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加德满都(Kathmandu)是我们此次尼泊尔之行的出入境口岸。由于此行的主要目的是布恩山徒步,我们在加都只停留了两晚。时间虽短,对加都的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别样的风土人情印象深刻,下次来一定多住几日。</p><p class="ql-block">重要的事情先说:</p><p class="ql-block">入境签证:尼泊尔实行落地签,出行前旅行社帮我们在网上填好了15天的旅游签证申请表。航班落地后凭此表,护照和$30美金现金(或220元人民币)排队缴费即可获得签证。(注:落地签对中国公民免费,无需排队缴费。)</p><p class="ql-block">酒店:第一晚住市区尼泊尔特色的Dwarika‘s Hotel. 第二晚住泰美尔区万豪旗下的Aloft。</p><p class="ql-block">交通:旅行社安排了机场接送和市内用车。尼泊尔车况普遍较差,有些车后备箱只能装下一只大箱子,订车时需注意。</p><p class="ql-block">导游:旅行社安排了尼泊尔帅哥苏喜(中英文)全程陪同。</p><p class="ql-block">货币:尼泊尔卢比:人民币约为 18:1.</p><p class="ql-block">气候:加德满都谷地海拔约1400米,由于喜马拉雅山脉阻挡了北方的寒气,11月的加德满都每日阳光明媚,气温摄氏10-20之间,温暖如春。</p> <p class="ql-block">从飞机上俯瞰加德满都,居住着尼泊尔3000万人口的1/5,看着这密密麻麻的房屋会不会诱发密集恐惧症?</p> <p class="ql-block">进入入境大厅迎面而来的是一尊佛祖释迦摩尼的金色座像,两侧分别用尼英文写着:佛祖的诞生地。释迦摩尼在佛教的地位堪比耶稣在基督教的地位,因此这里也是圣诞之地。</p> <p class="ql-block">微信真是个好东西,出发之前已经和当地客服和导游建好群,所以出境后毫不费力地找到来接机的帅哥导游苏喜。苏喜给我们带上鲜花串成的花环,瞬间有了VIP的感觉,然后驱车前往酒店。</p><p class="ql-block">酒店房间还没准备好,于是我们存入行李,直奔13公里之外的古城巴克塔普尔(Bhaktapur,原名巴德岗)。</p><p class="ql-block">这天是周六,是尼泊尔人一周中唯一的休息日,不堵车。虽然每周工作六天,不同于中国996,尼泊尔人根据季节不同每天工作6-8小时,而且节假日很多。</p> <p class="ql-block">尼泊尔总人口3000万,导游说有80多个民族,120多种语言。或许他们的民族之分就像我们的广东人和上海人,语言之分就像我们的粤语和上海话吧。尼泊尔全民信教,印度教占85%,佛教占10%,其余的是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尼泊尔有自己的历法,现在已经进入尼泊尔历2080年。</p><p class="ql-block">加德满都建城于公元723年,是一个拥有1200多年历史的都城。传说加德满都谷地(Kathmandu Valley)曾是一个巨大的湖泊。佛教说湖中有莲花一朵乃佛陀化身,中国五台山的文殊菩萨前来敬拜,见众生疾苦,便以智慧之剑,于水府之南劈出一道峡口,泄去洪泽,谷地遂成宜居之地;印度教则说,谷地缔造者,乃保护神毗湿奴(Vishnu)化身之八克里希纳(Krishna),他以万钧雷霆,裂山成渠,引水南下,方让出一片丰饶谷地。于是,百姓欢天喜地,来到谷地,建房耕种,定居下来,形成城市。</p> <p class="ql-block">加德满都谷地农业发达,自古又是印度和西藏的通商要道,商贾们南来北往,文化同商品一起通达。<span style="font-size: 18px;">佛教的兴起和衰微,</span>印度教的传播与发达,王朝转换政权更迭,给这个谷地留下独特的文化和数不清的遗迹。尼泊尔共有8处世界文化遗产,除佛陀出生地蓝毗尼之外,7处都在加德满都谷地,这里有三个杜巴(意皇宫)广场(巴克塔普尔,加德满都,帕坦),此外还有众多大大小小(一说有3000座)的庙宇,神殿,佛塔以及建筑精美的民宅。</p> <p class="ql-block">印度教源自婆罗门教,影响着尼泊尔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印度教是多神教,据说各种大大小小的神灵多达3000万,但有三个主神,即梵天(创造之神),毗湿奴(维护之神)和湿婆(消解和重建之神)。印度教信徒主要崇拜的是毗湿奴和湿婆神,以及他们的各种化身。在印度教中佛陀释迦摩尼是毗湿奴的第9个化身。</p> <p class="ql-block">这是巴克塔普尔街头的一个敬拜湿婆神的庙宇,有当地的居民前来膜拜。每个宗教有各自的拜神仪式,比如希腊人的拜神仪式是比美(奥运会的来历),基督教是唱诗和祷告,佛教(佛虽不是神,但被当做神拜)是烧香磕头。印度教并没有繁杂的仪式,信徒会给神像的身上放少许米粒,红粉,花瓣之类的“贡品”,或站或坐,驻留数秒钟就离去了。</p> <p class="ql-block">下图的这个石磨状的东西就是湿婆神的基本相林伽(男根)。苏喜告诉我们在湿婆庙中通常见不到人形湿婆像。湿婆庙和家宅的湿婆神龛主要供奉林伽。林伽以约尼为底座,约尼象征女性生殖器,寓意:阴阳二性永远不离,阴阳交合即万物的总体。这让我想起中国易经中的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图中可以看到信徒用鲜花、红粉,干米供奉林伽。 </p> <p class="ql-block">一个信徒在拨弄火堆。印度教有拜火的传统,火不仅是世界本源之一(火,土,水,空气),又能够烧除污秽浴火重生。</p> <p class="ql-block">古城巴克塔普尔占地6.88平方公里,公元13世纪初,马拉(Malla)王朝定都巴德岗后,修建了城墙,城门,宫殿、寺庙等建筑,成为尼泊尔政治、宗教、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也是尼泊尔中世纪建筑和艺术的发源地。马拉王朝是尼泊尔中世纪最鼎盛辉煌的时期。公元16世纪马拉王朝六世老国王去世之后,三个皇子陷入权力之争,分朝而治各据一城,于是就出现了三个杜巴广场(巴德岗,加德满都,帕坦)。直到18世纪,巴德岗才结束它500多年作为国都的历史。巴德岗杜巴广场1979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遗憾的是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8.1级大地震造成无数古迹坍塌,许多至今仍未修复。</p> <p class="ql-block">巴克塔普尔古城的大门,迎接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p> <p class="ql-block">导游苏喜在帮我们购买门票,这售票处的红砖墙和褐色精美的窗雕已经令我惊叹了。</p> <p class="ql-block">巴克塔普尔共有四个广场,分别为Durbar Square(杜巴广场),Taumadhi Square(陶马迪广场),Pottery Square(陶器广场),和Dattatraya Square(达塔特拉亚广场)。图中的杜巴广场是最大的广场。</p> <p class="ql-block">杜巴广场有王宫和供奉不同神灵的各种建筑造型的神庙,有金属的、木质的、石质的、陶质的造像和雕刻,或精致,或古朴。当地人悠闲地,懒散地或立或坐,拜神礼佛,喝茶聊天,真是个活生生的露天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17世纪的铜浮雕像,左边是Bhairav,湿婆神的凶神的化身,右边是Ugrachandi,湿婆神妻子雪山公主的化身。苏喜认真地讲述他们的寓意和故事,我欣赏它们的制作精致,可就是感受不到“美”。也许这也应了那句俗话“情人眼里出西施”,信则美?</p> <p class="ql-block">帕斯帕提神庙,供奉印度教的毗湿奴神,建于15世纪,是广场上最古老的神庙。</p> <p class="ql-block">两个年青人在古老的木雕门前玩着手机,毫无违和感。</p> <p class="ql-block">印度风格的湿婆神庙</p> <p class="ql-block">皇宫的正门-黄金门,建于1754年</p> <p class="ql-block">铜鎏金制作的雕刻,尼泊尔铜雕艺术的精粹。</p> <p class="ql-block">小狮子的形态很调皮。</p> <p class="ql-block">进入黄金门之后就是皇宫,过了这道门就不能照相了。</p> <p class="ql-block">皇宫浴池,两条眼镜蛇隔池相望,苏喜说眼镜蛇代表了水源。</p> <p class="ql-block">栩栩如生的眼镜蛇</p> <p class="ql-block">皇宫中著名的55窗宫殿,建于公元1427年。据说是为了让不能随意出门的宫中女眷观赏街景而造。</p> <p class="ql-block">黑漆檀香木的雕花木窗是加德满都谷地最负盛名的木雕艺术精品。</p> <p class="ql-block">造型奇特的瓦斯塔拉杜伽神庙供奉印度教的杜伽女神。</p> <p class="ql-block">毗湿奴的妻子克拉西米,吉祥天女,象征财富与幸福,是克拉西米神庙主要供奉的女神。传说她能变换形象,伴随毗湿奴下凡。这是一个石头雕凿的庙,坚硬无比。神庙的底座石梯两侧排列着人物动物的石雕,很有特色。</p> <p class="ql-block">广场造型饱满威风凛凛的铜狮。</p> <p class="ql-block">陶玛迪广场</p> <p class="ql-block">雄踞陶玛迪广场中央的尼亚塔波拉神庙,人称五层塔,尼泊尔最高的印度教神庙之一,供奉拉克希米女神,它是尼泊尔纽瓦力风格的代表性建筑。五层塔座阶梯两侧分布着力士,大象,狮子,狮鹫,女神石雕,每往上一级,力量增大十倍。</p> <p class="ql-block">拜拉那神庙是用来供奉湿婆神的恐怖相巴伊拉布,所以也称巴伊拉布纳神庙。</p> <p class="ql-block">这个金色的带子据说是让神下到凡间的通道。</p> <p class="ql-block">拜拉那神庙的边上随意地堆放了一些被拆解的巨大木头和车轮。苏喜说在每年的4月中旬的Bisket Jatra节,人们把这些零件组装成3层高的巴伊拉布大战车在城内巡游。工程师出身的我看着这些七零八落的部件,绝难相信它还能转动巡游,也许借助神力可以。</p> <p class="ql-block">达塔特拉亚广场(又称塔丘帕广场)是古城最老的广场,这里最重要的建筑是达塔特拉亚神庙,它最早建于1427年,巴克塔普尔最老的神庙。神庙里供奉着印度教的三大主神:大梵天、毗湿奴、湿婆神的三位一体神— 达塔特拉神,这在尼泊尔是独一无二的。神庙前两侧是金刚力士雕像,二边石柱上分别是海螺与圆盘法器。</p><p class="ql-block">据说神庙是由一整根树干建造而成的,共三层,第一层正方形,第二层向前凸起一座金顶阁楼。神庙前的广场有高高的石柱,顶端是主神毗湿奴的坐骑迦楼罗鸟的神像。</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在巴克塔普尔见到最美的神像,有飞鸽相伴。</p> <p class="ql-block">神庙的背面有一组描绘男欢女爱的木雕。印度教提倡生殖崇拜,这一点从以林伽作为湿婆神的象征得以体现。在印度教寺庙的雕梁刻壁中常会看到男女交欢做爱的场景。这对于长期被“男女授受不亲”的儒家文化濡染的国人有些不大习惯。在印度教看来性和吃喝拉撒睡一样是人类生息繁衍的基本内容,又何必遮遮掩掩呢。</p> <p class="ql-block">一个精致的铜质毗湿奴神庙。</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巴克塔普尔,众多的庙供奉着尼泊尔大大小小的众神和它们的化身,尽管苏喜一直不停地讲解着它们的前世今生和供奉的神灵,我已经眼花缭乱,人神不分,看啥都是庙了。</p> <p class="ql-block">这个长得像庙的建筑却是个餐馆。</p> <p class="ql-block">这个呢,是巴克塔普尔警察局。</p> <p class="ql-block">“要不要吃点东西?” 苏喜这一提醒让我想起来上一顿还是在飞机上忙里偷闲吃的那顿大餐,此时已经过去好几个小时了。古城里有不少餐馆,比如这家,西尼合璧。“吃momo吧!” Hannah提议。</p> <p class="ql-block">于是苏喜带着我们走进一个清净的院落,点了一份水牛肉馅的MOMO,类似中餐的包子或饺子,100尼币。牛在印度教中是湿婆神的坐骑,视为神物,但水牛肉是可以吃的。我们在院中坐下,一面享受院子的安静,欣赏红砖墙上精致的窗雕,一面耐心等待我们的食物上桌。人说在尼泊尔要在不饿的时候就点餐,因为等你的食物上桌的时候你肯定就饿了。还真是,我们这一份MOMO足足等了20分钟,而店里并没有其他的客人。</p> <p class="ql-block">尼泊尔的木雕艺术登峰造极,在巴克塔普尔城中漫步随处可见老民宅上精美的门楹和窗楹。最负盛名的当属孔雀窗。</p> <p class="ql-block">孔雀窗位于塔丘帕广场附近,隐于广场神庙旁的小巷里,诞生于15世纪,是加德满都谷地乃至整个尼泊尔最美的木雕窗。</p> <p class="ql-block">著名的陶器广场</p> <p class="ql-block">游历在古城窄窄的巷子里,感受古城凡俗的,市井的一面。这个古城给人一种特别和谐的混搭之感,天国与凡俗,神界与人间,古老与当下,游客的匆匆忙忙与当地人的不紧不慢。</p> <p class="ql-block">在卖菜的摊子上看到一种从未见过的蔬菜。</p> <p class="ql-block">这个叫乌鸦嘴,是一种长在藤上的瓜果。在徒步的途中终于尝到了。</p> <p class="ql-block">尼泊尔的汽车牌照,我彻底蒙圈。苏喜说,这是尼文和数字的组合:Ba 11 cha 8825。</p> <p class="ql-block">巴克塔普尔古城既是天国圣地,又是凡间市井;空气中既弥漫着古老的气息,又散发着现代的烟火。在这里仿佛在时空中来回穿越,人神同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