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3年12月9日,小孙子参加在乌镇举办的编程比赛,我们随同前往,乌镇我们以前都去过,这次主要是想参观一下木心美术馆。</p> <p class="ql-block"> 小孙子的比赛地点在西栅景区,木心美术馆也坐落于西栅景区内,所以12月8日我们入住于西栅景区附近的酒店。12月9日儿子儿媳陪小孙子去比赛,我们则去参观木心美术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在贵州青岩古镇拍的照片</span></p> <p class="ql-block"> 说起木心,以前是真的不熟悉。在临近退休的时候,曾看过一篇介绍木心的文章,但没留下深刻印象,没看过他写的书,也没看过他的画作。</p><p class="ql-block"> 到是在2021年自驾去海南的途中,经过贵州青岩古镇,游览古城时,在民国邮局遗址,看到贴在墙壁上的几句诗:</p><p class="ql-block"> 从前日色很慢</p><p class="ql-block"> 车 马 邮件 都慢</p><p class="ql-block">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p><p class="ql-block"> 当时觉得诗句虽短,但有一种怀乡缅旧别样的情愫,很有韵致。我对老伴说,这诗好像在哪里见过。蓦的,记忆的尘封打开了,这不是木心的《从前慢》里的几句诗吗,于是,我向老伴讲起他三次入狱,50多岁留学美国的故事,并且拍了这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 由于在贵州青岩古镇与木心的诗的邂逅,到了海南之后,我关注起了木心,了解了他的生平,看过别人对他文学作品的评介,特别是后来看了陈丹青先生在《纽约琐记》中谈到与他的交往和回忆,也粗略读了他的《文学回忆录》,木心的形象在头脑中逐渐立体化了。</p><p class="ql-block"> 木心,中国画家、文学家、诗人, 1927年出生于浙江乌镇,原名孙璞,字玉山,又名孙仰中。从小家境优渥,幼年起即修习孔孟学说、诗词歌赋、书法绘画,以及外国小说、油画、音乐等, 对中西新旧文化早就深具功底。1946年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三年制西洋专修科,后转入杭州艺专,先师从刘海粟,后师从林风眠。</p><p class="ql-block"> 1949年后,曾任杭州绘画研究社副社长,任过中学音乐美术课教师,任过上海市工艺美术协会秘书长,在上海交通大学代过课,教授艺术理论课。1956年后,曾三次无辜入狱,从29岁到52岁,几乎都在管制和关押中度过。1982年,以55岁高龄留学美国。</p><p class="ql-block"> 从1984年起,在台湾和美国陆续发表文学作品,美国将其散文作品翻译后,同福克纳、海明威的作品一同收入大学文学史课程范本读物;从1984年起,在美国多地举行巡回画展,其画作被耶鲁大学美术馆、大英博物馆等收藏。2001年,在他74岁时,始在大陆出书。</p><p class="ql-block"> 2006年9月,在乌镇党委书记陈向宏多次力邀之下,有感于家乡人民的关怀和热忱,木心返回乌镇定居。 2011年12月21日逝世,享年84岁。他的一生复杂而充满传奇,他一生未婚,生前在大陆籍籍无名,死后却声名大噪。陈丹青先生说:读过他的书,就想去见他,他就是木心,是这世间真正的精神贵族,是一个在黑暗中大雪纷飞的人。正缘于此,才有了我们这次乌镇之行。</p> <p class="ql-block"> 过了这座牌楼,就进入了景区。</p> <p class="ql-block"> 进景区50米处,左侧是游船码头,右侧是木头栈道,我们沿着栈道向木心美术馆走去。</p> <p class="ql-block"> 今年天气冷得晚,12月初的江南,仍处于“山明水净夜来霜,树树深红出浅黄”的深秋季节。</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乌镇大剧院</span></p> <p class="ql-block"> 紧邻乌镇大剧院,就是建在一片湖水之上的木心美术馆。</p> <p class="ql-block"> 木心美术馆由贝聿铭弟子、纽约OLI事务所冈本博与林兵设计并督造。美术馆内部设计,由法国设计师法比安设计监督。本馆总面积6700平方米。设永久展厅、特展厅、影视厅、图书馆、礼品店和咖啡厅。其中五间永久展厅陈列木心先生毕生画作和文学手稿,三间特展厅每年举办特邀展览,与世界各国著名文学家和艺术家故居、纪念馆、博物馆、研究所合作,陆续推出对木心构成影响的世界著名文学家、艺术家特展。</p> <p class="ql-block"> 美术馆有一半修建在湖水之上,压制出木纹的清水混凝土外墙和巨大的落地玻璃营造出狭长而简约的美感。</p><p class="ql-block"> 在木心先生去世前一年,由乌镇陈向宏先生陪同,选定馆址,并委托陈丹青先生担任馆长。在临终卧床期间,老人在谵妄中看了美术馆设计方案,喃喃地说:“风啊、水啊、一顶桥”。如今,狭长而简洁的美术馆,临水而立,回应了这位诗人的高度概括和期许。</p> <p class="ql-block"> 走进美术馆大厅,映入眼帘的是巨幅的“列宾笔下的托尔斯泰”特展宣传画,我们有幸赶上了在2023年11月11日—2024年1月9日举行的这次特展。</p> <p class="ql-block"> 进入木心展馆,墙上题写着木心的俳句:</p><p class="ql-block"> 藝術的偉大,是一種無言的偉大 , 抵擋住百般褻瀆,保護著隨之而偉大的藝術家。博物館,音樂廳,畫廊,教堂,安靜如死,保存著生命。</p><p class="ql-block"> 紙、布、木頭、石頭、樂器都是死的,是這些死的物質、物體、物件保存著人的哀痛的心,乃至智慧、情操、喜怒哀樂,詩和箴言,天大的隱私,地大的慾望—是死的東西保存了活的意志。上帝把地球恩惠了人類,孩子們,你們要愛惜啊。</p><p class="ql-block"> 鄰人的天堂,我們原先進的是地獄的前門,地獄已經走完,站在地獄的後門口,望見的是滿天的星星,每一顆都在恭候你,向你問好並且祝賀。 木心</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另一面墙上,题写着木心的</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 如偈</b></p><p class="ql-block"> 艺海如宦海 沉浮五十年 </p><p class="ql-block"> 荣辱万事过 贵贱一身兼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亦飘零久 移樽美利坚</p><p class="ql-block"> 避秦重振笔 抖擞三百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问君胡能尔 向笑终无言</p><p class="ql-block"> 楼高清入骨 山远淡失巅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人道天连水 我意水接天 </p><p class="ql-block"> 肝胆忽相照 钟鼎永传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会当饮美酒 顾盼若神仙</p><p class="ql-block"> 被服纨与素 辒辌致而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窥户多魑魅 幕重岂容见</p><p class="ql-block"> 晚晴风光好 大梦觉犹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每忆儿时景 莲叶何田田</p><p class="ql-block"> 木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木心画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舞蹈者》 1981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三女人》 1980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舞蹈者》 1981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人体素描 1982—1985年画于纽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渔村》八十年代初画于上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木心的石板抽象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木心的诗作手稿</span></p> <p class="ql-block"> 通往二楼展厅的阶梯</p> <p class="ql-block"> 挂在楼梯旁一、二楼之间墙上的木心书法手迹。</p> <p class="ql-block"> 木心美术馆平面空中鸟瞰—木雕</p><p class="ql-block"> 悬挂在二楼缓台处</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二楼展厅</span></p> <p class="ql-block"> 回想在大学读书期间,因喜欢美学,便间或读了些与其相关的书籍,如西方美术史纲,印象派画史;也常浏览当时的美术杂志,看过莫奈、塞尚、马蒂斯、毕加索等西方现代派画家和俄罗斯巡回展览画派的代表人物、批判现实主义画家列宾等人的评介和画作;也看过当时名声大噪的陈丹青的西藏组画和罗中立的《父亲》等;后来也看过林风眠先生的画作;且在退休后,有幸在卢浮宫、凡尔赛宫、冬宫,美泉宫、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大英博物馆以及在英国的丘吉尔庄园等看过许多绘画大师的真迹,最近又刚刚看完赵无极百年回顾特展,多多少少对绘画有个一知半解。但就绘画本身而言,则是个门外汉。因此,实在无法评价木心的画作。 </p><p class="ql-block"> 但好在欣赏画作归根结底是一个个体主观的审美体验过程,无所谓懂与不懂,只要她能给你带来美的享受即足矣。</p><p class="ql-block"> 观木心先生的画作,总的感觉其画风受到林风眠先生的影响,介乎具象和抽象之间,其中几幅画与赵无极很相似,(他们都是林风眠的学生)但赵无极是以抽象表现出东方的意象,而木心的画作看似抽象,但似乎又能阅读到具体的物体,故从本质上似应归属于中国山水画。木心先生的画作也不似林风眠先生那样色彩缤纷、明媚亮丽,多是墨色浑厚,氛围凝重。他那些狭长小画,精致细密,方寸之间,饱蓄着万千气象,也不知他为何画的那么小,如展开放大,幅幅都是宏伟画卷;深邃、幽暗、冷峻、神秘,构成了他画作的基调,抒发着他的块垒,也寄托着他的乡愁,这大概就是他牢狱之中的记忆风景和在异乡梦中的故国山河吧。</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以上是影视厅4K幻灯播放的木心画作局部细节影像。</span></p> <p class="ql-block"> 由于他的许多画作收藏在大英博物馆、耶鲁大学美术馆以及被私人收藏,在这里有些画不是原作,而是高仿印制的,故不能完全得窥真貌。好在影视厅里有播放木心画作的4K幻灯影像。这里不许拍照,我偷拍了几张,完全被震撼了。那苍莽的群山,静谧的山林,幽深的河谷,溶溶的月色,营造出一种宁静、旷远、舒朗、圣洁的意境,太美了。木心在沉静和从容中寻找和刻画着自然中蕴藏的美感和力量,达到了中国传统绘画和西洋现代绘画的完美结合,形成了他独具特色的超自然的诗意风景。</p> <p class="ql-block"> 这是木心晚年回顾自己学生时代的诗句,他一辈子画画、作文、写诗,却说音乐是他的“命”,他又曾写到,他身上的文学家与画家,合谋将音乐家谋杀了。</p><p class="ql-block"> 木心早年习练钢琴,五十年代初在上海浦东育民中学担任语文和音乐老师。在他日后的文学与绘画生涯中,私下曾几度热衷于谱曲,有歌,有奏鸣曲,也有协奏曲,直到七十多岁仍偷偷谱曲。</p><p class="ql-block"> 但这些乐稿从不示人。更未得到演奏的机会。他逝世后,遗物中留下近四十页简谱乐稿。或工或草,有作为正稿的清晰稿面,也有捕捉灵感的即兴手迹。与他的所有诗稿一样,雅致而率性。</p><p class="ql-block"> (摘自木心美术馆的解说)</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木心乐稿手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木心狱中笔记手稿展厅</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木心狱中笔记手稿</span></p><p class="ql-block"> 木心在1956年后曾三次无辜入狱,并被折断三根手指,在失去尊严和安全的情况下,从未放弃自己,他利用写认罪交代材料克扣纸张,用66页纸的正反两面,在狱中写下了65万字的狱中笔记,缝在自己的棉裤里。没有一页是愤懑和抱怨,全是美学和哲学的思考。他说,我要“无愧于艺术对我的教养”。他又说,浩劫中多的是死殉者,那是可同情可尊敬的,而我选择的是“生殉”—在绝望中求永生。正是凭借这个信念,支撑他走过最艰难的岁月。</p><p class="ql-block"> 这不由地让我想到,古今凡成大事业者,不唯有超然高洁之心,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司马迁说,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p><p class="ql-block"> 近人亦如此,毛泽东的兼职秘书、前水电部副部长李锐,因在庐山会议上支持同情彭德怀而获罪,先是送北大荒劳改,后在文革中被关进秦城监狱单间牢房,为不使大脑坏掉,变成傻子或逼疯,他除在监房里坚持跑步做气功锻炼外,利用跌伤要来的龙胆紫药水当墨汁,在马列著作的空白行间写了400多首诗词。平反后将这些诗词汇集起来,出版了惊世骇俗的《龙胆紫集》,并在日后写出了震动学界影响深远的信史《庐山会议实录》;</p><p class="ql-block"> 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杂文家、编辑家、古典文学家聂绀弩,1957年被打成右派,发配到北大荒劳改,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下,在飢饿、劳累和思想改造中不丧其志,以诗性自慰而获心理自救,在北大荒写下了日后名闻遐迩的著名诗集《北荒草》;</p><p class="ql-block"> 中国著名美学家、画家、作家、旅美学者高尔泰,1957年因主张“美是主观的”而被打成右派,送夹边沟劳改。在劳改营里,仍不放弃思考和写作。为安全起见,他把钢笔尖磨得比针还细,趁没人时写在小纸片上,字迹细密得像古瓷上的纹路,肉眼都难以辨认,每张纸片上都有一万多字,再把这些纸片藏在棉袄的夹层里。文革抄家时抄走了他所有的手稿,唯独这些记述了他更隐秘思想的小纸片没人注意,得以留存。也才有了他平反后的《论美》、《美是自由的象征》以及那些振聋发聩论文的问世……</p><p class="ql-block"> 司马迁说:“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木心等诸君就是那倜傥非常之人。</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被放大了的木心狱中笔记手稿</span></p> <p class="ql-block"> 放大的木心《狱中笔记手稿》挂在展厅外墙上,它像一面镜子:</p><p class="ql-block"> 昭示着那个年代的荒谬; </p><p class="ql-block"> 彰显着文人曾有的风骨;</p><p class="ql-block"> 引发着今人无尽的思考。</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木心美术馆里的图书馆</span></p><p class="ql-block"> 走出狱中笔记手稿展厅,便是连接一楼和二楼的阶梯式图书馆,参观者可以坐在木制阶梯上读书、休息,也可以眺望美术馆后院的景色。图书馆东墙整壁是逾百格的书架,配置六十二枚世界文豪肖像,并放置木心《文学回忆录》说及的古今中外文学珍籍,供参观者阅读。</p> <p class="ql-block"> 从图书馆转到一楼,在展厅外拐角处,规划出一房间,按他生前客厅模样摆放着沙发、茶几,东墙上是满幅的木心照片,左侧题写着他说的话:</p><p class="ql-block"> 我愉快地步行回来</p><p class="ql-block"> 已经看过我的墓地</p><p class="ql-block"> 他一生漂泊,历经磨难,但从不怨怼,总是那样优雅乐观,始终保持着高贵和自由的品格。但人们真的懂木心吗?是的,他在最后一次出狱时说过,“不知原谅什么,诚觉世事尽可原谅”。但他在晚年时又说过,“原谅一切吧,因为一切都不值得原谅”。其实,他生命中那些黑暗的过往,他从来就不曾忘却,他在弥留之际,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叫他们不要来抓我”。可见潜藏在老人内心深处仍有着挥之不去的深深的恐惧。</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走出木心展厅,我们来到地下一层参观 “列宾笔下的托尔斯泰特展”,该特展由俄罗斯联邦文化部、莫斯科国立列夫•托尔斯泰博物馆、北京鲁迅博物馆、木心美术馆联合主办。本展展出来自托尔斯泰博物馆的41件百年文物,包括列宾为托尔斯泰创作的油画、素描、水彩、雕像和相关的衍生品,鲁迅博物馆也带来一套鲁迅收藏的德国画家威利•盖格尔为托尔斯泰《克莱采奏鸣曲》创作的版画。</p><p class="ql-block"> 在展厅门口题写着木心美术馆馆长陈丹青写的特展前言。</p> <p class="ql-block"> 在特展前言左侧墙上挂着托尔斯泰和列宾的小幅肖像。</p><p class="ql-block"> 陈丹青在特展前言里说:“托尔斯泰之于列宾,即文学与艺术的交相辉映”。</p><p class="ql-block"> 托尔斯泰作为俄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其《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复活》等著作,以文字与思想引领了当时的俄国民众,至今仍散发着光辉。列宾在艺术界地位堪比文学界的托尔斯泰。1880年,52岁的托尔斯泰和36岁的列宾相识于莫斯科,相互欣赏,相互影响。</p><p class="ql-block"> 木心对俄罗斯文学心悦诚服,以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为最。木心的随笔与文学讲习,时时出现托尔斯泰。他的书桌常年放置三五帧世界文豪照片,其中便有托翁。他曾羡慕地说:看,那部大胡子,密密麻麻全是文学。</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别致的展厅大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展厅内部</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木心谈托尔斯泰</span></p><p class="ql-block"> 我曾为文,将尼采、托尔斯泰、拜伦,都列入飞出的伊卡洛斯。但伊卡洛斯的性格,宁可飞高,宁可摔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托尔斯泰老是担心如果耶稣忽然来到俄罗斯的乡村,这便如何是好?我担心的是外星球的来客会说:“你们好像很爱艺术,就是还不知道如何去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后于托尔斯泰的人,写了不少批评托尔斯泰的文章,全无多大意思,因为,没有读者,没有——托尔斯泰已经不在——这些批评,只对托尔斯泰有意思,对别人毫无意思,别人又不写《战争与和平》《安娜》《复活》……别人再悖谬,再虚伪,与托尔斯泰无涉,所以托尔斯泰再悖谬再虚伪与别人何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托尔斯泰有错,他这种错,别人不会再犯,所以谈托尔斯泰的错,对于别人不成其为教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托尔斯泰平生最喜欢那种不含恶意的愚蠢,然后,他自己作了很多不含恶意的愚蠢的事,让我们喜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但几乎没有谁能比托尔斯泰更清楚地看出一切“运动”和“团体”的人们有着复杂的企图,这些企图与公开表示出来的宗旨并不一致,甚或相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关于“打右脸给左脸,勿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爱仇敌……”这几段话,是无抵抗主义的最高纲领。甘地、托尔斯泰都遵守,都信以为真,身体力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托尔斯泰的《复活》,写女监的那些篇章,我佩服的满心欢畅。</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摘自特展宣传话页)</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托尔斯泰在工作(临摹自列宾原作)</span></p><p class="ql-block"> 伊古姆诺娃•尤利娅•伊万诺夫娜</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托尔斯泰在耕地</span></p><p class="ql-block"> 列宾 (1887年) 纸本素描</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托尔斯泰和妻子在餐桌前</span></p><p class="ql-block"> 列宾 (1907年) 纸本彩铅素描</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托尔斯泰在工作</span></p><p class="ql-block"> 左图作者佚名,</p><p class="ql-block"> 右图作者V.V.马特</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生命彼岸的托尔斯泰</span></p><p class="ql-block"> 列宾 (1912年) 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 这幅画画于托尔斯泰逝世两年之后,托翁在鲜花盛开的花园里,见到了他满心挚爱的上帝。</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赤脚的托尔斯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上图托尔斯泰在列宾为他创作的雕像旁</span></p><p class="ql-block"> E•S托马舍维奇(1891年)照片复制品</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下图托尔斯泰妻子临摹列宾创作的托尔斯泰肖像。</span></p><p class="ql-block"> 索菲亚•安德烈耶芙娜•托尔斯塔娅</p><p class="ql-block">(1904年)照片复制品</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列宾创作的托尔斯泰半身雕像</span></p> <p class="ql-block"> 因列宾为托尔斯泰创作的画作产生的影响,当时出现了许多以托尔斯泰画像为题材的衍生品,包括日历、封面、版画、明信片、乃至巧克力、糖果包装纸等,使其成为举世皆知的偶像。</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托尔斯泰坐在粉红扶手椅里的肖像</span></p><p class="ql-block"> 列宾 (1909年) 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 这幅画里的托尔斯泰,须发皆白,一脸威仪,眼神凝而远,眸子近乎透明,似乎已见到了凡人不可见之物。</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托尔斯泰儿子肖像</span></p><p class="ql-block"> 列宾 (1897年) 纸本素描</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塔季扬娜•吕沃夫娜•托尔斯泰肖像</span></p><p class="ql-block"> 列宾 (1891年) 纸本素描</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托尔斯泰在雅斯纳亚•波利亚纳工作</span></p><p class="ql-block"> 列宾 (1891年) 纸本素描</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托尔斯泰在读书</span></p><p class="ql-block"> 列宾 (1907年) 纸本素描</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托尔斯泰在和女儿弹钢琴</span></p><p class="ql-block"> 列宾 (1908年) 纸本粉彩、水彩</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托尔斯泰在耕地(临摹自列宾原作)</span></p><p class="ql-block"> 安德烈耶夫•弗拉基米尔•伊万诺维奇</p><p class="ql-block"> (1887年) 布面油画</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列宾自画像(1894年)布面油画</span></p><p class="ql-block"> 陈丹青在特展前言里说:“在这个展厅里,当你凝视列宾,请注意,逾百年前,这位画家正凝视着伟大的托尔斯泰”。</p> <p class="ql-block"> 感谢木心美术馆馆长陈丹青先生,倾力打造木心美术馆,并积极推荐宣传木心先生,使我们在这里得到美的享受,思想的启迪,道德的升华。</p><p class="ql-block"> 陈丹青与木心在美国纽约初识,便为先生的渊博学识,儒雅气质、高尚人品所折服,相见恨晚,遂成挚交。在陈丹青力陈下,从1989年到1994年,木心免费为留学美国的这些中国艺术青年讲授世界文学史,进行了长达五年的文学远征,他们意气相投,亦师亦友。</p><p class="ql-block"> 是陈丹青先生考虑到木心先生年事已高,单身一人,不宜长久漂泊异乡,与乌镇党委书记陈向宏一道,多次劝说,并做好房屋修复、生活料理、医疗服务等准备事宜。才使先生晚年落叶归根,返乡定居,并为老人扶梓送终;</p><p class="ql-block"> 是陈丹青先生协同陈向宏先生一道为筹建美术馆倾心尽力,包括选址,选择设计师,并亲力亲为,布置展厅,实现了老人生前的夙愿;</p><p class="ql-block"> 是陈丹青先生在木心先生逝世后,将木心先生讲授世界文学史的笔记整理后,出版了《文学回忆录》,留给世界他最后赠予的礼物……</p><p class="ql-block"> 仅此即可看出,陈丹青先生有侠义风,是一个知恩图报、有情有义的人,特别在人心冷漠、世情浇薄的当下,显得尤为可贵。</p><p class="ql-block"> 有人说,木心就是被陈丹青捧起来的,其本人并没有多大的文学造诣;乌镇也是为发展旅游业而追求名人效应,根本没必要建木心美术馆。且不说木心独树一帜的绘画成就,他仅凭一首《从前慢》短诗,就能风靡全国,试问中国作家又能有几人;而他那些干净的文字,通透的见解,诗意的表达,这是那些抄写《讲话》,唾面自干的所谓作家们能写出来的吗?</p><p class="ql-block"> 网络上有一段对于木心的评论写得很好:木心把生命中的遗憾化成诗,把理想的召唤化成诗,把生活的快乐、人性的欲望、生命的思考,都从心中流诸笔下,能让读者因为其中一段而共鸣不已,就是难得。</p><p class="ql-block"> 因此,陈丹青先生对木心的推崇,不仅是尊重和感恩,更是一种感情和责任;而对乌镇而言,则应为有木心而光荣,而骄傲。</p><p class="ql-block"> 陈丹青先生是当代中国著名的画家、作家、评论家、演说家,无论画风与文风都具有一种优雅而朴素,睿智而率真的气质,洋溢着独特的人格魅力。这些年来,他对教育、城市、影像传媒、中西艺术等文化领域、社会现象都有独到的见解,并以其率性与机智,给予公众心智与感受力的冲击,是目前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文化批评者,也是中国具有良知与鲜明的独立人格,敢于公开表达自己思想与观点,并大声疾呼的公众人物,是被许多人认可的一位现代中国以自由主义精神深刻思考的坚定先行者。同时,也是一位极有争议的艺术家。</p><p class="ql-block"> 对于陈丹青先生的诘难有的来自底层盲目跟风的粉红,他们说陈丹青先生幼年活得太苦,心理有阴影,因而总盯着社会阴暗面,是个老愤青;或说陈丹青满嘴脏话,是个老流氓;尤有甚者,则直接骂陈丹青是汉奸、美狗、卖国贼;有的来自他的美术同行们,认为陈丹青是个画家,却总是跨界发声,画家是用画来表达,而不是用嘴。应少说多画,现在话说的太多,画的太少,画已经退步了;而更阴险的说他批评社会的言论很精到,拿捏得恰到好处,到处演讲,暴得虚名,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p><p class="ql-block"> 前者的批评和谩骂,反映了这个社会公共言论空间太小,容不得任何批评和不同意见,其实他不过是说了些真话、实话和常识而已;而对他画得少了,退步了的责难,陈丹青则仿效鲁迅的《且介亭杂记》,把自己的书命名为《退步集》《退步集续编》,表现了他的坦诚和机智,有鲁迅风;至于他同行们的抨击,则是“意气多于议论,捏造多于实证”,他们恨他抢了他们的风头,巴不得陈丹青发声更出格更越界,好被请去“喝茶”,以遂了他们隐秘恶毒的心愿;至于爆粗口,木心先生曾评价陈丹青,“有点英气,有点秀气,有点流氓气”。这与他少年起即遭遇斯文扫地的文革环境,在社会底层一路厮混打拼所沾染的江湖气不无关系,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但话又说回来,面对黑白颠倒、是非混淆、戾气横飞的世道,没有点流氓气,怎能承受住四处飞来的明枪暗箭,怎能抵挡住前后围剿的攻伐打杀。因此,每每看到他正义的言辞,爆裂的粗口,犀利的视角,率性的谈吐,都让我由衷敬佩,他是假流氓,真君子。</p><p class="ql-block"> 陈丹青先生不仅是个著名的画家,也是著名的作家和社会批评家,而且后者的意义在当下远超过前者,希望他能秉承以往的锐气,继续勇敢而有节制地发声,不断地向社会倾投艺术和理性之光,使这个国家变得更加美好。</p><p class="ql-block"> 向你致敬——陈丹青先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从乌镇回来后 ,气温骤降,雨一直下个不停,在写《美篇》的过程中,每每沉浸其中,好似又回到了山明水静的乌镇,又置身于木心美术馆之中,写到相关处,既为木心不凡的艺术成就而惊叹,又为他坎坷的身世际遇而唏嘘,更为他晚年的归宿而感到欣慰。木心就是这薄情人世上的一束光,总会在黑暗处将我们点亮。窗外,绵绵冬雨漂漂洒洒,我却仿佛看到,一个优雅高贵的老人拄着雨伞,在大雪纷飞中向我们走来。</p><p class="ql-block"> 2023年12月19日于杭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