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行(四)乘船乘车有感

蓝天

<p class="ql-block">结束了故乡之旅,返程选择了在龙口乘船至大连改乘高铁回齐。这条线路正是65年前我家离开山东到齐齐哈尔市的线路。65年来,我国陆路水路客运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与过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p><p class="ql-block"> 1958年秋,我家准备搬迁到齐齐哈尔市。当年,从城市到农村都在大跃进,工厂职工加班加点是常事。父亲是厂里技术骨干,又是市劳模,工作繁忙,不能回来接我们。30多岁的母亲,要带着双目失明,行动不便的奶奶和三个未成年的孩子出远门,谈何容易,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刚从家里出来到龙口这段路还好说,有人把我们送上了船。往后的路程就全靠我们自己了。</p><p class="ql-block"> 小孩子的想向力是挺奇怪的。在我记忆中,当年上船的时候,就象是一个大锅盖的东西扣在水面上,我们就是踩着大锅盖上了船。现在想起来挺可笑,那就是当时的移动码头。进到船舱后,只见舱内铺了一大排炕席,靠席子边放了一排桶,开始还不知道是干什么用的。席子上的乘客有躺着的,有坐着的,还有半躺半卧的。据说,那天遇上了大风天。船启动不长时间,船体就有点晃悠,晃悠时间长了,乘客就受不了,我那时只觉得心里象似翻江倒海一样难受,紧接着开始有人呕吐,连索反映,乘客一个接着一个地呕吐起来,这回桶就派上用场了。舱内呕吐声,哭闹声,呻吟声交织在一起,乱作一团。舱内的空气、卫生更是一团糟。说也奇怪,唯独小弟弟不但没有不舒服的表情,反倒撒起欢来,笑咪咪地走个不停。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好不容易挨到了大连。下船是一大难关。母亲让二弟看东西,让我抱着小弟弟,而母亲先是扶着奶奶走几步,再背着走几步,然后回去取东西,就这样一段一段地把奶奶挪下了船。下船后雇了人力车到火车站。</p><p class="ql-block"> 上火车有惊无险的一幕。五十年代的火车与现在的火车有太大的区别,车门上车的阶梯,离地面有很高的距离,一般人上车都要抓住扶手。11岁的我抱着1岁的弟弟上车,本想腾出一只手去抓扶手,可我没有那么大的力气,险些把小弟弟扔到火车底下,幸好一个好心的旅客手疾眼快,抢前一步扶住了我们俩,并把我俩送上了车。这才免遭不测,有惊无险。这么多年来我内心一直感激这位不知名的旅客。母亲用同样的办法,把奶奶一段一段地挪到站台,在旅客的协助下,把奶奶扶上了车,安顿好后,母亲赶紧下车取东西,把二弟接上车。那时大连没有直通齐齐哈尔的列车,只能到哈尔滨倒车。还好二姑家住哈尔滨,我们在二姑家住了好几天,等待父亲来接我们。</p><p class="ql-block"> 看过电视剧“闯关东”吧,触景生情,感受颇深。</p> <p class="ql-block">表侄子表侄媳送我们到龙口港客运站。</p> <p class="ql-block">通过这个阶梯登上客轮。</p> <p class="ql-block">这是这次我们乘坐的客轮座席,是单间,有两张床,还有沙发、电视、窗户、卫生间,还可冲温水澡。就象是一个小型宾馆。舱内还有下𣗍、打朴克等娱乐的地方。我们在这舒舒服服地睡了一宿,稳稳当当到达目的地。与65年前相比,天壤之别!</p> <p class="ql-block">大连至齐齐哈尔高铁。</p> <p class="ql-block">在回齐的高铁上,又快又稳,仅用6个小时就到家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