古今學說制度的大要,再到西洋留學才有可資比較的東西。”這一選擇與認識,對他日後成功領導中國人民走出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形成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產生了重要作用。<br>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青年毛澤東的家國情懷,既有心中時刻湧動着的救亡圖存的熱情,還有對於自己腳下土地、身邊勞苦大眾的深沉熱愛。以國為家是青年毛澤東的顯著人格特征,也是那個時代無數進步青年的主流色彩。<br> 在青年毛澤東看來,有國才有家,為了億萬家庭的安康幸福,有志青年以熱血書寫春秋,投身救國救民、民族獨立解放的使命擔當中。“裝點此關山,今朝更好看。”今天,新時代青年應當接續這種家國情懷,傳承這種支撐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傳、興旺發達的精神力量。從家出發,四海為家;從家出發,心懷天下;從家出發,擔當奮斗。</div> <h1> 三、热爱人民,情系人民</h1> 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在谈及毛泽东的人民情怀时曾说:“他的身上有一种天命的力量。这并不是什么昙花一现的东西,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根本活力。你觉得这个人身上不论有什么异乎寻常的地方,都是产生于他对中国人民大众,特别是农民——这些占中国人中绝大多数的贫穷饥饿、受剥削、不识字,但又宽厚大度、勇敢无畏、如今还敢于造反的人们——的迫切要求作了综合和表达,达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假使他们的这些要求以及推动他们前进的运动是可以复兴中国的动力,那么,在这个极其富有历史性的意义上,毛泽东也许可能成为一个非常伟大的人物。”虽然这是作者20世纪30年代的预言,但已完全被日后的事实所证明。纵观毛泽东的一生,是为人民大众福祉而殚精竭虑的一生,也是人民大众对他的感情日渐浓郁的一生。这是一种无可厚非的良性互动过程,他为人民想得越多,付出得越多,人民回报给他的尊敬、崇拜和怀念也就越来越多。今天,我们重温毛泽东的人民情怀,对于我们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无疑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br> 毛泽东的人民情怀,首先体现在他的平民气质。无论革命之前还是革命之后,无论“处江湖之远”还是“居庙堂之高”,他自始至终都把自己当成人民的一分子。生活上,他喜欢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反感装腔作势,居高临下。比如众所周知他爱吃辣椒、红烧肉,爱穿便装、粗布鞋,衣裤破了补了再穿,被子破了补了再用,茶喝完了吃掉剩下的茶叶渣子,走路累了捡一根树枝权当拐杖,等等。工作上,他反对走形式、讲排场,更反感戒备森严、警卫重重,把自己和群众隔离。看到戏台上穷人的苦难他会掉泪,尝一口农民无法下咽的窝窝头他会掉泪,听到贫民饿死的事情他更会掉泪。他心里无时无刻不装着那些占人口多数的工人和农民,那些在贫困线上挣扎的弱者,那些虽然贫穷却知足乐观、默默奉献的普通百姓,尊重他们的生活习俗,体会他们的冷暖温饱。他的每一次握手、每一次交谈、每一个玩笑,甚至每一个喜怒哀乐的表情,都在传递着这种情感。这种从内而外散发出来的平民气质,曾经被许多人解读为一个“土”字,其实质则是毛泽东生于平民、心系平民的本性和一个真马克思主义者忠诚履行“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使命使然。这种自内而外散发出来的平民情怀,使他始终都能和广大的劳动者打成一片,使他无论生前还是身后都能赢得人民的由衷尊敬和爱戴。<br> 毛泽东的人民情怀,具体体现在我们党内涵丰富的“群众路线”之中,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作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方面之一,群众路线的核心要义是“一切为了群众”,用毛泽东的另一种经典表述,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毛泽东平民情怀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毛泽东看来,“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他不仅身体力行而且经常告诫共产党人,一定要每日每时关心群众利益,时刻想到自己的政策措施一定要适合当前群众的觉悟水平和当前群众的迫切要求。凡是违背这两条的,一定行不通,一定要失败。战争年代物资匮乏,他反复强调:“我们有困难,人民更困难,我们任何时候都首先要想到人民,我们宁可自己吃苦菜,也要把粮食分给群众,宁可自己盖稻草,也要把衣被分给人民。”新中国成立后尽管生活条件稍有改善,他深恐自己和自己的战友们重走李自成之路,反复告诫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要厉行节约、艰苦奋斗。他始终为政清廉,大公无私,不徇私情,不谋私利。亲朋故旧向他提出某些职务上、利益上的个人要求,他都公私分明地给予说理教育,按原则办,按规定办,决不搞特殊。对于子女,他的要求更加严格甚至达到苛刻的程度,反复告诫子女做一个普通人,不允许子女打着他的名义办任何事。这种基于人民情怀而表现出来的崇高道德人格特质,可谓天地为证,日月可鉴!<br> 完全舍弃自我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民情怀,这既是毛泽东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坚定信仰者的必然逻辑,同时也是其作为一个“大德之人”注重修身养德的必然结果。中华民族无数优秀传统美德,尤其是仁爱、扶弱、恤民等与民众疾苦相关的传统美德,都在毛泽东身上有着极为明显的表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行动,是马克思主义基本要求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毛泽东身上的完美结合。也正是这种完美的结合,使他在人民心中树立起了崇高的政治形象和道德形象,形成了崇高的政治威望和道德威望。<br>  马克思主义是为着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无产阶级的解放和幸福而产生并不断发展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注定了她的宗旨和目标是为着多数人的解放和幸福。是否心系人民,心系多数人,不仅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资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最根本标尺,也是辨别一个共产党人真假的试金石,更是一个共产党的领袖能否得到人民群众真心爱戴和拥护的最根本的前提。解读毛泽东的人民情怀,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建立过伟绩殊勋的政治形象,更看到了一个大公无私、心系人民的道德形象。对于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来说,毛泽东绝不仅仅是一个政治领袖,更是一个道德领袖,是一个令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道德楷模。道德影响力是一种具有力量、能够持久的强大的影响力。由此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在毛泽东逝世40多年之后,人民对他的情感不仅没有淡化,反而愈来愈浓、历久弥深。<br><br><h1> 谢谢大家!</h1><br><h1> 2023年8月写作并演讲</h1> 故乡 韶山 <h1> 以国为家,云水襟怀</h1> <h1> 作者简介:赵廷飞,大专文化,中共党员,山西省晋中市寿阳县人。曾担任寿阳县人民检察院正科级检察员,现担任检察院老干部党支部书记。晋中市作家协会会员,寿阳县作家协会会员。有许多作品发表在国家、省、市、县网站及刊物上,有部分作品获奖。</h1> <h1></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