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黄胄(1925.3—1997.4.23) ,原姓梁,字映斋,长安画派代表人物。中国画艺术大师,社会活动家,收藏家。1943年,他拜西北著名画家长安画派创始人赵望云学习中国画。黄胄独创性地将速写融入中国画,开启了全新的人物画笔墨范式,拓展了中国画艺术语言。黄胄善画驴而得驴贩子的绰号,几乎家喻户晓。</h3></br><h3> <h3>黄胄认为:艺术这东西首要的是有感情,其次才是技法,有感情就可以创作出真情的东西,如果无病呻吟一味追求形式,没有感受,只为讨人喜欢,创作出的东西早晚要被历史所淘汰。好的作品要群众认可才行,不要自己把自己抬得多高,艺 术必须有生活,形式主义绝没有出路。</h3></br><h3> <p class="ql-block">在20世纪,中国近代美术史进入到了最为辉煌也最值得书写的历史时期,一大批风格迥异的杰出国画艺术家造就了这一段丰富灿烂的国画发展史,创作了大量表现现实生活的作品,包括革命题材主题画、民族风情以及生气勃勃的花卉翎毛、动物群像,彰显了中国画在一个时代的伟大复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些近代国画大师们在取材和表现上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独门绝技,像世人皆知徐悲鸿的马、齐白石的虾、李可染的牛、李苦禅的鹰、吴作人的熊猫……作为新中国成立后最杰出人物画家之一的黄胄,他笔下的毛驴可称得上笔墨趣味独特,造型熟稔,当世之人无出其右,达到了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地步。</p> 黄胄画驴数十年,最初他是为了搜集生活素材进行创作 ,由于当年黄胄工作生活在中国西北地区,在那里家家户户几乎都养毛驴,长期的接触和耳濡目染,他也喜欢上了毛驴,“虽不及牛马高贵,却能经风雨、耐霜雪,忍辱负重,辛劳终生,憨绝痴绝。”从黄胄的话中尽显他对驴的喜爱之情。后来,黄胄有意把画驴当成了锤炼笔墨的主要途径,一直未曾间断。随着孜孜不倦的探索和研究,慢慢地达到了精妙入神的境界,无心插柳之举却画出了名堂,成为他最擅长的绘画题材。</h3></br><h3> <h3>黄胄画驴由于是从生活中而来的创作,在他的作品中,几乎都有毛驴的形象出现,笔下的毛驴构图丰富多变,形态组合更是生动多姿,既造型准确又具有笔墨趣味,毛驴形象生动、自然、可爱,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情趣。在那个时代,国人接触到了西画体系的理论和技法,开始尝试和研究将西方写实元素运用到我们的传统绘画当中,但是国画笔墨和素描造型技法的融合一直无法解决。黄胄的水墨毛驴成为他解决笔墨和造型关系的突破点,实现并解决了一直困扰着当时国内美术界笔墨和造型统一的问题。<br></br></h3></br><h3> 黄胄并没有受过严格的素描训练,但他以丰富的生活为依托,将中国画的传统技艺与时代气息相契合,通过大量的写生速写来锤炼自己的技术并着力于笔墨的创新,他的作品笔法奔放,墨色变化丰富,笔意简练而形象准确,简洁明快的设色,让画面概括又富有张力,他深入到西北、西南、东北边陲、东南沿海,描绘边疆民族生生不息的气象,成为各兄弟民族“美”的代言人,对于那些学院派的画家而言,黄胄的作品更加鲜活和具有生活特色</h3></br><h3> <br></br></h3></br>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原文转载自网络,</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著作权归作者所有。</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