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从工作到到退休,有过不少职务,还有一些虚的职务,按惯例一般喊职位,但人们喊我最多,我最受用的,叫我“郑老师”。一直到现在,熟悉的人都这么喊。喊的顺口,听的入耳,既有亲切感,又不失为尊重,享受“老师”二字,是学校工作经历的赏赐。</p><p class="ql-block">当然,随着时代发展,职场上、各种称呼琳琅满目。有称老板的,姓氏在前,比如:张老板,李老板等等。有称“头”的,如姓高,称高头,姓王称,王头。可有的简称就不好玩了,比如,姓牛,称牛头,姓苟,喊苟头,姓羊,叫羊头,这些听来有点别扭,那,人家肯定不答应啊。也有称老大的,一个单位的大小头目,冠以:老大、老二、老三之类,一个当老大的儿子,常听大人喊老大,到了家里他也学舌起来,老爸是老大,自己是老二,称妈妈是小三,妈妈是小三,妈妈可不答应了。</p><p class="ql-block">在官场上,当局长简称为局,章局、李局,黄局;当科长,简称为科,马科、刘科、孙科;当部长,称之为部,许部、周部、这种称呼也到简洁。</p><p class="ql-block">当然也有听上去让人尴尬的,比如姓“尹”的部长,姓“傅”的科长,曾经听到过不少这样的笑话。</p> <p class="ql-block">职务前冠以姓氏,姓氏往往很重要。我姓郑,那,当个副职也被喊“正”了。那么,有的姓就比较吃亏,比如付姓,他是主任,人们往往喊他“付主任”,不会喊“付正主任”。</p><p class="ql-block">看来还是称呼老师好,郑老师、付老师、牛老师、马老师、羊老师,尹老师都是老师,多平等啊。</p><p class="ql-block">何胃老师?最有名的是韩老先生的“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现代汉语词典云:“老师:对教师的尊称,泛指传授文化、技术的人或在某些方面值得学习的人。”</p><p class="ql-block">原来老师是对有本事者“尊称”,可见“老师”称谓的分量。</p><p class="ql-block">其实我真正当老师就一年,正儿八经给学生上课的人不多。喊我老师,一方面从众,有人喊了,其他人也跟着喊;第二方面是受“一日为师终身为师”传统影响,习惯为之;另一方面是他人的谦虚,客气,尊称一声“老师”;是否对你平时为人处世,做人做事的认可,你有所长,诚心地向你看齐。那,自己可别当真。</p><p class="ql-block">既被人称之为老师,就应有师者风范,常说“为人师表”。所以每每听到“郑老师”三个字,我就告诫自己:好好工作,用心做事,诚实做人,认真生活,不辱“老师”二字。</p> <p class="ql-block">现在,在很多场合彼此之间互称“老师”,美篇里大家互称老师已成为一种习惯。称老师好啊,又显身份,又有档次。亦如在工厂里大家互称‘师傅’,革命队伍里互称“同志”。我十分赞同这一称呼,很有亲切感。喊老师,被喊者,受到尊重,会暗自告诫自己,继续努力;喊者不失身份,反倒显示自己谦虚有涵养。</p><p class="ql-block">称呼“老师”不会因职务变动而带来尴尬 ,这个人原来是科长,现在升为处长,你还不知道,见面呼某科长,大度的,随声应了一下,心胸狭窄的,可能马上让你下不了台。平时一直称老师,现仍然呼某老师,都自然。如果,那人原是处长,因犯错而被降职了,你仍呼之为某处长,人家会以为你在嘲笑他。若一直呼之老师就不然了。</p><p class="ql-block">“老师”、“师傅”这些称谓比“哥们”互道“兄弟”高雅的多,我倒不是不喜欢好友之间“称兄道弟”。喊“兄弟”固然亲切,但怎感到有点那个。</p><p class="ql-block">不知道你怎么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