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自小生活在一座明代烽火台下面的村子里,叫道台子。因为附近团山子上有一座明代烽火台,山下是广宁城到镇边堡的古驿道,所以这个屯子就叫做道台子了;并不是很多人说的本屯子出过道台大官,那是没有的事。</p><p class="ql-block"> 镇边堡就是今天的大市镇,自明清以来是广宁地区北部政治、经济、文化、商贸的重要关塞。由于地处辽西四县交界处,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使该镇成为历史上的兵家必争之地。那时是为了防御蒙古兀良哈部等不断南下侵扰,威胁明朝中央政府统治的原因。</p><p class="ql-block"> 镇边堡是由明朝提督辽东军务的王皋和指挥佥事毕恭修筑。魏家岭关在镇边堡西与义县交界处,距离镇边堡5公里,是明辽长城的七关之一,它凭借闾山天险而设,以险制胜,易守难攻,为辽长城险关之一。 镇边堡及其附近的长城遗址可视为明代军事防御体系的缩影。明朝立国伊始,明太祖朱元璋派遣大将徐达率军北伐,元顺帝携残余势力弃中原走漠北,继续驰骋于万里北疆。为抵御北元劲旅的袭扰,明廷开始于东北地区屯兵筑城以固边防。正统七年(1442年)至成化五年(1469年),陆续筑长城,建边堡,分税关长城为内城,大市团山沟长城是外城,均是明代辽东长城之复线,是明朝的防御系统。</p><p class="ql-block"> 总兵为辽东都司的最高军事首脑,驻镇广宁(今辽宁北镇)。“一应军机之事” 均须与镇守太监、巡抚商议,为此,正统年间在广宁城鼓楼西修建了三人“听政之堂”——镇东堂。此时,广宁城为东北最高军政中心。</p><p class="ql-block"> 为了把魏家岭关和北面大岭的敌情迅速传递到广宁的镇东堂,在修建内外长城及镇边堡等防御系统的同时,也同时修建了五座烽火台。</p><p class="ql-block"> 烽火台亦称烟墩、烽堠、狼烟台。烽火台一般修筑于山顶等高处,便于互相观望,用以传递军情的一系列台子。烽火台用土石或砖堆砌,平面呈圆形或方形,台与台之间相距一两千米甚至更远一点,视觉可见,台上“广积秆草,昼夜轮流看望,遇有警急,昼则举烟,夜则举火,接递通报”。即远处的台子发现敌情,立即点举烽烟,临台见后亦立即举烽烟,一台传一台,军情很快就传达开来。腹里烽火台,是在边墙之内,向卫、所传递军情的烽火台。</p><p class="ql-block"> 明代在燃放烽烟时还要鸣炮。明成化二年(1466年) 规定:“若见一二人至百余人,举放一烽一炮;五百人,二烽二炮;千人以上,三烽三炮;五千人以上,四烽四炮;万人以上,五烽五炮。”边墙、边台(城台和空心台) 和烽火台,三者配合起来,组成一套完整的古代军事防御体系。</p><p class="ql-block"> 随着对长城防御工程的高度重视和火器的大量应用,烽火台的建筑和式制也有改进,明朝曾规定:“各处烟墩务增筑高厚,上贮五月粮及柴薪药弩,墩旁开井,井外围墙与墩平,外望如一重门”。很多烽火台改由砖包砌,更显坚固,台距也缩短,有的墩旁开井,墩四周有围墙。每墩拨军五名住居,其下架炮传烽,无军处佥居民五名,免其差役,有警时给以口粮,一体传报。其墩须高广其制,上盖平房二间,周以女墙,置以军器、炮药。</p><p class="ql-block"> 明朝初年,粮食匮乏,各卫所“俱令屯粮自食”。军屯所需要的耕牛、农具和种粮的来源,大都是由政府提供。以后,各地守边军也都是戍守与屯田相结合,三分守边,七分屯种,也有二八、四六九、五五等例,视其田地肥瘠、地方冲缓而定。又有少壮者守边老弱者屯田,或专门冬季操练,夏季屯种。明代后期,边情日急,在屯戍比例上,是守边者越来越多,占十分之七或八,屯种者越来越少,仅占十分之二或三。军户的生活愈加困难,逃亡的越来越多。</p><p class="ql-block"> 辽东都司在各地的屯田,是以屯为基本单位,屯上是堡,以后,屯和堡就演变成村庄的名称。现在关于镇边堡和各村屯的原住民记载的,多是清朝初年由河北山东移民过来的,但沿用的是明朝村屯的名字。</p><p class="ql-block"> 广宁城到镇边堡的五座烽火台,每个位置我都亲自考察和瞭望过。</p><p class="ql-block"> 第一座烽火台修在广宁城东北部的三皇岭北部的一处山尖上,距离广宁城六公里处,其守军驻守在下面的台子沟。</p><p class="ql-block"> 第二座烽火台修在范家店北部的一个高岗上,周围已被附近村民开荒种地,仅存一座小土丘。其守军驻守在其东部的兴隆台屯。</p><p class="ql-block"> 第三座烽火台修在前后小岭子中间东部的台子山上,因为上世纪八十年代石头开采,现在已经变成一处水潭,痕迹荡然无存,仅存台子山地名,其守军驻守在前小岭子。</p><p class="ql-block"> 第四座烽火台修在现在道台子屯东南部的团山子上,烽火台旧址在上世纪末建过水塔,现在也是荡然无存,只是在附近找到几块旧时青砖头为据吧。道台子屯中间直径1.2米的大榆树应该是那时候守军种下的。</p><p class="ql-block"> 第五座烽火台修建在镇边堡西面的小五台沟后面的山尖上,现在应该就是电力塔的位置。因为只有在那里,才能看见团山子烽火台。另外,在那个位置还能同时看见西面魏家岭烽火台和北面大岭红台山烽火台。</p><p class="ql-block"> 到了清代,大清与蒙古再也没有发生战事,烽火台失去了它的历史使命,也就被历史淹没了,荒废了。然而留下的遗迹和地名,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那段历史的沧桑。</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文亮记于2023.12.12</p> <p class="ql-block">第一座烽火台遗址</p> <p class="ql-block">第二座烽火台遗址</p> <p class="ql-block">第三座烽火台遗址</p> <p class="ql-block">第四座烽火台遗址</p> <p class="ql-block">第五座烽火台遗址</p> <p class="ql-block">小五台沟长城遗址</p> <p class="ql-block">小五台沟长城拐角</p> <p class="ql-block">道台子守台人种的大榆树</p> <p class="ql-block">从烽火台远眺道台子屯</p> <p class="ql-block">烽火台遗址的沧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