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驿站”托起“大民生”

哟哟鹿鸣

<p class="ql-block">  老有所养是老年人关心的“关键小事”,也是事关千家万户的民生实事。康乐县鸣鹿乡把解决留守老人和特困供养对象“吃饭难”的问题作为主题教育“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积极探索“党建+幸福驿站”养老模式,用情用心用力做好“一餐热饭”,让老年人“食”有所依、老有所“乐”。</p> <p class="ql-block">  <b>突出党建引领,多方聚力促落实。</b>为切实解决农村老人们在饮食起居、精神抚慰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鸣鹿乡党委将“幸福食堂”列入为民办实事清单,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选择村级集体经济相对富裕、基础设施条件相对完善、住户相对集中的鸣关村作为试点,为全乡“党建+幸福食堂”养老模式趟路子。鸣关村党支部针对“幸福食堂”场所、资金、管理等问题,通过入户走访、座谈交流、召开村民知情大会等方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并综合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对“幸福食堂”“为谁建、怎么建、谁来管”等问题多次进行了讨论商议,得到了全村党员群众的普遍欢迎和大力支持,汇聚起解决农村老年人“一餐热饭”问题的强大合力。</p> <p class="ql-block">  <b>聚焦群众需求,多维打造谋长远。</b>在“幸福食堂”建设过程中,鸣关村党支部积极筹措资金26万余元,对原有村委会办公场所进行了维修改造,设立了“老年人幸福食堂”和“老年人活动中心”,并围绕群众需求,拓展设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幸福保健室”“幸福学习室”“幸福超市”“洗澡间”等活动场所,配备了桌椅、图书、音响设备、健身器材、娱乐器材、热水器以及取暖等设施,将“幸福食堂”升级成为集用餐服务、群众活动、医疗保健、为民办事、政策宣传、民意收集、诉求调节、文化娱乐等为一体的“幸福驿站”,既解决了设施闲置问题,又弥补了村内公共服务供给的不足,实现了盘活资源和优化供给的“双赢”。建成后的鸣关村“幸福驿站”占地面积共400平方米,其中室内面积达到280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  <b>各方共同参与,多点发力惠民生。</b>注重突出“幸福驿站”的政治功能、服务功能和共治功能,明确由村党支部负责日常运营管理,建立了管理制度,配备了2名厨师和1名保洁人员,推动“幸福驿站”合理规范运行。并把“幸福驿站”作为党员和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服务群众、发挥作用的平台,引导党员和志愿者主动当采购员、管理员、清洁员、宣讲员和文艺员,在志愿服务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让“幸福驿站”成为联系群众的新阵地、服务群众的连心桥。目前,“幸福食堂”免费为村内6名孤寡老人和特困供养对象提供午餐和晚餐,同时将村内的留守老人、留守儿童、重度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纳入服务范围,以“成本价”提供用餐服务,最大限度让利于民。</p> <p class="ql-block">  <b>开展“六助”服务,多元关爱暖心怀。</b>创办“幸福驿站”,不仅仅是解决老年人的吃饭问题,更要营造一种“家”的氛围。在满足特殊困难群众日常就餐的基础上,鸣关村党支部根据群众个性化需求,积极拓展“幸福驿站”的功能业态,发动党员、志愿者、公益性岗位人员等服务力量,为行动不便的特殊群众送餐上门,面向老年人开展义诊、健康体检和用药指导,帮助“特殊群体”理发、清洗衣物、整理房间,帮助老年人参加学习,为全村群众提供积分兑换奖品、代买代卖等服务,组织开展文艺演出、文体比赛等娱乐活动和“说变化、感党恩、爱家乡”演讲活动。通过常态化组织开展“助餐”“助医”“助洁”“助学”“助买”“助乐”等“六助”服务,多层次多元化提升群众的幸福感,不仅让物质生活得到保障,精神生活也得到极大的丰富。</p> <p class="ql-block">  从“一餐热饭”到幸福驿站,鸣关村的“小驿站”正承载着浓浓的爱意和为民情怀,托起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的“大民生”。</p>

幸福

驿站

关村

食堂

群众

老年人

服务

党支部

为民

村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