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夯基本功 共筑沟通桥 ——同心县特殊教育学校听障语文组教研活动侧记

善若水

<p class="ql-block">  为了能正确运用自然手语和通用手语,进一步锤炼教师教学手语技能基本功,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育人水平,同心县特殊教育学校听障语文组12月14日上午开展了以“同夯基本功 共筑沟通桥”为主题的教研活动。</p> <p class="ql-block">  本次教研活动主讲人万霞老师以聋生课堂自然手语的使用,手语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为内容进行了培训。</p> <p class="ql-block">  首先万老师讲解了自然手语和通用手语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政府推行通用手语并不意味着排斥自然手语,恰恰相反,自然手语应是通用手语丰富的源泉。</p> <p class="ql-block">  课堂运用自然手语的目的和意义:一、手语是与聋生沟通交往的需要,二、提高课堂效率的需要。三、便于搭建师生沟通平台的需要。</p> <p class="ql-block">  师生沟通是通过师生互动的形式来进行的,且聋生的个体间的差异非常大,因此,对学生的沟通方法、内容和评价必须因人而异,形式不拘一格,不求统一,力求激发起学生的谈心动机,从而使他们以自主、能动的心态与教师交流。师生的有效沟通,能使学生在安静愉快的环境中享受教育的雨露,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能。</p> <p class="ql-block">  手语有三大要素:手势、手势方向、表情和体态语言。表情和体态语言起着修饰词的作用,显示状态、强度、情形等等。</p> <p class="ql-block">  为了加强聋校教师的基本功手语的标准度和熟练程度,听障语文组的教师又一起观看聋人教师打手语课文的视频,一起探讨和学习手语的语法,最后组内的老师每人练习用手语打段落,老师们互评互助,指出不足。优美正确地手语必须与表情、手势方向和体态语言相结合,才能更生动、有力。</p> <p class="ql-block">  金靖老师练习打手语。</p> <p class="ql-block">  周靖老师练习打手语。</p> <p class="ql-block">  李小花老师练习打手语。</p> <p class="ql-block">  穿越时空的长河,我踏上了寻觅之旅。脚下的土地是那样的厚重,每一粒沙石都似乎在低语,向我诉说着古老的故事。我看见了那苍茫的雪山,看见了那浩渺的沙漠,看见了那蜿蜒的长城,看见了那深邃的海洋……然而,在我心中最美的风景,却始终在前方,等待着我去发现。</p><p class="ql-block"> 万霞老师练习打手语。</p> <p class="ql-block">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应该尊重聋生在语言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树立以聋生为本的教育意识,以聋生的视角审视教学过程中信息接收的障碍。</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手语是优雅独特的表达方式,是传达爱心的手段,是沟通心灵的工具,是无声世界与有声世界的桥梁。通过这次教研活动的开展,老师们认识到了手语是聋校教师的必备技能,只有熟练掌握自然手语和通用手语,才能更好地与学生交流,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p>

手语

教师

老师

沟通

教研

基本功

练习

师生

听障

以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