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蓝的美篇

高原蓝

<p class="ql-block">青海塔尔寺简介</p><p class="ql-block">塔尔寺,藏文名称“古本贤巴林”—十万佛像弥勒洲,藏传佛教的著名圣地,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因最初修建宗喀巴大师纪念塔,而后逐渐建成寺院,故得名“塔尔寺”,因“第二佛陀、文殊菩萨化身”宗喀巴大师诞生地而被称为 “第二蓝毗尼园”,塔尔寺坐落在青藏高原东北部的宗喀地区—青海省西宁市西南二十五公里处的湟中县鲁沙尔镇形似八瓣莲花山中,塔始建於公元1379年,1560年建成“佛、法、僧”三宝俱全的寺院,几经扩建,始具规模。鼎盛时期住寺僧众达3600名,活佛80位,现有僧众800多名。占地面积143公顷,殿堂52座,僧舍及各类建筑1万余间,文物10万余件, 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荣膺国家5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塔尔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是庄严的佛教圣地和道场,它以悠久的历史和在藏传佛教界的崇高地位享誉海内外。塔尔寺是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它以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造型精美的佛像造型,辉煌而独特的建筑风格,浩如烟海的古籍藏书,丰富而珍贵的文物收藏,独具一格的“艺术三绝”,以及僧众们独特的修行方法,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信众和游客前来朝圣瞻礼、观光揽胜。</p><p class="ql-block">【殿堂明鉴】</p><p class="ql-block">善逝如来八塔:</p><p class="ql-block">“却典嘉波”,汉语称“善逝八塔”或“如来八塔”,由拉科喜绕伦珠叔侄资助始建於公元1776年,几经修缮成现在这个规模,塔高6.4米,是典型的藏式佛塔。这种塔普遍见于藏传佛教寺院和许多佛门圣地,是为纪念佛祖释迦牟尼佛从诞生到涅槃的八大功德事迹而建,分别为莲聚塔、菩提塔、转法轮塔、神变塔、降凡塔、息诤塔、尊胜塔、涅槃塔。塔内装藏有许多种成千上万的小佛像和各种经书、圣物,这八座佛塔的胎藏中还有宗喀巴大师小时候住过的帐篷和一些其它圣物,塔的南北两面矗立着1961年3月4日国务院颁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字样的石碑,它是塔尔寺最具代表性建筑之一。</p><p class="ql-block">小金瓦殿:</p><p class="ql-block">“赞康钦莫”,汉语称小金瓦殿,译为“大护法殿”,因殿中主供保护正法、驱除邪恶的护法神而得名,始建於公元1692年,由当时的第十七任“大法台”当彩活佛洛桑多杰筹资修建,为两层正殿,单檐式屋顶覆盖着镏金铜瓦,与大金瓦殿遥遥相对,规模稍小,故称“小金瓦殿”。 建筑艺术采用藏、汉结合,造型美观,外墙上安装铜镜,以鞭麻装饰,别具一格。最后重修于1993年,由国家投资、时任寺管会主任阿嘉活佛洛桑图旦久美嘉措主持修葺。</p><p class="ql-block">小金瓦殿门前矗立的“经幡幢”藏语称“坚参”,意译为“胜利幢”,表示佛法永久胜利、利乐有情众生的意思。四面墙壁的绘画是“塔尔寺艺术三绝”之一的壁画,内容为护法神保护佛法、护佑众生的场景。两边回廊上陈列的野牛、羚羊、猴、猩猩、虎、豹、黑熊等野兽标本,形象逼真,是众护法坐骑,也象征护法神的威严,护法神法力无边,神通广大。主殿佛龛中供奉着“身、语、意、事业、功德”五位护法神塑像,两边供奉着“丹坚护法”以及五位护法神的明妃等,左右两个围栏中供奉着第九世班禅仁波切却吉尼玛从后藏扎什伦布寺骑到塔尔寺的白马以及虎、熊等标本,周边供奉着护法神的服饰,二层供奉莲花生大师塑像,三层供奉宗喀巴师徒三尊等塑像。</p> <p class="ql-block">顶科扎仓——柔丹洛赛林”,汉语称“时轮经院”,是塔尔寺四大学院之一,为二层平顶藏式经堂建筑,屋顶装饰鎏金宝顶、法幢、法轮、金鹿等,鞭麻墙、藏窗、铜镜镶嵌,于公元1817年按照香萨班智达·洛桑达吉嘉措的建议由第四十五任大法台却西·阿旺夏珠丹贝尼玛创建,几经维修始具规模,此经院的学僧主修密宗母续时轮金刚本尊,父续大威德金刚本尊等,次修天文历算、星辰运算等,对各方面成绩殊胜者授予“泽仁巴”历算博士学位。 院内四周的壁画分别是:香巴拉、二十五尊种姓法王、宗喀巴师徒三尊、时轮宇宙图、阿咪刘琦、金刚大力士护法神、阿尼玛卿、世间轮回图、松赞干布、弥勒佛、佛祖十五种神变、时轮塔、经堂门两边是四大天王等。经堂内的经龛中供奉的是大藏经《甘珠尔》和《丹珠尔》,供奉的佛像有: “三世佛”、不动佛、宗喀巴师徒三尊及本经院主修的时轮金刚本尊、弥勒佛、佛祖近侍八大菩萨、长寿三尊即无量寿佛、尊胜佛母、白度母;壁画有宗喀巴师徒三尊等的壁画,供奉的护法神是时轮经院金刚本尊护法,也是此经院的护法金刚大力士护法神;殿内正中设有时轮经院堪布法座。</p> <p class="ql-block">时轮塔:</p><p class="ql-block">时轮塔,是遵照第九世班禅却吉尼玛的意愿修建於公元1942年,高13米,塔身四面的“塔龛”内供奉“四大天王”像,第四层塔龛内供奉“金刚大力士护法神”像,最上层塔龛内供奉“时轮金刚本尊”像,象征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世界和平、社会和谐。</p><p class="ql-block">祈寿殿:</p><p class="ql-block">“夏丹拉康”, 汉语称“祈寿殿”,意为祈祷长寿的殿堂,因祈祷1717年当时住锡在塔尔寺年届七岁的达赖喇嘛格桑嘉措长寿而建。建成后在竣工开光火坛法会上开光洒花处长出不同寻常的旃檀树,盛夏花繁枝茂、香气袭人,故称“花寺尔”,建筑面积472平方米,是一座小巧玲珑的宫殿式建筑,飞檐斗拱,彩绘精美,琉璃瓦屋顶,围墙、门楼饰以“河州”砖雕花饰,殿内木雕是塔尔寺木雕艺术珍品。</p><p class="ql-block">殿内供奉着佛祖释迦牟尼及迦叶和阿难两大弟子,青狮坐骑的弥勒菩萨、白象坐骑的普贤菩萨,以及十六尊者、四大天王等像,前面三尊小佛像是“三世佛”,即过去佛“燃灯佛”,现在佛“释迦牟尼佛”,未来佛“弥勒佛”,左右两边是无量寿佛和白度母本尊塑像。</p><p class="ql-block">殿外右侧小殿堂里供奉一位身着汉服、头戴乌纱帽、腰束官带的当地山神刘琦塑像,由于保护班禅大师有功,虔诚皈依佛法,由西藏政府和六世班禅大师策封为当地“山神”,当地人尊称为“阿米刘琦”,护佑当地四方众生幸福安康、风调雨顺、财运享通,人们把他当成财神、地方护法神、山神来供奉,在塔尔寺北面刘琦山上有供奉他的殿堂。</p><p class="ql-block">院中供奉竖立的奇石为宗喀巴大师贤母香萨阿切背水时靠着休息的圣石,有曲嘉护法附石之说。</p><p class="ql-block">时轮经院:</p><p class="ql-block">“顶科扎仓——柔丹洛赛林”,汉语称“时轮经院”,是塔尔寺四大学院之一,为二层平顶藏式经堂建筑,屋顶装饰鎏金宝顶、法幢、法轮、金鹿等,鞭麻墙、藏窗、铜镜镶嵌,于公元1817年按照香萨班智达·洛桑达吉嘉措的建议由第四十五任大法台却西·阿旺夏珠丹贝尼玛创建,几经维修始具规模,此经院的学僧主修密宗母续时轮金刚本尊,父续大威德金刚本尊等,次修天文历算、星辰运算等,对各方面成绩殊胜者授予“泽仁巴”历算博士学位。</p><p class="ql-block">院内四周的壁画分别是:香巴拉、二十五尊种姓法王、宗喀巴师徒三尊、时轮宇宙图、阿咪刘琦、金刚大力士护法神、阿尼玛卿、世间轮回图、松赞干布、弥勒佛、佛祖十五种神变、时轮塔、经堂门两边是四大天王等。经堂内的经龛中供奉的是大藏经《甘珠尔》和《丹珠尔》,供奉的佛像有: “三世佛”、不动佛、宗喀巴师徒三尊及本经院主修的时轮金刚本尊、弥勒佛、佛祖近侍八大菩萨、长寿三尊即无量寿佛、尊胜佛母、白度母;壁画有宗喀巴师徒三尊等的壁画,供奉的护法神是时轮经院金刚本尊护法,也是此经院的护法金刚大力士护法神;殿内正中设有时轮经院堪布法座。</p><p class="ql-block">【藏艺三绝】</p><p class="ql-block">酥油花:</p><p class="ql-block">2006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酥油花是用牦牛牛奶中提取的精华——酥油为原料、揉和各种天然颜料而制作的油塑艺术。每年农历十月十五制作,历时3个月,至笠年正月十五供展。它集浮雕、镂雕、立体雕和绘画于一体,在花架上塑造一个个完整的佛教故事;它是油塑艺术的极致,构图严谨、人物众多、景物逼真,佛像庄严、场面宏大、色彩艳丽。“花架音乐”2011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供展期间演奏音乐,是塔尔寺正月祈愿法会的重要仪式。</p><p class="ql-block">堆绣:</p><p class="ql-block">2006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是用于制作寺院佛殿内外的特殊绘画布贴艺术。塔尔寺堆绣有平面堆绣和立体堆绣两种, 其中立体堆绣是寺院独有的艺术品。尤其是大经堂的堆绣帷幔,是藏传佛教寺院中绝无仅有的堆绣唐卡,历经400多年依然色泽艳丽。</p><p class="ql-block">壁画(包括各种唐卡):</p><p class="ql-block">2006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塔尔寺壁画传承了该寺绘画大师却西•罗藏西念的画风画派,以构图严谨,色调柔和自然,细腻流畅,造像形神兼备自成体系。</p><p class="ql-block">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公众号西宁本地宝,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塔尔寺】获取塔尔寺景区最新消息、开放时间、购票入口、交通指南及咨询电话等信息。</p> <p class="ql-block">塔尔寺时轮大塔藏语叫“丁科却典”,坐落在小金瓦寺的门前,是一座砖砌佛塔,塔高13米,方形圆身,是典型的藏式塔,塔底周长有36米。</p> <p class="ql-block">该塔式因九世班禅大师于1935年在塔尔寺为僧俗大众传授时轮大灌顶法儿缘起的,1942年,由欧曲多杰活佛遵照九世班禅大师的意愿筹资建造,以示纪念。</p><p class="ql-block">时轮大塔又叫做“和平塔”,据说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的飞机曾轰炸西宁及湟源地区,只是许多的房子被炸毁,而塔尔寺却奇迹般的安然无恙,信徒们认为这是由于神佛的保佑,而兴建了此塔表示敬意。</p><p class="ql-block">另一个说法是,当年班禅大师从内地回来,他看到国家和人民多灾多难,为了国家尽快安宁,人民幸福,风调雨顺,四季安康,佛法兴盛,要求塔尔寺在四面修建四座佛塔,以表示其意愿。因为塔尔寺原来就是寺院四方的四大金刚本康和镇山塔,所以就只建了这座时轮大塔。</p><p class="ql-block">时轮大塔式一座藏式覆钵形塔,塔德第三层的四面各有一个塔龛,分别供有四大天王,象征守护四方,第四层南面的中间有一塔龛,内供有金刚力士护法神像,覆钵塔身处有一个大塔龛,内供有时轮金刚成就佛。</p> <p class="ql-block">大金瓦殿,位于全寺正中。藏语称为"赛尔顿庆莫",即金瓦的意思。大金瓦殿初建于公元1560年,用黄金1300两,白银一万多两改屋顶为金顶。</p> <p class="ql-block">位于塔尔寺前广场,有八个塔是为纪念佛祖释迦牟尼一生之中的八大功德而建造的,建于1776年。其造型大同小异,塔身高6.4米,塔底周长9.4米,底座面积5.7平方米,塔身白灰抹面,底座青砖砌成,腰部装饰有经文,每个塔身南面还有一个佛龛,里面藏有梵文。</p> <p class="ql-block">塔尔寺初建于明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迄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整个寺院是由众多的殿宇、经堂、佛塔、僧舍组成的一个汉藏艺术相结合的辉煌壮丽建筑群,占地面积约600余亩。</p> <p class="ql-block">大经堂初建于明朝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拥有168根大柱,建筑面积近2千平方米,是塔尔寺中规模最大的藏式平顶建筑。</p> <p class="ql-block">大经堂是寺院喇嘛集中诵经的地方,堂内设有佛团垫,可供千余喇嘛集体打座诵经。</p> <p class="ql-block">殿内大柱都由龙凤彩云的藏毯包裹,整个经堂五彩缤纷,富丽堂皇。</p> <p class="ql-block">大金瓦寺</p> <p class="ql-block">殿最初建于公元1560年,后于公元1711年用黄金1300两,白银一万多两改屋顶为金顶,形成了三层重檐歇山式金顶,后来又在檐口上下装饰了镀金的云头、滴水的莲瓣,处处精致,使这尘间也有莲池佛国的景象。屋脊的飞脊装有宝塔及一对“火焰掌”,四角设有金刚套兽和铜铃。大殿的底层为硫璃砖墙壁,第二层是边麻墙藏窗、金色梵文宝镜,大殿内的班廊都用藏毯包裹着,上方高高地悬挂着乾隆皇帝御赐的金匾:“梵教法幢”。</p> <p class="ql-block">步入大殿,迎面便是那12。5米高的大银塔,塔上缠裹着十方信众送来的数不清的白色哈达。塔上一个小小的盒龛里,宗喀巴大师微笑的面容俯瞰着长跪不起的人们。据说,在塔内,由宗喀巴肚脐滴血而生的那棵菩提树,依然还在生长着,殿外的菩提树便是它古老枝桠的衍生。</p><p class="ql-block">殿的二楼,是一周只有两、三米宽的回廊。幽暗的光线下,是酥油灯不灭的灯火。晃动的灯影里,是喇嘛们低声传来的诵经声,那高高供着的35尊镏金的铜佛像在无声中指点着另一种江山。</p> <p class="ql-block">小花寺又名长寿佛殿,是为七世达速喇嘛念长寿经而建的,故名长寿佛殿。它已形成一个小型院落。正面为硫璃砖墙突出的小门,玲珑别致。院内种有菩提树,树叶茂盛,浓荫蔽日,清洁优雅。殿内塑有释迦牟尼等佛像三十多座。木刻浮雕,层层重叠,佛龛背景,雕木绘金。手工雕饰精湛细致,是塔尔寺木刻艺术的结晶所在。其外形为二层代檐廊重檐歇山顶、屋顶四角翘起,斗拱精巧明快,犹如一幅优美的木雕画</p> <p class="ql-block">小金瓦殿是“赞康钦莫”的俗称。“赞康钦莫”,系藏语称呼,意为大护法神殿。所谓护法神,原是古印度婆罗门教中的一些神衹和西藏原始宗教本教中主宰天地的各种善恶神灵,佛教传入西藏后,它们大部分为藏传佛教承认和接受,成为受佛、菩萨等支使并护持佛法的护法神。</p><p class="ql-block">小金瓦殿供奉的各种护法神像多为泥塑和卷轴画。其中,佛意明王(藏语叫土季嘉波)、佛身明王(姑伊嘉波)、佛语明王(松根嘉波)、功德明王(云敦嘉波)、事业明王(称勒嘉波)为“五勇猛明王”;马头金刚,又名马头明王。</p><p class="ql-block">明王即明咒(真言)之王的略称,意为具有摧伏愚闇的智慧与光明;明王的另一层含义是指为了导引难以教化的众生,而表现出忿怒相的尊神。如马头明王,其像马头人身,马头即表示有大忿怒和威猛摧伏之势。除此之外,还有吉祥天女(又称吉祥天母)等等。</p><p class="ql-block">吉祥天女是一尊身骑黄骡的极凶恶的女神像,所以俗称“骡子天王”。她原是印度婆罗门教、印度教的命运、财富女神,后被佛教吸收为护法神,并说她为毗沙门天王之妹,有三眼,戴五骷髅冠;上竖的橙色头发上有半月,表示方法;脐间有太阳,表示智慧。</p><p class="ql-block">下身穿亲生儿子的皮,上身披着虎皮,代表愤怒。腰间插三角板,用来记人事,被登录者即被剥皮。右手持两头有刃的金刚杵,这是打击恶神阿修罗的武器;左手拿头骨碗,表示快乐。她骑着一头可以在天上、地上或地下疾走如飞的四眼骡子(有两只眼在臂部),骡鞍是用吃人罗刹(恶魔)的皮包裹的,鞍前挂着红白两骰子和一布袋,红骰子主杀,白骰子主赦,布袋用来盛疾病;鞍后有红、绿两个线团,据说触者即病。</p><p class="ql-block">相传吉祥天女在西藏特别与达赖喇嘛有关。因为每一位达赖喇嘛在一生中都要到加查县(拉萨东南约150公里)的拉摩拉错圣湖去“礼湖”一次,据说届时湖中会显出天女的影子,预示达赖一生的事迹和去世时的情况。</p><p class="ql-block">这时,达赖要拜天女像,并与天女谈话。但天女面相极其可怕,应预先请她转过头去,否则就会致人死命。每年藏历十月十五日还是“吉祥天女游行节日”,藏语称“白拉日珠”。那一天,吉祥天女像由僧众从拉萨大昭寺抬出,要在拉萨市内游行一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