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苏州网师园位于苏州市东南部,距市中心仅数公里,占地面积约1.5亩,是一座古典园林。中国著名古建筑园林艺术家陈从周先生曾称网师园“为苏州园林小园极则,在全国园林中亦属上选,是以少胜多的典范”。它以亭、台、楼、阁等形体为主,布置了假山、流水、走廊等景点。园内的建筑风格古朴典雅,精细绝妙,处处彰显着苏州园林的特色。网师园初建于南宋时期,大概是苏州历史最悠久的古典园林之一,仅晚于北宋时期的苏州沧浪亭。</p> <p class="ql-block"> 网师园始建于南宋,几经沧桑变更,园林几易其主,园主多为文人雅士,各有诗文碑刻遗于园内。此园至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南宋淳熙初年,南宋侍郎史正志退居苏州姑苏着手筑园,因府中藏书万卷,故名“万卷堂”;对门打造一花圃,名为“渔隐”,植牡丹五百株。清乾隆年间,光禄寺少卿宋宗元购得万卷堂,在旧址之上重建别业。园内有十二景,其山水布置和景点题名极具隐逸气息。因“网师”即渔夫、渔翁,有隐居江湖之意,故而园主宋宗元取为名为“网师小筑”,后改名“网师园”。</p> <p class="ql-block"> 自南宋时期,扬州文人史正志在此处初建“渔隐”,至清乾隆年间,退休的光禄寺少卿宋宗元购得重建,命名“网师”。乾隆末年(1795年),太仓富商瞿远村买下网师园,按原规模,重新布置,添筑梅花铁石山房、小山丛桂轩、濯瀴水阁、蹈和馆、月到风来亭、云岗、竹外一枝轩、集虚斋等建筑,基本形成现在的布局。道光初,园归天都吴嘉道所有,同治初年,又归江苏按察使李鸿裔,李鸿裔从此管领名园二十年,成为网师园的新主人。光绪三十三年(1907),吉林将军达桂被罢职,携眷来苏,园归其拥有。1917年,张作霖以三十万银圆购得此园,作为寿礼,赠于其师张锡銮,园也改名“逸园”。抗日战争前,国画大师张大千和二哥张善孖,借住园中,殿春簃成为张氏画室。并曾在此养虎画虎,据称该虎通人性,后得到灵岩寺印光大师点化,赐其法名“格心”。不久,老虎病故张善孖伤心很久,将虎埋于园中。1940年,书画文物鉴赏家和收藏家何亚农买下这座园林,费时三年,全面整修并充实家具、古玩、书画陈设。1950年,何亚农后人将网师园捐献给国家。这座面积近半公顷,仅有拙政园八分之一、留园四分之一大小的古典园林,一直以其小巧精雅,迂回有致而闻名江南,被认为是苏州古典园林中以少胜多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 网师园虽小,却小巧玲珑,于方寸间享静怡,丝毫不觉建筑拥挤、空间逼仄,正是得益于其“以小见大,宅园合一”的建园特征。以水为主,突出“网师渔隐”的旨趣。濯缨水阁、月到风来亭、竹外一枝轩、半山亭皆近水而筑,体量精巧,与园子相匹配,无不合宜。建筑之间由曲廊联络衔接,布局疏密得宜。至于园中花木,则少而精,春有玉兰牡丹,夏赏紫薇凌霄,秋看桂花红叶,冬则梅花松柏,映衬山水建筑,相得益彰。</p> <p class="ql-block"> 从大门进园,过轿厅,有一小门,上嵌篆书砖额“可以栖迟”。由此门入,园内景致如画卷般徐徐展开,山水清嘉,花木明秀,亭台错落,禽鱼相戏……穿廊过四面厅,厅曰“小山丛桂轩”,为赏秋佳处。厅外桂花几树,近中秋则琼英珠树,郁郁霏霏,香气积于山之阿,弥弥不散。蹈和馆、琴室位于小山丛桂轩西南侧,原为主人宴客操琴处,庭院深深,幽曲寂静。</p> <p class="ql-block"> 西南隅凿一眼小泉,曰“涵碧”,清澈莹然,与外边彩霞池相互贯通。泉边倚墙筑一亭,名“冷泉”,檐角翼然,灵动如飞,体量小巧,简洁明快。涵碧泉对过栽白皮松一株,亭亭如盖,几乎荫蔽半个庭院。白皮松树干斑驳,尤为苍古。南面一株圆柏,相传为万卷堂旧主史正志手植,迄今已逾九百年,是名副其实的古树。树高10米,上端虽已枯死,但树的半腰仍枝叶舒展,葱葱郁郁,生机盎然,令人嗟叹不已。</p> <p class="ql-block"> 引静桥是苏州园林中最小的袖珍石拱桥,游人过桥三步便成,其审美价值极高。它完全是以金山石精雕细琢加工而成的,并凌架于蜿蜒曲折的溪涧之上,古朴精致而又自然。桥面中间有牡丹图案,东台阶下有1米见方的“寿”字。</p> <p class="ql-block"> 水池南的假山主峰名“云岗”,是苏州园林中不可多得的黄石假山佳构之一,山势凝重,主次分明,虚实得当,层次参差,与水面结合自然贴切,构成一组以山水景观为主的天然之作。</p> <p class="ql-block"> 殿春簃,是园主子女读书之地。院内景致十分丰富,富有明代庭院“工整柔和,雅淡明快,简洁利落”的特色。原本是当年的芍药圃,占地不到一亩,景观却很丰富,书斋内悬有“殿春簃”匾额,额上有跋云:“前庭隙地粗数弓,昔日之芍药圃也,今约补壁以复旧观”,主体建筑将小院分为三部分,书房实中有虚、露中有藏,南部院落中,山石、清泉、半亭以诗立景、以景会意,可谓园林小院建筑的精品。殿春簃也是第一座走出国门被移筑于大洋彼岸的中国古典园林,明轩犹如殿春簃的孪生姐妹,较完美地体现了苏州园林淡雅简朴、自然而又富于变化的艺术风格。</p> <p class="ql-block"> 冷泉亭是倚墙而筑的半亭,按理只有两只翼角高高翘起,但冷泉亭的设计者别出心裁,让亭后之墙拱起,与亭同高,又从墙顶伸展出两角也翼然飞举,这半亭有了四个翼角,这一别具匠心的处理,在苏州园林中也极为罕见。</p> <p class="ql-block"> 万卷堂是园中主厅,又名积善堂。主要园主用于喜庆宴请、接待宾客的主要场所。堂中匾额是明代四大才子文徵明所题。主厅万卷堂的门前有一座砖雕门楼,它制作于清乾隆年间,高约6米,宽3.2米,门楼上的砖雕是用刨子和凿子在质地细腻的青砖上,运用砖雕、微雕、精雕、透雕、多层雕、装饰雕、戏文人物雕……手法,咫尺空间中此种高难度的雕刻技艺让人目力难及,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 五峰书屋是一处独立庭院,名取自李白的诗句“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是南宋史正志的万卷堂旧址,是园主读书、藏书的地方。梯云室意指唐代张读所写周生以绳为梯,云中取月的故事。原为园主子女的内室。南北各有六扇落地花窗。</p> <p class="ql-block"> 园林里的窗户,不仅有采光通风的作用,还有框景之用。做工精美、造型各异的窗棂,不仅定格住了窗外的美景,它们本身也是一道靓丽的美景。苏州网师园以精致著称,不但园内风景秀丽,而且拥有很多做工精巧、造型别致的窗棂,造就了网师园独具江南韵味的窗棂之美。</p> <p class="ql-block"> 网师园地方虽小,曲径通幽,利用迂回,舒缓起伏,意境深邃,尽显天地。建筑虽多,但都能和四周的花园相映成画,尽显网师园的精巧雅致,是古典园林中的精品之作。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九九七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二〇〇三年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