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历史悠久,南诏、大理国两个地方政权曾在唐、宋存在过500多年。现在的大理古城是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明军攻占大理,并筑新的府城。<br>古城保存了框架,城门及建筑大多为重修,主城门南城门是1982年重修的,还有与南城门相距不远的五华楼。 南城门与五华楼之间有一些古建,例如云南总统兵马大元帅府,有些古建以客栈酒店形式经营维护也是一种保护方式。 主街很热闹,两边店铺云集,店铺前也都是连绵的摊位,卖着各种云南特色产品。 店铺太多了,眼花缭乱,一个金光闪闪的的地方很吸引视线,是获得缅甸联邦共和国驻华大使馆授权的京东缅甸国家馆,里面色彩缤纷。 大理古城已经商业化,主街以外的居民区也是精心整修过的,比主街多了一些安静和生活气息。 如果想体会真正的大理古城,可以到大理市市政府驻地下关镇龙尾城遗址看看。 “龙尾城”是唐天宝二年(公元743年),南诏王皮罗阁从现今巍山的“巄图城”迁都“太和城”后,延至阁罗凤立位,又筑了“大厘城”(今喜洲),及上关的“龙首城”、下关的“龙尾城”,派兵在上、下两关驻守拱卫国都。<br>龙尾关城楼在龙尾古城南端,背靠龙尾城,前临水流湍急的天然护城河西洱河。 古街的排水系统特别好,我们去时赶上了一场大雨,街上竟然少有积水,只有青石板路上的一些小水洼。 两旁的建筑经雨润泽,多了几分古色古香,具有典型的滇西风格,大多是二层小楼,二楼的窗户小而低,可能与多雨多风有关,很多年久失修。 正是这样的老建筑才让人们看到一百年前的大理的样子,如果开发也要保留。 古街的人自在地过着自己慢节奏的生活,街中黑板上的通知让人回到大集体时代的感觉。 只有几家个人的小店卖些米线之类,还有几家小酒吧之类,估计不久古民居都会被发掘利用而成客栈之类的旅游新热点。 来大理不看洱海,就像到北京没看天安门。看洱海不一定要到特定的旅游区,大理市建的洱海生态廊道就是绝佳的地方,一条长达46公里的观光步道,随处可以欣赏大理“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自然风光。 洱海生态廊道将沿岸各具特色的白族传统村落连接在一起,起点位于大理州妇幼保健院(或儿童医院)、苍山十八溪之阳南溪的入海口处,终点在桃源码头,全长共计46公里。<br>我们走的是住处附近的龙龛码头到才村码头一段。 洱海生态廊道不收费,乘坐景区的观光电瓶车、黄色的共享单车和山地自行车是有偿的,根据自己需要可供选择和使用。<br>旺季时,只能在电瓶车起点乘坐电瓶车,且中途只可下车,不能中途上车。 骑共享单车比较自由,可以随时停靠海边,在比较宽敞的地方拍照打卡,“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沿海边栈道溜达更自由,慢悠悠地欣赏,累了找块大石头坐下来,静静地吹海风,看洱海,观苍山。 沿路基本都是客栈,天色晚了,可以住在这里体会“白吃白喝”,把酒话苍山洱海。 我们乘坐电瓶车到此段电瓶车的终点站才村码头。 <br>在才村租了村民的电三轮,一路风驰电掣到达大理古城。 <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