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怀念---纪念父亲杨益三诞辰一百周年

杨晓薇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杨晓薇</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1950年父亲摄于浙江温州</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  1999年10月,我的父亲杨益三在西安病逝,转眼已逾二十四年。今年12月18日是他老人家诞辰100周年,追往思亲,怀念之情更加强烈。虽然他已永远离开了我<b></b><b></b>们,但他的声容笑貌始终萦绕在我的脑海中,从未忘怀,经常夜不能寐,近日尤甚。我是家里4个兄妹中的老小,上有哥哥姐姐,父亲和母亲总是对我这个最小的女儿关爱有加,俗话说么女是爹娘的心头肉,他们对我爱之弥深,我对他们思之更甚。在临近父亲诞辰百年之日,拿起多年未动的笔,把我当年看到的、听到的父亲的经历,以及我对父亲的理解、感悟和崇敬写下来,聊表思念之情。</h3> <b>  一、初出茅庐</b> 父亲1923年12月18日出生于安徽六安,小时名杨家让,字益三,参加革命工作后一直叫杨益三。父亲少年时代是在老家度过的,父亲的家在六安西门,是个书香门第大家庭,家族人丁兴旺。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六安杨氏宗祠大门</h5> 我没见过祖父,听家中长辈说:祖父叫杨承继,字耀祖,是当地有名的开明绅士。老家至今仍保存有杨氏宗祠,在宗祠内供奉着杨家历代祖先的画像,大多是在当时通过科举取得官位的文人学者。祖父对父亲寄有厚望,希望父亲能够继承祖训,通过努力学习,取得成就,光宗耀祖。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六安杨氏宗祠内杨氏宗谱</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六安杨氏宗祠内历代祖先画像</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六安杨氏宗祠内历代祖先画像</h5> 在父亲大约5岁时,由家族族长作主,把我父亲过继给本家族中一位终身未育有子嗣的孤寡老太太,这位老太太就是日后我父亲的奶奶,也就是我的太奶奶。从我记事后每月看到父亲给太奶奶寄生活费,汇款单上写的名字叫王秀麟。 由于太奶奶家住在六安南门,大家都称呼太奶奶为南门老太。南门老太活了90多岁,于1979年去世。祖父是一位十分严厉的人,父亲过继到南门老太家后,祖父就不许祖母过多的去看望父亲,以免让南门老太心中产生不快,但祖母心中一直挂念着父亲,总也放心不下,也许是母子连心吧,父亲能感觉到母亲的思念,常常在放学回家的路上遛回家,看祖父不在家时就去看望祖母。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六安杨氏宗祠内门</h5> 父亲参加新四军后没有回过家,直到全国解放以后才回六安老家看望亲人,也是在这个时候才知道,1942年祖母病重时更加思念父亲,手中一直攥着父亲离家后寄来的唯一 一封信,直到去世仍紧紧的握在手中。祖母去世时年龄不到40岁,祖父母感情很好,祖母的去世,对祖父打击很大,一年后祖父也去世了。在战争年代,父亲参加革命离开家时,没有告诉家里也没有和亲人告别,参加新四军后就更不能与家里人联系,以至双亲离世都不知道,更没有见到最后一面,留下终身遗憾。 父亲在老家期间,先上了两年私塾后转入小学读书。由于父亲性格活泼,为人厚道讲义气也比较顽皮,在学校是有名的孩子头,经常带领一群男孩外出捕鱼捉鸟抓蟋蟀,小小年纪就爱打抱不平,在六安县城南门一带小有名气。父亲从小天资聪颖,记忆力极佳,又喜爱读书,虽贪玩做功课不是很认真,但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父亲从小毛笔字写的好,因此,老师很喜欢他,在老师的表扬和鼓励下,父亲每年春节前会写春联送给街坊邻居,许多同学家也有父亲写的春联。正因为父亲有写毛笔字的天赋,幼时就有练习书法的兴趣,临了许多名帖,为以后练习书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父亲初中没读完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他结识了在六安的中共地下党组织,了解到了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就积极参与抗日活动,逐步走上革命的道路。当时在六安一带活动的中共地下组织的负责人叫吉人,解放后曾任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吉人的夫人叫严俭行,也是一位老革命,曾在新四军四支队政治部工作,解放后曾任福建省教育学院院长。父亲称严俭行同志为严大姐,一直与吉人、严俭行一家有联系,我们下一代的关系也很好。 1938年,第二次国共合作期间,许多有志青年纷纷投入到抗日斗争中去。六安当时有国民党、共产党分别办的青年培训班,争取年轻人加入。国民党办的培训班每月发津贴,结业后包分配工作有工资拿;共产党地下组织创办的六安青年抗日培训班没有津贴,生活条件也十分艰苦,但父亲坚定地认为只有共产党是真抗日,是真的救中国,是真的为老百姓服务。1938年6月父亲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六安青年救亡工作团,并加入共青团,任工作队副队长;193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投身到革命斗争的洪流中,走上了一条与家里期望不同的道路。 当时的共产党可以说是一无所有,没有收入、没有待遇、没有名利,还要冒着生命的危险,经受艰苦斗争的考验,前途充满坎坷和未知,父亲的选择源于坚定的志向和信念,追求真理的勇气和魄力,体现了对革命理想的真实信仰,每每思及此,我感慨万千,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父亲入党后,积极参加当地抗日救亡运动。1940年1月,新四军在六安一带活动,中共六安党组织根据新四军的发展需要,组织一批青年到部队去,父亲是党员,按照组织安排参军入伍。离开六安前一天的晚上,父亲和其他3位六安同乡在南门老太家集中,并一起吃了顿晚饭,因为行动保密不能跟家里讲,4人一起在夜幕的掩护下悄悄离开六安老家,参加了新四军。他们4人中有邵华(后曾任31军后勤部长)、陈洛平(后曾任徐州军分区司令员,临终时遗言,把战争年代留在身上的3块弹片留给子女做遗产)、石明(后曾任江南造船厂党委书记)。 父亲入伍前就已入党并担任一定的职务,入伍后在江北游击纵队学兵队任班长,培训结束后,被分配到新四军4支队9团2营4连(后为11团2营4连,182团2营4连)。父亲当时高小毕业,在那时算得上是文化人,被安排当了文化教员,几个月后任2营营部青年干事、书记。 1941年1月,国民党反动派为了破坏抗日,破坏团结,投降日寇,发动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国民党反动政府宣布取消新四军番号。随后,党中央本着“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方针,重建新四军,四支队整编为新四军2师4旅。1941年3月,父亲调任2师4旅政治部副指导员,大约相当于后来的政治部机关协理员,当时4旅政委是张劲夫,是父亲的老领导。1941年11月,4旅大桥战斗后,缴获迫击炮2门,旅特务连一个排改编为炮兵排。1943年,4旅组建炮兵连,因父亲作战勇敢,又有一定文化,被调到旅直属炮兵连任副连长,时间不长,因连长调走,父亲接任连长。抗日战争初期,父亲随部队转战淮南津浦路西、路东,参加了周家岗、田家坎、孙家岗、古城集反扫荡等多次战斗,多次身负重伤,从不退怯,出生入死,作战勇敢,被四支队评为“战斗模范”。 <b>  二、勇战日寇</b> 父亲入伍后,立志要为驱逐日寇奉献一份力量,在作战中不怕苦不怕死,随部队参加了多次反击日寇大扫荡作战。1939年12月下旬,日伪军由南京、明光、蚌埠、等地出动二千余人,向津浦路西以周家岗为中心地区合击扫荡。当时9团在滁州天长县周家岗以西约40公里外的江港休整,由于新四军坚持抗日,纪律严明,积极为民除害,在群众中威信很高,人民群众积极支持我军作战。反扫荡战斗打响后,父亲所在的9团2营在复兴集附近地域抗击敌人,战斗中,父亲被日本鬼子的机枪子弹击中左肩部和胸部,左肩骨被打断,身负重伤,但他不下火线,顽强战斗,被新四军4支队表彰为“战斗模范”。 正是这次作战负伤,使父亲进一步提升了对正义之战必胜的信念和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父亲负伤后,因当时部队机动作战,没办法带重伤员行动,只做了止血包扎,就把他留在滁州天长农村一位老乡家里。由于日本鬼子要进村扫荡,老乡把他转移到村外郊野的草垛里藏起来,老乡回到村里就被日本鬼子抓去修炮楼,就这样父亲在草垛里坚持了三天三夜没吃没喝,伤口已经化脓生蛆,人也高烧不退。在这危难之际,随着夜幕降临,老乡悄悄摸到村外郊野的草垛,由于日本鬼子进村扫荡把老百姓家里的粮食洗劫一空,老乡跑到邻村亲戚家借了点米熬了一碗米粥给我父亲喂下去,老乡还打听到有新四军活动的消息后,当晚老乡父子两人把家里的门板拆下来当单架,翻山越岭走了整整一夜才在天亮之前找到部队,经救治后未等伤痊愈就要求返回老部队继续参加战斗,抗击日寇。以至于他因肩骨打断,左膀强直,不能后摆,左肩处塌陷严重,留下了深深的伤疤。解放后,父亲曾多方打听寻找那位老乡无果,留下了遗憾。父亲多次向我们讲起这次负伤的经历,并以此事教育我们,当时共产党的抗日政策深入民心,党的军队与老百姓是鱼水关系,人民群众敢于冒着生命危险积极支持抗战,救护伤员,使我们记忆深刻。 抗日战争期间,新四军2师4旅在战斗中成长,在战斗中壮大,4旅的炮兵部队也有了长足发展。听父亲说,1941年11月,4旅大桥战斗后,缴获迫击炮2门,以旅特务连一个排改编为炮兵排;同年,10团、11团也在团特务连利用缴获的火炮成立了炮兵排。1943年,以原旅特务连炮兵排为基础组建旅炮兵连,10团特务连迫击炮排编为旅炮兵连1、2排,11团特务连炮兵排为旅炮兵连3、4排。肖显清任连长,父亲任副连长,时间不长转任连长。当时主要装备的是缴获的三八式47毫米平射炮和67.5毫米迫击炮,这些火炮在那时已经是很好的装备,有的抗日部队连步枪都配不齐,4旅已经有了相对较多的机枪、火炮。其原因是多方面的,4旅有红28军和四支队的老底子,指战员素质较高,战斗力强,胜仗打的多,缴获多,这些火炮在抗日作战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父亲与战士们一起钻研,怎样用性能不够好的火炮和少的可怜的炮弹发挥最大的作用,创造了“迫击炮近距离平射打碉堡”等战法,在随后的战斗中发挥了较好的效果。1943年12月,在全椒县程家市奔袭战斗中,由于程家市位于全椒县城西南80余里,是个较大集镇,地处日、伪、顽三角地带中心,需要速战速决,旅首长令炮兵连2个排配属10团作战,面对桂顽坚固的碉堡和凶猛的火力,用10发炮弹摧毁了程家市围墙门楼上的火力点和3个碉堡,经过2个多小时战斗,全歼守敌,俘敌400余人,战斗结束后迅速撤离顽区,受到旅首长的表扬。 1944年11月,桂顽乘日伪军向我津浦路西根据地扫荡之际,向4旅驻地进犯,妄图蚕食我根据地,抢占地盘,陆续占领了全椒县曹家岗、郭集、青龙厂等地,2师首长随即调整部署,在反扫荡的同时,反击桂顽,打响了周家岗攻坚战。由4旅10团担任主攻,配属旅炮兵连2个排,战斗中步炮协同的效果初见端倪,在迫击炮、三八式平射炮火力支援下,激战3天,歼敌大部,夺占了周家岗。这次战斗中,父亲和旅、团炮兵分队在一起作战,在战斗中学习,在战斗中提高,不断研究炮兵的战术技术运用方法,较好地发挥了炮兵作用。 1945年1月,随着抗日战争的形势发展,2师4旅部队不断壮大,再次组建了12团,编有10、11、12团等三个整编团。父亲在谈到这一时期的经历时,高兴地说,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抗战形势逐步好转,部队的编制、装备都有了不少改观。4旅首长把过去战斗中屡次缴获的敌人武器,以及根据地在技术条件特别差和极其困难的情况下生产的部分武器补充到部队。每连有轻机枪3-5挺,小炮3门;每营有一个机炮排,重机枪2挺,67.5毫米迫击炮2门(淮南工厂造);每团一个平射炮连,有三八式47毫米口径平射炮4门;旅迫击炮连有82迫击炮3门,装备比以前强了很多,人员也有了较大发展,这是战胜日本侵略者的物质基础,是4旅全体官兵和当地人民群众共同努力的成果。 <b>  三、再战蒋匪</b> <p class="ql-block">  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本想会迎来和平,但国民党很快就发动了内战,父亲随部队参加了解放战争,保卫抗战胜利果实,进行自卫反击作战。参加了朝阳集、宿北、讨郝、水沟头、郭楼等战斗,出色完成了上级赋予的各项任务。<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1945年10月原新四军2师4旅、5旅和4师9旅整编为新四军津浦前线野战军第2纵队。1946年1月津浦前线野战军第2纵队改编为山东野战军第2纵队。(6月5旅调出)。(摘自《陆军第二十一军组织史》二00一年十二月版)。</span>期间,父亲一直在2师4旅或2纵及4旅工作。</p> 1945年至1948年,由于有一定文化,又有一线英勇作战并负伤的经历,父亲主要在2纵队司令部作战科任参谋,其间几次到纵队山炮团任连长、副营长、营长,时间不长又回到纵队司令部作战科任参谋。时任2纵司令员韦国清在看地形和参加上级作战会议时,因父亲记忆力好,情况熟悉,多谋善策,经常带父亲等人参加。尤其是2纵整编为21军后,父亲一直在腾海清军长身边工作,遇到紧迫作战任务时,就派父亲去了解情况,传达命令。在淮海、渡江战役中,父亲胸有大局,能参善谋,为首长正确决心提供有力依据,受到滕海清军长多次赞扬。也正是由于这段经历,父亲对21军、61师军史的整体情况了解的比较全面、清楚,为离休后整理军史奠定了较为扎实的基础。 1946年,国民党反动派经过周密准备后,撕毁了“停战协定”,集中优势兵力向我解放区发动了全面进攻。在6月的淮北保卫战,全歼朝阳集敌92旅战斗中,父亲任2纵司令部作战科参谋,被派往4旅任联络参谋,并随12团一起行动,直接参加了战斗,战斗中又一次负伤,好在伤势不算太重,战斗结束后父亲返回纵队司令部作战科仍任参谋。朝阳集战斗是解放战争初期取得的第一次全歼敌正规军一个旅的胜利,武器缴获较多,装备得到了改善,战后各旅成立了山炮连。在这个时期,2纵边作战,边发展,在作战中不断成长。 <h3>  据父亲在1988年接受军党史办的同志专访,回忆军炮兵部队发展历程时说:<font color="#167efb">1947年3月, 部队住在山东淄博市周村镇时,因纵队没有炮兵团,为适应革命 战争形势发展的需要,纵队决定,将各师山炮连集中起来,组成纵队山炮团,以便更好发挥现有炮兵火力的作用,增强我军攻击等战斗能力,经各圾大力支持和多方筹措,纵队山炮团很快便组建起来。山炮团组建时,张震寰任团长兼政委,参谋长肖显清,主任胡玉海。当时没有营,团直接领导五个连,这五个连是:1、2连是4师山炮营的1、2连;3连是5师山炮连;4、5连是6师山炮营1、2连。全团5个连,10门山炮。几个连的组建及火炮来历是:4师的2个连和6师的九四式山炮连(1连)是1946年6月组建的。这一年的6月27日,我山东野战军2纵(辖4、9、20旅)和华中野战军9纵(辖73、75、77旅和骑兵团),于安徽灵壁朝阳集战斗中,歼灭国民党军第69师之92旅,该旅的炮兵营6门94 式山炮全被我们端来。4旅(后为4师留下4门,组建2个连,送给9旅(后为6师)2门组建1个连。9旅原来有一个连是2门三一式山炮,其来历与组建时间不清,不过他们接回两门九四式山炮后,就把原来山炮连的人员打乱重新祖建了2个连;5师山炮连是个很老的连队,该连原是新四军军部的山炮连,早在1940年10月5日,我新四军江北部队在苏北黄桥战斗中,歼灭国民党军第89军,缴获的三一式山炮,军部组建了一个山炮连。当时我军没有炮兵连长,在这次战斗中解放过来的炮兵连连长,经教育后本人表示愿意为我军服务,就让他继续当连长。后来,我军有了连长,此把他另外安置了。</font>此后21军军史和各师及军炮团的军史中关于炮兵部队的发展史基本上都是按照这个回忆写的。</h3> 1947年11月,父亲到纵队山炮团2连任连长,在水沟战斗中,积极探索新战法,用九四式山炮直瞄射击,击毁敌坦克1辆;配属步兵第18团1营参加高密作战时,发射炮弹70余发,配合主力全歼高密守敌,并荣立三等功。12月,父亲任纵队山炮团2营副营长,时隔不久,父亲又奉调回纵队司令部作战科任参谋。 讲到这一时期的回忆时,父亲对一件事记忆深刻,1948年夏,父亲的一位同乡,曾在纵队作战科一同当过参谋,调到某团任营长,在临别之际,他把自己的一点干粮留给了父亲,但不久就传来同乡营长在一次遭遇战中,受重伤后牺牲的消息,父亲对战友的牺牲深感痛惜,战争年代许许多多象这样的革命先烈,为革命成功不怕流血牺牲,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此后不久,父亲参加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这期间仍在作战科任参谋,主要在腾军长身边工作。原21军司令部作训处参谋方登华(后任副军长、新疆军区副司令员)在《当年在作训处的日子里》谈到父亲与他的一段对话时记录道:<font color="#167efb">“解放战争几年间我在作训处(作战科)当参谋,从来就是单行独斗、独当一面,要紧要忙时充其量给我配匹马或者配一个警卫战士。”执行了很多艰难险重任务,虽然很忙、很累、很危险,但心情愉快。</font> 1949年1月,原华东野战军2纵整编为21军,原4、5、6师分别改编为61、62、63师,原纵队山炮团改为21军山炮团。8月,时年26岁的父亲调任军山炮团参谋长,并于10月带领山炮1营配属61师参加了登步岛战斗。 <h3><p></p><p> 对此,父亲曾写过一篇记录文章,主要内容:<font color="#167efb">1949年渡江战役后,21军迅速解放了杭州,但由于机要部门译电员的失误,三野七兵团令21军向兄弟部队移交杭州防务,继续向浙东地区发展进攻,于7月上旬参加了宁象战役。为尽快肃清浙东沿海之敌,七兵团成立了浙东前线指挥所,组织发起舟山战役。8月底,七兵团电令61师归22军指挥,担负从东南侧攻击舟山群岛的任务,并要求部队立即进至象山港口南北侧地区,进行渡海作战准备;62、63师在温州一带担负消灭残敌、剿匪任务。<br><br> 按照上级命令,截至10月上旬,61师相继攻占舟山群岛中的六横、虾峙岛、桃花诸岛,从东南侧形成了对舟山本岛的包围。10月下旬,22军电令:61师不应迟于11月初进攻登步岛。当时61师已孤军深入沿海诸岛,各团均有一定伤亡,即要分兵防守和控制已占岛屿,又要做好攻击登步岛的战斗准备,兵力分散,火力不足,虽由得力人员多方征集渡海船只,但量少质差,救生器材也远不能满足需要。胡炜师长将有关情况如实上报22军并21军,上级决心不变。21军滕海清军长得知61师所面临的困难后,考虑到对暂时调出的部队不能越俎代庖,不闻不问也不是上策,专门指示说:“就这件事,发什么样的电报去,鼓励或批评,都解决不了实际问题。我的意见派‘老水牛’去,支援胡炜他们”。<br><br> “老水牛”是部队对山炮的一种别称。军指决定从军炮兵团抽出一个山炮营,由我带领赶赴61师。10月26日,山炮营官兵驾驭骡马驮拉着12门山炮和弹药从宁海出发,一路风雨兼程,在象山港码头登船夜航60海里赶往桃花岛。一到桃花岛,我即向胡炜师长报到:军长派我们来支援作战,请师长指示。胡炜师长说:谢谢!谢谢你带炮渡海来支援!具体任务等研究作战方案时告诉你们。10月29日,胡炜师长率全师营以上干部沿桃花岛北侧观察登步岛情况,进一步研究作战方案后决定:军炮兵团山炮营、师九二步炮连在桃花岛北侧韭菜岙附近占领阵地,支援步兵作战。受领任务后,我们将炮阵地配置在距海边一定距离的韭菜岙及其南侧地域,观察所设置在茅山。一方面以炮火支援登岛作战,另一方面配合181团完成桃花岛防守任务。各连进入阵地后立即开始构筑阵地,确定射击诸元,积极做好战前一切准备。</font></p><font color="#167efb"><br> </font><font color="#167efb"> 11月3日20时,山炮营对登步岛之敌前沿障碍和工事等目标,实施破坏射击。22时,在炮火掩护下,第一梯队从桃花岛出发,击退滩头之敌阻击后,登上登步岛。随后火力向登步岛敌防御要点延伸,有力地保障了登岛作战。战至5日晨,敌援兵仍陆续上岸。中午,胡炜师长和王超副参谋长在登步岛详细观察战场情况,意识到敌众我寡,敌强我弱,我军已无可增援兵,炮弹已完,食品饮水断绝,伤亡迭增,随即确定了主动撤出登步岛的方案。胡炜师长一面将决心上报,一面电告桃花岛留守部队天黑后即组织船只接运部队。6日凌晨,61师登岛部队全部撤回桃花岛。这场登岛激战,61师以5个营的兵力,在各营人员严重不足,渡海船只少,救生器材缺乏,没有海、空军掩护情况下,与有飞机、军舰支援的敌6个多团殊死搏斗、浴血奋战两天三夜,以1000余人的伤亡,取得毙、伤、俘敌3200余人的胜利,顺利地撤出战斗,粉碎了敌企图制造第二个金门的险恶企图。</font><p></p><p><font color="#167efb"><br> 1950年2月,军炮兵团进至桃花岛,配合61师准备再打登步岛,解放舟山。5月,在我军即将发起总攻之际,敌慑于被我全歼,从5月13日起,从舟山群岛陆续撤逃。61师奉命追击,17日占领登步岛、朱家尖,师主力从沈家门登上舟山本岛。18日在该岛中部与22军部队会师,至此舟山群岛全部解放。</font><font color="#167efb"> </font></p></h3> 舟山战役结束后,随着新中国建立,我军工作着重点的转移,建设一支强大的人民炮兵已成为新时期的重要任务。1950年,根据上级指示,21军于浙江黄岩土屿召开了全军山炮、迫击炮连以上干部和各师司令部代表共40余人参加的全军第一次炮兵会议,会期一周。会议由军首长主持,军炮兵团团长陈慕诚同志传达了华东炮兵司令部《关于建设强大的国防炮兵而奋斗》的指示,明确了加强炮兵建设的重要意义和炮兵在现代化战争中的重要地位,会议提出了军炮兵建设的初步设想,统一布置了1951年军事训练工作。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1950年9月,21军炮兵团第一期教导队开学典礼。军长吴泳湘(前排左7)、团长陈慕诚(前排左6)、参谋长杨益三(后排左5)</h5> 全国解放后,为适应部队发展和建设需要,1950年8月1日,解放军在北京成立了炮兵领导机构。在全军统一编制下,1951年1-2月,21军炮兵部队进行了整编。1月26日,为落实上级指示精神 ,军炮兵团在浙江温州黄岩土屿召开整编工作大会,原军山炮团机关及直属队改编为军炮兵训练大队,原有的6个连分到各师。 1、2连分赴61师;4、6连分赴62师;3、5连分赴63师。分别以各师炮兵营(连)为基础,并抽调各步兵团九二步兵炮连及其他分队合编成立了师炮兵团(1952年10月,曾依61、62、63师为序,统一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第341团、342团、343团)。 <h3>  据刘汉荣(曾任61师炮兵团长、21军炮兵旅长、甘肃省平凉军分区司令员)于2021年5月20日在“铭记神炮团·61师炮兵团70华诞宝鸡战友座谈会”讲话(节录一)中谈到21军61师炮兵团组建过程时,作了较详细的阐述:<font color="#167efb">军炮兵团参谋长、代团长杨益三、政委尹学礼、军炮团政治处主任马炳衡,奉命于1951年2月28在浙江省温州县开始组建61师炮兵团。先组建团司、政机关,军炮团1营1、2连和师属前身为红军炮兵连(1935年6月组建于鄂豫皖根据地)编为团山炮1营,曹昆(后为丁兴堂)任营长、张玉辉付政教、曹昆后任政教;4月组建团后勤处;6月在宁波以3个步兵团担架连为基础,抽调团山炮1营部分骨干组建团山炮2营,杨华任政教兼营长(1952年12月李长友任山炮2营长);1951年10月,在宁波3个步兵团92步兵炮连来师集训归团领导、编为团92歩兵炮3营,营长龚振江(后为张天良)、政教吳志坚。</font></h3> <h3>  <font color="#167efb">当时,团山炮连(94式山炮连或41式山炮连)的编制装备为全连编72人(干部8人、战士64人),编文化教员、文书、军械员、通信员;指挥排编观测班6人,配备的方向盘、炮队镜(6400密位制)是敌人手中缴获的欧美制式器材,有线通信班10人;四门制两个炮排,每排两个班,每班编7人,配94式75山炮(可开架)、口径75毫米、定装式炮弹、射程8300米,或41式75山炮(不开架)、口経75毫米、定装式炮弹,射程6300米;运输排(编4个驭手班、24匹骡马);编炊事班7人,机枪班5人、机枪1挺、步枪3支,主要任务是保卫炮阵地安全。</font></h3> 父亲和军炮兵团其他领导一道参与了军炮兵部队整编和正规化训练等工作,认真落实上级指示精神,严格训练、严格要求、以身作则、积极探索,使炮兵部队的整体素质和作战能力有了较大提高。 <h5><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1951年,父亲杨益三(后排左3)与<span style="color: inherit;">21军61师炮兵团战友们合影</span></div></h5> <b>四、抗美援朝</b> 1951年2月,61师完成了师炮兵团的组建工作,父亲调任师炮兵团担任第一任团长。当时61师炮兵团下属2个营,由军山炮团1、2连与师九二炮兵连合编为1营;3个步兵团82迫击炮连组成3营;同年6月,以3个步兵团担架连为基础,抽调1营部分基层干部为骨干组成2营。1952年冬,根据中央军委命令,21军准备赴朝参战,父亲率61师炮兵团进至江苏太仓一带集结待命。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1952年冬留影</h5> 1953年初,父亲奉命率61师炮兵团出征朝鲜,为了祖国、为了⼈⺠,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牺牲,参加了抗美援朝作战。21军61师⼊朝时奉命编为志愿军21军61师,61师炮兵团也称志愿军炮兵第341团。 <h5></h5><h3></h3><h3> 刘汉荣在“铭记神炮团·61师炮兵团70华诞宝鸡战友座谈会”讲话(节录一)中谈到入朝作战准备时期的历史时说:<font color="#167efb"> 按志愿军编制进行整编与改装。从1、2营抽调干部骨干新组建炮3营(原3营分编3个步兵团炮兵连)和团教导队。团新编改装后,充实了炮2营,按四门制连调整配备41式山炮12门,达到齐装满员;政、司、后机关、3个营共11个连,干战共1514人,41式山炮12门、骡马132匹;其中炮1、3营员额齐编,缺炮缺骡马。进行为期3月的入朝作战政治动员和各种准备与战前大练兵,认请美帝侵略夲性,树立了国际主义的思想,增强了作战能力,准备入朝作战。</font></h3><div><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15px;"><br></span></div><h3><font color="#167efb"> 1953年3月1日,团奉命由江苏登车,经四昼夜铁路输送到达东北通化市集结待命。3月15日,团长杨益三、政委马炳衡率团乘军列从通化火车站出发,于子夜通过鸭绿江辑安大桥驶入朝鲜境内,经5小时奔驰,次日凌晨4时到达终站熙川,卸载后该徒步行军,冒着零下20度的严寒,头顶敌军轰炸,经8昼夜雪地艰难步行,到达朝鲜东海岸咸兴以西地区。从此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第341团亮出组建后第一剑、拉开团抗美援朝序幕,接受战火洗礼,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行列中崭露头角,开始书写不朽的首仗传奇!</font><font color="#167efb"> </font></h3> <h3>  刘汉荣在“铭记神炮团·61师炮兵团70华诞宝鸡战友座谈会”讲话(节录一)中谈到入朝作战初期的历史时说:<font color="#167efb">全团突击筑城,支援朝军守备。团在朝鲜东海岸的甫老山、万年山、白云山一带“突击筑城”,在师编成内担任支援朝鲜人民军5军团东海岸守备任务,投入全面紧张的筑制以坑道为骨干结合野战工事反“敌两栖登陆”防御阵地。在天寒地冻、风餐露宿中施工,部队表现出非凡的毅力,工具短缺,干战就用刺刀代替铁锹、用裤子包士代替推土车,经2个多月昼夜艰苦作业,完成数十条长30-60米坑道,数十个个掩体、数百米交通壕,建成了反敌两栖登陆攻防阵地。</font></h3> 1953年5⽉13⽇,志愿军61师炮兵团在师的编成内,参加东线反击作战,进⾄⾕⼭地区集结;7⽉7⽇,配置在510⾼地⻄侧,执⾏⽕⼒⽀援任务。1953年7⽉17⽇,志愿军61师181团7连奉命攻占了⻥隐⼭⻄侧600、602、603⾼地,全歼美军45师180团1个加强排。 <h3>  刘汉荣在“铭记神炮团·61师炮兵团70华诞宝鸡战友座谈会”讲话(节录一)中谈到入朝作战后期的历史时说:<font color="#167efb">从1953年7月6日,配属步兵181团担负坚守鱼隐山938.2高地一线阵地参加志愿军金城反击炮战,至7月22日朝鲜停战,21天坚守炮战中摧毁敌碉堡 16座、各种火力点30多个,歼敌100余人。被敌击中山炮3门,修复2门,报废1门。</font></h3> 1953年7月27曰22时零时经艰苦奋战,朝鲜战场全线停火,硝烟散去、战场幽静,抗美援朝战争取得了胜利! 父亲和志愿军61师炮兵团坚决执⾏上级命令,于停战协议⽣效后72⼩时内,全部从军事分界线后撤2公⾥,转⼊防御守备。1954年4⽉,将正⾯防务移交给朝鲜⼈⺠军,逐步开始帮助驻地朝鲜⼈⺠群众重建家园。11月,61师炮兵团按照统一要求进行了整编:接装了37高炮12门,76.2野炮12门,105榴炮12门,牵引车24台,运输车16台,装备水平有了长足发展。 这一时期,我军的炮兵编制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沿用当时苏军的设置,1952年前后,在军师设立司令部炮兵室;1953年,军师司令部炮兵室改称炮兵指挥部,军师配备炮兵副职(非军师党委常委);1956年,改称军师司令部炮兵司令部;1956年4月开始,炮兵部队按照苏军炮兵连4门制编制进行调整,人员、武器装备有了重大改变,实现了从骡马炮兵向摩托化炮兵转变,从火炮直瞄射击为主向间瞄射击为主转变;1964年,撤销军师炮兵司令部,组建炮兵室,仍隶属军师司令部建制。 1952年父亲担任61师司令部炮兵室主任兼炮兵团团长;1953年任61师炮兵副师长,同时兼师司令部炮兵室主任和师炮兵团团长。<br><br> 父亲一生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在朝期间也不例外,在我的回忆中,父亲母亲曾多次讲到父亲在抗美援朝中就有至少3次死里逃生。<br><br>  一次是在1953年5月金城反击战中,父亲到一线阵地炮兵观察所查看敌情,他第一个爬到观察口用望远镜看了一会,下来后跟侦察兵说目标的位置,另外一名步兵联络参谋也上去看,但被敌发现,敌狙击手打了两枪击中头部牺牲。<br><br>  另一次是在炮阵地上与连队干部谈话,因坐在地上,一位战士找来一条旧棉裤给父亲,让他垫一下,父亲顺势就坐到旧棉裤上,正好美军飞机扫射,打到刚刚坐过的地方,溅起的碎片把旧棉裤打的稀烂,父亲的身上、腿上被多处擦伤,幸好垫了一条旧棉裤,否则正好打在父亲身上。 <h3>  还有一次则由一位原61师炮兵团参加过抗美援朝老兵欧克定于2020年8月,发表在《今日头条》的一篇回忆文章中提及父亲的一段往事,文章题目是:<font color="#167efb">《我的朝鲜之恋: 她是我的领导,也是我70年的秘密》,</font>文中讲到:<font color="#167efb">那是1953年的春天,我们21军作为战略预备队,奉命入朝参战。我是61师第341炮兵团测地连的,队里是清一色的南方兵。5月13日,接到参加东线反击作战的命令。我61师旋即进到谷山地区集结。我们炮兵团也积极跟进。傍晚时分,部队还在加固工事,三人一组,各管一段。我这组三个都是赣南籍的老乡。我们正埋头挖筑防御掩体,突然,天空响起轰鸣声。我抬头望去,是一架美军战机正向我军阵地飞过来。不远处还站在刚来视察的首长杨益三,是61师的副师长兼我们炮兵团团长。我随手抓起身边的油布,冲过去把首长扑倒。当我们刚趴下的霎那,一枚炮弹落在了我刚才挖战壕的地方。一声巨响,沙土石块混着浓烟和热浪,雨点般落了下来。一块拳头大的石头飞过来砸到我的脊背上,剧痛从一点蔓延全身。我翻身掀起油布,好在身下的杨副师长安然无恙。回头一看,我的两位老乡战友还在壕沟里卧着。王德旺是龙南县城下南门人,离我老家很近,见他趴在沟底一动不动,我过去拍拍他的肩背,喊他快起来,莫装死!他还是一动不动。首长帮着把他翻过身来,发现他头颅流血,已经咽气了。我又急忙奔到另外一个老乡战友黄三球身边,他老家就在我们邻县,我也很熟悉。他躺在沟里,微眯着双眼,嘴里发岀轻轻的呻吟声。我一看,他的左手掌没了,是被炮弹弹片削掉的。弹片从他的左手腕处削掉了左巴掌,鲜血从断臂口汩汩流出。我赶紧喊卫生员来给黄三球包扎伤口,好在止住了血,保住条命,留下了右手掌,以后还能写字。卫生队开始在一边负责处理死伤战友,任务不能停下,我又开始继续挖战壕。杨副师长走过来,询问我的情况。他使劲拍拍我的肩膀,问我叫什么名字,还夸我的名字取得好,够响亮。</font></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的朝鲜之恋: 她是我的领导,也是我70年的秘密》作者:61师炮兵团抗美援朝老兵欧克定</h5> 这位原61师炮兵团的老兵写这篇文章时已80多岁,但他仍清楚的记得我父亲母亲的姓名和籍贯,清楚地记得61师炮兵团在朝鲜的一些情况。他在回忆抗美援朝战争中一段难忘的恋爱史的同时,也讲到了父亲有着历经战火磨炼的一身铮铮铁骨,但也有平易近人,对家人、对同志的侠骨柔情。他在文章中还写到: <h3><font color="#167efb">  一天,完成了手头的任务,陈黎主动约我去杨益三副师长的住处,我有点忐忑,但她说杨副师长很平易近人。杨副师长的家也安置在一户朝鲜老乡家里。去了我才知道,杨副师长的爱人李传惠大姐也一同入朝了,在师炮兵团司令部任管理员。他们两夫妻是老乡,都是安徽六安人,李大姐把我们迎了进去。一支烟工夫,杨副师长才回来。刚进到屋,他就吸吸鼻子,“嗯”地一声问道:“谁抽了烟?”陈黎向师长报告,是她拿了根烟给我抽的。那是师长放在屋里的中华罐头烟,香味非常浓,我是第一次抽这么好的烟。停战了,大家的神经才稍许放松下来。杨副师长提议,晚上打打扑克牌,轻松轻松。他们两口子搭档,我和陈黎搭。他还定下惩罚规矩:谁输了谁挨刮鼻子。一晚下来,我们双方各有输赢。陈黎手下毫不留情,刮得杨副师长直叫唤,鼻梁上是红红的印子,把我们都逗笑了。打牌间隙,见杨副师长喊我抽烟,坐我对面的陈黎看着我,捂着嘴笑起来。“笑啥呀,小陈,男人会抽烟很正常嘛!”杨副师长说着,嘴里吐出烟圈。陈黎指了指我,说:“这是个大烟虫。”打完牌,在我们告辞时,杨副师长还专门从柜子里取出一包香烟送给了我。打这之后,陈黎跟我成了杨副师长家的常客。有次临近饭点,我们还被留下一块用了饭。</font></h3> 可惜的是我们看到这篇文章时已是2023年8月,随即通过《今日头条》编辑部与作者的家人取得了联系,准备去江西龙南市看望他,但作者已于2023年6月去世,未能成行,留下无尽遗憾。 <b>五、勤奋工作</b> 抗美援朝结束后,1959年,父亲调任军司令部炮兵司令部副司令员兼参谋长;1964年,撤销军司令部炮兵司令部,改为军司令部炮兵室(仍为正师级),父亲任炮兵室主任;1967年,撤销炮兵室,改为炮兵处;1969年2月,父亲改任军司令部副参谋长;1970年4月任21军司令部党委代书记、副参谋长主持工作;1971年2月任司令部党委书记、参谋长;1978年6月至1981年底任21军副军长。这一时期,父亲主要在军司令部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注重调研,成效显著,21军司令部建设有了长足发展。 父亲在21军工作时间长,群众基础好,威信高,具有强大的人格魅力,赢得了官兵的信赖和尊重,尤其是在军机关,无论是处长还是参谋干事,都喜欢跟他一起出差或看地形,喜欢跟他聊天,一是他平易近人,为人随和,没有架子,把传帮带融于日常工作中;二是他知识渊博,谈古论今,融会贯通,幽默风趣,特别是在看地形的途中,能把当地的风土人情、兵要地志联系起来,用讲故事的方法引领大家的思维和兴趣,即有趣又有实际的针对性。三是他善于沟通,方法灵活,把研究问题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把理论探索和调查研究结合起来,引导大家开动脑筋思考问题,研讨办法,使大家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往往能 取得良好的效果。如父亲曾在勘察地形时随兴所至写了一首诗: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游陕西榆林镇北台、红石峡,</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br></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1980 年勘地形而作</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br></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登高眺边远,极目四无垠。</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br></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河水练如带,尚有旧长城。</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br></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天暂红石峡,险峻镇北台。</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br></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关山榆林塞,威远胡敢来?</font></div> 许多曾在军机关工作过的人都说,跟着杨参谋长看地形,即有意思,又有收获。使得21军司令部建设长期走在兰州军区的前列。父亲从主持军司令部工作到转任副军长共8年,是21军历史上担任军参谋长时间最长的一任,但他始终保持着一个共产党人的本色,淡泊名利,勤于奉献。他带出来的许多处长、参谋干事后来都走上了更重要的岗位,但他们对父亲一直非常尊重。 父亲在21军拥有很高的威望,扎实的群众基础,很多人至今说到杨益三时,都说他是一位有能力、有水平,为人正直,待人厚道的领导。父亲当年的领导也一直非常信任他:原21军腾海清军长在写回忆录《转战淮海的日日夜夜》点名由他牵头组织撰写;原61师的前身新四军2纵4师老师长高志荣一直与父亲保持联系直至去世;原2纵4师老参谋长吴华夺一家与我家关系密切;胡炜军长与我家长期是邻居,从大人到孩子都是好朋友。当年很多父亲老战友、老部下本人或孩子经常来看望父亲,父亲一律热情接待,在家中吃、在家中住。那时的社会风貌是人人遵守规定,人人生活朴素,吃的每顿饭,喝的每瓶酒都是自己工资买的。 父亲生性豪爽,来人就热情招待,尽量吃饱喝好。那时父亲下部队吃饭坚持按照规定缴伙食费,从不沾公家的光,老一辈领导干部大多如此,正因为这样,老一辈的领导干部才会有很高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文革时期,1967年21军从山西太原 换防到陕西西安,我家随军部住在西安原西北局党校8号楼。在我的记忆里,我家住在8号楼一楼西侧,一楼的邻居还有彭思忠伯伯戴志珍阿姨家,马友里伯伯陈小荷阿姨家,于忠彦伯伯田克阿姨家;二楼有梁济民伯伯张志秀阿姨家,刘建功伯伯邢漱冰阿姨家,胡炜伯伯吴旸阿姨家,苏锦章伯伯刘欣阿姨家;三楼有刘江亭伯伯宋金坦阿姨家,周茂芹伯伯徐桂英阿姨家,孙长兴伯伯余幼军阿姨家,苏允中伯伯曹美山阿姨家。由于时间久远邻居和名字可能记得不准确了,期间有的邻居家搬走,又有邻居家搬来,我家在西北局党校8号楼住了7年。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1967年全家在西安合影</h5> 那些年,整个社会风气朴实,各家各户除了大人的房间外,其他的房间基本上都不锁门,大家关系融洽,孩子们也常常在一起玩。至今我还记得马友里伯伯家的马京花姐姐经常在早上帮我扎辫子,那场景我记忆深刻。虽然那时物质生活条件艰苦些,但父亲说比起战争年代已经好很多了,在我的记忆里那是一段美好的时光。 上世纪70年代初,父亲因公经常在宝鸡西安两地跑,当时的路况没有现在条件好,父亲于1971年和1973年10月,在西安到宝鸡的途中两次翻车,尤其是后一次父亲和母亲两人同时受重伤,送到西安二军大医院,救治十余天才脱离危险。那时我还在西安上学,每天放学就去医院看望、陪护,帮父母洗衣服,渡过了一段艰辛难忘的时光。这次翻车造成父亲母亲颅骨骨折,肋骨骨折,也对他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较大影响。1974年,我家搬到了宝鸡,我也从西安市第五中学转学到宝鸡龙泉中学,又有了一批新同学、新朋友。这期间我的姐姐哥哥都已参军到部队了,家里只有我与父亲母亲渡过了难忘的几年。受家人的影响,我也于1976年底参军,开始了25年的军旅生涯。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1976年春父亲(左4)与高志荣(左3,原61师老师长,时任东海舰队副司令员)等在宝鸡钓鱼台合影</h5> 1978年,组织安排父亲到北京军事学院学习一年,在学习期间适逢中秋节,父亲专门为我写了一首诗: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西南归路远迢迢,</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br></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倚枕魂飞不可招。</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br></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京都月圆人两地,</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br></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依稀薇儿身边绕。</font></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  西南归路远迢迢,倚枕魂飞不可招。 </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京都月圆人两地,依稀薇儿身边绕。</span></div> 父亲思念女儿之心溢于言表,父亲即有坚强的军人之心,又有温柔的人父之情,让我永生难忘。一年后,父亲回到宝鸡军部工作,转任副军长,1981年底离休。由于父亲在战争年代多次负伤,身有残疾,经常浑身痛的睡不着觉,耳朵也由于作战时打炮震坏了,解放后一直戴助听器。父亲一生光明磊落,清正廉洁、正直刚强、忌恶如仇、铮铮铁骨、勇于担当,对不正之风坚决抵制,看不惯的就直截了当的指出来,从不隐瞒自己的观点,虽然有些不太招人喜欢,但他认为作为一名党员就应该坚持原则,坚持党性,不计较个人得失。父亲的胸怀宽广而博大,待人正直而朴实,品格光明而磊落,父亲的思想境界远比我高尚,我终生相信父亲的人品,相信父亲的选择。父亲离休后举家搬到兰州军区西安小寨干休所。 <b>六、老骥伏枥</b> 父亲在离休后曾自作自题一诗,自己刻在平时练字用的砚台上,放在书桌旁: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戎马一生两鬓斑,</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br></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卸甲归田心慨然。</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br></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栽花种䓍身心健,</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br></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墨池相伴娱晚年。</font></div> <h5><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戎马一生两鬓斑,卸甲归田心慨然。</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栽花种䓍身心健,墨池相伴娱晚年。</font></div></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父亲离休后,在家练习书法</h5> 这即是父亲自身修养的体现,也是父亲对待生活和工作的态度。父亲虽然离休了,但仍然坚持把马背套、背包带、军用棉被、一支缴获的卡宾枪(父亲去世后,已由家人上交)整理好,放在卧室的壁柜里,不允许任何人动,并说:“虽然现在不打仗,但是战备观念不能放松,我还要时刻准备着,听从祖国的召唤。” 实际上,父亲离休前,曾想回到老家安徽居住。1980年,受军党委委托,父亲专程去安徽合肥,找到时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省长张劲夫同志在合肥批地建干休所。张劲夫同志1941年初曾任新四军2师政治部副主任,1942年初任2师4旅政委,父亲在政治部当副指导员,后任4旅直属炮兵连副连长、连长,曾直接受张劲夫同志领导,并且张劲夫同志是安徽肥东人,父亲是安徽六安人,老家都在合肥附近相距不远,也可算是正宗同乡,他们相识多年,父亲一直尊称张劲夫同志为张政委。张政委听了父亲汇报的21军党委的想法,当即表示:21军许多老同志老家在安徽及邻近省,休息后回家乡安居可以支持。爽快的同意划拨批地建21军合肥干休所,并且说:按照规定,如果划拨50亩以上需要上省委常委会讨论,我的权力最多只能批49.90亩,就给21军干休所批49.90亩吧。解决了21军合肥干休所的用地。<br><br>  后来兰州军区为了更好地安置老干部,把干休所更名为兰州军区合肥干休所,于几年后建成投入使用。当时合肥干休所曾给父亲留了一处住房,但由于我们几个孩子都在兰州军区所属部队工作,为了离孩子们近一些,更好地支持子女们工作,就选择安置到兰州军区西安小寨干休所居住。父亲认为无论是回老家或留在西安,能有个休息养老的地方已经是党和军队对自己的照顾,相对于以前英勇牺牲的战友在待遇上已经很好了,从没有什么不满足的想法。父亲从不发牢骚,从不怨天尤人,始终保持着老党员、老军人的作风,在离休生活中发挥自己的作用。由于他威信高,人缘好,离休后长期担任干休所老干部党支部书记。他始终关心部队的建设,被兰州军区多次评为“先进老干部”。 父亲从入伍到离休42年没有离开过21军,对21军的历史和传统,对亲身经历的战役战斗,记忆清楚,讲得明白,而且记忆力非常好,强闻博记,几十年前的人和事他都能清楚的记住,离休后他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在了为21军、61师回忆整理军史工作上。他常说我们这辈人,一生艰辛,许多领导、战友牺牲在了战场上,没有看到解放,没有见过新中国,把军史整理清楚,把烈士们的身家姓名记录下来,是对党的事业和部队的建设、对先烈们的负责和纪念。 实际上,父亲没离休前就开始抓整理汇总21军军史工作。1971年初,根据军事科学院战史部的要求,军里开始整理战史,胡炜老军长指示,由时任参谋长的父亲总负责,具体由军司令部作训处副处长沈宝兴(后曾任副军长)、作训处参谋方登华(后曾任新疆军区副司令员)以及从各师借调的一些同志负责。 经过全体同志的努力,前后历时5年,汇编成《21军战例选编》(4册)、《21军战史资料汇编》(50册)、《21军抗日战争史》、《21军解放战争战史(送审稿)》等历史性资料。据方登华前辈在《当年在作训处的日子里》一书中的文章《战例选编诞生记》记载:当年曾走访过许多当时健在的21军老领导,仅整理《21军战例选编》就用时3年,《选编》共四册,第一、二册收集有47个团以上战例,第三、四册收集有79个营以下战例。<font color="#167efb">“选编印刷时落款为军司令部,没有什么委员会、主编、助编之类,我们认为真正的主编是战役战斗的参与者。”</font>即朴实,又准确地把当时整理汇编军史工作记录了下来。 父亲离休后,从1983的开始,军党委委托他带领吴克文、沈琪等和军党史办的同志在以前整理汇编《21军战例选编》等资料的基础上,进一步审核、校正、完善军史。他不辞辛劳,为21军军史、61师军史的整编做了大量工作,先后参与了《红二十八军连以上干部名录》,21集团军和61师军史等重大史料的审校工作,为部队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至今21集团军、61师的军史、组织史的许多资料都是父亲当年提供和回忆的,并因此被兰州军区聘为党史资料研究员。父亲年青时喜欢摄影,积累了不少资料照片,在审校军史、收集资料时都捐送给了军党史办,二十一世纪初出版的《陆军第二十一集团军军史画册》中的许多照片是父亲提供的,但是画册出版时,父亲已经去世了。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21军军史画册</h5> 1986年,滕海清老军长指名由他牽头组织撰写回忆录《转战淮海的日日夜夜》,他和吴克文叔叔及写作人员住在济南半年多时间,写出了老领导比较满意的回忆录,并被评为全军优秀范文。1987年6月,腾军长等老领导回21军、61师看望老部队、审校军史时,我曾陪父亲去看望腾军长,腾军长与父亲谈了许多修改军史的事情。父亲说:腾军长之所以在21军威望高,与他胸怀宽广,眼光长远,公正公平,能力卓越等原因是分不开的,我们军的各个部队各有特长,有的善于打硬仗大仗,有的善于总结经验,有的善于发展壮大队伍,老领导希望在军史中充分记录每个部队的特长,使后面的人从中充分汲取精神力量,继承优良传统,让军史发挥应有的作用。父亲对一些问题的理解和认识远超我们,这也恰恰是老领导们信任父亲的原因。 父亲酷爱读书,博学多才,知古融今,能诗善文,休息后把许多书籍放在书桌上、床边上,随时拿来阅读,并常对我们说:“人要活到老,学到老,虽然不工作了,但不能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父亲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自己制作了“楹联集锦选录”,把看到的和在书上收集到的历代楹联记录下来,记了厚厚一本,时常拿出来阅读欣赏;还制作了“唐诗三十八首”、“唐诗宋词手卷”等册页,用毛笔逐一抄录在册子上,边写边诵,即可以从中吸取古诗词的文化精髓,又陶冶情操,其乐融融。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父亲手书的册页和唐诗</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父亲手书的册页和唐诗</h5> 上世纪60年代,原21军走出去的作家薛克扬(曾任61师183团团长)、戈基,以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一支骑兵部队在淮北作战为背景而创作了一部小说《连心锁》,专门请父亲题写书名,他们一直称父亲为老师先生。 父亲多才多艺的特长还被老领导们看重,每次陪老领导回老部队,都由父亲执笔为老部队题字留念。 <p class="ql-block">  父亲的毛笔字原本就写的好,休息后时间充裕了,每天坚持练习书法,临摹赵孟頫、米芾、褚遂良、颜真卿等大家法帖,正反面写过的练笔纸摞起来有数米高,书法越加精道。曾与宝鸡书法家协会主席李子青、甘肃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蒙子军、上海博物馆长顾廷龙、原国家文化部长黄镇等名家切磋书艺,作品曾参加全军书法比赛获二等奖,并多次参加兰州军区及全军展览,被聘为西安老战士书法协会副主席。</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原国家文化部长黄镇书赠父亲的横幅</h5> <b>七、父爱如山</b> 母爱是天下最伟大的爱,父爱同样伟大,同样的无私奉献,父亲是山,刚直伟岸。在我的印象里,父亲是和谒可亲的,尤其是对我更是呵护有加。<br><br>  在我小时候还没有上学之前,只要父亲没有出差,每天快到下班时间我就跑到办公楼门口的不远处等父亲下班,父亲一见到我就笑呵呵地把我背在宽广、坚实的背上带回家;我刚上小学一年级时由于动作慢没有时间观念,姐姐哥哥们早已自己去上学了,而我经常还没吃完早饭,眼看就要迟到了,急得不知如何是好,是父亲骑上自行车带着我一路飞奔去学校;父亲有抽烟的嗜好,但随着年龄增长出现了高血压,医生建议他要戒烟至少要做到少抽烟,但父亲很难改掉抽烟的习惯,当年我如果看到父亲连续抽烟就不管有没有其他人在场,直接把烟拿下来扔掉,如果换作别人这样做父亲会生气的,惟有对我,父亲只是笑笑。久而久之,当年军部的老叔叔老阿姨都知道我是父亲的“小尾巴”,父亲尤其疼爱我。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1982年10月1日,父亲和我在北京天安门前留影</h5> 父亲离休后,由于母亲身体不太好,父亲就主动负责家里的厨房工作,虽然转为家庭事务,但在工作风格上与他没有离休前的风格相同,一如既往地认真负责,按计划做饭,按时间开饭,吃饭不能迟到更不能浪费、吃饭时不能把米粒掉出来,如果谁在饭桌上不小心把米饭撒出来,都会赶快用手抓到碗里,这都已经是习惯成自然的事了,因为,父亲一直以来的教育,使我们从小就明白了粒粒皆辛苦的道理。父亲的生活一直保持着艰苦朴素的本色,离休后很多年还是穿着部队发的衣服,一件棉衣穿了有十多年,他也不同意换新的。父亲常说,“时代不同了,生活条件比以前好了,但我们党的光荣传统不能忘,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不能丢。”直到现在我在教育女儿和外孙时,也经常说这句话。 父亲对我们的教育也可用润物细无声来形容,1993年我到兰州军区军医学校上学,我的女儿毛毛当时很小,只好送到上海的爷爷奶奶家,我很想念女儿,父亲也很想念以前一直围绕在身边的外孙女,我在与父亲通电话时也常常流露思念之情,难以安心读书。父亲即在给我的信中开导我,并讲了一个故事写给我: <font color="#167efb">  有一个老太太有两个女儿,都十分疼爱。大女儿出嫁后家里靠卖鞋渡日;小女儿出嫁后家里靠卖伞过活。老太太在家终日垂泪,天阴下雨想到大女儿家鞋子卖不出去,生活就困难啊;天晴就想到小女儿家的伞卖不出去,生活怎么办?总是没有开心的日子。后来遇到一位禅师,问她为什么总是终日愁眉苦脸的哭泣,老太太告诉了原因之后,对老太太说:天晴就想大女儿,天阴就想小女儿不就好了。果然不管天晴天阴老太太总是乐滋润的。</font> 父亲信中说: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应该怎样想念孩子,很有哲理,发人思想。并说:我是想到你们的未来,自然可以达观快慰了。受父亲的教诲,我的心情逐步好转,顺利完成了学业。如果父亲是山,我就是山上的一棵小树,是父亲的培养、关爱使我逐步成长,是父亲榜样的力量激励着我砥砺前行,努力向上。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我慢慢地读懂了父亲,读懂了父爱,爱得仔细,爱得实在,父亲的爱就像大山盼望小树长大,父亲的爱是浓缩了的爱,虽然简单、明了,但又饱含深情。每个人的父亲对孩子爱的方式都有不同,可是不管什么方式,每个人的父亲都是爱自己的家人和孩子的,我永远爱我的父亲。 <b>八、伉俪情深</b> 我的母亲李传惠,1928年2月出生,安徽六安人,母亲的家族是大户人家,在六安有一定的声望。母亲与父亲是同乡,他们从小就认识,曾在一个小学上过学,同校不同级。 我的老家安徽六安于1949年1月正式解放。母亲从六安师范学校毕业后,在六安城北小学任老师,1949年6月,考入六安军分区公安处,参军入伍,担任内勤。1950年初,经父亲的同乡撮合,加之他们从小就相识相熟,虽然父亲参军离家十余年,但一说到是父亲,母亲也是同意的,从此他们走到了一起,共同生活了41年,一生鸾凤和鸣,感情非常好。在这个问题上,他们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父母结婚后,1950年10月,母亲调入21军炮兵团政治处宣传股任图书管理员,那时父亲在军炮兵团任参谋长,他们团聚在了一起。1951年2月,组建61师炮兵团,父亲任团长,母亲也随之调到师炮团任档案管理员,并于1953年随61师炮兵团入朝参加了抗美援朝。母亲作为参加的抗美援朝,虽然没有直接参加战斗,但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炼了革命意志和思想,提高了工作能力和水平。1958年从朝鲜回国后,因当时部队搞精简整 编,大批女兵女干部转业到地方。母亲离开部队后先是在山西忻州市东区商业局二级站任会计;1967年,21军调防到西安,母亲又随调到西安小寨商场工作;1971年,母亲调回军部军人服务社工作,直到1988年离休。 <p class="ql-block">  母亲自从跟父亲结婚后,一起随父亲漂泊迁徙,先是跟到浙江温州,再跟到朝鲜,回国后到了山西忻州、太原,文革期间又到了陕西西安、宝鸡,可以说是周游了大半个中国。母亲随父亲一起调动的过程中,为支持父亲工作,尽量减轻家庭生活压力,全力操持家务,抚育我们几个孩子,从无怨言。</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兄弟姐妹四人幼时合影</h5> 由于母亲长期跟着父亲东奔西跑,身体本就不太好,母亲生我时体重只有80多斤,而且上有老人,下有我们4个孩子,老家还有一些亲戚需要照顾,家庭生活压力较大,体力透支严重,身体受到一定影响,比较虚弱。父亲虽然工作繁忙,对母亲关爱有加,尽力分担家务事。在山西太原时我太小,很多事情记不得了,但我还记得父亲母亲一起做家务的情景,那时候我们家孩子多又顽皮,几天就一大盆脏衣服,母亲瘦弱,力气小,每到周六晚上洗衣服时,每次都是由母亲负责打肥皂搓,父亲负责在大盆里清洗,洗好后先晾起来,第二天天气好再拿出去晒,繁琐的家务事由他们一起做,竟给繁忙的生活增添了一份乐趣。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33333">1978年全家在宝鸡合影</font></h5> <p class="ql-block">  1967年,21军调防到西安,那时买粮要粮票,买油要油票,买肉要肉票,买豆腐要豆腐票,买煤也要凭户口簿供应,由于家里人口多,每年寒冷的冬季来临之前,父亲会帮助母亲一起腌制2-3缸全家过冬的咸菜,有雪里蕻、大白菜、萝卜等。母亲为了调整家里饭菜的口味,每年用蚕豆、黄豆等做豆酱,用新鲜辣椒做辣椒酱,自己家做的酱味道好极了,至今我还记得馒头蘸酱的美味。我们家4个孩子长得快,衣服不是小了就是破了,那时候买布要布票,母亲经常要为我们补衣服、改衣服,随着个子长高,我们几个孩子的裤子时间不长就会短一截,母亲常常找一些和裤子颜色相似的布为我们接裤腿,母亲用的缝纫机有了毛病都是父亲帮助修理。1974年,搬到宝鸡后,家里有一个小院子,母亲就种了一些蔬菜,还在后院养了一群鸡,生活得到了一些改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78年2月,父亲在北京军事学院学习期间适逢母亲五十岁生日,曾专门为母亲写了一首诗:</p>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年近五十寿辰时,</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br></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在京祝福吾老妻。</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br></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祈祷延寿再五十,</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br></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鹊跃心情与天齐。</font></div> 父亲对母亲的感情表现无遗,希望母亲身康体健,能长命百岁,母亲常对我们说:“你们爸爸是个好人,好老头,将来你们可要对爸爸好。” 离休后,母亲又随父亲搬回西安,终于有一些闲暇时间,休养生息,做些自己爱好的事。母亲喜欢养花种菜,就在小院子里种了一些花和蔬菜,把小院打理的整整齐齐,每天摆弄地里的营生,乐此不疲。常常看到母亲拿个小凳子坐在院里锄草、松土。母亲种的花可观赏,蔬菜可食用,韭菜、蒜苗、小葱、丝瓜、南瓜、豆角、辣椒基本上可以自给自足。院子里还种了好几棵葡萄树,母亲为它上肥、浇水,精心照料,父亲负责修剪、整理,枝繁叶茂,葡萄累累,每年秋天结很多果实,母亲就让我们摘下来,送给邻居和朋友尝尝鲜。如今那棵葡萄树还在,但缺水少肥,失于修剪,枝叶长的不少,葡萄结的很少了;房前小院地里的蔬菜也已不见踪影,只剩下蓬乱的野草随风摇曳,仿佛在说一代人的芳华已经远去。 历史的脚步从不停留,远去的是时光,留下的是思念。我虽已年过花甲,年轻时生活在干休所老房子里的记忆却从未忘却过,父母的谆谆教诲,兄长姐姐的手足亲情,邻居朋友的欢声笑语,总是在脑海中闪现,在梦境中鲜活,成为我生活中的光芒与乐趣。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1991年春节母亲与我合影</h5> 父亲母亲特别疼爱、关心孙辈,喜欢孙辈绕膝嬉戏,乐享天伦,教他们唱爱国歌曲,为他们讲解新四军军歌的歌词,鼓励他们成为有用之才,为孙辈塑造了正直品德的良好形象,受到了孙辈的真情爱戴。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父亲母亲与孙辈合影</h5> 母亲与父亲的生活安稳下来,我们几个孩子也有了各自的事业和工作,有了自己的小家庭,我们满以为他们可以清闲一下,安度晚年。但天有不测风云,1989年母亲检查出有肺癌,及时做了切除手术,术后还定期做化疗。为了给母亲治病,父亲心急如焚,四处奔波,求医问药,想尽了办法,只要听说有治疗方法,哪怕只有一线希望也不放弃。母亲生病期间,社会物质供应还不是很好,父亲每周两次乘公交车去西安炭市街农贸市场,买些甲鱼、肉类和新鲜蔬菜等营养品给母亲加强营养提高免疫力。奈何无力回天,1991年中秋夜,母亲永远离开了我们,年仅63岁,心实痛哉。我们兄弟姐妹刚刚自立,整个社会生活的条件才刚刚有所好转,母亲就撒手人寰,一生没享过什么福,辛劳一生,勤俭持家,支持父亲,赡养老人,培育后代,关照亲友,燃烧自己,照亮大家,我的父亲母亲同样的伟大、可亲。 母亲去世后,父亲知道母亲平时喜欢热闹害怕孤独,不忍心把母亲的骨灰单独下葬,就将母亲的骨灰安放在家里。一直到1999年10月,父亲仙去,我们兄弟姐妹才把父亲母亲的骨灰合葬于西安寿阳山墓园,墓园大门入口处的牌子上写有:原21军副军长杨益三……安葬于此的字样。父亲和母亲终生相爱、相伴,共同把我们抚养成人,共同渡过许多风风雨雨,共同走完了他们平凡而壮丽的一生。如今父亲母亲都已离我们而去,他们没有遗嘱,没有什么万贯家财,但他们留下的勋章、军功章,解读并印证着他们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对党、对人民忠诚的一生,他们以身作则的教诲是留给我们的无价之宝,是我们终生的财富。 <b>  结束语:</b>父亲去世后,在他的悼词中有这样一段话:“杨益三同志长期领导团、师、军司令部和炮兵建设,他善于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他作风深入,经常不辞艰辛深入基层,注重调查研究,倡导科学练兵,强调严格管理,为部队建设倾注了大量心血,赢得了广大指战员衷心的信赖和敬重。”我曾从军25年,深知能够受到广大指战员的信赖和敬重,对于当好一名领导干部是多么的重要和艰难,但是父亲做到了,并且是盖棺定论。这即是对父亲事业的肯定,更是对父亲人品的肯定。父亲留下的对党对人民无私奉献、朴实无华的大爱,坚韧不拔的军人性格,清廉正直的品德作风,不计个人得失的高尚境界,是无价的精神财富,是足够我们子女受用一生的最宝贵遗产。 在我的心目中,父亲是伟大无私的,他的品德和能力高尚而优秀,值得我终生学习。得益于父亲的教诲,现在我自己一家生活幸福,我和老伴已退休,当年父亲宠爱的外孙女毛毛,我的女儿杨海怡已成长为教育学博士,有了幸福的小家庭并有了两个可爱的孩子。我们坚守了父亲的一贯教导,正派做人,踏实做事,热爱祖国,热爱生活,勤俭节约,自强自立,如果父亲母亲在天之灵看到今天的我们,一定会非常欣慰。 <b>  永远怀念您!我的父亲---杨益三。</b>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永远的怀念六首</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思恩</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家翁乘鹤廿四载,</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音容笑貌忆犹新。<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谆谆教诲循循诱,<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切切关怀拳拳情。<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云霄寄书天路远,</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长风问安梦难行。</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百年诞辰将临至,</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柱心香表寸心。</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二)</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出庐</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钟灵毓秀大别山,</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英雄豪杰遍人间。</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皋城儿郎多才俊,</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抗倭胆气撼云天。</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仗剑劈出新天地,</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挥戈斩凶战淮南。</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屡战顽寇建奇功,</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大道有成意志坚。</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鏖战</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车马辚辚战犹酣。</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弓箭在手射敌顽,</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血染铠甲终不悔,</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沙场鏖战人未还。</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深中肯綮献良策,</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独当一面冲在前。</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淮海渡江下杭城,</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登步炮声震海天。</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四)</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德勋</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战罢鸱枭甲未闲,</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挥师赴朝又驱蛮。</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仗剑沙场朝天啸,</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岳峙渊渟立营盘。</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生喜好三大贤,</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六尘不染九功成。</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淡泊名利分荣禄,</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留得清白在人间。</div><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五)</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高品</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沐雨栉风数十年,</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筚路蓝缕何畏艰。</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身正气乾坤大,</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两袖清风天地宽。</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鸿爪挥墨透纸外,</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采菊东篱心坦然。</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老骥伏枥生炫彩,</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余辉尽洒暖心田。</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六)</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永忆</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慈严仙去离凡尘,</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谁晓梦境落几更。</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春有晖无觅处,</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寸草之心寄清明。</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暗中时滴思亲泪,</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惟自凭栏望天庭。</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来生再把椿萱奉,</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膝下承欢续亲情。</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二0二三年十二月十八日于上海</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