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被人熟知,不仅因为它是云南的省会,也不仅因为它四季如春,更因为在抗日战争期间,它是中国抗战的大后方,为国家保全了大量工厂,保存了中国的文化教育力量,西南联大、华中大学、同济大学、中山大学等陆续迁入昆明,始终没有中断教学。其中最著名的为国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联合组建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br>我们特意住在西南联大附近,徒步去探访那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位于云南师范大学一二一校区。 西南联大的校舍很分散,很多处是借用昆明原有的房屋,学校、祠堂。自建的,集中、成片的校舍叫“新校舍”,于1939 年在昆明西北郊购买124.45亩荒地建设,是由梁思成、林徽因夫妇设计的。 除图书馆和东西两个食堂是瓦屋,教室的屋顶用白铁皮覆盖外,学生宿舍、各类办公室全部都是茅草盖顶。在电影《无问西东》里形象再现了当时的情景,外面下着雨,铁皮屋顶被雨点打得乒乒乓乓地响,老师提高声音才能让学生听清。 旧址完好保留的西南联大历史遗存还有: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一二·一”运动四烈士墓、“梅园”、“三校亭”、李公朴、闻一多先生衣冠冢、国立昆明师范学院纪念标柱、镌刻有闻一多撰写的《一二·一运动始末记》的石雕火炬纪念柱等14处。 国立西南联大人杰荟萃,梅贻琦、陈寅恪、蒋梦麟、张伯苓、傅斯年、冯友兰、闻一多、钱穆、华罗庚、曾昭抡、刘文典、吴大猷......这些大师们用他们的博学和坚忍,顽强地为中华文明延续火种;邓稼先、李政道、杨振宁、任继愈、朱光亚、屠守锷、穆旦、汪曾祺......这些莘莘学子不辱使命,在各行各业都成为翘楚,为中华民族做出卓越的贡献。 昆明文有西南联大,武有云南讲武堂,且两地相距不远。<div>清末年间,内外忧患、风云变幻,清王朝为了延续统治余脉,加强各地军备,巩固国防,计划在全国36个师级编制的镇编练新式陆军,其中19镇设于云南。清政府规定在各省现有基础上,设立讲武堂一处,用来给带兵者研究新式武学之用。<br>云南讲武堂就设在原明朝时期沐国公练兵场所处,开办于1909年,与创办于1906年的北洋陆军讲武堂(天津)和创办于1908年的东北讲武堂(奉天)并称三大讲武堂。</div> 东楼正立面开拱形大门,采用四根拔节式石立柱和波纹弧顶装饰,南楼中部建有抱厦式阅操楼。内有走廊连通,院内为占地12000平方米的内操场。 讲武堂聘用了一批国内武备学堂毕业生和日本士官学校中国留学生任教。主要招收在职军人和社会青年,分成甲、乙、丙等三班,甲班和乙班学制一年,培训对象是现役军官。丙班是面向社会招收的16到22岁、具有中等文化程度的青年学生,学制三年。 辛亥革命后,云南陆军讲武堂改为云南陆军讲武学校(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五分校),与当时广州黄埔军校、河北保定陆军军官学校齐名。三所军校中,云南讲武堂资格最老,保定军校学制最严,黄埔军校影响最大。 最受游客欢迎的是7人“预备役军人班”进行的军事主题换岗操演展示。周二到周日每天的每个整点,穿着民国时期滇军服装的仪仗队在讲武堂内操场西南角集合整装完毕后,呈一路纵队以肩枪齐步走的形式绕行内操场东南角至东北角大门,途中高喊“坚韧刻苦、练兵习武、百年军校、革命熔炉”十六字行进口号,行至“百年军校”大门口岗亭开始操演。 七名持枪队员依据口令依次表演提枪、持枪、肩枪、转枪等动作,动作娴熟,仪容庄肃,姿态英武,操演期间,游客们屏息静气观看,没有一点喧哗。 以云南讲武堂师生为骨干组建的滇军,在护国、护法战争中战绩辉煌,故学校声誉日隆,威名远扬。<br>云南陆军讲武堂有一位引以为傲的学生就是我们的朱德委员长。朱德于1909年由川来滇,以蒙自籍身份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习武,1911年毕业,在云南辛亥“重九起义”、护国运动、靖国战争中屡建功绩,步步晋升。1921年,朱德出任云南陆军宪兵司令部司令官、云南省警务处处长兼省会警察厅厅长时,曾居住在昆明水晶宫红花巷4号,并建盖了小梅园巷3号宅院。 朱德旧居隐于一片居民楼中,红花巷4号是一座传统的中式土木结构的四合院,小梅园巷3号宅院为两层砖木结构楼房,楼上楼下全有走廊连接贯通,浑然一体,错落有致。 朱德旧居纪念馆由场景复原和平面展览两个部分组成,根据朱德当时居住的情景,红花巷4号院内复原了堂屋、会客室、书房、餐厅、卧室等场景。 云南陆军讲武堂正门对面就是“昆明之眼”——翠湖,因其八面水翠,四季竹翠,春夏柳翠,故称“翠湖,总面积21公顷。 翠湖公园内的建筑许多都为清时所建,古朴典雅,和湖光山色相应相和。碧漪亭(俗称海心亭)是清康熙年间云贵总督范承勋、巡抚王继文于湖中所建。 翠湖夏季看满池的荷花,冬季红嘴鸥从西伯利亚飞来过冬很壮观。 <br>“一汪翠湖水,半部昆明史”,那些西南联大的莘莘学子,那些云南讲武堂的热血军人,昆明近代所有重要时刻的痕迹、重要人物的足迹在这里几乎都能找到。 <br>现在翠湖更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柳荫下、碧水边、凉亭里,吹着清风,听鸟儿婉转,间或有票友引吭高歌,一天的劳累烟消云散。 比翠湖更广阔的是昆明的滇池,是云南省最大的淡水湖,亦称昆明湖、昆明池、滇南泽、滇海,湖面海拔1886米,有高原明珠之称。 滇池大坝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末,全长2400米,修建时的主要作用是防洪,2000年时,政府对大坝背水面进行了加固处理,并打造了景观设施,扩建了观景平台,使滇池大坝成了最适合休闲散步的海埂大坝。 在大坝上,可以饱览滇池壮丽的水景,苍翠的西山俨然是滇池的守护神,音乐家聂耳拉着小提琴为滇池的波澜伴奏。 <br><br><br><br><br><br><br><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