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江抗”的历史沿革轶事

钱一鸣

抗日战争时期的苏南东路地区,是指锡(无锡)澄(江阴)公路以东、京沪铁路两侧的狭长地带,包括当时吴县、常熟、太仓、吴江、昆山、苏州全境和无锡、江阴大部分以及上海郊县地区。南起太湖,北至长江,东接上海,其间河网密布,公路纵横,交通便利,物产丰饶,经济繁荣,文化发达,人口稠密。由于距离南京(当时是汪伪国民政府首都)、上海(侵华日军派遣军司令部驻地)、苏州(汪伪江苏省会)等大中城市较近,因此东路地区既是日伪军重兵把守的心脏地区,又是国民党顽固派限制新四军活动的“禁区”。然而,就是在这个交通便捷、河湖密布,不利于开展游击战争的平原水乡地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江南抗日义勇军(简称“江抗”),坚决执行中央“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的战略方针,突破国民党顽固派的“禁令”,挺进东路地区,开展游击战争,纵横驰骋,英勇作战,沉重打击了日伪军,创建了抗日游击根据地,鼓舞了苏南人民抗战的信心,也大大发展壮大了自己的队伍,在苏南东路地区的抗战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江抗”起源于江阴,受编于茅山,发展于东路,隶属于新四军第1支队,由陈毅司令员领导指挥。在成立后的二年五个月的征战史中,它曾先后使用过江南抗日义勇军第3路、江南抗日义勇军总指挥部、江南抗日义勇军东路司令部和江南抗日救国军东路指挥部四个番号。它经历了两个重要发展时期。1939年5月,“江抗”奉命东进抗日,一路征战,捷报频传,直抵上海近郊。短短四个月,部队从最初的1000余人,迅速发展为5000余人,武器装备大为改善。10月,“江抗”主力西撤北上,留下一批伤病员在阳澄湖地区养伤。11月上旬,上级指示重建部队,以伤愈归队的伤病员为骨干,成立了江南抗日义勇军东路司令部(简称新“江抗”),次年4月改称江南抗日救国军东路指挥部。部队由重建时的一个连几十人,一年多时间就扩展到三个纵队3000余人。1941年3月,新四军部队统一整编,新“江抗”部队改编为新四军第6师第18旅。 “江抗”的发展历程,就是由弱到强、由小到大、由地方武装到主力部队的艰苦卓绝的战斗历程,创造了在敌人心脏地带、平原水乡地区建立抗日根据地、壮大发展队伍的奇迹。在它的历史沿革中,还有几则逸闻轶事。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先有“三路”,后有“二路”,独缺“一路”</b></h1> 1937年“七七”事变全民族抗战爆发后,苏南地区成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战略后方。人民群众奋起反抗,乡间自发性的抗日自卫武装风起云涌。在江阴地区活跃着两支颇具规模影响的抗日自卫武装,分别是梅光迪领导的澄西抗日游击队和朱松寿领导的澄东抗日游击队。1938年2月,中共上海党组织派何克希、吕平等人与江阴地方抗日武装联系,进行争取改造工作。5月,为加强领导,成立了“中共澄锡虞工作委员会”(简称澄锡虞工委),何克希任书记。随后,澄锡虞工委授予梅光迪部“江南抗日游击大队”番号,任命梅光迪为司令。同时派张志强(江阴人)到朱松寿部开展争取工作。8月,澄锡虞工委授予朱松寿部“苏浙人民抗日自卫军”(简称江阴民抗)番号,任命朱松寿为司令,张志强为政治部主任。澄锡虞工委还在澄西西石桥一带举办“青训班”,培训抗日骨干。学员主要是当地的抗日积极分子以及上海动员下来的工人、学生等爱国青年。 9月,新四军第1支队司令员陈毅,派新四军第2团参谋长王必成率部东进澄锡虞地区战略侦察。澄锡虞工委与之取得联系,并带梅光迪部、朱松寿部和青训班三支地方武装一起行动,参加了多次战斗,经受了锻炼考验。10月,澄锡虞工委奉命率领所属三支武装到达茅山地区整编。为不受国民党的限制,陈毅决定不使用新四军的番号,而授予该部以“江南抗日义勇军第3路军”(简称“江抗”3路)番号,隶属新四军第1支队建制。为何授予“江抗”3路番号,陈毅考虑一是为了迷惑敌人,二是为今后发展留下空间。任命梅光迪为司令,何克希为副司令(实际是政委),吕平为政治部主任。另派红军出身的新四军第2团组织股长徐绪奎任参谋长。下辖三个连,各连均建立党支部。从新四军战地服务团抽调了三名党员,担任连队指导员。从此,“江抗”3路成为苏南东路地区最早接受新四军改编的地方抗日武装,正式加入新四军战斗序列,走上了新的发展历程。“江抗”3路作为东进的先行部队,从茅山挺进武(武进)南、锡(无锡)西地区,开展抗日武装斗争,为“向东作战”开辟了前进阵地。 1939年5月1日,陈毅司令员命新四军第6团执行“向东作战”任务。为防止国民党第三战区借口阻止东进行动,部队使用江南抗日义勇军的番号,第6团领导人全部使用化名,团长叶飞化名叶琛、副团长吴焜化名吴克刚、参谋长乔信明化名汪明、政治处主任刘松清化名刘清。并抽调部队成立了新6团(对内称),对外称6团,在茅山地区活动,掩护迷惑第6团东进行动。叶飞率部从茅山出发,在武进南部戴溪桥与“江抗”3路汇合。随后,成立江南抗日义勇军(简称“江抗”)总指挥部,梅光迪任总指挥,叶飞、何克希、吴焜任副总指挥,乔信明任参谋长,刘飞任政治部主任。“江抗“总指挥部下设第2、第3两路。第6团改称“江抗”2路,“江抗”3路不变。5月5日,江抗总指挥部率2路、3路两支队伍从戴溪桥出发,渡过京杭运河,跨过京沪铁路,进入苏南东路地区,开始了艰苦的东进征程。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 活跃在苏南无锡地区的“江抗”部队</b></h5> “江抗”2路 、3路挺进东路地区后,并肩作战,纵横驰骋。首战黄土塘、夜袭浒墅关、火烧虹桥机场,直抵上海近郊,威震江南。开辟了东到淞沪边境、西到常州、南到太湖、北到长江的一块抗日游击区。部队也得到了迅速发展,短短四个月,从东进时的1000余人发展到5000余人。8月底,“江抗”部队整编,采取以老带新的方法,编成第2路、3路、4路、5路,另设2个机枪连,唯独1路番号空缺。10月,“江抗”部队西撤,在江阴西石桥进行了整编,撤销第2、3、4、5路番号。以原2路为主,并入5路部分,合编成“江抗”1团。以3路为主,并入4路部分,合编成“江抗”2团。“江抗”编成2个主力团后,随即开赴扬中整训,与挺进纵队会师。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江抗”1团、2团分别五年再次合编于同一部队</b></h1> 1939年11月,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决定江南抗日义勇军与新四军挺进纵队合编,合编后仍称新四军挺进纵队(简称“挺纵”),管文蔚任司令员,叶飞任政委兼副司令员。下辖四个团,“江抗”1团改编为“挺纵”1团,“江抗”2团改编为“挺纵”2团。不久,“挺纵”1团北渡长江,进至江都吴家桥地区,开辟苏北抗日根据地。在大桥镇、三官殿、三江营和郭村打了四仗,四战四捷。1940年7月,“挺纵”1团改编为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第1纵队第1团。1941年2月,改编为新四军第1师第1旅第1团。1944年12月,改编为新四军第1师教导旅1团。 扬中合编后,为掩护挺进纵队北上,巩固苏南东路地区阵地,“挺纵”2团提前结束整训,奉命南下返回江南,以“江抗”2团的名义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先是在丹阳、武进一带征战,沉重打击了日伪军。1940年6月,“江抗”2团二次东进,袭击了驻扎江阴长泾的国民党忠救军澄锡虞特派员的司令部,俘获了二十余人枪。接着,“江抗”2团与新“江抗”2支队在锡北张缪舍胜利会师,继续开辟沿江地区。6月底,苏北郭村战斗打响,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电令“江抗”2团渡江北上增援,离开了征战近两年的苏南地区。 不久,“江抗”2团改编为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第2纵队9团。随后参加了营溪、姜堰战斗以及著名的黄桥战役。战斗中,团长徐绪奎不幸牺牲,成为黄桥战役中我军牺牲的最高级别的指挥员。1941年2月,9团改编为新四军第1师2旅6团。9月,6团1营改称“淮宝支队”,在2旅参谋长杜屏率领下,开辟淮(阴)、宝(应)地区。1942年8月,“淮宝支队”归建,返回苏中2分区。9月,部队实行主力地方化,6团1营改称2分区特务营;2、3营分别与兴化、台东地方武装合编,改称兴化独立团、台东独立团。6团番号撤销。1944年3月,2分区以特务营为基础,扩建为2分区特务团,恢复了团的建制。10月,编入东台独立团的地方武装,上升为苏中军区特务2团,1944年12月,根据上级命令,以原1旅1团、特务2团、高邮独立团为基础,组建新四军第1师教导旅。特务2团编为教导旅2团,而教导旅1团则是1旅1团,也就是原“挺纵”1团(“江抗”1团)。昔日在苏南东路并肩战斗的两支“江抗”兄弟部队,在扬中分别五年后,重又集结于同一支部队,共同开始新的征程,不能不说是个历史奇缘。 此后,这两支同根连枝的部队紧密团结,同心合力,南征北战,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赫赫战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1949年2月全军统编时,定番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军58师172团、173团,它们的前身就是“江抗”1团和“江抗”2团,同为第20军的四大主力团。欣慰的是,这两支部队现仍处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序列,隶属于第83集团军某合成旅(功勋卓著的“杨根思部队”),驻扎中原,枕戈待旦。 <h5> <b>2021年7月河南地区遭遇洪水,“杨根思”部队紧急出动抢险救灾</b></h5>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江抗”走出了两支航空兵部队</b></h1> 鲜为人知的是,还有两支从“江抗”延续发展的部队,在建国后成建制转隶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部队,成了空中雄鹰。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b>空军“兴化团”(原空11师31团)。</b>空军“兴化团”的前身是兴化独立团,是由“江抗”部队延续而来。1942年9月,新四军1师实行精兵简政,主力部队地方化,新四军第1师2旅6团(原“江抗”2团)1营改编为苏中2分区特务营,3营则与兴化独立团合编,改编为苏中2分区兴化独立团。该团1945年8月参加解放兴化战战役,组成勇敢队,杀出一条血路,率先登上城楼,攻入兴化城,该团被新四军苏中军区授予“兴化部队”荣誉称号。1945年9月,改编为苏中军区第2旅第4团。1946年5月,改编为华中野战军第10纵队第87团。1947年3月,转隶华东野战军第11纵队,番号不变。5月,改称第11纵队第32旅第94团。1949年2月全军统编时,定番号为第29军第86师第256团。1951年2月,第86师调归空军改建,在徐州成立空军第11师。86师师部改建为空11师师部,第256团改为空11师31团。 <h5><b>在部队驻地的一江山岛战役纪念园中的雕塑</b></h5> 有着“敢打、硬拼、必胜”顽强战斗作风的空军强击航空兵第11师,这是空军强击航空兵部队中,唯一一支有过实战经历的部队。1954年11月1日至1955年1月18日,空11师31团参加了解放浙东沿海岛屿战斗,对大陈岛、一江山岛守敌有生力量和军事设施实施攻击,命中率90%,炸毁敌军营房9栋,面积约8000平方米,击伤敌舰3艘,毙伤敌20余人,有利支援了登陆部队攻击大陈岛、解放一江山岛。直接参战的空31团及空33团1大队荣立集体二等功。空31团1大队飞行员刘建汉,他奋不顾身地冲过敌人的高射炮火,接连投下4颗炸弹,3颗命中,重创敌舰,荣立一等功,并荣获"二级战斗英雄"称号。<br><br><div>尽管空11师31团隶属关系多次变更,但经过70年的锤炼和建设,目前已经具备担负对地、海面战役战术纵深目标攻击和近距离空中火力支援任务,成为空军一支重要的战斗力量。</div> <b>海空雄鹰团(海军航空兵原第4师10团)</b>。海空雄鹰团”的光荣历史可以追溯到烽火连天的抗日战争,该团的前身为江南抗日义勇军。1939年9月,“江抗”西撤后,在阳澄湖畔留下了一批伤病员养伤。11月,上级派员重建部队,开展敌后斗争。11月6日,以伤病员为主体的江南抗日义勇军东路司令部(简称新“江抗”)宣告成立。新“江抗”不断发展壮大,部队编成了三个纵队。1941年1月,新“江抗”第3纵队改编为新四军第6师第18旅54团。随后渡江北上开辟苏中根据地。1942年1月,54团团部及3营与地方武装合编为高宝独立团,1943年2月改称高邮独立团。1944年8月与第1军分区特务营合并,编为第1军分区特务第2团;同月,参加解放宝应战斗,并在兴化战役中协同特务第1团主攻东门突击成功,获苏中军区授予"兴化部队"光荣称号。后又经多次改编和隶属关系调整,但该团勇猛顽强、不怕牺牲、敢打敢拼的战斗作风始终没变。解放战争期间,该团先后改编为华东野战军第10纵队30旅89团、11纵队32旅95团。1949年1月全军统编时定番号为第29军86师257团。 1951年3月,257团奉命改编为空军航空兵空17师第49团,加入了人民空军的序列,开赴河北杨村、唐山训练。仅仅一年后,全团在人均飞行20个小时的情况下,入朝作战,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取得击落敌机13架、击伤敌机3架的辉煌战绩。1953年该团飞赴浙东前线,参加解放一江山岛作战。1954年编入海军序列,改称海军航空兵第4师10团,在国土防空作战中立下彪悍战功。1965年12月29日,国防部授予该团“海空雄鹰团”荣誉称号,是军史上第一个被国防部授予荣誉称号的团级单位。该团先后创造了“同温层开炮”“双机对头着陆”等空战史上的八个第一,涌现出了王昆、舒积成、王鸿喜、高翔等大批战斗英雄。 <h5><b>196年12月18日,海军在青岛举行“海空雄鹰团”命名大会</b></h5> 如今的“海空雄鹰团”已扩编成海军某航空兵旅,作为人民海军航空兵的“王牌”力量,在维护祖国海空安全的使命中继续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