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博物院西汉兵马俑馆观展记

小满梧桐🌿

<h1>  细雨蒙蒙未见有停歇的迹象,但也就一直这样,不紧不慢地下着。参观完咸阳博物院第一至第三展室的从春秋战国至秦统一时期的文物,以及第四展室的汉代文物,便来到第五、六展室,这里集中展出杨家湾汉长陵汉高祖刘邦墓的兵马俑。为此,在博物院古香古色的庭院里,专门有个小园与前面几个展室所在的院子间隔开来,门口还挂了一个牌子“西汉兵马俑馆”。还别说,一直以来被久负盛名的秦始皇兵马俑所占据了“兵马俑”在脑海中的第一位置,乍一看这“西汉兵马俑”,还愣了愣,心想西汉怎么也有兵马俑,下一刻,方反应过来。哈哈哈,这,可不就是“行万里路”的必要,看来读书要联系实际,确实是很有必要的。</h1> (汉长安城与咸阳原上西汉诸陵的位置图) <h1>  【惊世发现】<br>  且说横亘于咸阳市区北面的黄土台原,分布着西汉(前206一公元25年)九位皇帝的陵寝和数百座为之陪葬的后妃、功臣墓。这里展出的兵马俑,是1965年8月村民在平整土地时,偶然发现在杨家湾村北的一道原上,地处汉高祖刘邦(前256或247一前195)长陵陪葬墓区中有大批彩绘兵马俑。埋藏兵马俑的10个陪葬坑为竖穴土洞式,有13个方阵,东西相对,南北向排成两列。土洞大小深浅不一。北面土洞大的放置骑马俑,南面小的土洞放置士兵俑。两列中间有埋藏兵器和车饰的砖坑1个。砖坑为长方形竖穴式,是几何纹方砖铺地砌壁的车马坑。共清理出士兵俑1965件,骑马俑583件,盾牌模型近千件,号称“三千人马”。砖坑底部两层铺砖的夹层之间出土有鎏金铜镞、弩机和大量的车马饰等。首次出土的大批量的彩绘兵马俑,是当时震动考古界的重大发现。 </h1> (让人震撼的西汉兵马俑) (据说是完全按照出土时候的队列摆放的) <h1> 兵马俑陪葬坑以北70—120米处,有汉墓两座(南北向排列),即20世纪70年代发掘的杨家湾四号汉墓(南)和五号汉墓(北)。四号汉墓南距陪葬坑70米,地势由南向北逐渐高起,四号墓北距五号墓26米。从俑坑地望分析,出土“三千人马”的陪葬坑,其位置在杨家湾四、五号汉墓的陪葬区内,应是为四、五号汉墓陪葬的。而四、五号汉墓又地处汉高祖长陵陪葬墓区,应是为汉高祖长陵陪葬的。</h1> <h1>  【渊源与制作】<br>  俑是古代陪葬用的偶人。春秋时期,出现了代替活人殉葬的陶制(粘土烧成)或木制的俑以及同样质地的动物俑。秦汉时期,陪葬的俑大量出现;有些俑做成人形后,再穿上丝织的衣裙。杨家湾西汉兵马俑经过了取土、练泥、模塑、窑烧、彩绘、组装等制作工序。塑型由陶模具合范压坯而成,泥坯风干后装窑,烧制温度约在900度左右。出窑后,先用白色打底(胎衣),然后彩绘。</h1> (从五展室到六展室,展出的都是西汉兵马俑) (陶俑制作流程) <h1>  【脸型与兵源】<br>  据《史记》、《汉书》、《文献通考》的记载综合分析,汉初兵员主要来自三个不同的地域:一是关中三辅,二是陇西、天水地区,三是巴蜀。出土的兵俑有三种不同的面部形态,印证了汉初兵员来自此三个不同的地域及族属。通过人俑面容来考证出籍贯,这个还真是考古的有趣之处。而这个考古结果,也证明在当时汉朝这样一个多民族统一的国家里,有着不同地域多民族文化的融合,这,恐怕也是“汉族”这个民族,最早多民族融合的证据吧。</h1> (三种不同脸型) <h1>  【兵马俑的器械】<br>  兵马俑出土时,个别士兵俑手中的铁棍残段,应是矛、戈、戟之类象征性兵器的残留;骑兵俑背部的箭囊,亦应装有象征性的箭类兵器。这些都是攻击类兵器的微缩版。出土的陶盾牌是防御类兵器的模拟。</h1> (复原的盾牌) (陶盾牌) <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兵马俑服饰的多元与融合】</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从杨家湾兵马俑塑绘的服饰可以看出,汉初的兵服处于楚服特点突出,且融合胡服和秦服以及中原服制元素形成新风尚的转折时期。兵俑服饰沿袭上衣、下裳的服饰制度;武冠、甲衣、窄袖衣袍、裹腿靴履是戎装的特征。服制及色彩的不同体现着明显的等级差异。</span></h1><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头饰分戴冠和免胄,甲衣分长甲和短甲。骑兵俑裤上的膝部有豹斑纹,当为豹斑纹护膝。鞋共有四种:芒鞋、勾履、浅帮圆口鞋、高腰华靴。</span></h1><p class="ql-block"><br></p> (袍服勾履俑) <p class="ql-block">(长甲俑)</p> (短甲俑) (发髻蓑衣士兵俑) (短衣俑) <h1>  【马政与骑兵】<br> 西汉初年,漠北匈奴以骑射而战。公元前200年,汉高祖被匈奴围困于平城白登山(今山西大同东南),使刘邦强烈地认识到:“车骑者,天下武备也。”因此便于高祖五年(前202)八月,设置和健全了马政机构,专命太仆掌管养马事业。至文景时期(前179一前141),骑兵已经成为独立的兵种,数量上仅次于步兵,在军队中上升为主要作战力量。汉兵马俑军阵中大量骑马俑的出现,反映出西汉初年骑兵已有相当的规模。 </h1> (大骑马俑) (小骑马俑) <h1> 汉代军队的组成有材官(步兵)、骑士(骑兵)、楼船(水兵)、轻车(车兵)等兵种。杨家湾西汉兵马俑是西汉军队的缩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汉军队的组织结构。出土的士兵俑和骑马俑应是步兵俑和骑兵俑的象征。除了大批的步兵俑、骑兵俑外,还出土有形姿特殊的士兵俑,应象征着仪仗、书记、指挥等不同的职能。此外,杨家湾西汉兵马俑方阵俑的数量,少则四十余件,多则近四百件,方阵前均有领队俑。这些领队俑,应象征着领五十人左右的队率,领二百人左右的军侯,领四百人左右的军司马、校尉。出土的指挥俑应是领二千人以上的将军。 </h1> (执旗俑) (立射俑) (持械俑) (扛械俑) <h1>  【在我眼中,有故事的人俑】<br>  都叫“指挥俑”。其中一个,像不像“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而另一个,像不像在说:“傻不傻呀……”哈哈哈。 </h1>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傻不傻呀) <h1>  总之,杨家湾西汉彩绘兵马俑,是最早发现的一批大规模的兵马俑群体,它提供了探讨西汉政治、军事、文化、艺术等方面的重要信息,对研究两千年前的西汉早期(前206一前141)文明,具有重要意义。</h1> (持械俑) (合抱持物俑) (蓑衣俑) (扛械俑) <h1>  临近闭馆时间,匆匆穿过仍在下雨的庭院,找寻出口。路过一个碑廊,光线不太好,靠墙的都不太能看得清。只顺便看了两个,一个是契芯明碑首,唐先天元年(712),介绍上写:原立于咸阳市渭阳乡药王洞村契宓明墓前,1962年移至咸阳博物馆。因碑文不存,碑身堙埋,碑额篆书“大唐故大将军凉国景公契宓府君之碑”。初不以为意,待写这篇博物馆笔记时,查询了一下资料,才发现也是个当时的名人贵戚。 </h1><p class="ql-block"><br></p> (临近闭馆时间的博物院) <h1>  契宓明,复姓契宓,字若水,武威姑臧(今甘肃省武威市)人,铁勒族。凉国公契宓何力长子,母亲是唐宗室女临洮县主。初以门荫入仕,凭借父勋受封渔阳县公。起家当时高宗太子(李弘)千牛备身,后辅佐相王李旦、侍中姜恪镇守凉州,又跟随中书令李敬玄攻打吐蕃。后因抵御西突厥进攻,授左骁卫大将军、燕然都护、凉国公。管理铁勒九姓,加授左威卫大将军、怀远军经略使。武周执政时期,授镇军大将军、左武卫大将军,母亲和妻子都得到武则天赐姓为武。武周证圣元年(695年)去世,时年四十六岁,追赠凉州都督,谥号为靖,陪葬于昭陵。从契宓明这个人一生来看,还是一个虽然最初是靠家庭出身走了仕途捷径的人,但最后获得的身后荣耀都是自己真枪真刀奋斗出来的。还是挺励志一个人物。</h1><p class="ql-block"><br></p> <h1>  </h1> <h1>  另一个,是冯太玄墓碑。唐开元十一年(723)——看到这个年份,总有点可惜这人死得早了一点,要知道“开元”一共29年,是历史上少有的盛世,充满了“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的富足、美满和欢欣。此碑原立于咸阳市窑店乡汉长陵西,1962年移至咸阳博物馆。额篆书“大庙故朝教大夫守沁州刺史冯公之碑”,文隶书,均为郭谦光书,书法灵动而挺健,为唐代篆隶精品。</h1> <h1>  碑廊里的其他碑刻,来不及细看,只能留待以后有机会再来了。对了,其实穿过有点像博物院办公区的庭院快到出口时,还看见花园里有个碑亭,跑去一看,这也是有故事的。周武王庙碑,宋开宝六年(973),介绍写着:原立于咸阳县周四王庙。碑额楷书“大宋新修周武王庙碑”,碑文残蚀,文不能通读。《威阳县志》录有全文,但讹误较多,存留的碑文可资校对。<font color="#ff8a00"><u><b>此牌是现存最早的周武王庙碑。</b></u></font>《关中金石记》云:“崇望书,宋时谓之院体,盖用集圣教序笔意而加丰润者。”——就为了看这个碑,没留神脚下雨水积了一个小坑,哈哈哈。</h1> <h1>  博物院外中山街上行人寥寥。刚进院时看见在门口当志愿者,帮助游客用手机预约门票的圆脸小姑娘——看年纪应该也就是小学高年级的样子,也没了踪影。相比人潮汹涌一票难求的陕西历史博物馆,其实像咸阳博物院这样的博物馆,能让人清清静静地逛一会,才是博物馆爱好者的福地。</h1><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p class="ql-block">(周武王庙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