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50首诗词书法与图片欣赏 (2/2)

大龙飞腾

毛泽东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而且是当代伟大的诗人。他的诗词意境高远,蕴涵丰富,表达了其心路历程、伟岸人格和光辉思想。他的诗词渗透着毛泽东思想哲理,是毛泽东文艺思想亲自实践的范例。毛泽东心中只有人民,一切为了人民,“遍地哀鸿满城血,无非一念救苍生”。这是毛泽东诗词感人肺腑、历久弥新的根本原因。<br> 毛泽东是中国书法界公认的20世纪的书法大家,其独特的“毛体”书法艺术受到了中国广大书法家爱好者的推崇和喜爱。在书法界也有许多人喜欢他的书法,全国有不少毛泽东书法艺术研究会或类似团体,模仿“毛体”的人也不少。<br> 一言以蔽之,毛泽东不仅为天下人留下了千古难觅的诗作,也为天下人留下了千古难觅的狂草艺术。<br> 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30周年,我们设计选用了50首毛泽东诗词书法和图片,供大家学习和欣赏。除了个别诗词采用“毛体”展示外,其余的都是经过考证公认的毛泽东诗词手迹。<br> <h1>26、《四言诗·祭黄帝陵》1937年4月5日</h1>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br>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br>世变沧桑,中更蹉跌;越数千年,强邻蔑德。<br>琉台不守,三韩为墟;辽海燕冀,汉奸何多。<br>以地事敌,敌欲岂足;人执笞绳,我为奴辱。<br>懿维我祖,命世之英;涿鹿奋战,区宇以宁。<br>岂其苗裔,不武如斯;泱泱大国,让其沦胥。<br>东等不才,剑屦俱奋;万里崎岖,为国效命。<br>频年苦斗,备历险夷;匈奴未灭,何以家为。<br>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br>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br>民主共和,改革内政;亿兆一心,战则必胜。<br>还我河山,卫我国权;此物此志,永矢勿谖。<br>经武整军,昭告列祖;实鉴临之,皇天后土。<br> <h1> 1937年4月5日,在中华民族祭祀祖先的传统节日清明节之际,为进一步营造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联合抗日的社会舆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分别派出代表,共同赴位于陕西黄陵县桥山的黄帝陵,举行国共两党共同公祭黄帝陵仪式,这是国共两党自成立以来,首次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共同公祭中华民族祖先黄帝陵。</h1><h1> 中国共产党公祭代表是林祖涵(林伯渠),宣读的《祭黄帝陵文》系毛泽东亲笔撰写,这是中国共产党人撰写的首篇《祭黄帝陵文》。同年4月6日发表在延安的《新中华报》上,题目为《苏维埃代表林伯渠参加民族扫墓礼典》。</h1><h1> 1992年《诗刊》第7期再次发表时,编者将题目改为《祭黄帝陵》。<br></h1><div><br></div> <h1>27、《七律·忆重庆谈判》1945年秋(毛体)</h1><h1><b>有田有地皆吾主,无法无天是为民。<br></b><b>重庆有官皆墨吏,延安无土不黄金。<br></b><b>炸桥挖路为团结,夺地争城是斗争。<br></b><b>遍地哀鸿满城血,无非一念救苍生。</b></h1><div><br></div><div> 1945年8月,蒋介石连发三次电报,邀请毛泽东到重庆“和平谈判”。为了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8月28日,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等从延安到重庆和国民党谈判。在谈判期间,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等会见了宋庆龄、冯玉祥、柳亚子等民主人士和妇女界、民族工商业界的著名人士以及外国友好人士,取得了他们对我党的了解和支持。柳亚子先生向毛泽东要诗词,毛泽东抄写了以前作的《沁园春·雪》给他,之后又吟成这首《七律·有田有地吾为主》,被大家传抄开来。<br></div> <h1>28、《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949年4月</h1><b>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br>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br>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br>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b><br><div>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毛泽东闻讯后欣喜地写下了一首七律,事后却随手扔进了废纸篓。秘书田家英如获至宝地把它捡起来,小心“珍藏”。 直到1963年,毛泽东诗集编辑出版的时候,田家英才把它拿出来。当时毛泽东都不记得自己写过这首诗了,它就是著名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div> 诗中首联描绘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解放南京的雄伟场面;颔联赞颂了南京解放所取得的历史性胜利,抒发了欢庆南京解放的革命豪情;颈联概括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思想;尾联阐明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对全诗的思想做出哲理性的总结。<div> 全诗表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彻底打垮国民党反动派的信心和决心,表达了诗人解放全中国的必胜信念,格调雄伟,气势磅礴,雄壮有力。<br></div> <h1>29、《七律·和柳亚子先生》1949年4月</h1><b>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br>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br>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br>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b><br><div> 1949年3月28日夜晚,柳亚子做了一首《感事呈毛主席一首》,称感于国民党的混乱现状,要回家乡分湖隐居。同年4月,毛泽东同志写《七律·和柳亚子先生》一词回赠,用严子陵隐居垂钓富春江畔这件事,劝柳亚子先生留在北京继续参加建国工作。</div><div> 诗的前四句追叙诗人与柳亚子的三次交往,后四句对柳亚子的牢骚提出开导规劝,并表示殷切的期望。此诗清纯和雅,语言温婉秀润,情意绵长,看似清淡,味之弥甘,很有启悟和感化力量。该诗最早发表在《诗刊》1957年1月。<br></div> <h1>30、《赞“密使一号”》1950年1月</h1><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惊涛拍孤岛,碧波映天晓。</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虎穴藏忠魂,曙光迎来早。</b></div></b> 为了纪念20世纪50年代为国家统一、人民解放事业牺牲在台湾的大批隐蔽战线上的无名英雄, 2013年10月,在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内建成了无名英雄纪念广场。广场坐西面东,因山势而建,占地约3000平方米,主要由景观墙、铭文铜板、纪念碑、英雄雕像等组成。广场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面景观墙,墙上以黑白两色曲线隐喻台湾海峡两岸,花台上散置的景观石块,就代表了澎湖列岛。中间是1950年1月上旬毛泽东赞“密使一号”吴石而写的五言绝句《赞“密使一号”》。<br> 吴石(1894—1950),中共地下组织给他的代号为“密使1号”。吴石抵台后,就任国民党国防部参谋次长。1950年6月10日,被叛徒出卖在台北从容就义。为了表彰吴石将军为祖国统一大业作出的特殊贡献,1973年周恩来总理力排众议,在毛泽东主席的支持下,由国务院追认吴石将军为革命烈士。<br> <h1>31、《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1950年10月 </h1><div style="text-align: left;"> 1950年国庆观剧,柳亚子先生即席赋《浣溪沙》,因步其韵奉和。</div><div style="font-weight: bold; text-align: center;"><b>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b></div><div style="font-weight: bold; text-align: center;"><b><br></b></div><div> 1950年10月3日,中央人民政府举行盛大的庆典,全国158名各族人民代表欢聚一堂,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了隆重的献礼大会,各民族文工团表演了歌舞节目,毛泽东与柳亚子先生同席观看了歌舞晚会。柳亚子在毛主席的鼓动下,即兴赋《浣溪沙》一首赠予毛泽东。次日毛泽东又步韵和了这首词赠与柳亚子。这首词最早在1957年1月《诗刊》创刊号发表。<br></div> 这是我们查到的《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3个版本手迹。毛主席在这幅作品里,给柳亚子先生的那一首词也写上了,大家既在欣赏书法的同时,还能品味这两首词中不一样的意境。 <h1>32、《浪淘沙·北戴河》1954年夏</h1><b>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br>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b><br><div><br></div><div> 毛泽东1954年夏,于秦皇岛北戴河开会时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生动描绘了北戴河海滨夏秋之交的壮丽景色,展示了无产阶级革命家前无古人的雄伟气魄和汪洋浩瀚的博大胸怀,具有比《观沧海》更鲜明的时代感、更深邃的历史感、更辽阔的宇宙感和更丰富的美学容量。<br> 关于写这首词的缘由,毛泽东在1962年4月曾说,因为南唐后主李煜写的《浪淘沙》都是婉约的、情绪伤感、风格柔靡,没有豪放的,所以特意用《浪淘沙》的词牌反其道而行之,写一首奔放豪迈的词。并说,他很喜欢曹操的诗,气魄雄伟,豪迈慷慨悲凉,是真男子,大手笔。这首词最早在1957年1月《诗刊》创刊号发表。<br></div> <h1>33、《七律·和周世钊同志》1955年10月</h1><b>春江浩荡暂徘徊,又踏层峰望眼开。<br>风起绿洲吹浪去,雨从青野上山来。<br>尊前谈笑人依旧,域外鸡虫事可哀。<br>莫叹韶华容易逝,卅年仍到赫曦台</b>。<br><div> 1955年6月,毛泽东到湖南考察农村合作社情况。时任湖南省教育厅副厅长兼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校长的周世钊陪同毛泽东游览长沙岳麓山,写了一首《七律·从毛主席登岳麓山至云麓宫》,随信件寄给毛泽东。毛泽东收到信件后于1955年10月4日回信,信中就附有这首和周世钊的七律诗。该诗通过对春游长沙情景的回顾与追叙,不仅生动地描绘了祖国的壮丽河山,而且表现了诗人放眼世界、展望未来的宽阔胸怀。<br></div> <h1>34、《水调歌头·游泳》1956年6月</h1><b>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b><br><div> 1956年5月,毛泽东视察各地,5月底从长沙到了武汉,他望着滚滚长江,有了“中流击水”的兴致,于是在长江游泳3次。6月1日,他由武昌下水,到汉口起岸;6月3日,他从汉阳长江岸边下水游到武昌;第三次也是从汉阳下水游到武昌。此词据毛泽东身边工作人员介绍,写于毛泽东第一次畅游长江后的第二天1956年6月1日清晨。这首词最早在1957年1月《诗刊》创刊号发表。<br></div> <h1>35、《蝶恋花·答李淑一》1957年5月</h1><b>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br>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br>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br>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b><br><div> 1957年春节,李淑一写信给毛泽东,谈她读了毛诗的感想,并附了一首她在1933年听到柳直荀牺牲时写的菩萨蛮。毛泽东5月11日回信,“淑一同志:惠书收到了。过于谦让了。我们是一辈的人,不是前辈后辈关系,你所取的态度不适当,要改。已指出‘巫峡’,读者已知所指何处,似不必再出现‘三峡’字样。大作读毕,感慨系之。开慧所述那一首不好,不要写了吧。有《游仙》一首为赠。这种游仙,作者自己不在内,别于古之游仙诗。但词里有之,如咏七夕之类。(下面为这首蝶恋花)”正式发表时,词题改为“赠李淑一”,后又改为“答李淑一”。<br></div> <h1>36、《七律二首·送瘟神》其一 1958年7月</h1> 读六月三十日人民日报,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微风拂煦,旭日临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br><b>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br>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br>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br>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b><br><div> 《七律二首·送瘟神》是毛泽东在1958年6月30日《人民日报》上读到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的消息后写下的组诗作品。第一首诗通过对广大农村萧条凄凉情景的描写,反映了旧社会血吸虫病的猖狂肆虐和疫区广大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 </div><div> 这两首诗最早发表在1958年10月3日《人民日报》上。<b><br></b></div> <h1>37、《七律二首·送瘟神》其二1958年7月</h1><b>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br>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br>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br>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b><br><div> 第二首诗写新社会广大劳动人民征服大自然,治山理水,同时大举填壕平沟,消灭钉螺的动人情景。全诗虽分两首,实为一体,前一首写旧社会,后一首写新社会,起到了鲜明对比的作用,其组织又如一首词的上下片,一气呵成,并且诗句意象鲜明,含蕴深厚,耐人寻味。<br></div> <h1>38、《七律·到韶山》1959年6月</h1><b>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br>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br>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br>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b><br><div> 毛泽东同志1925年1月从上海回到韶山,建立中共韶山支部,后又组织农会。1927年1月在湖南考察农民运动,再度回到韶山,组织农运工作的同志开座谈会,听取党支部的汇报。以后由于斗争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没有回过韶山,直至解放以后1959年6月才回到韶山,在家乡住了两天,与故乡父老欢聚畅谈,这首七律就是25日深夜写成。<br></div> <h1>39、《七律·登庐山》1959年7月</h1><h3><b>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br></b><b>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br></b><b>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br></b><b>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b></h3><div> 1959年6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庐山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毛泽东于6月29日清晨登上庐山,站在襟江带湖的庐山顶峰,纵目远眺,水色山颜,尽收眼底。极富浪漫主义气质的诗人毛泽东神驰目极,手心相应,又为庐山留下了一首豪放之歌。</div><div> 本诗原有小序:“1959年6月29日登庐山,望鄱阳湖,扬子江。千峦竞秀,万壑争流,红日方升,成诗八句。〞诗人在9月1日致《诗刊》的信里说,“近日写了两首七律,录上正改。自以为可,可以上《诗刊》。〞</div><div> 该诗最早发表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12月版《毛主席诗词》</div> <h1>40、《卜算子·咏梅》1961年12月</h1><div><b>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br>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br>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br>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br>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b><br></div><div> 1961年12月,毛泽东在广州,为即将召开的中共中央扩大的工作会议做准备。他读了陆游的《卜算子·咏梅》,感到文辞好;但意志消沉,只可借其形,不可用其义,于是他再续一首与陆游的词风格不同的咏梅词,目的主要是鼓励大家蔑视困难,敢于战胜困难。此词最早发表于1963年1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毛主席诗词》。<br> 附:陆游《卜算子·咏梅》<br>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br></div> <h1>41、《七绝·为女民兵题照》1961年 </h1><b>飒爽英姿五尺枪, 曙光初照演兵场。 <br>中华儿女多奇志, 不爱红装爱武装。</b><div> 1960年12月,毛主席开展了全国的调查研究工作。作为机要工作的李原慧也被安排随同前往。在汇报的间隙,毛主席说:小李,听说你参加了去年的国庆民兵方阵,很好啊。小李回答:主席,我还特意拍了照片留念,给您看一看。毛主席看着照片中的李原慧,面容英武,青春焕发,便在夸奖李原慧的同时,提出请求“将这张照片留给我做纪念,可以吗?”李原慧自然不会拒绝,很是开心地便同意了。<br> 也就是1961年,2月的一天毛主席偶然间又翻到了照片,想着如李原慧一般无数的中华好儿女,于是提笔便写下了《七律·为女民兵题照》。之后,在李原慧来汇报工作间隙,毛主席笑嘻嘻地说到“小李啊,我也送给你一份礼物。”随即将诗送给了李原慧。期间,他老人家还不忘勉励李原慧要学花木兰、穆桂英,不要去学那林黛玉。 初稿中“不重红妆重武装”句毛主席再三斟酌后将“重”改为了“爱”。</div><div> 在这首诗以及以这首诗为歌词的“女民兵之歌”爆火的背后,身为主角的李原慧却从不讲毛主席赠诗这些事。她在中央办公厅继续工作了近三十年,直到1990年退休。<br> 该诗最早发表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12月出版的《毛主席诗词》。<br></div> <h1>42、《七律·答友人》1961年</h1><b>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br>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br>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br>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b><br><div> 1961年,毛泽东收到了三位湖南友人的礼物,这让他非常感动。尤其是其中来自九嶷山的斑竹,其背后带着的蕴意,令毛泽东诗兴大发,于是写下《七律·答友人》这首著名的诗词。这“友人”指的是周世钊。<br> 周世钊出生在湖南宁乡,他的家乡与毛泽东的韶山相邻,而两人初次见面则是在中学阶段。他们上课在同一个教室,睡觉在同一个宿舍,就连自习也坐在一张桌子上,正因如此,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从1913年入学到1918年秋毕业,两人度过了求知欲最盛的年纪,也是两人“风华正茂”的年纪,五年同窗情、志向亦相通。这样年少结下的情谊,让毛泽东在日后常年革命中依旧铭记,怀念。<br></div> <h1>43、《七律·和郭沫若同志》1961年11月17日</h1><b>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br>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br>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br>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b><br><div> 毛主席这首诗是和郭沫若所赋(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而作。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是浙江绍兴剧传统剧目。1961年10月上旬,毛主席在中南海怀仁堂观看了浙江绍剧团演出的这一剧目,多次鼓掌表示赞赏。10月18日,郭沫若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也观看了这出剧。演出结束后,绍剧团的同志请郭沫若提提意见,郭沫若就在25日夜作七律一首赠予剧团。不久,毛主席在广州读到了郭沫若的诗,并于11月17日和诗一首,在表现出与郭诗相类似的主题之同时,对原诗中的偏激观点,即“千刀当剐唐僧肉”作了纠正。</div><div> 1962年1月6日,郭沫若在广州读到了毛泽东的和诗,欣然接受了毛主席关于“僧是愚氓犹可训”的观点,接着于当日步毛主席和诗的原韵又作了七律一首。毛主席读了他的这第二首诗后,写信给郭沫若:“和诗好,不要‘千刀当剐唐僧肉’了。对中间派采取统一战线政策,这就好了。” <br></div> <h1>44、《七绝·庐山仙人洞》1961年9月9日</h1><b>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br>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b><br><div> 这首诗作于1961年9月9日,正值同年8月23日至9月16日召开的中共中央庐山工作会议期间。 此诗作者留存的手迹,现在所见有四件。仙人洞,在庐山佛手岩下,牯岭之西,高约两丈,深广各三四丈,传为唐朝仙人吕洞宾所居,故名。洞外有苍松。洞的左前方有一巨石,上刻“纵览云飞”四个大字。<br> 作者曾在1959年7月5日游览过庐山仙人洞。该诗最早发表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12月版《毛主席诗词》。 毛泽东的题诗传闻于海内外后,庐山仙人洞才成为庐山著名的景观之而广为游客所青睐的。<br></div> <h1>45、《七律·冬云》 1962年12月 (毛体)</h1><b>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br>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br>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br>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b><br><div> 1962年12月26日,毛主席写这首诗时正好是他的69岁生日。当时国际、国内形势异常严峻,斗争尖锐复杂。该诗以“冬云”起兴,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表现了当时国际上严峻的反华局势以及中国共产党人不惧强暴的大无畏精神和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全诗成功运用象征、比兴和对比等艺术手法,有力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意志。<br></div> <h1>46、《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1963年1月</h1><b> 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嗡嗡叫,几声凄厉,几声抽泣。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正西风落叶下长安,飞鸣镝。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b><br><div> 1962年冬,中国刚刚走出三年困难时期的困境,中苏关系又开始紧张,苏联再在其报刊上连续刊登文章,攻击中国共产党。我国的一些媒体也连续发表文章,予以还击。</div><div> 1962年,年底郭沫若填《满江红》一词,借此表达中国人民面对反华势力,团结一致,坚持斗争的必胜信念,同时也歌颂了毛泽东、毛泽东思想坚强的中国人民。毛泽东读后当即作此和词。 本来郭词写的理直气壮,富有激情。但无意间似乎把反动派的声势过分看中了些:“沧海横流”、“天垮下来”、“世披靡矣”,未免言过其实。毛泽东的和词,就是针对这一点而发的。 诗人高昂的时代巨人的头颅,对几伙苍蝇、蚂蚁、蚍蜉等害人虫,投以蔑视的目光,给以憎恶得申斥;并意气风发,大义凛然,发出了战斗的号召,显示了胜利的信心。</div><div> 此诗写于1963年1月9日,首次公开发表于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12月版的《毛泽东诗词》。<br></div> <h1>47、《贺新郎·读史》1964年春</h1> <b>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铜铁炉中翻火焰,为问何时猜得?不过几千寒热。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br> 一篇读罢头飞雪,但记得斑斑点点,几行陈迹。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有多少风流人物?盗跖庄蹻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黄钺。歌未竟,东方白。</b><br> 毛泽东十分喜爱阅读史书。他曾通读《二十四史》,在逝世的前一年,他还曾两次阅读《晋书》。他不仅喜欢读正史,还喜欢读诸如“演义、笔记小说”等野史。他提倡读史的目的不是遵循守旧,不是颂古非今,而是从史中汲取教训,指导今天的斗争和建设。毛泽东的这首《贺新郎》就是他在这方面的实践。 <div> 1963年,中国已基本上克服了经济上连续三年的困难,国家建设也出现了新的繁荣景象,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在战胜暂时的困难后,显现出勃勃生机。 此诗写于1964年春,首次公开发表于1978年9月9日的《人民日报》。</div> <h1>48、《念奴娇•井冈山》1965年5月</h1><b> 参天万木,千百里,飞上南天奇岳。故地重来何所见,多了楼台亭阁。五井碑前,黄洋界上,车子飞如跃。江山如画,古代曾云海绿。弹指三十八年,人间变了,似天渊翻覆。犹记当时烽火里,九死一生如昨。独有豪情,天际悬明月,风雷磅礴。一声鸡唱,万怪烟消云落。</b><br> 1965年5月22日至29日,毛泽东在巡视大江南北时重上了井冈山。他发现当年的革命老区已经旧貌换了新颜。那些崭新的场景画面,唤起了毛泽东对往事的回忆。一向在创作上“低产”的毛泽东,突然回到了青壮年时代“梦想的起点”,心中激动之情难以言表,于是满怀热情地在一周内写下了两首以“井冈山”为题的两首词。一首是《念奴娇•井冈山》,另一首就是《水调歌头•井冈山》。<br> 这首《念奴娇•井冈山》,上阕描写重回井冈山后,看到当地发生的巨大变化。下阕先是追昔抚今,感叹时光匆匆。接着又为自己青壮年时代的万丈豪情与风雷磅礴的气势,感觉到骄傲与庆幸。<br> <h1>49、《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1965年5月25日</h1> <b>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br> 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b><br> 1965年5月,毛泽东巡视大江南北后,于5月22日从湖南长沙登车,沿着途经韶山、安源、三湾、宁冈而直达茨坪的公路上山。当日到达后,先到茅坪。同日,当驱车经过黄洋界哨口时,毛泽东下车仔细察看了经修复的当年放哨红军住过的营房,还站在哨口举目瞭望。大约下午6时,他才到达当年根据地党政军首脑机关所在地茨坪,当晚在井冈山宾馆三所115号房间住下,共住7晚。在井冈山居住期间,毛泽东感慨良多,诗兴勃发,于是在5月25日写下了这首《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br> 毛泽东这首词实际上在1976年元旦就已公开发表,公开发表此词后8个月,1976年9月9日零时10分,他的心脏就停止了跳动。<br> <h1>50、《念奴娇·鸟儿问答》1965年5月</h1><b> 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背负青天朝下看,都是人间城郭。炮火连天,弹痕遍地,吓倒蓬间雀。怎么得了,哎呀我要飞跃。借问君去何方,雀儿答道:有仙山琼阁。不见前年秋月朗,订了三家条约。还有吃的,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b><br> 这首词毛泽东于1965年5月所作,采用寓言的方式,借用鲲鹏和雀儿的对话、问答的形式,艺术地高度概括了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和苏联修正主义者的大论战。这首诗是毛泽东晚年所作的一首很有艺术特色的词,诗中没有进行直接的自我抒情,而是塑造了两个完全不同的鸟类形象,以象征的艺术手法为我们展示了鲲鹏的博大、高远、无畏以及蓬间雀的萎琐、渺小、卑怯。<br> 这首词最早发表于《诗刊》1976年1月号(即复刊后第一期),总题为《词二首》。<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毛泽东思想永放光芒!</font></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不忘初心、牢记使命!</font></b></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