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要说知道我的家乡乐平为“中国古戏台之乡”也是近几年的事,因为乐平行政村才295个,而古戏台就有458座,这个数据说明不仅每个行政村至少有一座古戏台,而且稍大一点的自然村组都可能会有一座古戏台。我从小在乐平长大,很多村的戏台我也有幸观赏过,乐平洪岩的水上古戏台我也去参观过两次,它号称是亚洲最大的水上古戏台,我的家乡天济村在乐平也算是一个比较大的行政村,自然也有一座古戏台,可能是因为土生土长的情缘吧,我还是特别喜欢我家乡的那座古戏台。</b></p><p class="ql-block"><b> 我的家乡乐平也被称之为“赣剧之乡”,我小的时候就喜欢蹭热闹,虽然看不懂几出戏,但几乎做到了每次村里有戏演出都是必看的,久而久之,就便也能略微看懂其中一些剧目的,可以说,我是看着村里的赣剧长大的。</b></p><p class="ql-block"><b> 我老家村里的戏台不大,但是很古老,应该是很有些年份的,因为在文革时期的那个特殊年代,它还没有显露出它的精美,村里也没有大戏可演,只是在有斗私、批修、反右等批斗大会的时候,戏台的案板才会打开,看到戏台的案板一打开,我们那时候的心里就会有一阵一阵的恐惧和紧张。</b></p> <p class="ql-block"><b> 已记不清是在我启蒙读书以后的哪一年春天,村里多年不动的戏台案板突然又打开了,我先是看见村里原先家庭成分不好的后人们接连几天都在把戏台上原先用泥巴糊住的木雕一块一块、一小铲一小铲地清理出来,他们站在高高的楼梯上,上下互相助力配合,直到把整个戏台的精美绝伦像是大放异彩一样全部显现出来。在他们把多年未穿戴过的戏服、官帽等道具从木箱里倒出来翻晒的时候,他们还把保留在箱底很多年一大叠、一大叠过期不用了的江西代金券丢出来不要,而我们那时候都很年幼无知,就把它们捡回来叠方块玩,很多年参加银行工作之后,我从《人民币图鉴》中猛然发现我小时候叠方块玩过的江西代金券收藏价竟然高达数万元一张,现在想起来自己曾经与巨额财富错过而真是后悔不迭。</b></p><p class="ql-block"><b> 村里的戏台可以说是建筑艺术和工艺美术的完美结合,集木雕、砖雕和石雕于一身,外观斗拱,飞檐翘角,看起来就很觉得古朴典雅而壮美巍峨。戏台的顶部也独具匠心地做了多处凹槽设计,这样,使得戏曲声调再高,也无回声和轰响,戏台用青瓦压盖,坡度精准,虽历经多年风霜而纹丝不动,让人不得不佩服古代工匠的精巧和才智。</b></p><p class="ql-block"><b> 我家乡的古戏台为三开间四柱五梁式,大体呈左右对称结构,后台也不太宽阔,但演职人员的所有戏服、道具等箱底都排列堆放在这里,而且化妆、更衣、彩排对词都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演出结束,后台又是外地演职人员的就寝和膳食场所。</b></p> <p class="ql-block"><b> 但凡村里有戏演出,无非就是几个比较重大的传统节日,其中以春节和端午节居多,中秋节和元宵节也有,其他时令则较少。</b></p><p class="ql-block"><b> 家乡的赣剧演出的形式有多种,有一整天的,有下午和晚上的,也有只在晚上的,一整天的我们家乡称之为“包天戏”,特别隆重的节日还会有连续几天的包天戏。</b></p><p class="ql-block"><b> 赣剧演出一般都是分上午、下午和晚上各算一场,视剧目演出的时间长短而定,时间短的一般放在开始和结束时演,放在前面演出的叫“前找”,放在后面演出的叫“后找”,而放在中间演出时间较长的叫“正本”,“正本”的剧情都比较完整。</b></p><p class="ql-block"><b> 每次开戏前,会有一阵时间的器乐合奏,用我们家乡话叫作“打操台”,“打操台”就是除演职人员以外的器乐伴奏人员把器乐全部热身一下,先是锣鼓声起,接着胡琴、唢呐跟上,最后铙儿、钤儿齐响,只听得锣鼓喧天、胡琴和唢呐声悠扬,村民们听到开始“打操台”了,就都知道好戏马上要上演了,于是就一个个放下手中的酒杯和碗筷,直奔到古戏台下,要坐的凳子是不用带的,因为早已有亲朋的子女把凳子搬到戏台前的空地上占好了最好的位置的。</b></p> <p class="ql-block"><b> 我姨妈特别喜欢看戏,每次村里上演大戏,我妈都会叫我去请她来家里吃住看戏,我妈也喜欢看戏,但她只是会在把家里的家务活全部做得差不多了才去陪她姐看一会儿。她们常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那时候的戏不像现在这样,不说声、光、电等舞台效果,而且连音箱和话筒都没有,角色的唱腔和对白都是带有浓郁地方方言特色,而正是这些表演,让那个年代本身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的戏迷们深深地感到了亲近和熨帖。会看戏的人不仅是看懂情节,而且还特别能看清角色的细节,小到比如:剧中表演上楼梯,角色上去时锣鼓响了多少下,演员迈了多少步,手势跟进了多少下,角色在下楼梯的时候,锣鼓也要响多少下,演员也要迈多少步,手势也要跟进多少下,而且一声一步、一招一式都不能相差,不然就会被台下的人以“扔甘蔗梢到戏台上”的方式而表示抗议。</b></p><p class="ql-block"><b> 在《彩楼配》和《回龙阁》这上、下折两台戏里,看到王宝钏住寒窑、吃苦菜而受尽苦累,我姨妈竟动情地流下了眼泪,看到薛平贵得胜回朝,我姨妈也跟着喜笑颜开,看着姨妈那么大的年纪,因为剧情的跌宕起伏而情怀不定,我也不知是惊、是喜?我看过的戏也不少,虽然多数是重复的剧目,后来我也慢慢能看懂一些剧情,我妈常说:台上做戏台下有。意思是台上做的戏都是来自于生活中,而生活中的事也会在戏台中表现。但愿世上少些悲伤离分而多些喜乐团圆!</b></p> <p class="ql-block"><b> 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我家乡的戏台也越建越多,并且也是越建越好,这里面固然有超越比拼的意味,但只要是财力允许,也就无可厚非的了。而现如今,村里每逢开谱、续谱时,也会大演几天,一般都是一周左右,那场面比过年过节还要热闹,本身就很热情好客且重情重义的家乡人更是到了可以充分显露和激情表现的时候,一个个邀约不断,一家家酒席不停,直嗨得:暖风熏得客人醉,直把他乡作故乡。</b></p><p class="ql-block"><b> 如今,我也已离开故乡多年,也记不得有多少年没去家乡的古戏台下看戏了,听说村里原先唱戏的角儿大多已作古多年,而爱看戏的我的姨妈也已仙逝不在,原先那些准备传承的再传弟子们也因各种各样的原因也已是曲终人散,想起小时候戏台下的那情那景,我好想再去酣畅淋漓地看一场戏,或许今后都只是念想了吧!尽管古戏台还在,似乎在静默中等待,等待着下一个戏剧春天的到来!</b></p><p class="ql-block"><b> 三五步走遍天下,四六人千军万马。生、旦、净、末、丑亮相,唱、念、做、打、表传神,我眼前仿佛又看到雉鸡翎先压再扬,耳边似乎又回响起高音花腔的清亮嗓音,把我又带到了那心心念念的遥远的故乡…</b></p> <p class="ql-block"><b>除封面照片为作者自拍本村戏台外,其他照片均来自于网络。特致谢!</b></p> <p class="ql-block"><b>作 者 简 介</b></p><p class="ql-block"><b>吴金火,男,一个60后的文学爱好者,江西乐平人,现居江西浮梁,供职于农行景德镇分行,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农业银行作家协会会员,《神州文艺》签约诗人、作家,美篇认证“文学领域优质作者”。近年,有多篇诗歌、散文见于《金融作协》《文化农行ABC》《神州文艺》《书香神州》《如是诗刊》《湛江日报》《中山日报》《瓷都晚报》《景德镇文艺》《景德镇金融》《景德镇银行业》等刊物及多个新媒体网络平台,并有多篇获奖文学作品入选《当代散文诗歌精品选》和《青春的回眸》文集,出版诗歌散文作品集《趟过光阴的河》。</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