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家社协同育人,赋能学生新成长—第一实验学校参加“教育强国建设中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质量的提升”学术年会

那一抹微笑

<p class="ql-block">  为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服务国家教育发展战略,深入推进教育强国建设,深化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质量研究,12月8日—12月10日,阳信县第一实验学校参加了在潍坊召开的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家校协同专业委员会主办的“教育强国建设中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质量的提升”学术年会。开幕式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家校协同专委会副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院长苏君阳主持。来自全国各地近200名专家、校长、教师参会。</p> <p class="ql-block">  本次年会是一次集聚政策引领、学术前沿、实践研究的全国教育盛会,通过专家报告、微报告、圆桌论坛等形式,共同探讨学校家庭社会如何协同育人提升质量。</p> 开幕式 <p class="ql-block">  开幕式上,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韩民,潍坊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贾宝文,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家校协同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原教育部督导办副巡视员,国家督学程锦慧作精彩致辞。</p> <p class="ql-block">  韩民副会长首先对年会的成功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表示,本次年会命题精准、内容丰富、视野开阔,期待与会代表围绕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展开深入研讨,凝练更多研究成果,为全面提升我国家校社协同育人质量提供更有利的研究支撑。</p><p class="ql-block"> 程锦慧理事长提出以下要求:一是加强学习,提高政治站位;二是增强责任感,勇于担当教育人的光荣使命;三是注重基层实践,提高理论水平;四是做好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建设,为教育强国建设作出应有贡献。</p> 专家报告 <p class="ql-block">  12月9日上午,本次专家报告是一次集聚政策引领、学术前沿、实践智慧的全国性教育盛会。十五场专家报告聚焦了教育高质量发展和教育强国,在这个大背景下围绕校家社协同育人的机制创新、家长教育资源的开发、家庭教育指导专业化发展等重要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报告学术性强,聘请了大学教授和老师,他们的理论讨论对我们的实践很有指导意义。同时,展示了校家社协同育人研究领域的理论成果,分享了区域、学校、社会机构协同育人的实践经验,充分体现了家校协同专委会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特点与成效。</p> 微报告 <p class="ql-block">  12月9日下午,十八场微报告中来自各个地区及学校的专家学者、中小学幼儿园负责人、家委会负责人、相关教育机构、社会机构代表围绕自身开展的协同育人质量提升的研究以及区域、学校工作开展的经验进行了分享与交流。</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校李振华副校长在微报告中作了题为《校家社适合育人,让每一个学生感受到尊严和幸福》的分享,介绍了我校校家社协同育人的探索,受到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肯定。</p><p class="ql-block"> 李校长在报告中谈到,当前校家社协同育人活动开展中遇到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家校合作定位不清;家校合作能力有限;家校合作缺乏特色;家校合作评估体系缺失等问题。因此,阳信县第一实验学校积极践行“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让每一个生命都感受到尊严和幸福”的办学思想,坚持以“适”为行动策略,以“合”为发展目标,以“让每一个人都成为最好的自己”为价值追求的“适合文化”。从搭建“13333”校家社协同育人平台,组建校家社共育专业梯队;开展“六进”活动,让家长成为学校的合作伙伴;引进社会优质资源,探索学校社会工作新途径;实施“同爱共育家长培训”工程,发挥滨州市首批“三宽”(宽厚、宽容、宽松)教育试点学校作用;激发“十个一”网络传递力量,构建全环境立德树人生态圈五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我校在校家社合作中的实践及成就。</p> 圆桌论坛 <p class="ql-block">  在圆桌论坛环节,程锦慧理事长、张向葵副理事长及来自学校、社区、社会组织等一线嘉宾代表,围绕“在校家社协同育人机制下,如何调动学校、家长、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的交流话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互动交流,分享了来自一线的生动经验,研讨形成了切实推动解决协同育人具体问题的方案样本。</p> 考察交流 <p class="ql-block">  12月10日上午,分别来到了泰山教育创新研究院、清池街道家庭教育公益指导服务中心、潍坊市高新区双语学校进行考察交流。</p><p class="ql-block"> 泰山教育创新研究院凭借立足“全国基础教育高地”的优势,坚持走“产学研深度融合”之路,以研发带动产业发展,在家庭教育、教育大数据、创新创客教育、教育第三方评价等方面,形成了核心竞争力,孵化了幸福路、鹿非马、核变等产业品牌。</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清池街道家庭教育公益指导服务中心以校家社协同育人为实施路径,以全环境育人为实践目标,扎根社区,联合家庭、学校、社会,以未成年身心健康为核心,通过儿童成长测评、家长科学育儿指导、动与静成长空间环境配置、全民阅读推广活动等,成为社区里孩子自由成长的大草原、家长交流进步的新空间,打造育人新阵地。</p> <p class="ql-block">  潍坊高新双语学校秉承“同一颗心,另一只手”的理念践行着家校合育,把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治理的重要抓手和品牌工程,以家长资源开发为切入点,以家校共育课程研发为重点,立足理念引领、机制构建、项目管理、课程建设、模式创新,探索出“五位一体”的新路径、“1346”云德育模式。</p> <p class="ql-block">  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么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作为教育者,我们深知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出人格健全的孩子,这就需要成长的三个场域支柱--校家社的协同。</p><p class="ql-block">因为是协同,因此一定要多主体同在且共商共建共享;</p><p class="ql-block">因为是育人,因此一定要关注多主体的学习及共学互学;</p><p class="ql-block">因为是研究,因此一定要创造新实践和自主知识体系。</p><p class="ql-block"> 校家社协同育人,赋能学生新成长。承借本次论坛东风,相信阳信县第一实验学校必定会对家校社协同育人开展更为深入的研究和思考。学校将不忘初心、勇毅前行,坚定不移地将学校建设成为一所有正气、有底气、有名气的学校,把教育办成老百姓希望的样子,让每一个生命都感受到尊严和幸福!</p>

育人

协同

教育

校家社

家校

学校

实践

家长

家庭教育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