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字摄影视频原创:Sinacowboy, Mindy 作品第87号</p><p class="ql-block">背景音乐:德国作曲家罗伯特·舒曼《梦幻曲》;长笛竖琴二重奏: Deborah Sipkai |János Bálint 版权所有</p> <p class="ql-block">前篇《浪漫捷克 - 波西米亚风情画》回顾了捷克首都布拉格及古城皮尔森的波西米亚浪漫风情。2023年9月29日笔者夫妇与友人宋蜜、周蜜一行四人离开捷克再度进入德国巴伐利亚州,前往小城菲尔斯霍芬加入多瑙河四国游轮之旅。</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多瑙河(Danube)</span>是欧洲第二大河,发源于德国黑森林地区,最后注入黑海,全长2857公里。多瑙河流经德国、奥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克罗地亚、塞尔维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摩尔多瓦和乌克兰等10个中、东欧国家,是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丰水期时,游轮可上溯至德国纽伦堡(Nuremberg),小型船舶可达上游第一座城市乌尔姆(Ulm)。</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游轮行程是多瑙河中段。从德国的菲尔斯霍芬到匈牙利的布达佩斯。</p><p class="ql-block">菲尔斯霍芬(Vilshofen an der Donau)的全名是“多瑙河畔的菲尔斯霍芬”。顾名思义它是一座多瑙河畔的小城。</p> <p class="ql-block">本来我们的行程中并不包括这座小城,只因近期多瑙河水位低,游轮出发城市从上游的雷根斯堡(Regensburg)改到了100公里外的下游城市菲尔斯霍芬。也就是说我们在多瑙河上的航程缩短了100多公里。</p> <p class="ql-block">一行四人在多瑙河畔的码头登上了Gate 1 旅行社的游轮君主皇后号(Monarch Queen)。对于我们来说,搭乘内河游轮是全新的体验,兴奋又期待。</p> <p class="ql-block">与海上游轮相比,内河游轮一般都比较小,以适应内河航道较窄,吃水较浅的特征。内河游轮的优势是风景优美。航行时,两岸风光尽收眼底。而海轮航行时,大多数时间只能面对茫茫一片汪洋大海。</p> <p class="ql-block">2016年建造的皇后号有90间客舱分布在三层甲板上;吃水线以上二层,底舱一层,我们预订了二层两间带露台的客舱,坐在房间里就可以欣赏沿河风景。</p> <p class="ql-block">Mindy在客舱里时,她的两位闺蜜已经在餐厅吃早餐啦。拍了一张三人合影,如果你能发现笔者,算你眼尖。</p> <p class="ql-block">游轮上除了客舱,还有餐厅、酒吧、图书馆、太阳房、健身房等设施。当然不能和海上游轮相提并论,河船上没有剧场、赌场、购物中心、游泳池、桑拿房、美容按摩馆等场所。</p> <p class="ql-block">本次皇后号行程,客舱全部售磬。共载游客134人,船员和服务人员52人。所以内河游轮有较高的服务质量和成本。费用也比海上游轮高出一筹。</p> <p class="ql-block">我几乎可以肯定笔者是皇后号上唯一前往菲尔斯霍芬老城区的游客。</p> <p class="ql-block">巴洛克风格的钟楼建筑是老城区的大门。车辆出入老城区都必须经过钟楼下的门洞。</p> <p class="ql-block">这个人口不到两万人的古朴小城干净整洁,走在老城区感觉非常舒适。商店和餐厅的物价相对便宜,大概主要是做河船游客的生意。</p> <p class="ql-block">1794年的一场大火几乎吞噬了整个城市。如今看到的建筑物大都是那个时代重建后的遗存。</p> <p class="ql-block">自从十六世纪起,它就开始成为巴伐利亚著名的盐和啤酒贸易的转运中心。</p> <p class="ql-block">菲尔斯河(Vils River)上的桥早在公元1220年就存在。桥下的菲尔斯河静静地流入附近的多瑙河。菲尔斯霍芬的地标建筑圣若翰洗者圣殿(St. Johannes der Täufer)高高地矗立在河对岸。</p> <p class="ql-block">轻轻地推开教堂的大门,神圣的祭坛迎面而来。巴洛克风格的装饰和神采奕奕的塑像气派万千。教堂内除了笔者空无一人,<span style="font-size: 18px;">庄严肃穆之中,沉淀思绪,洗涤心灵。</span></p> <p class="ql-block">1794年那场大火严重损毁了教堂。1803年教堂开始重建,选帝侯马克西米利安六世约瑟夫下令,将帕绍的圣尼古拉修道院的巴洛克装饰搬到这里安置。于是有了今天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前面提到由于雷根斯堡的水位低,游轮航行有安全隐忧,所以河船行程的起点改到菲尔斯霍芬。船公司另外安排大巴车接驳旅客游览雷根斯堡。</p> <p class="ql-block">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第1155号,德国多瑙河畔雷根斯堡旧城(Old town of Regensburg)。</p><p class="ql-block">雷根斯堡旧城位于多瑙河畔。这座中世纪城市里有许多杰出的建筑,见证了雷根斯堡作为贸易中心的历史,也见证了这座城市在九世纪时对这一地区所产生的影响。200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上述地标收为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大部分城市都被炸成废墟。雷根斯堡是为数不多幸免于此的城市。在这里,让你感受到真正的德国中世纪气息。雷根斯堡是一个中世纪风貌保存完整的城市。近1000多处历史古迹密集地分布于古城的中心,组成了一条跨越时间的桥梁。</p> <p class="ql-block">步行穿过罗马人在2000多年前建立的“罗马城门”。走过跨越多瑙河的中世纪老石桥(Steinerne Brücke),这座古桥建于900多年前,被认为是当时的工程奇迹。是德国最古老、部分结构至今不变的石拱桥。</p> <p class="ql-block">闺蜜三人组在古老的石桥旁留影(周蜜提供照片)。</p> <p class="ql-block">多瑙河对岸的施塔特阿姆霍夫(Stadtamhof)有许多古色古香的教堂和旅馆建筑。</p> <p class="ql-block">圣彼得大教堂(Dom St Peter)是雷根斯堡的中心,也是莱茵河以东唯一的法式哥特大教堂。与<span style="font-size: 18px;">石桥并列为雷根斯堡两大地标,大教堂于十三世纪末动工,于十六世纪初完工。</span>它的外观是非常典型的哥特样式,高耸的尖塔主宰了雷根斯堡的天际线。</p> <p class="ql-block">大教堂正面的主体建筑,包括两座塔楼和一个中央大殿,塔楼高105米,气势恢弘。虽然规模算不上很大,但在德国巴伐利亚的所有建筑中,也算是非常宏伟了。</p> <p class="ql-block">大教堂主立面的雕塑细节。</p> <p class="ql-block">在1828年至1841年间,受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一世(King Ludwig I)的委托,大教堂又经历了一次新哥特式风格的装修,原来的穹顶整个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四方形的肋拱。1859年至1869年期间,塔楼和塔尖先后完成,三年后大教堂宣告竣工。</p> <p class="ql-block">教堂广场上伫立着路德维希一世的铜像。</p> <p class="ql-block">大教堂内的主祭坛高大雄伟。中央大殿总长86米、高32米。教堂的彩窗非常绚丽,五座哥特式的祭坛也独具特色。</p> <p class="ql-block">教堂内非常昏暗、没有辅助光源就很难拍出像样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彩绘玻璃。大部分的手工彩绘玻璃都是密密麻麻的,不懂圣经故事就很难理解所描绘的主题。据说彩绘玻璃又被称为愚人的圣经,传达圣经内容给目不识丁的平民。</p> <p class="ql-block">大教堂著名的“雷根斯堡云雀”男童唱诗班,其童声演唱的圣诗庄严神圣如天籁之音。我们前往参观时,没有遇上相应的演出。</p> <p class="ql-block">大教堂也是重要的主教埋葬地,包括Johann Michael von Sailer、Georg Michael Wittmann、Michael Buchberger等十九至二十世纪时非常有名的主教都埋葬于此。</p> <p class="ql-block">雷根斯堡静静地屹立在多瑙河畔,任时光飞逝,讲述着自己跌宕起伏的过往。因河而兴,中世纪时这里是贸易中心,老城里有许多城堡一般的塔楼,都是当年富人的居所。塔楼也是炫耀的方式,楼越高主人就越有成就感。</p> <p class="ql-block">踏上斑驳的石板路,穿过窄窄的巷子,仿佛穿越时空。曾是神圣罗马帝国中心的雷根斯堡,中世纪的市场、古石桥、市政厅、堡垒和教堂,都以完美的形式留存至今。</p> <p class="ql-block">老城中最重要的建筑物是旧市政厅(Altes Rathaus Regensburg)。建于十三世纪;从1663年至1806年,这里是神圣罗马帝国议会的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1806年8月1日,在这里举行了最后一次帝国议会,宣布了神圣罗马帝国的正式解体。如今,这里是雷根斯堡市长的办公地,也是帝国议会博物馆和游客中心。</p> <p class="ql-block">海德广场(Haidplatz)是一个传统的集市广场。广场四周环绕着有几百年历史,五颜六色的建筑。这里也是许多有趣的博物馆、古典精致的商店,还是众多的咖啡馆和餐厅聚集之处。</p> <p class="ql-block">雷根斯堡街上是现代人潮,城市却古韵盎然,殿堂之高雅与市井之流俗并存;好像走进时光隧道,窗里窗外变幻快闪,迷茫和留恋同时并存。</p> <p class="ql-block">闺蜜三人组沉湎于老城区的美景中,因而与一公里外的图恩与塔克西斯宫殿(Palais Thurn und Taxis)失之交臂。笔者前往购票时,只有德语讲解团。所以,一句都没听懂。只能多拍照片,回来再翻资料。</p> <p class="ql-block">说到雷根斯堡就不得不提起图恩与塔克西斯侯爵家族(Fürsten von Thurn und Taxis)。在十五世纪时,家族因创建了欧洲最早的邮政系统而被晋封为贵族。圣埃默兰宫(Schloss St. Emmeram)的前身是圣埃默兰修道院(Kloster St. Emmeram)。十九世纪以后,成了侯爵家族的宅邸。</p> <p class="ql-block">图恩与塔克西斯这个名字是一个古老贵族的象征。它作为皇家邮政企业,从十六世纪起就拥有巨大的财富和权势。每年夏天,一年一度的城堡节都会吸引万人齐聚雷根斯堡,使这座宫殿成为夺目的焦点。</p> <p class="ql-block">“金色客厅(Gelber Salon)”和“银色客厅(Silber Salon)”是宫殿内最引人注目的地方,金银镶嵌的殿宇光彩夺目。</p> <p class="ql-block">完全用各色大理石装饰的楼梯间和侯爵雕像彰显宫殿的富丽堂皇。由于宫殿里还有侯爵家族的后人居住,所以宫殿只开放了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一个凭籍邮政马车而闻名的显赫贵族,当然会有一座与马车有关的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这座博物馆位于古典主义风格的圣埃默兰宫马厩中,收藏和展示了各式邮政马车、老爷车和轿子等。</p> <p class="ql-block">最吸睛的当然还是侯爵的马车,极尽豪华之能事。</p> <p class="ql-block">宫廷马厩的北翼设有巴伐利亚国家博物馆(Bayerisches Nationalmuseum)的一个分馆,这里展出了从前属于侯爵家族而现在归国家所有的奇珍异宝。陶瓷、家具、首饰和兵器向人们再现了一个家族曾经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镀金酒器和用青花瓷器点缀的大型镀金摆件。</p> <p class="ql-block">名贵的德国“官窑”梅森(Meissen)餐具瓷器。</p> <p class="ql-block">用钻石和各种宝石镶嵌的金、银首饰盒和脂粉盒,用“美轮美奂”来形容已经显得苍白无力了。</p> <p class="ql-block">圣埃默兰教堂是圣埃默兰修道院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巴洛克风格的教堂、色彩斑斓的教堂花窗和教堂前的哥特式本笃修道院大门,将这里演绎成一个庄严肃穆的默祷之地。</p> <p class="ql-block">遭到刑求身中四箭的主教圣埃默兰的塑像。</p> <p class="ql-block">1840年左右,中世纪的十字回廊里又建造了一座新哥特式墓室小教堂(Gruftkapelle),这里至今仍是侯爵家族成员的安葬之处。水晶棺装殓的是侯爵夫人的遗体。</p> <p class="ql-block">教堂最值得称道的是它华丽的祭坛和穹顶壁画,构图宏大,颜色鲜丽。</p> <p class="ql-block">⬇️【视频】美不胜收的圣埃默兰教堂</p> <p class="ql-block">在我们前往雷根斯堡参观时,皇后号已经悄然起锚驶往下一站;德国的边陲小城帕绍(Passau)。傍晚时分,大巴车将我们直接送到帕绍与皇后号汇合。</p> <p class="ql-block">被称为“三河城”的帕绍位于德国和奥地利的交界处,多瑙河(Danube)、茵河(Inn)、伊尔茨河(Ilz)在此交汇。三条河流泾渭分明的地理景观给了帕绍独一无二的风貌。</p> <p class="ql-block">帕绍是多瑙河流经德国的最后一座城市,河岸植被葱茏,美不胜收。1662年,帕绍经历了一次惨烈的火灾,几乎全城皆毁。之后,意大利建筑师设计并重建了这座城市,奠定了令人惊艳的巴洛克基调。</p> <p class="ql-block">主教领地城堡(Veste Oberhaus)座落于多瑙河和伊尔茨河相汇处附近的山岗上。其地理位置亦可俯视帕绍城和三条河流的交汇处。1219年始建,此后城堡经历了多次改建。在城堡外墙上,清晰显示了“1499”,就是指完工于1499年的其中一次改建。</p> <p class="ql-block">帕绍的历史非常悠久,古罗马帝国时代这里已经建城。多瑙河沿岸是一排排各具特色,五颜六色的建筑,十分上镜。</p> <p class="ql-block">⬇️【视频】德国帕绍多瑙河上的游轮</p> <p class="ql-block">当天晚上,9月30日,中秋节的第二天,我们在皇后号上享用了德国小牛肉和精美的甜点。</p> <p class="ql-block">从船顶甲板上仰望山上的主教领地城堡,在灯光和一轮明月照耀下,显得格外美丽。</p> <p class="ql-block">德国帕绍的月亮,十五不圆十六圆。</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一早在船舱中醒来,发现整个帕绍都被包围在雾霭之中。</p> <p class="ql-block">主教领地城堡也在影影绰绰之间。</p> <p class="ql-block">皇后号预计中午过后启航开往奥地利。笔者决定利用早餐后的一段时间独自攀登主教领地城堡。</p> <p class="ql-block">主教领地城堡所在的山岗虽然只有100多米高,但是登山道路却十分陡峭。早晨九点钟爬到山顶时已经大汗淋淋。</p><p class="ql-block">城堡现在是一座博物馆,展示帕绍的宗教和人文历史。</p> <p class="ql-block">山顶上的大雾让我十分沮丧。几乎完全看不到山下多瑙河畔的景致,更看不清河对岸的帕绍老城。</p> <p class="ql-block">我希望太阳尽快升起,大雾尽快散去。但是我必须赶在皇后号启航前返回船上,所以一直在盘算什么时间我必须开始下山。</p> <p class="ql-block">奇迹终于出现,大约十点钟时,大雾开始消散。多瑙河沿岸的河船轮廓逐渐清晰。</p> <p class="ql-block">“三河”交汇处的三角洲和连接多瑙河两岸的吊桥慢慢出现在视野之中。</p> <p class="ql-block">老城最华丽的建筑,圣史蒂芬大教堂(Dom St. Stephan)开始从雾霭中走出。</p> <p class="ql-block">山脚下的建筑物已经完全呈现。</p> <p class="ql-block">皇天不负苦心人,十点半时,多瑙河两岸的大雾基本消失。温暖的阳光穿云破雾照亮了帕绍老城。</p> <p class="ql-block">大教堂三颗洋葱头一般的塔楼历历在目。教堂背后的茵河静静地流淌。如梦似幻的多瑙河上仿佛奏响一首梦幻曲。内心一阵小激动之后,抓紧时间按动相机快门。</p> <p class="ql-block">下山的过程可以说是三步并成两步。十一点钟就已经回到了帕绍老城。</p> <p class="ql-block">时间尚早,决定在老城里继续逛逛。</p><p class="ql-block">帕绍老城虽然历史悠久,却不显古旧。随处可见的丰富色彩运用功不可没。狭长的巷子里用色彩点缀的鹅卵石路、色彩斑斓的新老建筑,为老城增填了一些明快与活泼。</p> <p class="ql-block">周蜜和宋蜜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游客中心门外的墙上记录了几百年间多瑙河洪水水位。显然,2013年6月3日的洪水已经将帕绍游客中心淹没。</p> <p class="ql-block">周蜜和Mindy的靓照(周蜜提供照片)。</p> <p class="ql-block">这座市民广场上的Wittelsbacher Brunnen喷泉十分显眼,它塑造的是帕绍三河围绕着圣母玛利亚的生动形象。喷泉背后便是十八世纪建造的新主教官邸。</p> <p class="ql-block">多瑙河畔,闺蜜团的阿姨们集体出镜。</p> <p class="ql-block">圣史蒂芬大教堂是阿尔卑斯山以北最大的巴罗克风格大教堂。帕绍是德国最古老的天主教教区之一,至今仍是帕绍教区主教驻地,而圣史蒂芬大教堂就是主教座堂。</p> <p class="ql-block">帕绍经历大火灾后,该教堂于1668至1678年按照巴洛克风格重新修建。外观高贵庄严,内部极尽富丽堂皇,壁画和浮雕花纹精美绝伦,让人不禁赞叹艺术在大教堂的呈现。</p> <p class="ql-block">教堂内部由多名意大利艺术家设计,整体构造庄严肃穆。教堂内部以白色大理石为主体,挑高空间让整个中庭显得十分开阔,尽显威严。穹顶的壁画是画家Giovanni Carlone的杰作,展现出迷人的天堂景象,让人眼花缭乱。</p> <p class="ql-block">教堂里<span style="font-size: 18px;">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巴洛克式管风琴</span>, 共有17974根声管、233个音栓。每天中午12:00都有一场30分钟的管风琴演奏,是不容错过的佳音。</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帕绍老城,古色古香的街道和河边浪漫优雅的氛围,会让游客有一种穿越回巴洛克时代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皇后号游轮正点启锚驶往奥地利。</p> <p class="ql-block">⬇️【视频】君主皇后号游轮缓缓驶离古城帕绍</p> <p class="ql-block">伊尔茨河在主教领地城堡之下汇入多瑙河的激流。</p> <p class="ql-block">在多瑙河与茵河之间隆起的三角洲,可以欣赏到三条颜色、流量、流速各不相同的河流。许多游客专门前来观赏这一奇景。</p> <p class="ql-block">如今在帕绍,传统与时尚并进,犹如一件整体艺术作品,在古老与现代的交织中迸发出令人激动震撼的美。 帕绍逐渐消失在视野里,但它的独特魅力仍然触手可及。</p> <p class="ql-block">感谢🙏各位读者的垂爱。如果您喜欢本文,欢迎点赞、评论、转发与分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