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画舫斋建于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位于北海东岸,往北可达先蚕坛,南邻濠濮间,再南可通陟山门。原据欧阳修的《画舫斋记》而造其形、得其名。其内景致典雅、一步一景,是北海公园内一处重要的园中之园。清代的画舫斋不仅作为皇家游赏之处,更兼具阅兵赛箭、君王求学、戏曲宴饮等诸多功能。中华民国五年(1916年)黎元洪政府总统府秘书长饶汉祥特选于此处短暂居住;1925年北海公园开放以后,北海公园董事会选定此处作为董事会会址;新中国成立后,画舫斋逐渐成为举办书画展览的一处圣地。</p><p class="ql-block"> 画舫斋又称水殿,隐藏于土石山林之中。原是皇帝行宫,门前一带曾是练习弓箭的地方。画舫斋的主体建筑坐北朝南,以池水为中心,南为春雨林塘殿,东西分别是镜香室,观妙室,四面环绕回廊,构成了一处幽深的庭院。 </p><p class="ql-block"> 西北角的院落为小玲珑,东北为古柯庭、奥旷和得性轩等。古柯庭前有一棵枝繁叶茂的古槐,相传已千年高龄。画舫斋是一处掩映在山林中的独立院落,环境别致,朱廊环绕,布局紧凑,建筑精巧,雕梁画栋,是北海公园的园中园中的精品之一。</p> <p class="ql-block"> 画舫斋在濠濮间北侧,被山坡和树木遮挡住了视线,一路寻来真有曲径通幽之意,走进园门是一座幽静的院落,院北为一座五开间的穿堂殿,殿前的檐下额题<春雨林塘> ,春雨林塘殿北接一座抱厦敞轩,敞轩檐下高悬匾额<空水澄鲜> ,在这里可以一览画舫斋的水景,方方正正一池水,四面画廊环绕,四座殿宇对称分布在四面廊中,东为<镜香>室,西为<观妙>室,北面即建筑群的主殿<画舫斋> 。</p> <p class="ql-block"> 欧阳修曾写有一篇<画舫斋记> ,叙说他被贬至滑州时筑一长屋,虽然房屋的形制结构都很简陋,他却将其看作一条美丽的画舫,坐于屋中就好似泛舟于江河中,窗外的一切如江岸风景般怡人,逆境中的他既乐观又居安思危。</p><p class="ql-block"> 乾隆建此园林时正是借鉴此文,他并没有从形态上刻意的模仿,却从立意上取居安思危的核心,取其意不取其形,匠心设计营造,筑就了这精巧别致的水景园林,镜清适乏水画舫仍乘波,真不负舟名,此意云如何,北高南稍低,就下理无讹,窗绿亦拂篁,栏红亦亚荷,何必浮而行,浅泊乐正多,画舫予所喜,云舟不是舟,雅宜风澹荡,那共水沉浮,荷净初过雨,竹凉飒似秋,分明太液上,借与米家游,芸斋临镜澜,涵漪清可爱,仰观俯而察,古稽文与佩,颜之曰画舫,讵学襄阳再,譬如亘大地,咸知水以载,何屋而非舟,舟宁独此在,谁能具达观,于斯悟津逮,冰床度玉浦,画舫憩云斋,淑气今朝入,祥霙特地谐,韶光增詄荡,润景足清佳,图展山阴棹,真娱即景怀,画舫夤缘接镜清,来游因便俯池楹,米家烟雨非所赏,惬意端知在快晴。</p> <p class="ql-block">春雨林塘</p><p class="ql-block"> 春雨林塘为画舫斋内一处重要建筑,五开间,前殿后厦式建筑。因其南面悬挂乾隆御笔春雨林塘”匾额而得名。殿宇背面则悬挂乾隆御题“空水澄鲜”匾额。两方匾额将画舫斋春天细雨朦胧与池水倒映天日的不同美感描绘得淋漓尽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