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路谈兵法·“慧”处世(13)要“先胜”,不要“先为”

机器人

<p class="ql-block">题字:山东省书协副主席徐华志</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孙子兵法·形篇》曰:“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意思是说,那些打胜仗的军队,总是首先创造利于战胜敌人的条件,然后寻机同敌人进行交战;而那些打败仗的军队,总是先冒险地同敌人交战,尔后企求侥幸取胜。</p><p class="ql-block">为什么孙子特别强调“先胜而后求战”呢?这还要回到孙子的慎战思想:“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也就是说,打败仗的后果太可怕了,是不可承受的。所以,毛泽东同志也把“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作为人民战争的一条重大军事原则。</p><p class="ql-block">孙子“先胜而后求战”的思想,对我们现实工作生活来讲,同样有着极高的应用价值。我们要创业,或选择工作单位,可以交失败的“学费”,也可以从失败中成长、成熟、成功,但这样的幸运者并不是太多。因为失败的代价越来越大,“学费”越来越高,每做出一次选择、每迈出一步,不会如一句“都付笑谈中”那样轻松。看看大街小巷的门头房,经营者换了一个又一个,可谓“城头变换大王旗”,也可谓“乘兴而来,败兴而归”。赔了钱、泄了气,对这些“草根”来讲,物质上和精神上的代价都是沉重的。他们的教训就在于缺乏“先胜而后求战”的思维,头脑发热,先干再说。</p><p class="ql-block">《孙子兵法》的智慧告诉我们,做事情特别是做重要的事情,必须要有慎重的态度,把论证做充分,把准备做充足,有了基本的把握再说,不一定要“十拿九稳”,但至少要有七成的胜算。</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路秀儒,军封大校,人封作家,自封学人,时封兵学专家。曾任原济南军区某基地司令员、军区司令部某部部长,现为山东孙子研究会副会长、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孙子研究》杂志主编,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先后出版著作16部,多部获全国性和山东省奖项。</p><p class="ql-block">为文追求:独辟视角,原创深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