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人们只知道我的故乡三明市是福建省的重工业基地、全国文明城市,殊不知三明还是一个著名的古老茶区,早在西周时已有野山茶。据东晋人常璩所著的《华阳国志》记载:西周时,周武王出兵伐纣,南方庸、蜀、羌、苗、徽、䋆、彭、濮八个南方小国率兵会盟协助讨纣。濮闽族的君长以“武夷先民用以为祭品,为药用,为羹饮”的茶,进贡给周武王。三明境域属百越,土族先民同属濮闽族。三明境域与武夷山相邻,有着相同的地貌、水文、气候、土壤,因此,三明境域一些深山自古就生长着许多野生茶。先秦时,三明境域的了人工种植茶树的历史。宋人祝穆的《幔亭记》载:彭祖钱铿乃夏商周三朝重臣,受封于彭城,以茶驯气,以茶养生,活了800岁,世称彭祖。秦代时,彭祖之子武夷君避秦乱,率领族人千余口来到南蛮之地,与当地土著(濮族)结合。开山种茶,教民耕种,以茶治病,以茶驯气,隐居武夷修炼,教化百姓达百年之久。因此,三明的茶文化内涵丰富,而又博大精深,因为它操合佛、儒、道以及民间信仰诸多思想,又独成一体。各宗教与民间信仰与茶的发展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p><p class="ql-block"> 宗教信仰中,传入三明境域最早是道教,而与茶结缘最早也是道教。连接这“缘”的是道家崇尚“道法自然” 理念。人们传说中的道人梅福、欧阳真人、张宗华等与茶之缘故事体现就是这种理念。在这诸多信仰中,儒学最为博大。北宋李纲被贬滴赴南剑州(今福建)沙县途中遇到江西的杨真,以茶论道,感悟人生;出生于尤溪的理学大家朱熹也有过一番异曲同工的论说。表现儒家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以茶可雅志”“以茶表敬意”的理念。佛教传入三明境域最早时间是在南北朝。自古高僧善品茶,三明现存近40座唐及唐以前寺庙,都留有寺院周围种茶痕迹,并盛行在寺院举行茶宴,不仅用以作药赠送信徒,而且在寺院及附近道上设茶亭、茶寮,备好茶水施茶。三明是一座移民城市,民间信仰富具多样性,信奉不仅有土地神、五谷神、太保公、城隍、谢佑、马仙等,还有关公、清水祖师、妈祖等,人们都用茶果祭祀,虽表现形式各异,但都以茶为“圣物”虔诚祭祀神明,体现茶道精神的博大与融合。</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茶与道教的关系</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在三明,最早与茶结缘的是道教。</p><p class="ql-block"> 道教传入三明境域的第一人是梅福,使茶与道结缘的第一人也是梅福。梅福,字子真,西汉九江寿春人,原为南昌尉。王莽篡权后,他弃官归隐,曾在泰宁栖真岩学道“炼丹”。据说,有一次,梅福上山采药时,在丹霞山区悬崖上发现一棵长得十分茂盛的野茶树。他便将它移植于自己结庐炼丹栖真岩草庐周边。梅福与野茶树的相遇看似一件偶然的事情,其实有一种必然的“缘”。连接这“缘”的是道家崇尚“道法自然” 理念为纽带。道家所说的自然,不是指自然界,而是“自己而然”。所以,道家的自然观,一直是其精神生活及观念的源头。茶,是“自然”大道的一部分。茶的天然性质,决定了人们从发现它,到利用它、享受它,都必然要以“道法自然”的观念灌注其全部的历程。道家崇尚的“自然”与理念导致其淡泊超逸的心态,这与茶的自然属性极其吻合,有了一个原始的结合 ,这就确立了茶文化虚静恬淡的本性。</p><p class="ql-block"> 三明境域还有一位著名道家与茶之缘也说明了这一点。</p><p class="ql-block"> 在清流、宁化、尤溪一带都流传着欧阳真人成仙的故事。传说,八仙中的吕洞宾发现欧阳有慧根和仙缘,想引渡他为仙。于是,在大丰山最高处南面悬崖顶上设好楚汉棋盘石,欧阳前往观棋。欧阳放牧上大丰山,十分惊讶会有人在悬崖上下棋,禁不止好奇心,便前往观看。何仙姑扮作奉茶侍女,端了一杯茶让欧阳喝下。欧阳喝了茶后感觉精神气爽,便坐下来观看吕洞宾与九龙女下棋。棋局千变万化,错综复杂。欧阳看得如痴如狂,竟然忘了回家。“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家是回不去了,于是,吕洞宾渡欧阳成仙。可是,正要舍其肉身,闭着眼睛从万丈山涯跳下时,欧阳却睁开眼偷看了一眼。吕洞仙说:你修行尚未圆满,只能作一个半仙,好好在大丰山守道场,享受人间香火供奉。从此,欧阳在香炉峰的岩洞打坐修行,天天以野山茶冲饮,清心寡欲,终于悟得天道,功德圆满。宋孝宗钦封他为通天妙应欧阳真君。可以说,欧阳真人是一位借茶力而羽化成仙的。据说,始建于南宋的清流大丰山道观、始建于于元朝末年清流灵台山上的寺庙当年周边都种植着许多茶树,纪念这样一种茶“缘”。2013年9月,武夷山广缘天韵茶业有限公司清流运营中心特意在灵台山设“定光禅茶室”,也许也是出于“茶缘”的领悟吧。</p><p class="ql-block"> 沙县的张宗华与茶之缘就更直接了。张宗华是道中之人。明万历年间,延平府同知兼沙县知事陈汝和撰洞天岩《游山记》中说:“昔乡人张宗华有道谊,精六书。”洞天岩在沙县淘金山,唐代时已是闽中胜迹。那时的洞天岩有许多野茶树,文人墨客都喜欢到那里品茶论道。有一天,张宗华应好友之邀,上洞天岩喝茶,“鬼使数十遮道饮茶。”张宗华手书“吃茶去”三个大字,“鬼即遁迹,是诚得仓颉心法者”。后来,张宗华“吃茶去”三个字就镌刻在洞天岩的山麓石崖。这故事,在明嘉靖沙县知事的《游山记》中记得清清楚楚,可见故事由来已久。</p><p class="ql-block"> 道家重视养生。养生之道,要讲求炼气,祛除体内浊气,还要采集万物精气,而清除体内腻浊之法。而“茶苦而寒,阴中乏阴,沉也降也,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这就是道家钟情于茶的原因。道家饮茶,不仅仅是精神上的享受,更是一种修炼所需的物质基础。梅福在栖真岩种植茶树,然后将茶叶采摘下来制成一种叫“丹芽”的茶。自己饮用是为了养身。给周边的村民是为了济世治病救人。在泰宁就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五代十国后梁三年(909),闽王王审知派左仆射邹勇夫驻守军事要塞泰宁。那时的泰宁是一个“榛芜亘野,烟火仅百家”的荒凉之地,瘴气毒虫肆虐、野兽横行。邹勇夫率军士垦荒种植,许多军士都得了病,无病可治。连邹勇夫自己也得了痢疾,一病不起。一天,军营中来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给了邹勇夫一包叫“丹芽”的东西,要他泡在开水里服下。老人说完话,一眨眼的功夫就不见了。邹勇夫照着他说的话去做,果然治好了痢疾。他向当地人求得“丹芽”给军士们服下,很快病都好了。于是,他命令军士都种茶,并向当地人学会了制茶的方法。邹勇夫挑选上好的十五斤“丹芽”送给王审知。五审知饮用后精神气爽,十分高兴,要邹勇夫每年朝贡十五斤“丹芽”,免去泰宁十年的岁赋。所以,人们把“丹芽”称之为“三佰两”。</p><p class="ql-block"> 道家讲善,认为“上善若水”。何以为 “上善若水”?《道德经》解释为: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人、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这“六善”落实到日常的行为准则上,就是与人友爱,乐善好施。所以,道家们大都有一副悬壶济世的好心肠。相传,梅福仙在泰宁栖真岩修道炼丹时,精心研制一种带有酸味的药茶。村民得病了,去找梅福,梅福就让村民喝下这种药茶,顿时就会大汗淋漓,精元渐渐恢复,百病消除。从此,这种能治病的药茶在民间流传下来,当地人为药茶起了一个古怪的名字,叫“嗱喥茶”,意思就是道仙的药方,能拿去病痛,长命百岁的茶饮。现在泰宁还有店家卖这种“嗱喥茶”。一般茶叶中,茶多酚的含量占干物质总量的20%~35%。而这种“嗱喥茶”茶多酚的含量达到占干物质总量的42.1%。茶多酚有较强的抗氧化和抑菌或效,可以清除有害自由基,提高人体内酶的活性,阻断亚硝基化合物形成,起到抗癌、防治心血管疾病,降血脂、降血糖等作用。所以,梅福功德无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明茶与儒学的关系</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在这诸多信仰中,为儒学最为博大。它不仅有自己“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同时兼容和吸纳其他宗教与信仰中的一些理念。这与茶理的博大恭谦是相通的。</p><p class="ql-block"> 儒学中最最核心的理念是仁。</p><p class="ql-block"> 《孟子·离娄下》说:“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儒家即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又溶合着宽容平和的心态的中庸之道,正如茶道的温谦。北宋宣和元年(1119),李纲因开封大水成灾上书宋徽宗要求朝廷拯救灾民,整修军备,以抵抗金军入侵被徽宗把他从监察御史兼权殿中侍御史贬滴到边远的南剑州(今福建)沙县当一名监税小官。李纲赴沙县上途中在武夷山遇到江西的杨真。两人在武夷山大王峰脚下一间雅静茶屋有一番品茗论道的谈话。杨真说:“上至帝王将相、文人墨客、诸子百家;下至小商贩夫、平民百姓,哪个无不以茶好?这茶中有茶韵四溢,香郁味醇,清新透体。你看它们在水中沈沈浮浮,舒张如落落君子,蜷缩似林中隐士;其弯曲则新月一勾,张扬则恣意不羁;它们在杯中舒张迭宕,沈浮不计,岂不是另一种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上云卷云舒,去留无意之大雅。” “这世间利禄,来来往往,人生仕途,炎凉冷暖,惟有淡然,才能宁静。这与品茶何其相似乃尔。茶虽有些苦,但惟有苦涩,才能提神醒脑,茶不仅是人生助兴的手段,更是入静反思的好东西。”李纲听了这一番话后,连连称道。茶文化与儒学都通融着一种中庸、和谐、积极人世的精神。以茶论道,感悟人生。出生于尤溪的理学大家朱熹也有过一番异曲同工的论说。他在《朱子语类·杂说》说:“物之甘者,吃过而酸,苦者吃过却甘。茶本苦物,吃过却甘。问:此理如何?曰:也是一个道理,如始于忧勤,终于逸乐,理而后和。盖理天下至严,行之各得其分,则至和,又如家人嗃嗃,悔厉志:妇子嘻嘻,络吝,都是此理。”所以,儒家常常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自己的处世立身的座右铭。南宋建炎元年(1127),宋高宗听信谗言罢免名相李纲。永安贡川籍的左正言邓肃上《论留李纲疏》,也被宋高宗“交吏部罢归。”邓肃被谪贬回乡的在这一段日子里,爱茶品茶,听惮悟道,他以“茶”的清香傲骨激励自己,在《再次韵谢之》一诗中写道:“斥归水云乡,日醉莲花酿。茗饮过陆羽,禅悦得文畅。安此更何求,万里脱毡帐。死生则置之,北邙岂俱瘴。”</p><p class="ql-block"> 儒学重礼。</p><p class="ql-block"> 礼,虽然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但是,礼之体是心,是真心。具体落实到每一个人,呈现出的则是一种生活的态度。“礼”的本质是尊重、尊敬,这种敬意通过一定方式能让你感受到。这与茶道中的“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志”是一致的。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就以其自身行为诠释儒与茶的统一性。略查了一下,朱熹在各个时期直接写诗的诗共有7首,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他的生活状态。南宋乾道七年(1171),这是朱熹回崇安为母守孝的第二年。他在云谷山构筑草堂,取名“幽庵”。朱熹在幽庵闭门著述的同时,还在岭北开辟一个茶园,种植百株茶树。他在《茶坂》一诗中写道:“ 携蔬北岭西,采撷供茗饮,一啜夜窗寒,跏跌谢衾枕。”据《崇安县志》载:文公祠(武夷精舍)在五曲,清康熙时,春间置茶培于此,旧有文公手植茶一本,名曰“文公茶”,又名臭叶香茶,香逾他树,旧为武夷名茶之一。儒家的清醒、理智、平和的中庸之道,也正是茶道的温和、恭谦。所以,朱熹在武夷山水帘洞三贤祠前撰写了一副楹联:“山居偏隅竹为邻,客来莫嫌茶当酒。”</p><p class="ql-block"> 宋代是茶文化最为发达的朝代之一。上自最高统帅宋徽宗倡导茶以“致清导和”,下自士大夫都认为“茶可行道”。这无疑是儒家“中庸”之道对茶道“温谦”精神的最好切合点。所以,宋代盛行斗茶。许多儒者都是以茶的这种亲和力来协调人际关系,沟通感情,从而达到互敬、互爱、互助的目的。宋淳熙五年(1178)七月,朱熹“与刘尧夫、廖德明、方士繇同游天湖、潭溪、芹溪、云谷、黄沙、武夷,有诗吟唱。”他们入山漫游,或设茶宴于竹林泉边、亭榭溪畔,临水瀹茗挟诵。武夷山九曲溪有块巨石“茶灶石”,“矶石上平,有灶溪中流,巨石几然,可以环坐八九人,四面皆深水,当中凹,自然为灶,可炊以瀹茗。”朱熹他们在巨石上设茶宴,斗茶吟咏,以茶会友。他在《武夷精舍杂咏》的《茶灶》中说:“仙翁遗石灶,宛在水中央。饮罢方舟去,茶烟袅细香。”他去东四涪村参加其表兄邱子举办的野茶宴,高兴地赋诗,说:“茗饮瀹甘寒,抖擞神气增。顿生尘虑空,豁然阮心目。”许多名人学子与朱熹的结交都是出于茶之缘。比如,朱熹与五夫开普寺住持圆悟的结交。据《福州府志·图绘宝鉴》载:“圆悟,晚枯崖,福州人。住崇安开善院,与朱熹交善。法性明澈,学贯儒释。能诗画,善作竹石。”朱熹早年崇佛,便以茶为媒,常与圆悟大师一起品茶论禅,体验茶禅一味,成为忘年之交。圆悟圆寂时,朱熹写了一首情真意切的吊唁诗,纪念圆悟大师:“ 一别人间万事空,焚香瀹茗恨相逢。 不须更活三生石,紫翠参天十三峰。”朱喜熹与云谷山休庵住持的交往也是以茶为媒,他说:“别岭有休庐,林峦亦幽绝。无事一往来,茶瓜不须投。”朱熹不愧是茶道中的高手,他品茶,能品出其中“味”,尤其是对武夷茶情有独钟。他在《朱子语类·杂说》中比较建茶与江茶的区别时,说:“建茶如‘中庸之为德’,江茶如伯夷叔齐。”他在《南轩集》中,说:“草茶如草泽高人,腊茶如台阁胜士,似他之说,则俗了建茶,却不如适间之说两全也。”</p><p class="ql-block"> 朱熹一生爱茶,也懂茶。在尤溪县汤川乡赤墓村有一处原生态珍品苦竹茶,所产茶叶汤色碧绿,香气清醇。朱熹在游学至故里尤溪县汤川时,品尝过这种原生态珍品苦竹茶,一直难以忘怀。南宋绍兴二十一年(1151)三月,朱熹“入都临安铨试中等,授左迪功郎、泉州同安主簿(九选七阶)。”他忘不了尤溪汤川的苦竹茶,每年都要托人买一些苦竹茶供日常饮用。他从茶中悟出了人生的大道理。《朱子语类》中有这样一段话:“先生因吃茶罢,曰‘物之甘者,食过必酸;苦者,食过却甘。茶本苦物,吃过却甘’。问‘此理如何?’曰:‘也是一个道理,如始于忧勤,终于逸乐,理而后和’。”茶理渗透着人生的哲理。朱熹在同安主簿任上,一次回尤溪,途经德化寓居在剧头铺寺院时,“寒夜啜饮苦竹茶”而苦读《论语》,写下了一首憾慨万分的《之德化宿剧头铺夜闻杜宇》:“王事贤劳只自嗤,一官今是五年期,如何独宿荒山夜,更拥寒衾听子规。”南宋淳熙十年(1183),朱熹总结了自己与茶的缘份,与茶的情感,他在《咏茶》一诗中说:“武夷高处是蓬莱,采取灵芽手自栽。地辟芳菲镇长在,谷寒蜂蝶未全来。红裳似欲留人醉,锦幛何妨为客开。啜罢醒心何处所,远山重叠翠成堆。”茶道与理学水乳交融,相得益彰。所以,很能难说是理学成就了朱熹,还是茶道成就了朱熹。</p><p class="ql-block"> 儒学重一个“敬”字。</p><p class="ql-block"> “敬”在儒家中始终是人们伦理生活中随时都要有的一种态度。</p><p class="ql-block"> 孔子要求人们“敬事”、“执事敬”、“事思敬”、“行笃敬”,要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时刻保持一颗恭敬之心,这才“恭近于礼。”(《论语·学而》)这“敬”在人们生活行为上就要“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 。孟子认为“有礼者敬人”。 他把“恭敬之心”归结到人的内在道德情感上,是直接出于情感需要的。而此情感就是“人皆有之”的“良知”、“良能”。</p><p class="ql-block"> 明茶文化的内在魅力也体显在一个“敬”字上。</p><p class="ql-block"> 新年习俗上:大年除夕之夜,子女为父母守岁要为父母奉上一杯香茶,祝父母安康幸福。农历正月初一,为新岁之首,春天之始。早晨,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敬茶。一家人中,长幼有序,相互敬茶,送上祝福。婚姻中,以茶为信物,女子受聘,谓之‘吃茶’。”所以,有“好女不吃两家茶”之说。婚礼习俗中,新人敬茶,敬父母,敬亲属,接受每一个人的祝福。家庭待客礼节中,敬茶是重要环节,不仅是对客人、朋友的尊重,也能体现自己的修养。主人向客人敬茶时,一般由主人亲自上茶,以示对客人的尊重。</p><p class="ql-block"> 这里,茶道与儒学一样,体现的不仅仅是人们生活中的一种偏爱,而成为一种道德休养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明茶与佛教的关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从佛教传入三明始,三明的茶与佛教就结下了割舍不断的情缘。</p><p class="ql-block"> 佛教传入三明境域的时间是在南北朝。南北朝元嘉年间(424—453),在大田聚贤里就修建了一座三峰寺,这是三明境域有文字记载最早的一处佛教寺院。聚贤里就是现在的桃源镇,以前一直隶属龙岩府桃源巡检司,明代时划属漳平县聚贤里,至到明嘉靖十四年(1535)大田置县后才归属大田县管辖。传说,三峰寺建寺时,就有僧人在寺边种一些茶树。虽然,这只是传说,并无文字记载。但我相信这传说是真的。因为,桃源地处戴云山西侧,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暖适中,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1551毫米,年平均气温17.7℃,一月平均气温7.9℃,七月平均气温25.8℃,最高气温达36℃,无霜期264天,是比较适合种植茶树的地方。桃源镇就是茶叶大县大田县的主产地之一。而且,禅茶是僧人修维的一种方式。我们福建长乐的高僧怀海禅师在作《禅门规式》时,就定下了“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戒规。所以,僧侣们除了诵经理佛之外,力所能及在寺院周边垦种茶种菜都是常态的劳作。“禅茶”一说就是这样产生的。寺院僧人种植、采制,作供佛、待客、自饮、结缘赠送等功用。</p><p class="ql-block"> “自古高僧善品茶”。</p><p class="ql-block"> 品茗,是佛家修身养性的一道课题。茶者,禅之心也。因为,茶有静心荡气的功能,与佛家“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 (见《六祖坛经·坐禅品第五》)是相通的。禅,是一种基于“静”的行为言思维修。所以,茶是禅者的必需品。许多高僧在坐禅时,通常也会放一壶茶在身边。因为“学禅务不寐,又不餐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相仿效,遂成风俗。”这样,佛与茶有一个共同的诉求心,是感悟、顿想,也是生命协调和自我的修行。其实,在唐代,佛教已传遍三明境域各地。除建宁建的灵应峰庵建于隋仁寿二年(602)之外,据各县志载,建于唐代的寺庙有:清流的金莲寺、灵山寺,将乐的证觉寺、金泉寺、含云寺、灵山寺、大施寺、圣水岩庵、五台山庵、龙津岩庵,泰宁的感化寺、重兴寺、灵龟寺、善缘寺、临江寺、天王寺、兴国寺、南禅寺、丰岩寺,明溪的圣水岩石佛庵、聚龙寺,沙县的延福寺、中兴寺(即兴国寺)、兴化寺、天王寺,永安的景福寺、高飞寺,尤溪的保安庵、资寿寺、剑门庵、永兴寺,泰宁的感化寺、皈仁寺、善缘寺、罗汉寺,宁化的灵峰寺、宝池寺、崇福庵等寺庙。据《建宁县志》载:“唐至五代佛教在建宁逐渐兴盛,寺庙增至300余座。”大多数的寺院都有种植茶树的习惯,比如:始建于唐武德三年(620年)的将乐证觉寺、始建于后梁时期的尤溪中仙明山湖、始建于宋绍兴十六年(1146)的泰宁甘露岩寺都有僧人种茶的记载。大田就是因为始建于南宋隆兴二年(1164)的崇圣岩寺“僧人在寺院周围开始种茶,大田茶乡由此滥觞。”至唐代,寺院盛行举办茶宴。众僧围坐在一起,由主持法师按一定程序泡沏香茗,以表敬意,再由近侍献茶给众僧品尝。像建寺于唐武德三年(620)的将乐证觉寺这样“历史悠久之太平山属闽北名山,古刹证觉乃镛州胜地”,僧侣达上百人,举行茶宴一点都不稀罕的。茶叶的需求量也是可观。所以,自己动手植茶制茶都是在情理之中的。更何况证觉寺僧尼们至今仍然坚持“农禅并重”,坚守“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清规的作法。我们一入山门,山道一转,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片茶山、莲田、橘子林。1988年,该寺实现了“以寺养寺”、“自给自养”。</p><p class="ql-block"> 佛法之本 慈悲为怀。</p><p class="ql-block"> 在泰宁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甘露寺丹崖赤石之中,有一小块岩石风化冲积平地上生长着一丛高3米、冠幅10多平方米的茶树。这丛茶树长年受到岩隙渗出的泉水滋润,长势十分旺盛。寺中的和尚因为清楚茶叶的药用功效,每年都会采制茶叶,研磨成粉,包成一小包一小包的。到寺中求签、求愿的香客如有诉求,寺院都会赠送一包茶未。患者冲服后,往往快药到病除。所以,甘露寺香火十分旺盛。因这种茶饮如甘露,香若兰桂,当地民众都称它为“甘露桂”。寺院僧侣们常向香客与游人舍茶因为他们奉行:“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的的信念。三明大多古老的寺院都建在深山林中,香客与游人都要翻山越岭,旅途劳顿。许多寺院都有会在途中设茶亭、茶寮,备好茶水,方便香客与游人。这种“众善奉行”行为不仅感化教众,也感化着千千民众。听说,在茶区大田许多人还会把烧好的茶水安放在荒山野岭的凉亭或者河边的渡口与廊桥上,免费供过往的商客饮用做善事。所以,清嘉庆年同安进士叶文峰给大田崇圣岩寺题写了一幅楹联:“何可大仙无酒友,也知崇圣有诗禅”。</p><p class="ql-block"> 在三明境域,“以茶等客,以茶消心”早以有之,但是把茶升格为“珍物”,以茶敬佛却是明代的事。明万历四十年,也有文章说是清雍正十三年(1735),崇圣岩寺僧人慧满把茶叶供作祭品,并用来招待游客。慧满此举意义非凡,因为崇圣岩寺为“三宗祖师”真宗、徐宗、力宗坐化之地,被教徒视为“圣地”。崇圣岩寺的前殿祀着当地陈、刘、黄三姓法主帝君和弥勒诸佛,中殿“真宗祖师”,正殿“三宗祖师”正副真身。寺左殿奉释迦牟尼佛、迦南菩萨、观音菩萨,右殿达摩祖师、文魁、檀越,两侧则壁立金刚和罗汉,大小佛像不下百尊。佛的本质就是从细微的平凡生活中去感悟恢宏的宇宙奥秘和深遂的人生哲理。茶在宇宙万物中只是一种普通的植物,平民百姓都可以栽植、制造、啜饮,从而获得不同层面的感受。以茶入佛,众生皆佛。僧侣以茶布施做佛,以茶祭奠圆寂高僧,就是以茶参禅悟道。其实,在茶乡大田,一直就有把茶叶当作圣洁之物的习俗。他们礼佛、拜神,要以茶为祭品;逢年过节的祭祖,要以茶为祭品。许多人还将茶叶与谷物、丝线、钱币等做成“七宝”,安放到庙堂、桥梁、塔台以及神像雕塑的内胎里,用来镇邪保平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明茶与民间信仰的关系</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三明是客家祖地,更是一座移民城市,汇聚着五湖四海,四面八方的人口,民间信仰也比较多样性,仅与茶文化有关的民间信仰就不少于十多项。三明茶文化丰富多彩,即有当地独具风韵的茶文化,也包含着客家、闽南、莆仙等茶文化特色。但是,有一点他们是共同的,都是通过祭献茶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对祭献对象的敬畏和祈愿,表达人们对祭祀对象的感情和态度。茶,是介与人与神之间交流媒介,是通向神灵的“天梯”。所以,以茶为象征物,祭神祀祖、告慰神灵等等,表达的是一种崇敬、仰慕、祈祷、解渴的心情。</p><p class="ql-block"> 永安客家茶人供奉土地神。相传,古代有一些来自长汀的移民居住在黄沙溪一带。有一天,他们中的一个人作了一个梦,梦见一位鹤发单颜的老人,带他走到一个叫南山齐的地方,指指点点,然后一直走到通天岩。第二天,这个人按照梦中的指示找到了南山齐,发现这里水份充足,气候温和,非常适合种植茶树,于是从家乡引进茶树苗,把这里开辟成为一片茶园。茶农们都认为是土地神是地方的保护神,给他们指引了方向,十分感激,于是在通天岩修建一座山神庙,以香火和茶叶祭祀。</p><p class="ql-block"> 茶,属农作物。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都有赖于地方神灵的庇佑。所以,地方人物成了茶农们顶礼膜拜的对象。梅列、三元、永安的许多茶农崇拜“广惠将军显烈尊王”谢佑。谢佑(?—1087),北宋白水村(今三元区中村乡)人,后迁居历西(今梅列区列西)。谢佑“少年游剑浦(今福建南平),谒南平第一状元黄裳。谢佑拜黄裳为师。”北宋元丰五年(1082),他随黄裳守泉南(今泉州、南安)三年。元丰八年,谢佑因政绩卓著,被遣迁建州(今建瓯)任职。因谢佑护国卫民有功,当地百姓立庙祭祀。丞相李纲上表朝廷,为谢佑请功。朝廷追封为谢佑“广惠将军显烈尊王”。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宋孝宗赐“正顺庙”额。南宋绍定六年( 1233),三元、列西村民在沙溪河畔修建正顺庙,供祀谢佑。南宋咸淳十年(1274),丞相文天祥又奏请朝廷加封谢佑为“日月盈光大帝”,配祀慈惠夫人。永安贡川也修建有一座正顺庙。从清雍正年间(1723-1735)开始,列西村定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从民国10年(1921)改为每年农历正月二十日为迎神(谢佑)活动日和每年农历三月初七谢佑生日祭祀活动,祭祀以酒、茶和果品等。</p><p class="ql-block"> 永安、沙县、三元、梅列等地的茶农也供奉马仙。马仙也叫马氏真仙,是永安、三元、梅列、沙县等地民间最崇拜的女神之一,尊称她为“仙嬷”,俗名马五娘。据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 )的《永安县志·仙释》载:“马氏名五娘。二十七都铜盘人……广道元年正月十五 生,容貌丰美。及笄归婚,是夜身中毒病,夫家弃还其父。父请僧徒送河边,将沉之。忽云雾飚起,有神附人语之。降童引上百丈岩头,得仙果食之。二妹及嫂来看,五娘以果分食之,俱得飞升,云是九天玄女度之。”传说马五娘姑嫂三人度化后受到玉帝的敕封:五娘为大罗和丰宫主五显真仙,二妹为大罗和熙宫主,其嫂杜氏为大罗和顺宫主。宋代时,永安桃源洞百丈岩就建有仙马庙。信民们都认为她们是地方保护神,拜祭她可以除害消灾,以佑丰登。地方的五谷神、太保公、城隍等都是崇拜的对象。</p><p class="ql-block"> 三明地区历史上有一些县原属闽南地区,像大田县,永安市的部分地方,而且三元、梅列、永安等闽南籍移民居多。所以,茶俗上有浓厚的闽南风俗特色,比如,以茶会客、以茶敬亲人等等。民间信仰上也有很大的传承,比如,奉信清水祖师。清水祖师原名陈荣祖,宋代福建永春人,自幼落发为僧,法号普足,北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五月十三日仙逝。清水祖师仙逝后四次受到宋廷敕封,依加封条法敕赐“昭应广惠慈济善利大师”徽号,在道释神祠中,八字纶音,享誉至极。泉、汀、漳等地许多民众感恩崇奉为佛,香火旺盛。每逢病疫,乡人必恭抬佛像,求师法除;每遇亢旱,乡邻以至府县官员,也必迎请佛像,祈雨驱灾。从明代始,许多泉、汀、漳等地的移民就在永安、大田等地从事茶树种植。他们供奉清水祖师,要举行各种各样的仪式,如献花、献茶,跪在祖师前祈求风调雨顺,保佑平安。永安小陶甘乳岩寺就是主祀清水禅师的寺宇,故又称清水禅师寺。清水祖师落足甘乳岩奉祀清水祖师有个传说:南宋末年,大陶洋一带五鬼横行,百姓深受其害。清水禅师为救百姓苦难,飞至甘乳岩后山一株大含笑下,并现身制服五鬼,将其锁于甘乳岩的一个石穴中。百姓因感其恩德,建庙刻像祀之。该寺始建于元代,建在甘乳岩大石厅后的石壁之上,庙因岩而得名。清水祖师以祈雨灵验,成为在永安、三元一带影响较大的神灵。</p><p class="ql-block"> 妈祖信仰是三明影响最深远的民间信仰之一,全市共有40多座妈祖宫,年代最久远的始建于元代末年。比如,泰宁县除城关外,朱口、新桥、上青、梨树坪等地也都建有“天后宫”。每年农历三月廿三是妈祖诞辰纪念日,三明各地妈祖信徒都要举办庆祝活动。在天后宫妈祖像前不仅供奉着鲜花、水果、糕点,还供奉着茶。向妈祖献茗的仪式是从湄洲妈祖庙传入的。因为,向妈祖献茗是名列中国三大祭奠之一的祭奠仪式。信徒们还会从妈祖那里讨赐的神茶,回家后泡给全家人喝,以福佑安康、消灾祛病。茶和妈祖是有相通的渊源。妈祖一生助人为乐、乐善好施,正是茶道所体现的“清正尔雅”。尤溪县在城关兴贤坊沈福门外西侧的天后宫不仅供祀妈祖,还供祀陈(靖姑)氏夫人、李(三娘)氏夫人神像。村民们认为她们都有护土保民,保佑农业丰收的神力。每逢正月十八、三月廿二、七月初七陈林李三夫人诞辰日,及九月初九重阳节庙会,都要举行大型民俗活动,香客达上万人,热闹非凡。</p><p class="ql-block"> 虽然,三明民间信仰的种类繁多,所展现出来的祭祀文化的表现形式也各异。但是,以茶为“圣物”,虔诚祭祀的心态是一致的。这就是茶道精神的博大与融合。</p><p class="ql-block"> (作者注:该文原为《三明茶志》(由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而写,并分别收入《三明古今茶话》一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