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17年11月8日至11月15日,我参加了一个去埃及的旅游团,这个时间段属于埃及的初冬,气温比较适合旅游。西安与埃及签约了包机合同,我们搭乘埃及航空公司的空客A330客机于11月9日凌晨2:30直飞埃及阿斯旺,于当地时间8:00到达阿斯旺,由于北京时间与埃及时间有6小时时差,实际飞行时间是11小时30分。飞机上共搭乘了西安去埃及的七个旅行团,每个团40人左右,共有约300人,我们团42人。</h3> <h3>领队杜雨繁在西安机场 T3候机楼召集人马。</h3> <h3>“中埃包机,历史第一”。我们所在的旅行团编号是第一团。</h3> <h3>埃及航空公司的空客A330客机。</h3> <h3>期待着一次难忘的行程。</h3> <h3>去澳大利亚新西兰旅游时认识的旅友吴大夫和小郝。</h3> <h3>埃及的朝霞迎接西安飞来的客人。</h3> <h3>飞机安全抵达阿斯旺。</h3> <h3>下飞机后女同胞的第一件事。</h3> <h3>机场的墙壁上镶嵌着象征古埃及文明的壁画。</h3> <h3>令人惊喜的是在阿斯旺机场碰到了我们单位的同事何刚,他和我同机到达阿斯旺,也是来埃及旅游的,他在第四团。</h3> <h3>异国碰到同事格外亲。</h3> <h3>埃及,全称为阿拉伯埃及共和国。埃及位于北非东部,领土还包括苏伊士运河以东、亚洲西南端的西奈半岛。埃及既是亚、非之间的陆地交通要冲,也是大西洋与印度洋之间海上航线的捷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埃及是中东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非洲人口第二大国,在经济、科技领域方面长期处于非洲领先态势。古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是世界上最早的王国。埃及是一个非洲的强国,是非洲第三大经济体。埃及境内拥有很多的名胜古迹,例如国际知名的金字塔、帝王谷等。</h3><h3><br></h3><h3>埃及经济的多元化程度在中东地区名列前茅。各项重要产业如旅游业、农业、工业和服务业有着几乎同等的发展比重。埃及也被认为是一个中等强国,在地中海、中东和伊斯兰信仰地区尤其有广泛的影响力,但埃及的经济却不乐观,全国大部分人比较贫穷。尤其是2011年初以来的动荡局势对国民经济造成严重冲击。埃及出生率非常高,这导致了大约1000万人没有登记在册,埃及人口可能已经超过1亿。埃及的官方语言是阿拉伯语。由于历史的原因,英语、法语在埃及也被广泛使用。</h3> <h3>我们的行程路线是由南向北,从阿斯旺进,从开罗出。</h3> <h1><font color="#ed2308"><b><br></b></font></h1><h1><font color="#ed2308"><b>阿斯旺大坝</b></font></h1><h3>阿斯旺大坝位于埃及开罗以南900公里的尼罗河畔,是前苏联帮助纳赛尔总统建造的。弧形拱桥式的大坝高111米,高坝出平湖,大坝用的石料要比胡夫金字塔多17倍,下底宽180米,顶部宽40米,长3830米,当初建成时则形成了世界最大的人工湖——纳赛尔湖。走在大坝上,可以感受到清风带来埃及沙漠少有的湿润空气。站在大坝边,极目远眺浩瀚飘渺的纳赛尔水库湖光山色,白鹭像在西塞山前群飞、渔船点点、波光粼粼。沿途欣赏全世界最大的人工湖—纳赛尔湖。这座目前世界第二大人工湖吞下尼罗河的全年径流,实现河水多年调节,使1964年的洪水,1972年的干旱,1975年的特大洪峰和1982年以来的持续低水位都化险为夷。</h3> <h3>宏伟的弧形大坝。</h3> <h3>为纪念阿斯旺大坝落成修建的苏埃友谊纪念碑。</h3> <h3>在大坝上与尼罗河合张影。</h3> <h3>这个大胡子是埃及当地导游景莫然,一个热情、幽默、开朗的小伙子,能说一口流利的中国话。</h3> <h3>旅友小郝的风采。</h3> <h3>两位阿拉伯妇女在游览大坝。</h3> <h3>面对镜头她们风采各异。</h3> <h3><br></h3><h3>尼罗河是一条流经非洲东部与北部的河流,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与中非地区的刚果河以及西非地区的尼日尔河并列非洲最大的三个河流系统。尼罗河长6670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有两条主要的支流,白尼罗河和青尼罗河。发源于埃塞俄比亚高原的青尼罗河是尼罗河下游大多数水和营养的来源,但是白尼罗河则是两条支流中最长的。</h3> <h3>美丽的尼罗河。</h3> <h3>旅友邹沛岩,我们在八天的行程中同住一室。</h3> <h3>别具特色的埃及风帆船。</h3> <h3>乘坐特色风帆船可以欣赏到尼罗河两岸迷人的自然景观。</h3> <h3>风帆船上的船工。</h3> <h3>船工在拉帆。</h3> <h3>旅友吴大夫和小郝,看来心情不错。</h3> <h3>尼罗河两岸景色迷人。</h3> <h3>到处都能看见开白色和红色花的三角梅,长势非常旺盛。</h3> <h3>吴大夫坐在穿头上的照片。</h3> <h3>碧绿的河水兰兰的天,人在船上活神仙。</h3> <h3>上豪华游轮享用午餐。</h3> <h3>背双肩包的旅友是我这次埃及全程游的室友邹沛岩,从游轮的玻璃幕墙上可以看到他的真面目。</h3> <h3>游轮内部装修很豪华。</h3> <h3>游轮的内部扶梯很漂亮。</h3> <h3>大厅采光顶的花饰。</h3> <h3>游轮顶层的游泳池。</h3> <h1><font color="#ed2308"><b><br></b></font></h1><h1><font color="#ed2308"><b>哈素女王庙</b></font></h1><h3>哈素女王庙历史悠久,大约是在三千五百年前的时候就已经建立了,因此来到这里可以更加深刻的去体验埃及的历史,也可以去了解埃及的风土人情,这个哈素女王庙现在已经成为了埃及的一处非常著名的景点之一了,这里每年都会吸引无数的游客前来观光游览,这里已经成为了了埃及旅游业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每年都会给埃及带来非常客观的利润。</h3><div><br></div><div>哈素女王庙文化气韵非常的丰富,已经是埃及文化的一个重要的象征,也是具有很大的纪念意义的地方,在埃及的历史上,有一个女王叫做哈其素,是埃及的一个非常著名的女王,她在埃及曾经建立了很多的丰功伟业以及在历史上的具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她在埃及就犹如女王武则天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的地位。</div><div><br></div><div>后来她还因为要巩固政权,因此不惜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扮为男性的一个形象,虽然她在位时间并不是很长,但是她在位的时候国情非常的稳定,而且这里的经济也很发达, 因为这个女王的执政能力特别的强,所以就为神建造了这个高大威武的建筑。这座庄严肃穆的哈其素女王的纪念堂,它的建筑风格就是在也都是独一无二的。它主要是包括了 三层楼,而且这里还背靠山,面朝水,真的是符合风水福地的一些要求。</div> <h3>游人如织。</h3> <h3>远眺哈素女王庙。</h3> <h3>包裹严实的阿拉伯妇女。</h3> <h3>男性形象的女王。</h3> <h3>神庙的内院。</h3> <h3>游客和当地老人合影。</h3> <h3>漂亮的排柱。</h3> <h3>神庙前留张影。</h3> <h3>伸手就摸到了神庙。</h3> <h1><font color="#ed2308"><b><br></b></font></h1><h1><font color="#ed2308"><b>哭泣的孟农神像</b></font></h1><h3>第18王朝的法老破除了金字塔的传统,开始将他们的坟墓建在帝王谷,每个法老在离他们墓室一定距离的山谷边缘上修建个人的祭祀神庙,这些神庙的规模十分庞大。</h3><div><br></div><div>孟农神像是阿敏何特普三世法老神庙前的雕像,高20米,风化十分严重,面部已经没有办法辨别了。神像身后本来是他的祭祀大殿,但后来的法老拆了这些建筑,用作自己神庙的建筑原料。到了托勒密王朝时代,这个神庙已经完全被破坏了。</div><div><br></div><div>孟农,也有翻译成门农的,是希腊神话里迈锡尼的国王。他武艺高强,擅使长矛和标枪,足智多谋,野心勃勃。他一直渴望霸占整个爱琴海。终于他的弟妹,比爱神还漂亮的美女海伦被特洛伊王子帕里斯拐走,于是他堂而皇之挑起了特洛伊战争,并最终取得了胜利,结果凯旋回国后被他的王后及其情夫杀害。死后的孟农经常在深夜伤心的哭泣。<br></div><div><br></div> <h3>好大的神像!</h3> <h3>姐妹俩形影不离。</h3> <h3>这座神像在公元前27年被地震破坏后,经常在夜间发出微弱的声音,欧洲人来到这里,以为是神像在深夜哭泣,于是联想到希腊神话中的孟农,就把神像称为孟农神像。其实声音是神像受损后,身上出现了一个洞,晚上风吹过的时候,就会发出呜呜的声音。罗马大帝塞普墨斯在199年把这尊雕像进行了修复,之后孟农再也没有哭泣过。</h3> <h1><font color="#ed2308"><b><br></b></font></h1><h1><font color="#ed2308"><b>卡尔纳克神庙群</b></font></h1><h3>卡尔纳克神庙位于卢克索以北5公里处,是古埃及帝国遗留的最壮观的神庙,因其浩大的规模而闻名世界,仅保存完好的部分占地就达30多公顷。整个建筑群中,包括大小神殿20余座。院内有高44米,宽131米的塔门。大柱厅宽102米,深53米,其中共有134根巨型石柱,气势宏伟,令人震撼。其中最大的12根高23米,周长15米,其上足可容纳50个人站立。晚上有声光表演,用五彩的灯光变幻映照着遗址,配有解说词和音乐,向游客叙述古埃及人民的生活情景。阿蒙神庙位于卢克索镇北4公里处,是卡尔纳克神庙的主体部分,这里供奉的是底比斯主神——太阳神阿蒙,始建于三千多年前的十七王朝,在此后的一千三百多年不断增修扩建,共有十座巍峨的门楼、三座雄伟的大殿。</h3> <h3>宏伟的神庙主门。</h3> <h3>主门外的石羊。</h3> <h3>长约200米的公羊石像步道引领我们从现代尘世穿越到数千年前。</h3><div><br></div><div>从高而窄的主门进入,历经数千年的巨作一一展现在眼前。这是由许多道殿门和廊柱连成直线的一条通路,气势壮阔。越往里走门距越窄。古埃及的神庙信奉神秘内敛与世隔绝,这种形式似乎正威武地宣示着它几千年前的宏大和庄严。</div> <h3>公元前3000多年,当古老的中华大地上的人们和地球上相当多的族群一样,还在茹毛饮血艰难地摸索前行时,距我们万里之遥的非洲北部大陆上,已经孕育出了为今天的人类文明留下不朽神话与传说的伟大国度——埃及。</h3> <h3>拉美西斯二世雕像。</h3> <h3>高15米的拉美西斯二世雕像,脚上永远站立着他美丽的爱妻奈菲尔塔莉。拉美西斯二世是埃及最著名的法老,军事家、建筑家。</h3> <h3>一位阿拉伯少女在拍婚纱照。</h3> <h3>在神庙巨大的石柱中,人显得很渺小。</h3> <h3>神庙始建于公元前1960年,一直到托密王朝,50多位法老都在此添砖加瓦,扩建工程持续了近1600年。</h3> <h3>来一张黑白的</h3>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尼罗河的游船上。</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br></b></font></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br></b></font></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谢谢阅读,再见!</b></font></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