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这个家长说出了大部分家长的心声,其实我也讨厌,妈妈们聚会就老是谈孩子们学习。天天谈学习,到头来学习并没有让孩子们收获到快乐。家长的念叨换来的是孩子们的叛逆、胆怯、自闭、紧张、彷徨、无助、苦恼……</p><p class="ql-block"> 作为家长要正确认识自己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有属于他们的成长特性。有的孩子天生就是读书的料子,不用父母在旁边鞭策他也知道自己主动学习;有的孩子是需要父母时刻在身边叮嘱,成绩才能看到起色;而有的孩子是无论父母如何鞭策,他们依然提不起学习的兴趣。针对孩子学习的不同特性,我们做家长的要正确面对。敢于接受孩子的平庸,是每个家长的必修课。不要一味地觉得,分数是衡量孩子的一切。其实比分数更重要的还有很多。比如控制情绪的能力,抗压抗挫的能力、独立生活的能力、识人识己的能力、社交能力、情商技能、自我保护能力、思想道德情操、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其实这些跟分数相比,在孩子的人生路上更为重要。</p><p class="ql-block"> 现在的青少年,好多孩子都比较自闭。回家基本上都是关着房门足不出户,不喜欢交际,也不喜欢跟父母外出聚餐。就为了避开父母的唠叨,在他们的心中觉得只要不跟父母在一起,没有了唠叨一切都是那么自由又惬意。也有很多孩子,在父母再三的逼迫下,不得不每天按部就班的学习,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基本上没有自由娱乐的时间。满脑子都是学习,看到家长就感觉看到了学习的魔咒。避不开,也逃不掉,不能违背父母的意愿,一头扎进书本里。这种孩子在父母的鞭策下,也确实收获到了他们想要的成绩。但父母没注意的是,每一次父母眼中满意的成绩,却消耗了孩子无形的心理健康。</p><p class="ql-block"> 前些天跟朋友一起聚会,朋友聊到了一个真实案例。她老公家表哥有个儿子,成绩非常优秀。次次都是名列前茅,父母也很有信心。天天就在儿子面前念叨,要他将来一定要上北大、清华。孩子在父母一声声鞭策中,也非常自律,每天都崩紧学习的神经,不想让父母失望。次次在学校都能拿到父母满意的成绩,在父母几年的辛苦陪伴下,孩子终于顺利的考上了四大名校。高中又继续在父母的鞭策中,对学习丝毫没有放松,每次考试都能名列前茅。被崩紧的学习神经,终于在一天不堪重负,快面临高考的时候突然倒下了。当父母带去医院检查时,医生说由于孩子每天在压力下生活、学习,孩子心理出了问题。面对曾经品学兼优的学生,学校也不敢再留在学校学习。要求家长接回家静养,这样我朋友家的表哥只好把孩子接回了家。一大家人,看着曾经让他们骄傲又自豪的孩子,没想到如今却患上了心理疾病。不发病的时候会像个正常人,一旦发病就非常可怕。他的父母直到孩子身体出现问题后,才意识到原来比成绩更重要的是健康。没有了健康,人生就没有了拼搏的意义。</p><p class="ql-block"> 通过这个事件,也想告诉身边类似的父母,请善待自己的孩子。在要求他们学习成绩优异的同时,更要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适当的给予他们自由的空间,让他们有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让心情得以放松,让心灵有歇息之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