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加索之二:色彩缤纷的格鲁吉亚(上)

吴朝骞 朱飞宇

<p class="ql-block">  10月16日下午,从亚美尼亚转场格鲁吉亚,开始高加索之行最主要的行程。过境口岸和第比利斯至塞凡湖的不一样,这次要拉着大件行李过关,好在旅客不多。因为不准拍照,既没有留下照片,也没有留下多少印象。</p> <p class="ql-block">  格鲁吉亚位于连接亚欧大陆的南高加索中西部。北接俄罗斯,东南和南部分别与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相邻,西南与土耳其接壤,西邻黑海。海岸线长309千米,国土面积6.97万平方千米,人口不到400万。格鲁吉亚大部分国土为山地和山前地带,海拔在1000米以上。境内最高峰什哈拉峰,海拔为5068米。</p> <p class="ql-block">  入境不多久,看见一条蜿蜒绵亘的大河。格鲁吉亚导游乔治,他自豪地向大家介绍,这条就是格鲁吉亚的母亲河库拉河!库拉河源自土耳其境内的亚美尼亚高原,蜿蜒东流,经过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最终注入里海。</p> <p class="ql-block">  格鲁吉亚号称“上帝的后花园”,自然人文风光很不一般。外高加索巍峨的雪山和原生态美丽的田园风光,希腊神话英雄“伊阿宋”得金羊毛之地,遗世独立的东正教教堂,葡萄酒的发源地,斯大林的故乡,《孤独星球》推荐的最佳旅行地等等,这些元素构成了我们心目中的格鲁吉亚。</p> 洞穴小镇、边境小镇和泉水小镇 <p class="ql-block">  格鲁吉亚的第一个景点是瓦齐尔洞穴小镇,它位于靠近土耳其边境的库拉河河谷中。</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个悬崖上的洞窟群,著名的洞穴城市,曾经有3000多个洞穴,可容纳4万人。整个建筑群包括教堂、小礼拜堂、钟楼、图书馆、秘密通道、修道士洞穴等。公元12世纪,当时的格鲁吉亚国王乔治三世在瓦齐尔建立城堡,作为城镇的边防要塞。女儿塔玛拉继位后,又建立了一座规模庞大的教堂(修道院)。1551年格鲁吉亚军队大败于波斯人,洞穴城市日渐衰落。</p> <p class="ql-block">  洞穴城上下有10多层,各个洞穴互相之间有通道相连,四通八达,构成完整的生活圈。</p> <p class="ql-block">  这个洞穴据说是塔玛拉女王的住处之一。</p> <p class="ql-block">  令人难以置信,在洞穴城中居然有一座完整的教堂——圣母安息教堂,大概有100多平米,有8米多高,教堂包括了壁画、雕塑、装饰艺术品等,充分展示了当时格鲁吉亚的宗教和文化传统。</p><p class="ql-block"> 教堂外墙和天花板上的宗教壁画。</p> <p class="ql-block">  北墙上是格鲁吉亚国王乔治三世和女儿塔玛拉女王的画像,他们都是齐瓦尔洞穴的创建者。教堂的精美壁画历经700多年仍色彩依然。</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通道里走了一圈想找泉水,虽然途中有许多路牌提示,还是用了太多时间,在一位驴友的引导下终于找到了。</p> <p class="ql-block">  这个洞穴的洞口、墙壁和铺在地上的石头都明显有人工雕琢的痕迹,不知道作什么用的,类似的有好几处。</p> <p class="ql-block">  曾经去过土耳其卡帕多奇亚的格雷梅洞穴村和约旦的佩特拉古城,都位于难以到达的悬崖,都以洞穴闻名,都和宗教信仰有关,都属历经久远。相比之下,瓦齐尔洞穴小镇最为神秘,最为宁静,最不为人知,因为格鲁吉亚目前还是一个小众的旅游地。</p> <p class="ql-block">  10日16日晚,住阿哈尔齐赫镇吉诺康体拉巴斯酒店。</p> <p class="ql-block">  阿哈尔齐赫是格鲁吉亚南部的山区小镇,始建于12世纪,距土耳其边境只有十多公里。</p> <p class="ql-block">  10月17日出发前往黑海海滨城市巴统,沿途游玩格鲁吉亚温泉小镇博尔诺米。“Borjomi”博尔诺米矿泉水,其影响力遍及原苏联范围,和红葡萄酒一样,都是格鲁吉亚出口知名品牌。</p> <p class="ql-block">  小镇风景优美,建筑有特色,小公园有免费的矿泉水。</p> <p class="ql-block">  秋风秋雨秋叶,小镇极尽秋天的艳丽。</p> <p class="ql-block">  温泉小镇出来,细雨蒙蒙,秋意渐浓。大巴沿着E60公路,在高加索山脉里穿行,一路向西。</p><p class="ql-block"> E60公路西起法国布雷斯特,东至吉尔吉斯斯坦与中国边境,是欧洲通往中国的主要干道公路。其中格鲁吉亚部分390公里,是其东西向交通的大动脉和一号工程。格鲁吉亚E60高速公路项目由世界银行、欧洲投资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机构提供金融服务。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中国路桥集团、贵州公路集团、湖南路桥集团等参与承建。</p> <p class="ql-block">  格鲁吉亚高速公路不收费,建成一段就开通一段。不记得高速公路转国道,国道转高速公路如此反复了几次。</p><p class="ql-block"> 在新旧两条E60公路的交界处,拍到即将建成通车的高速公路雄姿。</p> <p class="ql-block">  在格鲁吉亚能见到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成果,是旅途中的意外收获。后来从巴统返回第比利斯途中,也经常看到中国基建的施工现场,看到中国工程车和中国人。</p> 璀璨的黑海明珠—巴统 <p class="ql-block">  下午四时半到巴统,阿哈尔齐赫到巴统距离不到200公里,扣除游玩温泉小镇时间和午餐时间,足足走了6个小时。原来安排坐船游黑海,因风太大被临时取消,先安排游玩巴统滨海大道。</p><p class="ql-block"> 巴统市(Batumi)位于格鲁吉亚西南部的黑海之滨,是格鲁吉亚阿扎尔自治共和国的首都,面积200平方公里,人口仅50多万。这里拥有迷人而悠长的海岸线和一望无际的黑海,早在苏联时期就是著名的度假疗养胜地。格鲁吉亚独立后,因赌场众多,巴统被称为黑海边的“拉斯维加斯”。</p> <p class="ql-block">  巴统的滨海大道非常美丽。一边是蔚蓝的黑海,风大浪大,海水呼啸着冲击岸边,拍浪涌动,激起千堆雪。一边是现代、奇特、前卫的建筑,营造着浪漫而奢华的气氛,游人和市民有的走滑轮,有的自行车,有的在跑步,而大多数游客在悠闲地散步,十分惬意。</p> <p class="ql-block">  海边的摩天轮在阳光下闪烁着五色光,很应景。</p> <p class="ql-block">  充满未来主义色彩的金属塔叫字母塔是,是一座145米高、中空的圆柱形建筑,33个格鲁吉亚字母在塔身上呈螺旋型上升,塔心是一部通至塔顶的电梯。与它隔街相望的,便是巴统最大最豪华赌场——帝国赌场。</p> <p class="ql-block">  滨海大道的爱情雕塑《阿里和尼诺》,讲述了阿里和尼诺这两个宗教信仰不同的男孩女孩的悲情故事。这是一座会移动的雕塑,两座高8米的人形雕塑,相遇,相识,相拥,相离,分分合合,循环往复。相爱不能相守,动人的爱情故事使人不由为之伤感。</p> <p class="ql-block">  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凄美的爱情故事。意大利有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国有梁山伯与祝英台。格鲁吉亚的阿里和尼诺的爱情故事也将会久久留驻在人们心中。</p> <p class="ql-block">  黄昏中,展示现代的摩天轮与宣示爱情的阿里尼诺塑像重合。</p> <p class="ql-block">  黑海(Black Sea)是欧洲和亚洲之间的一个内陆海,面积约42万平方公里,黑海通过土耳其海峡与地中海相连接。注入黑海的重要河流有多瑙河、第聂伯河和顿河等。黑海国家有土耳其、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乌克兰、俄罗斯和格鲁吉亚等6个国家,沿海重要城市有索契、伊斯坦布尔、布尔加斯、瓦尔纳、康斯坦察、敖德萨、塞瓦斯托波尔、巴统等。</p><p class="ql-block"> 这是第三次面对黑海了,第一次在罗马尼亚的康斯坦察,第二次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在此不由想起乌克兰敖德萨的老同事、老朋友张炳琳,给他发了微信致意:“炳琳兄,我在格鲁吉亚的巴统,隔海向你致以诚挚的祝福!”他马上打电话告诉我一切都好。目前那边战事烦扰,旅游有风险,相约等局势平静后,在敖德萨见面叙旧。</p> <p class="ql-block">  巴统的海滩没有细碎柔软的沙滩,而是一大片的鹅卵石滩。石滩上很多人等待着日落,欣赏晚霞满天。</p> <p class="ql-block">  鹅卵石海滩上,两只狗狗嬉闹追逐。</p> <p class="ql-block">  巴统被称为格鲁吉亚的“黑海明珠”。因靠近土耳其深受伊斯兰文化的影响,历史上又被周边国家争夺占领,包括古希腊、奥斯曼以及俄罗斯帝国,因此巴统城市建筑融汇不同文化风格——古典与现代,欧洲文化与亚洲文化等。这里的居民也有着不同的宗教信仰。在格鲁吉亚,巴统是最欧化的城市,混搭了高加索和土耳其的风情,整个城市充满现代化的气息和经济的活力。</p><p class="ql-block"> 住宿酒店旁的万怡酒店是巴统的地标建筑。</p> <p class="ql-block">  10月18日,继续游览巴统的欧洲广场、城堡,坐船感受黑海的风。</p> <p class="ql-block">  欧洲广场C位是美狄亚纪念碑,取材于希腊神话中美狄亚帮助伊阿宋智取金羊毛的故事。希腊神话中,阿尔戈英雄们在伊阿宋带领下,来到科尔基斯王国寻找金羊毛。科尔基斯王国的公主美狄亚被爱情之箭射中,不顾一切帮助伊阿宋克服各种困难,取得金羊毛。</p><p class="ql-block"> 科尔基斯王国是古代格鲁吉亚的两个王国之一,位于今格鲁吉亚的西部沿海,即黑海一带。</p> <p class="ql-block">  欧洲广场被古典主义的欧式风格建筑所围绕,感觉特别像欧洲的小城市。</p> <p class="ql-block">  这座红白砖镶砌的圣母主教座堂建于1900年,最开始是天主教教堂,在苏联时期关闭了一段时间,独立后作为东正教教堂重新开放。</p> <p class="ql-block">  格鲁吉亚东正教教堂大多拥有圆型穹顶。这个教堂因出资建造者信仰天主教,所以有着典型的哥特式尖顶和天主教常见的彩色花窗,每一个窗不一样的图案,在光线投射下形成美丽的彩色光影。</p> <p class="ql-block">  等到可以开船了,兴致勃勃登上一只海盗船,开始黑海巡游。感觉黑海并不黑,海水碧绿碧绿的,完全不是如它名字所描述的那样“黑”。</p><p class="ql-block"> 黑海是世界最深的内海之一,海水平均深度为1271米,上层200米左右的深处,集中了几乎所有的海洋生物。200米以下的生物极少。</p><p class="ql-block"> 黑海是连接东欧内陆和中亚、高加索地区进出地中海的主要海路,黑海航道是古代丝绸之路由中亚通往罗马的北线必经之路,黑海在航运、贸易和战略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  巡航时间只有半个多小时,在巴统附近海域转了半个圈,从黑海中回望了巴统的滨海大道和几个熟悉的建筑,兑现海上打卡。</p> <p class="ql-block">  坐罢海盗船,总要和海盗合个影。</p> <p class="ql-block">  巴统城外的古尼奥要塞于1世纪时由罗马人所建,作为军事防御体系的重要要塞;6世纪被拜占庭占领,16世纪成为奥斯曼帝国的属地,保留了三个时期的文化层。</p> <p class="ql-block">  在石墙围绕的要塞内,有磨坊、浴室、营房等遗址。</p> <p class="ql-block">  这个要塞还有重要意义,传说十二门徒之一的圣徒马提亚在此处受石刑而死,遗体就埋在要塞内。这块石头是行刑的主要凶器,信徒将石块刻字记载以示纪念,为此专门修亭房保护。</p> 神话里的古城库塔伊西 <p class="ql-block">  下午告别巴统,前往库塔伊西。</p><p class="ql-block"> 库塔伊西是格鲁吉亚古王国科尔基斯的首都,希腊神话英雄伊阿宋取得金羊毛之地。中世纪几代帝王在此修建了宏伟的修道院和教堂,是高加索地区和基督教文化的中心。</p><p class="ql-block"> 库塔伊西历史古迹很多,著名的是巴格拉特教堂、格拉提教堂和修道院,都于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  格拉提修道院修建于1106年,曾是中世纪格鲁吉亚的精神和文化中心,被誉为“新雅典”和“第二耶路撒冷”。修道院由三座不同时期建成的教堂和一座钟楼、一座学院组成。</p> <p class="ql-block">  格拉提修道院的最大看点是教堂内部的马赛克画和壁画。在历经了时间洗礼和外族入侵之后,这些壁画依然色彩鲜艳而丰富,彰显了当时格鲁吉亚宗教文化的繁盛。</p> <p class="ql-block">  教堂内的壁画绘于16世纪,色泽十分艳丽。</p> <p class="ql-block">  教堂里面在整修,杂乱的架子掩饰不了这些壁画的艳丽。</p> <p class="ql-block">  文明古城库塔伊西有两处世界文化遗产,再一处就是巴格拉特大教堂,以统一格鲁吉亚的第一代君主巴格拉特三世命名,于10世纪末开建,11世纪初建成。</p><p class="ql-block"> 巴格拉特大教堂为十字型圆顶建筑,中央的大圆盖顶,由4根独立的高柱和相互重叠的拱门支撑。教堂内墙用马赛克装饰,外壁有精美的花卉和动物浮雕,代表了格鲁吉亚中世纪繁盛时期的艺术水平和风格。</p> <p class="ql-block">  主教堂和旁边钟楼都有蓝绿色的穹顶,这在东正教教堂里并不多见。前面空地上有一座巨大的十字架。</p> <p class="ql-block">  这座教堂坐落于乌克梅里奥尼山上,在这里可以俯瞰库塔伊西全城。</p> <p class="ql-block">  有意思的是,该教堂1994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之后,在修缮中对原有遗址造成不可逆的破坏,2017年被取消世界文化遗产资格,成功变成“前世遗”,实在少见。</p> <p class="ql-block">  库塔伊西住宿酒店。</p> <p class="ql-block">  10月19日上午,游玩库塔伊西老城区。库塔伊西是格鲁吉亚受俄罗斯文化影响最大的城市,有许多前苏联的印记。</p><p class="ql-block"> 位于库塔伊西中心广场的科尔基斯喷泉,最高处两匹跃然而起的金色战马是科尔基斯国王的坐骑。周围装饰着的30只动物雕像,皆是考古发掘文物的同比例复制品。</p> <p class="ql-block">  库塔伊西的梅斯基什维利歌剧院。</p> <p class="ql-block">  库塔伊西的苏联雕塑公园也有许多游客。</p> 斯大林故乡—哥里 <p class="ql-block">  从库塔伊西出来,沿着库拉河继续向东,中午时分来到哥里。哥里是一个非常小的城市,它的名片就是斯大林的故乡,有世界唯一的官方斯大林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斯大林塑像。</p><p class="ql-block"> 斯大林是原苏联主要领导人,主要历史功绩是二战时期领导苏联红军,与盟军协力击败轴心国,取得了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斯大林在俄罗斯评价甚高,但在格鲁吉亚,除了家乡哥里市,人们对这位重量级“老乡”的感情非常复杂,极具争议。</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分两层。进去时游客挺多,各个展馆都有旅行团导游在介绍。</p> <p class="ql-block">  前苏联15个加盟共和国加上俄罗斯,共16个国旗,中央是苏联国旗。</p> <p class="ql-block">  斯大林在克林姆林宫的办公室原型。</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有许多世界各国赠送给斯大林的礼物。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赠送的贺寿锦旗。</p> <p class="ql-block">  斯大林故居位于博物馆外边,是斯大林出生的地方,一个很小的房子,但在上面有保护层,以防淋雨损坏。</p> <p class="ql-block">  外面公园停了一个火车车厢,是当年斯大林的专列,斯大林1945年夏天参加德国波茨坦会议时就是乘坐这个专列。</p> 横贯高加索山脉的军事大道 <p class="ql-block">  军事大道是一条从格鲁吉亚第比利斯至俄罗斯北奥赛梯首府弗拉季的跨境公路,全长212公里,格鲁吉亚境内200公里。1801年,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为便于调动军队,下令将一条穿越高加索险峻山区的小路改造成军事大道。前苏联时期,在沙俄旧路基础上扩建成双向两车道公路。这是唯一一条纵贯高加索山脉绝美公路,串起了姆茨赫塔古城、阿拉格维湖、阿纳努里要塞、古多里、卡兹别克、俄格友谊纪念碑等著名景点。由于行程安排关系,从哥里市到古多里,从古多里返回第比利斯必然都要从军事大道走,来回分别安排了不同的景点。</p> <p class="ql-block">  阿纳努里要塞座落在军事大道一侧阿拉格维湖西北角的山腰上,外观有点像中世纪城堡,古老的建筑和高加索的背影、清澈的湖水完美融合,构成一种遗世独立的美。这个画面曾经出现在《孤独星球外高加索》的封面。</p><p class="ql-block"> 阿纳努里要塞最早于13世纪建成,是格鲁吉亚阿拉格维王朝时领主的军事城堡,以抵御外来侵略。一直到19世纪,虽然期间统治者多次更迭,军事城堡功能不变。</p> <p class="ql-block">  阿拉格维湖是首都第比利斯的主要水源地。</p> <p class="ql-block">  阿纳努里要塞不大,主要由一座古堡和一座高大的方塔组成,中间由石头垒砌的城墙相连。</p><p class="ql-block"> 格鲁吉亚导游乔治带我们独辟蹊径,从围墙边上的一条小斜坡,登上破败的塔楼。上塔楼的石梯又陡又滑又小,仅容一人通过,上下都要手脚并用,一不小心会撞到,很惊险。可怜的乔治身高1.96米,爬楼梯尽显劣势。</p> <p class="ql-block">  非常幸运的是,只有从塔楼的小孔向外拍才能同时拍到两个教堂的尖顶和阿拉格维湖。</p> <p class="ql-block">  跟着乔治再爬一层塔楼,视野更开阔了,两座教堂和整个要塞尽显眼前。靠近湖面的灰绿色穹顶教堂,是1689年建的圣母升天教堂;近处的是更为古老的救世主教堂。</p> <p class="ql-block">  军事大道上的阿拉格维湖大桥,在上面才可以拍到阿纳努里要塞全景。</p> <p class="ql-block">  结束阿纳努里要塞游玩继续北上,蜿蜒的盘山路上,开往俄罗斯的货车排成长龙,绵延数公里,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  大巴一路往北,海拔变高,这条豪气的公路竟然越来越妩媚。沿途深秋的树叶似被上天掀翻了颜色瓶,金黄的橙红的深棕的绿色的,不断地变化、变幻出一场场视觉的盛宴。临近古多里,秋天和冬天迎头相碰,上面是皑皑的雪山,下面是多彩的秋色,这就是高加索的深秋。</p> 日照金山下的古多里 <p class="ql-block">  到达高加索山脉中心、海拔2200米的古多里,有意外的惊喜。原来10月中旬还没到滑雪季节,住宿酒店除了我们没有其他客人。再是,昨天的一场大雪给高加索山脉披上一件美丽的盛装。</p> <p class="ql-block">  大雪铺天盖地,惊喜了大部分来自南方的大妈大叔,他们冒了严寒,漫步在松软的雪地,那久违了的沙沙声是那样悦耳,那白色的地毯任你踩踏,那假意的矜持不再拥有。</p> <p class="ql-block">  古多里的滑雪季从12月中旬开始,至次年的4月中旬结束,所以看不到高加索山脉的古多里堪与阿尔卑斯山媲美的滑雪场。但古多里这美丽的雪山雪景已经给了我们很不一般的感受。</p> <p class="ql-block">  古多里的早晨更美,朝霞映照着雪山,发出奇异的金光,周边所有的景致,在雪山的映衬下都显得那么和谐、那么生动、那么美丽。</p> <p class="ql-block">  而且,金山普照是渐进式的。太阳初升时,雪山也刚苏醒,金光只在雪山的上部巡游。而后太阳渐渐升高,但给人的感觉是雪山一下子变得金光普照,美丽灿烂。这个时间并不长,随着太阳再升高,雪山又变白了,非常纯洁的白色,永远不变的白色。</p> <p class="ql-block">  在高加索雪山有非常多的流浪狗,看你在拍照,毫不怯生地跑来求玩。我们没有养过狗狗,对飞奔而来的流浪狗心里有阴影,实际的画面很温馨。据说这流浪狗都打了疫苗,在格鲁吉亚游玩时,没有听说过流浪狗攻击人的事。</p> <p class="ql-block">  离开古多里时,旅行团全体在酒店门口雪地里合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