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76, 79, 187);">2023年10月15日,是我们在意大利旅行的第17天,下午4点前怀着期待和兴奋去到了博尔盖塞美术馆(我们预约参观的时间是4点开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76, 79, 187);">心心念念,这个美术馆是我二去罗马的主要目的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76, 79, 187);">举世闻名的博物馆历史上曾经是富可敌国的博尔盖塞家族的宫邸,建成于1620年至17世纪末,家族已累积收藏超过800件绘画及雕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76, 79, 187);">尽管家族在一百多年间致力于收藏及维护这些艺术珍品,这些收藏却在19世纪受到前所未有的巨变。家族首领卡米洛·博尔盖塞亲王曾在拿破仑的军队中担任将军,他于1803年娶了拿破仑的妹妹波利娜.波拿巴,并获得了“殿下”的称号,1806年更获封瓜斯塔拉公爵及亲王的头衔以及皮埃蒙特总督。众多荣誉,也带来了许多义务,其中之一便是不得不被迫变卖藏品给卢浮宫,他在1807-1808年总计共出售了154件全身雕像、170件浮雕、160件半身雕像外加一些珍贵的大理石圆柱和古罗马花瓶给卢浮宫,被誉为对意大利艺术品最严重的破坏行为之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76, 79, 187);">卡米洛膝下无子,亲王爵位由他弟弟弗朗切斯科继承。弗朗切斯科为了弥补家族对考古收藏的空缺,收购了一些新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也因为担心家族收藏再一次受到破坏,于1833年制定了新的《委托遗赠法》,明确声明家族文物皆不可转让,此一明智的做法保障了家族的收藏在19世纪的完整性。</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博尔盖赛博物馆位于博尔盖塞别墅(Villa Borghese)内,曾为家族财产,后来又逐渐增加了部分地块,最终组成了一个巨大的公园。该别墅根据传统郊区别墅的建筑模式完成,由柱廊连接的突出结构构成,完美地融入了自然环境,外部由浮雕和古代雕塑装饰,展现了不亚于其房间内藏品的华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这座建筑本是教皇保罗五世的侄子西皮奥•波尔盖赛红衣主教的别墅,他是贝尼尼和卡拉瓦乔的主要赞助人,也是著名的收藏家。就是因为这位极具艺术品鉴力的西皮奥,才使我们今天能在博尔盖塞里饕餮高浓度的贝尼尼和卡拉瓦乔,以及其他大师的杰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美术馆一层除了摆放着公元1世纪到3世纪的古董外,还收藏了吉安•洛伦佐•贝尼尼艺术生涯中创作的绝大部分世俗题材的雕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一楼主厅天顶壁画是由西西里岛艺术家马里亚诺•罗西设计装饰的,配上利用透视收缩法手绘的裸体雕塑形象来营造的一个三维空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二层主要展示了从15世纪到19世纪的包括蛋彩画和油画在内的众多绘画作品,其中包括提香、拉斐尔、鲁本斯、洛伦佐•洛托、柯雷吉欧、卡拉瓦乔、雅格布•巴萨诺等等许多如雷贯耳的大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从1775年开始,博尔盖赛别墅被改造为英式园林,是罗马第二大公园,占地80公顷。现在里面甚至还设有公共汽车站,并配有很多休闲娱乐设施,包括动物园、儿童乐园、湖滨花园、赛马场、大型广场、玫瑰园等;有很多名胜古迹,包括歌德、雨果、拜伦等人的纪念雕塑和纪念碑等。可以说,在公园内有看不完的历史遗存,有看不完的湖光山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英国作家、园艺家约翰•伊芙琳(John Evelyn)曾于1644年游览波尔盖赛别墅,将其描述为“满眼是各种新发明的喷泉,树林和溪流”的“极乐世界”和“养着鸵鸟、孔雀、天鹅和鹤的植物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入口大厅的天花板壁画非常精美,千万不要错过。这幅</span><b style="font-size: 22px;">《荣耀寓意》</b><span style="font-size: 22px;">描绘的是古罗马英雄马库斯·福利乌斯·卡米卢斯打破与高卢人的布伦诺条约的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画家马里亚诺·罗西(1731 -1807 )简介:</b><span style="font-size: 22px;">意大利杰出的新古典主义画家,尽管当时罗马盛行严格的古典主义潮流,但为了巩固和发展自己与众不同的艺术风格,特立独行的罗西坚持不随流,不趋炎,不附势,最终成就了他自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接下来请大家跟着我一起尽情荡漾在艺术长河中,尽情享受世界瑰宝的炫丽,品味绝色可餐的艺术杰作!</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吉安·洛伦佐·贝尼尼(1598-1680)简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他是意大利的雕塑家,建筑家,画家,城市设计师,十七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大师,是早期杰出的巴洛克艺术家。他从8岁(被带到教皇跟前创作了一幅圣保罗的肖像素描,教皇就认定他将是第二个米开朗基罗)到80岁的高龄,创作才华从未中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何谓巴洛克艺术?其特点就是打破文艺复兴时期严肃含蓄和均衡,崇尚豪华和气派,注重情感和气氛的热烈与紧张,具有戏剧性夸张的艺术效果。</b></p><p class="ql-block"><b style="-webkit-text-size-adjust: 100%; 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贝尼尼的才华赢得了教皇保罗五世和西皮奥·博尔盖塞的赏识,并获得了骑士的爵位。后来的教皇乌尔班八世(1623年成为教皇)对贝尼尼也是喜爱有加,正是由于两任教皇和西皮奥内·博尔盖塞的无比信赖和鼎力相助,最终成就了贝尼尼这位最无可争议的巴洛克大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贝尼尼于1680年11月28日逝世,终年82岁,罗马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吉安·洛伦佐·贝尼尼(1598-1680)</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57, 181, 74);">作品-《阿波罗与达芙妮》(1622-1625)</b><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57, 181, 74);">:</span><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 25, 25);">这座雕塑描写的是达芙妮被阿波罗追上时,正在变成月桂树的那一瞬间。仔细观看,达芙妮的双手已经幻化成了月桂树的枝叶,脚下也有树根生成。这部作品细腻到极致,衣纹皱褶立体感极强,厚厚的大理石刻成透明的薄纸一般。这部作品一出现,就引起罗马城的轰动,不久后成为教皇的乌尔班八世也对贝尼尼大加赏识,当时的红衣主教不由的写诗赞叹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迷恋的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追赶着欢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这昙花一现的美色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他得到的只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一个苦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几片落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这首诗后来被刻在这座雕塑的台座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古希腊神故事:话说调皮的小爱神丘比特为了报复太阳和文艺之神阿波罗,将一支激发爱情之火的金箭射向阿波罗,同时将另一支拒绝爱情的铅箭射向了美丽的达芙妮。阿波罗疯狂地追求达芙妮,但达芙妮无动于衷、冷若冰霜,竭力的躲避他。当达芙娜听到后边阿波罗的脚步声时,她着急地向父亲呼救,阿波罗已追上达芙娜,他的手已触及姑娘的身体,可是就在这瞬间里显示出他的努力变成徒劳无功,他的急速追赶变成枉费心机,她的逃跑也是无望的,她已开始变成月桂树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在这紧凑、简洁和并不复杂的双人构图中,实际上已叙述了关于阿波罗和达芙娜的全部神话,从活生生的身体魔术般地变成植物的全部过程。两个人物迅速奔跑的运动被另一种运动——美丽的变形而复杂起来。当阿波罗的一只手一触及到少女的身体时,她却变成了一株月桂树。阿波罗只能用月桂树的枝叶做成了桂冠戴在了头上,这也就是“桂冠”一词的由来。由于阿波罗掌管文艺,“桂冠“也成为了文艺领域的最高奖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看看背面,月桂树繁复缠绕着向上快速生长的动态感,非常传神,引人入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看哪,正在变成月桂树根的达芙妮之脚。</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吉安·洛伦佐·贝尼尼(1598-1680)</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57, 181, 74);">作品-《被掳掠的普洛舍宾娜》</b><span style="font-size: 22px;">(1622):该雕像描绘的是冥王普鲁托将少女普洛舍宾娜劫持到冥界的瞬间。这是贝尼尼在23岁时完成的作品,这个雕刻中将冥王的凶狠与残暴、少女的悲痛与哀伤刻画得动人心魄。普鲁托用力搂抱的手指深深陷入少女大腿上的肌肉里,少女的脚趾因为恐惧、挣扎而翘起。这使人完全感觉不到石头的坚硬,而是鲜活的血肉,细节上连眼泪都雕了出来。贝尼尼将两个非常不相称的力组合在一起,产生对抗力的挣脱的视觉效果。刚与柔、强与弱,男性与女性多方面的巧妙的矛盾组合,贝尼尼在两个人物的形象处理上也运用了光洁与粗放的对比雕凿技法。完成这个作品时他仅仅二十岁,也为此荣获了骑士勋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神话故事:冥王看上了谷物女神色列斯的女儿普洛舍宾娜,将其强掠至冥界,谷物女神求助天神,迫于天神压力,冥王答应让普洛舍宾娜每年有半年时间陪伴母亲。在女儿陪伴母亲的半年中,谷物女神就让大地生长出谷物;当女儿回到冥界时,谷物女神就让大地一片凋零。从此,大地有了季节之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普洛舍宾娜脚下那条守护地狱之门的三头犬(Cerberus)正在咆哮,放大了,请仔细观看这个三头犬身上的纤毛似乎每一根都能看得清清楚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吉安·洛伦佐·贝尼尼(1598-1680)</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2px;">《大卫》(1624)</b><span style="font-size: 22px;">:这座雕像刻画的是犹太人大卫向巨人歌利亚投掷石头的那一刻。不同于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像,贝尼尼的作品充满了动感和紧张感,大卫的身体成旋转状,仿佛下一秒中就要开始战斗,一种紧迫感油然而生。贝尼尼是通过镜子记录自己瞬间发力的表情,捕捉姿势表情和情感,大卫嘴唇紧抿,青筋突起,非常写实。据说当时贝尼尼让教皇乌尔班八世端着镜子以便完美的雕刻出教皇的脸,因此教皇说:“你何其荣幸,让我为你服务;而我又是何其荣幸,让你为我服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吉安·洛伦佐·贝尼尼(1598-1680)</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57, 181, 74);">作品《埃涅阿斯、安喀塞斯和阿斯卡尼乌斯》(1618-1619):</b><span style="font-size: 22px;">该雕像描绘了《埃涅阿斯纪》中的场景,特洛伊英雄埃涅阿斯王子背着他的父亲和儿子一家三代人逃离时的场景。埃涅阿斯身披狮子皮,代表着力量,他本是神的后裔,这也是他英雄身份的象征。要将这三个人物形象合理安排成为一尊组合雕像,绝不是一件易事。这件雕塑极富运动感,三个人物的头部均朝向不同的方向,埃涅阿斯微微低下头部,目光坚定,抱起父亲的双手强劲有力;他的父亲则望着前方,手中拿着一尊小雕像,应该是他的妻子(维纳斯),埃涅阿斯的母亲——阿芙罗狄特;他的小儿子则略带恐惧的跟在身后,望向另一边。整个雕塑有一种螺旋上升的力,人物高低错落,带出极强的节奏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关于罗马人的祖先埃涅阿斯的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做为特洛伊王室的一个成员,安喀塞斯(埃涅阿斯的父亲)曾经发下誓言决不说出他同爱神维纳斯的关系,然而当他们的儿子埃涅阿斯出生时,安喀塞斯却向他的同伴吹牛时泄露了这一秘密,做为惩罚,他成为了瞎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希腊与特洛伊的战争结束之后,整个特洛伊陷入了一片火海之中,希腊军队的铁蹄踏破了特洛伊城的每一处角落。看到国家沦陷于敌人之手,勇敢的埃涅阿斯带着妻子克瑞乌萨,背负着父亲安喀塞斯,手拉着儿子阿斯卡尼俄斯,从着火的特洛伊城里跑了出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起初安喀塞斯拒绝弃城而逃,因为他认为自己有责任坚守在城池之中。但是后来有两个迹象令他改变了初衷,决定离开特洛伊城:一个巨大的霹雳闪电和一道光环出现在阿斯卡尼俄斯的头顶上。逃难期间,克瑞乌萨抛夫弃子,并且人间蒸发,销声匿迹。最后,埃涅阿斯看到了她的灵魂,并由此得知自己该另起炉灶,在意大利新建一个城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为了实现这个最终目标,埃涅阿斯及其随从人员的这趟长期而曲折的逃难之旅,经过了色雷斯、克里特岛、北非和西西里岛。为了阻止埃涅阿斯前往意大利,女神朱诺用一场大风暴摧毁了运送特洛伊难民的舰队,这些难民被迫逃往迦太基,并且女神朱诺还设法让他爱上迦太基的女王狄多。尽管狄多的美貌倾国倾城,但是埃涅阿斯还是决定服从命运的指令,启航前往意大利。站在甲板上的埃涅阿斯看见柴堆上升起了火焰,狄多被火葬了,这位发疯的迦太基女王选择了自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从那以后,女神朱诺的阻挠只能减缓埃涅阿斯逼近意大利的速度。在那不勒斯湾的库迈港,埃涅阿斯征求并采纳了西比尔的意见,她指导埃涅阿斯找到通往冥界的入口。埃涅阿斯在那里看见了在前往迦太基旅途中辞世的父亲的灵魂。灵魂说罗马最终会称霸整个地中海地区。于是埃涅阿斯一行继续往北迁移,来到了罗马台伯河畔的拉丁姆。国王拉丁努斯热情款待他们,埃涅阿斯帮助国王同鲁图利人作战,后来他与国王的女儿拉维尼亚结婚。拉丁努斯死后,埃涅阿斯继承了王位,幸福而卓有成效地统治着他那和睦的特洛伊人和拉丁人(罗马人),最后他在与埃特鲁斯坎人作战中被杀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这座雕塑是贝尼尼20岁时的作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吉安·洛伦佐·贝尼尼(1598-1680)</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57, 181, 74);">作品《山羊阿玛尔忒亚与婴儿宙斯和农牧神》(1615):</b><span style="font-size: 22px;">阿玛尔忒亚山羊是一只用奶喂养婴儿宙斯的神圣山羊(它的名字翻译自古希腊语,意思是“温柔的女神”)。宙斯的父亲克洛诺斯因为害怕失去自己的力量,将他刚出生的孩子全部吞掉了。他的妻子瑞亚为此遭受了极大的痛苦,当接下来一个孩子宙斯出生时,她用一块裹着尿布的石头代替了婴儿,然后将小宙斯藏在了克里特岛的伊达山洞穴中。而克洛诺斯毫无怀疑地吞下了这块石头, 山羊阿玛尔忒亚救了未来至高神宙斯的生命,她生下了两只小山羊,并用羊奶喂养宙斯。此外,阿玛尔忒亚将摇篮里的小宙斯挂在树上,这样当克洛诺斯寻找他时,地面、天空或海洋都找不到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宙斯非常喜欢他的山羊保护者,阿玛尔忒亚从他那里得到了一只金狗,它一直守护着她直到她去世。另外,如果不小心折断的山羊角就会变成聚宝盆,所以山羊阿玛尔忒亚的传说成为古希腊神话中“聚宝盆”一词。</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吉安·洛伦佐·贝尼尼(1598-1680)</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时间揭示真理》:贝尼尼所有的雕塑都是奉命而作,只有这一件为自己而作的,1645年开始创作,1652年完成了作品的绝大部分。这期间,贝尼尼因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西边两个塔楼的结构问题而饱受争议,遭到对手严厉抨击,再加上他的资助人教皇乌尔班八世去世,使得他的事业处于低谷。他用这尊雕像回击那些抨击他的人,为自己正名:赤裸的少女左手拿着太阳,侧着脸面带微笑,浅棕色大理石布幔刚刚从头上揭开、挂在身后,寓意着代表真理的少女终于冲破迷雾,见到了阳光。在贝尼尼遗嘱中,他明确指出将这尊雕像传给他的长子作为永恒的警示,并要求永久地保存在他出生的那不勒斯家中。到了20世纪,博尔盖塞美术馆从贝尼尼后裔手中买了这尊雕像,放置在了该美术馆内。</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2px;">吉安·洛伦佐·贝尼尼(1598-1680)</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沉睡的雌雄同体/床垫》(公元前1世纪或2世纪),(1620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这个《沉睡的雌雄同体》雕刻是1世纪时复制的公元前150年的作品,海尔玛弗狄忒(男体)是希腊神话中众神信使赫耳墨斯与爱神阿佛洛狄特(罗马神话中的维纳斯)的儿子,他继承了母亲的美貌,大概就是神界小鲜肉吧。然后有天被水仙子萨尔玛西斯(女体)相中了,这个仙女趁小鲜肉在湖中洗澡时一把抱住他,然后祈求众神,和海尔玛弗狄忒永远也不要分开,于是众神成全了小仙女的祈求让他们两个永远合为一体了。这个雕塑上半身是女性,下半身是男性,对,转过去看是有唧唧的。我记得卢浮宫也有一个贝尼尼雕的海尔玛弗狄忒,拍到了正面的角度,在古代,雌雄同体是一种全能、力量、自足的体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沉睡的雌雄同体/床垫》-栩栩如生的雕像无精打采地躺在看起来如此柔软的大理石床垫上,你不禁要伸出手来按压一下它,只是想看它是否会像真正的床垫一样弹起来,这个床垫可是贝尼尼的杰作呢啊。</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吉安·洛伦佐·贝尼尼(1598-1680)</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作品《保罗五世·博尔盖塞教皇》 (1605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15年,博尔盖塞博物馆宣称,馆方以3300万美元的价格从一个私人藏家手中购得一件贝尼尼的作品,即这尊教皇保罗五世像。这尊雕像起初在拍卖时,拍卖行的专家没能将其辨认出来,并在2013年将其作为无名氏作品以4.7 万欧元价格拍卖,但并没能卖掉。次年,他们最终以2.4万欧元的低价卖掉了这件作品。买下这件作品的收藏家拿着雕像找到了苏富比拍卖行,后者最终将雕像以超过一千倍的价格卖给了博尔盖塞博物馆。更有意思的是,这并不是这尊雕像第一次遭遇这种糊涂账了。这尊雕像最初由红衣主教西皮奥·博尔盖塞委托贝尼尼创作并在博尔盖塞家族一直保留到1893年,之后被卖给一个维也纳的收藏家。然而在交易时,二百多年后的博尔盖塞后人已经不记得雕像的作者,竟然是将其当作贝尼尼毕生最大的宿敌亚历山德罗·阿尔加迪的作品卖掉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卡米洛·博尔盖塞(也就是娶了拿破仑妹妹的这位)(1552—1621年)当选为教皇保罗五世,并扶植自己的外甥西皮奥·博尔盖塞成为红衣主教,掌握着罗马教廷的核心权力。西皮奥·博尔盖塞原名为西皮奥·卡法雷利,保罗五世让其改姓,成为博尔盖塞家族成员——保罗五世的侄子。博尔盖塞家族迅速达到顶峰。该家族用积累的巨额财富购买艺术品,成为欧洲四大艺术收藏家族之一(其余三个家族为美第奇家族、法尔内塞家族、卢多维西家族)。</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2px;">吉安·洛伦佐·贝尼尼(1598-1680)</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作品《西皮奥·博尔盖塞红衣主教的两个半身座像》:为什么会有两个半身像的红衣主教呢? 其原因有很多不同的说法,但普遍接受的故事是,在第一个版本完成后, 红衣主教被变态的按摩师按摩额头时被整出了明显的骨折。 令人震惊的是,贝尼尼在短短三天内就推出了第二版!(1632)</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西皮奥·博尔盖塞是博尔盖塞别墅的建造者,也是贝尼尼和卡拉瓦乔的赞助人。</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吉安·洛伦佐·贝尼尼(1598-1680)</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作品《路易十四的骑马雕像》</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2px;">吉安·洛伦佐·贝尼尼(1598-1680)</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作品《贝尼尼自画像》(1623):贝尼尼也是个非常杰出的画家呢,意想不到吧?他是真正的艺术界全才哦。</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米开朗基罗·梅里西·达·卡拉瓦乔(1571—1610年)简介:卡拉瓦乔的一生动荡、狂乱、争斗、杀人、危险又充满了谜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1606年5月29日,他杀了一个名叫拉努乔·托马索尼的年轻人。此前,来自上层社会的赞助人摆平了他的一系列的出轨行为,但这次他们无能无力了。卡拉瓦乔只能逃往那不勒斯,因为那不勒斯在罗马当局的司法管辖权之外。在科隆纳家族的保护下,这个罗马最有名的画家也变成了那不勒斯最富盛名的画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尽管在那不勒斯获得成功,卡拉瓦乔还是在几个月后就离开前往了马耳他——马耳他骑士团的总部所在地,他希望得到骑士团团长德·维格纳科特的庇护,使他杀死托马索尼的罪行能得到赦免。德·维格纳科特非常喜欢这个著名的艺术家,任命他为圣约翰圣殿骑士团的官方画家,并将镶着马耳他十字的长袍披在了他的肩上,他成为一个真正的骑士。圣约翰圣殿骑士团属于马耳他骑士团,马耳他骑士团是世界三大骑士团之一,它象征着荣誉、地位、尊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1608年8月的一个酷热的夏天,在成为骑士才不到3个月的时间,他又重新关进了监狱,因为他跟骑士团的另外一个成员动了手,他破门而入,并打伤了那个比他辈分高,也更有威望的骑士。最后的判决结果,他被开除骑士团,并判罚入狱。这一次进的是一座号称无坚不摧的监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此刻他已是名满天下,在多方贿赂和自己的粉丝帮助下,他成功越狱,并乘坐小船重新逃往那不勒斯——杀人犯的天堂。一到那不勒斯,他就中了埋伏,被得到消息的仇家拖离酒馆,狠狠毒打了一顿,浑身鲜血淋漓,肋骨也断了几根。然而上天对天才又一次伸出了眷顾之手,罗马西皮奥红衣主教决定为他安排一次特赦。</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于是他画了一幅《带着施洗约翰头颅的莎乐美》,画中大盘子里正是他自己的头,此画是送给德·维格纳科特(骑士团团长)以乞求宽恕,意思是:“我已献上我的头颅,我悔过了”。同时他还画了《手提歌利亚头颅的大卫》,大卫手中提着巨人的头颅,这颗头颅依旧是他的头,代表着自己的悔过。这幅画他是打算送给西皮奥·博尔盖塞,仿佛在说“我,知罪了!”,因为西皮奥在罗马掌握着赦免大权。在回罗马接受特赦的途中,他在埃尔科勒港被莫名其妙的再次逮捕入狱,后经多番解释,终被释放。但他却错过了自己的航船以及船上载着的准备献给西皮奥的画。为了赶时间追上船只,他不得不在7月的烈日下步行100多公里,穿过瘟疫肆虐的沼泽区。最终,发着高烧的他被送到医院并孤独的客死他乡。他没等来再次辉煌的机会,那一年,他39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400多年来,他渐渐被人们遗忘,直到最近几十年里人们才重新审视并认识了他:米开朗基罗·梅里西·达·卡拉瓦乔!</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卡拉瓦乔,意大利最伟大的画家之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他,受之无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他的光辉足以匹敌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提香等世界超一流画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他,光芒耀眼!</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他是文艺复兴最后一位巨匠与巴洛克绘画的开启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他,承前启后!</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他更是现代艺术明暗对比法、透视法、黑暗空间构图等的缔造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他,名至实归!</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br></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2px;">🦚卡拉瓦乔(1571—1610年)</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2px;">《捧果篮的男孩》(1593):</b><span style="font-size: 22px;">这是卡拉瓦乔的早期代表作之一,这既是一幅肖像画,也是一幅静物画。男孩怀中的水果篮,与男孩面部所占比例同样重要。以一个普通男孩作为主人公,他拥有着深色的卷曲头发和精致的五官,手捧着装满水果的篮子,好似要将果篮献出去,水果和树叶都溢出了果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画中的模特是卡拉瓦乔的朋友和同伴,时年约16岁,是西西里画家马里奥·明尼蒂(据说是卡拉瓦乔的同性情人并出现在他的多幅画作中)。这幅画显示了卡拉瓦乔现实主义的物理学上的精确,并由此开始成名。他的作品引起了红衣主教弗朗西斯科·玛丽亚·德尔·蒙特的注意和欣赏,德尔·蒙特是罗马城里重要的鉴赏家,自此以后,卡拉瓦乔能够和明尼蒂共用红衣主教玛德玛宫里的一个房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画中静物塑造得栩栩如生,犹如照片般写实,展现健康和青春之美;右下角耷拉在篮子边枯萎的树叶,也清晰地表达着短暂、衰退之美;再比如,男孩背后的那道光,预示光阴稍纵即逝这一事实。在卡拉瓦乔早期的创作中,生长茂盛的水果、花朵和男孩常常是他绘画的主题。</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2px;">🦚卡拉瓦乔(1571—1610年)</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2px;">《手提歌利亚头颅的大卫》(1610):</b><span style="font-size: 22px;">卡拉瓦乔晚期代表作之一,描绘的是大卫杀死巨人歌利亚之后,将其头颅割下,他一手提着首级、一手持剑的场面,利剑正滴着血,隐喻着画家曾经杀死过人,剑上刻着拉丁文的缩写字母“H-AS OS”,意思是“谦卑胜于自傲”。画中歌利亚的头颅是卡拉瓦乔本人的自画像,当时卡拉瓦乔带着这幅作品,乘船由那不勒斯回罗马,打算送给西皮奥·博尔盖赛主教来换取赦免(画家决斗杀人又越狱),结果阴差阳错,不幸死在了半路上。<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卡拉瓦乔(1571—1610年)</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2px;">作品《圣母、圣子与圣安妮》(1605–1606):</b><span style="font-size: 22px;">这是卡拉瓦乔一幅极具争议的作品。画中圣母玛利亚抱着耶稣,正在教他如何用脚碾压象征原罪的毒蛇(因为它唆使夏娃偷吃果),站在旁边满脸皱纹、身材干瘦的是圣母玛利亚的母亲圣安妮,可以看出他们三人对危险(蛇)的态度。母女两人头顶上都有一道细细的光环,耶稣则被表现出是个未受割礼、全身赤裸的小孩,毒蛇因被玛利亚用力踩压而全身腾空扭曲。画中几乎全黑的背景更加突出了人物,左上方的一小片光亮照在耶稣身上使得他成为整个画面真正的主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对于此画的争议是玛利亚的穿着,一身红色紧身衣,领口开得极低,贬低了玛利亚神圣而高贵的形象;更无法让人接受的是卡拉瓦乔找了罗马高级妓女当圣母玛利亚的模特儿。该画当时在圣彼得大教堂只展出了一个月就被撤了下来,但马上就被博尔盖塞家族买了下来。<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2px;">🦚卡拉瓦乔(1571—1610年)</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2px;">《生病的酒神巴克斯》(1593):</b><span style="font-size: 22px;">这是卡拉瓦乔早期的作品,描绘的是酒神巴克斯,这是卡拉瓦乔在身患重病时对着镜子画的自画像,所以酒神的模样也是病殃殃的。这幅作品展示了他在绘画流派等方面的精湛技艺:既是静物画和又是肖像画,也暗示着他描绘古代古典人物的能力,脸部四分之三的角度是文艺复兴晚期肖像画的首选,但引人注目的是头部的鬼脸和倾斜,以及非常真实的痛苦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这幅画可以追溯到卡拉瓦乔在 1592 年中期从家乡米兰抵达罗马后的第一年,艺术家曾一度病重并在医院住了六个月。根据美国医学出版物《临床传染病》2009 年的一篇文章指出,这幅画表明卡拉瓦乔所患疾病很可能与疟疾有关,因为皮肤和眼睛处有明显的黄疸迹象,表明某些活动性肝病会导致高水平的胆红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这幅早期的画作据说也很可能被卡拉瓦乔用来推销自己,展示了他在绘画流派等方面的精湛技艺:静物和肖像,暗示着描绘古代古典人物的能力。脸部四分之三的角度是文艺复兴晚期肖像画的首选,但引人注目的是面部表情和倾斜袒露的肩膀,以及非常真实的痛苦感,这是典型的卡拉瓦乔式的现实主义表现手法。</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2px;">卡拉瓦乔(1571—1610年)</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作品《施洗者约翰》:这件绘于1609-1610年的作品是卡拉瓦乔已知八幅《施洗者约翰》中的最后一幅,这也是卡拉瓦乔生命最后阶段的创作。当时的他过着流亡的生活,因在西西里岛被仇敌追踪,1609年卡拉瓦乔回到了那不勒斯。1610年夏天,卡拉瓦乔乘船前往罗马接受赦免状,此行他带了三幅画给红衣主教西皮奥·博尔盖塞作为礼物,《施洗者约翰》就是其中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画中的面无表情的施洗约翰倚靠在黑色的背景里,明显地陷入了沉思中,旁边的绵羊在啃着棕色的葡萄藤,红色的斗篷裹着他瘦弱单薄孩子般的身体,在黑暗中更像是燃烧的火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施洗约翰是基督耶稣的表兄,比耶稣大半岁,也是神显灵后他母亲生了他,但不是处女生子。据说在为耶稣洗礼时,天空突然豁然开朗,有一鸽子形状的圣灵显现在被启开的天空中,从此约翰紧随耶稣布道,故得名“施洗约翰”;据记载他的装扮古怪,经常穿着骆驼毛的破衣服。</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2px;">卡拉瓦乔(1571—1610年)</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圣杰罗姆》(1606):描绘的是圣杰罗姆正在翻译圣经时的场景。圣杰罗姆是古代西方教会中最伟大的学者,他建立了一个私人图书馆,收藏大量的基督教圣经与神学作品。圣杰罗姆在罗马接受教育,皈依基督教后前往叙利亚的荒漠苦行,晚年定居在耶稣的出生地伯利恒过苦修隐居的生活。在宗教作品中出现的圣杰罗姆大多是在阅读或写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以明暗对照画著称的卡拉瓦乔,在这幅作品中也极力发挥所长,看着画中的圣杰罗姆的头顶、右上臂和桌上的骷髅,仿佛可以看到画面外的强大光源;且此画用色大胆,以大面积的红色来衬托哲罗姆的性格和地位,哲罗姆是当年西方教会中最有教养、最有学识、最高尚、最伟大的学者,所以被罗马教皇封为圣徒。</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拉斐尔简介(1483-1520):意大利画家、建筑师。与列奥那多·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合称“文艺复兴三杰”。拉斐尔画作向以“秀美”著称,其笔下人物清秀,场景优美。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文艺复兴运动提倡人文主义精神,即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充分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傅雷曾这样评价文艺复兴三杰,达芬奇的深,米开朗基罗的大,拉斐尔的明媚,支撑起了文艺复兴这个光华璀璨的时代。</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拉斐尔没有达·芬奇那样经验丰富博学深思,也没有米开朗基罗雄伟强健的英雄气概,虽然他只活了三十七岁,却成为文艺复兴盛期最红的画家,他的风格代表了当时人们最崇尚的审美趣味。</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1520年4月6日,拉斐尔逝世于罗马,这个消息传到罗马教皇那里后,他非常悲痛,坚持要把他葬在万神殿。要知道这个万神殿是用来供奉奥林匹亚山上所有诸神的,教皇的这一决定无疑是在说拉斐尔在罗马已经是神一般的存在了,他的作品将永远被人们供奉和纪念。</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拉斐尔(1483-1520)</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2px;">作品《怀抱独角兽🦄️的女孩》</b><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2px;">:</span><span style="font-size: 22px;">据说这幅画是拉斐尔为致敬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所作,最初是在板上绘画的。在1934年的保护工作中被转移到画布上,在转移过程中,去除了部分过厚覆盖的颜料,而露出了独角兽,并去除了已添加的轮子,斗篷和棕榈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1959年,在修复中通过射线照相揭示了独角兽下原来是一只小狗的图像。</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2px;">🦚拉斐尔(1483-1520)</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2px;">《耶稣被解下十字架》</b><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2px;">(1507)</span><span style="font-size: 22px;">:拉斐尔的这幅画原本收藏在圣方济各教堂。1608年3月18日,西皮奥·博尔盖塞派人将这幅画作盗取占为己有,这一可耻的偷盗行为引起了人们的极大愤怒,为了平息民愤,教皇保罗五世找来画家复制了一幅送给教堂,而这幅原作就留在了博尔盖塞美术馆。</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2px;">拉斐尔(1483-1520)</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作品《尤力乌斯二世》:战神教皇尤里乌斯二世,1503年—1513年在位十年,为教皇史上第218位教皇,被教廷认为是历史上最有作为的25位教皇之一。又译犹利二世、儒略二世,朱利叶斯二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尤里乌斯二世也是一位名实相符的政治教皇,以政治的力量来重建教会的领导地位。在他的任期内,罗马教皇的政治权达到了高峰,他最终目的是要在罗马教皇的旗帜下,看到一个统一的意大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1506年,他着手组建瑞士卫队,这就是一直保持至今的梵蒂冈卫队。同年,他批准了《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的修正案(即教皇子午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在艺术方面他有着不可泯灭的贡献,他任用艺术大师米开朗基罗、拉斐尔、布拉曼德等人从事美化梵蒂冈的工作,策划圣彼得大教堂的重建工程,他还以本人形象作为蓝本雕刻摩西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总而言之,经过尤里乌斯二世的努力,此时的罗马已经成为西欧的艺术殿堂,教廷也成为意大利半岛的政治重心。</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2px;">拉斐尔(1483-1520)</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作品《一个男子的肖像》:这可能是位有着漂亮而又流动的头发和表情严肃的公爵肖像,因为可以从他所戴帽子的形状识别出来。</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鲁本斯(1577—1640)简介:他出生于德国锡根,父亲去世后,12岁的鲁本斯随母亲回到了西班牙统治下的家乡安特卫普。他汲取了巴洛克艺术的精髓,又结合了尼德兰绘画的民族传统,攀上了巴洛克艺术的顶峰,他是巴洛克画家之王!他事业成功、家庭美满,偶尔还兼个职当个外交官则是他的标签,鲁本斯是历史上少数生平一直都过得不错的画家。</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鲁本斯一生留下近三千幅作品。他作品中的激情,影响了后世的浪漫主义;他作品中的光线,也影响了后世的印象派。</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鲁本斯(1577—1640)</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2px;">《基督下葬》(1602)</b><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2px;">:</span><span style="font-size: 22px;">他受提香影响最深(鲁本斯可以说是提香的“忠实粉丝”,后期模仿过很多提香的作品),之后他又去了罗马和佛罗伦萨,并且继续学习、临摹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卡拉瓦乔等意大利著名艺术家的作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1611他临摹了卡拉瓦乔的那幅《耶稣下葬》,他的画强调动感、色彩和肉感,从这幅画中就能看出他的画风,死去的耶稣比别的画家画的要肥胖、肉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卡拉瓦乔的《耶稣下葬》,鲁本斯模仿的正是这幅作品。</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2px;">鲁本斯(1577—1640)</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作品《苏珊娜和长老们》(1602):苏珊娜是巴比伦一个富商的妻子,因容貌极美受到当地两位长老的觊觎。长老偷窥了苏珊娜沐浴并要挟她做出不道德的事情。苏珊娜严词拒绝并拼死抵抗。两长老害怕苏珊娜向她的丈夫揭露他们的罪行,于是诬陷苏珊娜不贞洁,苏珊娜因此被判死刑。后因先知出手相救,为苏珊娜洗刷了冤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在鲁本斯画中,做着手势让苏珊娜不要声张的长老已进古稀之年,满脸猥琐之气;旁边那位黑须长老则戾气逼人,似在威胁苏珊娜就范。这幅画中,鲁本斯将观者的目光锁定在了苏珊娜洁白无暇的身体上,她是纯洁和光明的象征,阴影中的长老则代表着邪恶和黑暗。紧张的气氛营造和善恶对比的人物表情和造型都体现出了鲁本斯深厚的绘画技巧。</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鲁本斯(1577—1640)</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这个壁顶画也是鲁本斯的杰作。</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提香(1488-1576)简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他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威尼斯画派三杰之一,也被誉为“西方油画之父”。在提香所处的时代,他被称为“群星中的太阳”,是意大利最有才能的画家之一。他对色彩的性能及其相互关系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他用色大胆,色调丰富明快、微妙而准确,他的笔触热情奔放,流畅自如,不拘陈规,画面明亮而又和谐,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和雄浑、华贵之美。</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提香作为一个伟大的画家和天才艺术家,他灵巧的画笔可以解决美学上的任何问题,庄重、高贵而完美。瓦萨利曾评价说,“在意大利,没有人能和提香的绘画天才相比,无论是拉斐尔或是达芬奇都赶不上他”。</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2px;">🦚提香(1488-1576)</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57, 181, 74);">《神圣与世俗的爱》</b><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57, 181, 74);">(1514):</span><span style="font-size: 22px;">该画是提香为威尼斯共和国“十人委员会”宗教法庭秘书长欧黑利欧(NiccolÃAurelio)的婚礼而作。画中两位貌美的女性坐在山清水秀、山丘起伏的城外的一个石雕的水槽上,以左上角的城堡和右上角的教堂作为背景。左边身着白色华丽衣服的新娘戴着手套,坐在丘比特旁边;她右手拿着象征爱情的玫瑰,左手放在象征着“人间短暂幸福”的一罐珠宝上。右边性感的裸女维纳斯右手支撑着倾斜的身体,左手披着红色绸衣,拿着一盏正在燃烧的、象征着“天堂永恒幸福”的火焰。俩人中间放着一个铜盘,边上有一些散落的玫瑰花,后面的爱神丘比特正用左手在水槽里玩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画中人物取材于古希腊神话故事,裸体的美神阿弗洛迪忒丰腴健美,艳红色的披巾衬托着白皙丰满的肉体,头和腰身稍向右倾构成柔美的曲线,配合着关注而又慈爱的神情,充满了女性的母爱与柔情,既是美的化身,也是神圣爱情的化身。左侧的美妇则是美狄亚,她代表被人间的爱包围的女性。她身穿华贵的白色裙袍,右肘露出的红色内衣与阿弗洛迪忒的红披巾相互呼应。小天使正在嬉戏玩水,大自然和古典建筑显得华丽庄严,深绿色的草地和树木将人物衬托得明亮夺目,呈现出一种牧歌式的情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据说 罗斯柴尔德曾经想以高于最终意大利政府收购整个波尔盖塞美术馆的价格收购提香的这件作品!</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提香(1488-1576)</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维纳斯蒙住丘比特的眼睛》(1565):在这幅画中,右边的女孩们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她们美丽、迷人,有着经典的面部特征,明亮的金色皮肤,在她们身体的每一个曲线中,你可以看到柔和的姿态,丝滑的头发使她们的美丽更加完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左边的维纳斯,充满了她内在的尊严和宁静。而丘比特的肩膀靠在她身上,进一步强调了她身体所散发的温暖和宁静的感觉。许多人把丘比特的这种姿态比作婴儿依偎在母亲身边的姿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丘比特很贪玩,不知自己手中的箭神力无比,总是到处乱射,他因误射水泽仙女,让她们彼此相爱,两位仙女生气的没收了他的箭,并找维纳斯来评理。维纳斯为了给儿子避祸把他的眼睛给蒙了起来,丘比特的兄弟则耿耿于怀双眼紧盯着对面水泽仙女手中攥着的箭篓。</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提香(1488-1576)</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作品《圣多米尼克》:穿着传教士修行会服装的圣多米尼克,他是多米尼克修行会的创始人。</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2px;">提香(1488-1576)</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作品《基督受刑》(1560)</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安东内洛·迪·安东尼奥(1430-1479)简介:他是西西里岛梅西纳的意大利画家,在意大利早期文艺复兴时期非常活跃,他的作品显示了早期荷兰绘画的强烈影响,尽管没有记录证据表明他曾远离过意大利,但乔治·瓦萨里称赞他是将油画引入意大利的第一人。 事实证明,他的作品对意大利北部的画家,尤其是威尼斯的画家,有着不同寻常的影响。</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2px;">作品:《男子肖像》(1470)</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老鲁卡斯·克拉纳奇( 1472-1553)简介:德国画家和雕刻家,是德国文艺复兴的领袖艺术家之一,他的作品涉及宗教、神话、肖像和风景等多种题材,展现了他对人物、色彩和形式的精湛掌握和运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57, 181, 74);">作品《维纳斯与手持蜂巢的丘比特》:</b><span style="font-size: 22px;">在这幅画中画面的色彩分布并不均匀,有些地方明亮有些地方暗淡,创造出一种光影变化的效果,特别是维纳斯身上那层几乎透明的薄如蝉翼的丝巾,以及地上晶莹剔透的水珠💧,简直是神来之笔,让人惊叹❗️不已;克拉纳奇在这幅画中也展示了他对形式的掌握和运用,用简洁而有力的线条勾勒出人物和物体的轮廓和姿态,同时也用几何形状来构成画面中的一些元素,如帽子、蜂窝等。</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洛伦佐•洛托(1480-1556)简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洛伦佐·洛托虽然受到贝利尼和乔尔乔内的影响,洛托是个性最独特的威尼斯画派画家。他创作了一些著名的宗教绘画,但他的主要成就来自现实主义肖像画。他的肖像画能够准确地捕捉人物的个性,多数采用冷色调制造发光效果,常常使用柔和的光影塑造人物形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57, 181, 74);">作品《绅士肖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2px;">洛伦佐•洛托(1480-1556)</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作品《圣母,圣婴和圣弗拉维,圣欧诺弗里乌斯》(1508):画中的右边长胡子老人是圣欧诺弗里乌斯,左边的是圣弗拉维。</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2px;">🦚柯勒乔(1489-1534)简介:他是意大利画家,出生在柯勒乔,去世在柯勒乔,去世的时候45岁。他一生不长,但他的风格影响很长。不光是孕育了巴洛克,他的风格影响着后世许许多多风格迥然不同的画家们。由于他横跨了文艺复兴和矫饰主义两个艺术风格阶段,又受到了威尼斯,以及前尼德兰画派的影响,所以他的画是多种风格结合之后的一种进化体。</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2px;">他一生四处转悠,但是他转完了总会回到他出生之地或附近,把外面的精华带回来,这在当时是非常罕见的。因为很多一线画家都是流动的,比如大家熟知的三杰中的米开朗琪罗去世在罗马,出生地在佛罗伦萨。</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2px;">正如他墓碑上所写:他叫柯勒乔,来自柯勒乔,去世在柯勒乔,葬在柯勒乔,一生一世一方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57, 181, 74);">作品《达娜厄》(1531):</b><span style="font-size: 22px;">这幅画描绘了阿耳戈斯王阿克里西俄斯的女儿,因预言说国王将为外孙所杀,出于恐惧,因而被父王囚于铜塔,与世隔绝。但宙斯化为金雨与达娜厄相会,生下英雄忒修斯,后来忒修斯在掷铁饼时在无意中打死了外祖父,不幸预言成真。科雷乔把金雨改作了长有翅膀的青年宙斯,床前是丘比特和小爱婴阿摩耳。</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多索·多西(1490-1542年)简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他真名为乔瓦尼·鲁特里 ,他最初师从师于哥斯达,受到费拉拉派传统的熏陶,后来到过威尼斯,被乔尔乔内和提香·韦切利奥的作品深深吸引,然后又在罗马感受到拉斐尔典雅秀美的艺术趣味,最终,多索·多西把威尼斯和罗马的优秀因素都揉进了费拉拉派的传统艺术之中。他的那些神话题材的作品使他放荡不羁的艺术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在他的作品中具有一种丰富的想象力、带有诗情的描绘、奇异的风光、牧歌式的情调,以及华丽的色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57, 181, 74);">作品《梅利莎》(1531):</b><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 25, 25);">在画中多索·多西以装饰精美的人物置于画面中心,环抱着神秘而丰茂的大自然景色,巧妙而精心地运用不同的亮光,点面对比,使繁密的画面产生空气感和深远的空间感。画家对人物的衣着配饰和林木花草作了精到细致的描绘,严谨有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 25, 25);">在希腊神话中,梅利莎在希腊的克里特</span><span style="font-size: 22px;">岛(Crete)用山羊奶和蜂蜜把刚出生的宙斯(Zeus)养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后来人们喜欢把梅利莎作为女孩子们最常用的名字之一,有蜂蜜、甜美之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 font-size: 22px;">🦚</span><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2px;">乔吉奥·瓦萨里(1511年-1574)简介:他是意大利著名画家和建筑师,终身服务于梅第奇家族(Medici family) ,著名的乌菲兹宫(Uffizi) 就是由他主持设计的,他以百万言的《艺苑名人传》留名后世,书中第一次使用了“文艺复兴”一词。佛罗伦萨阿诺河上的瓦萨里走廊也是他的杰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57, 181, 74);">作品《基督诞生》(1546):</b><span style="font-size: 22px;">画中描述的是基督降临后,伯利恒附近的放牧人听从了天使的召唤,到这个简陋的马厩里来看他们的救世主。</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2px;">🦚雅各布·巴萨诺(1515-1592)简介:雅各布·巴萨诺是文艺复兴后期的重要画家和杰出代表,属于威尼斯画派。因为他懂得如何将他那个时代的各种艺术家的艺术影响,如提香、丢勒、丁托列托或拉斐尔,统一在一幅画中,他甚至不用离开自己的小家乡就能做到这一点。巴萨诺还在他的作品中加入了个人风格,将体裁画和山水画与宗教主题相结合。因此,他的宗教画中的人物常常穿着16世纪的衣服。巴萨诺还被认为是发展粉彩画的先驱,当时他的艺术家同事们主要使用黑色或红色的粉笔,而巴萨诺却在一幅画中可以使用不同颜色的粉笔。</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57, 181, 74);">作品《最后的晚餐》(1542):</b><span style="font-size: 22px;">巴萨诺的这幅作品,远没有达芬奇那幅那么出名,但仍是16世纪意大利绘画的一幅杰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与达芬奇那幅名画不同的是这幅画中的人物都是些不修边幅、光着脚、举止很随意的渔民,在站在桌后的耶稣基督向这些渔民问道“是谁出卖了我?”,在这至关重要的时刻,众人仍显得毫不在意,互相议论、猜疑和指责。画面颜色鲜艳,有一束斜射的光线穿过酒杯。</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吉多·雷尼(1575-1642)简介:他出生于博洛尼亚的一个音乐家家庭,年轻时加入了安尼巴莱·卡拉奇的画室,他是卡拉奇学生中最成功的一个。1625年波兰的瓦迪斯瓦夫四世曾在旅游时亲自到博洛尼亚他的画室中拜访,这位波兰亲王随后就从雷尼那里购买了多幅画作。</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2px;">作品:《乡村舞蹈》(1601)。</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多梅尼科·赞皮耶里(1581-1641)</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57, 181, 74);">作品:《戴安娜的狩猎》</b><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57, 181, 74);">-</span><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 25, 25);">这幅巨大的油画是一个神话场景,狩猎女神和水泽仙女们在举行射箭比赛,要求第一支箭射中树干,第二支射中悬挂着的丝带,第三支射落飞鸟。在艺术品中经常可以看到在黑夜中驾着月车飞过天际的月亮女神,在女侍的簇拥下穿行于丛林中的狩猎女神和供奉在神殿中的百乳丰产女神,这都是她——戴安娜。</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2px;">🦚小弗兰斯·弗兰肯斯(1581-1642)简介:小弗兰肯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他创作了多种流派,并为佛兰德艺术引入了新的主题。他的许多作品都是历史、寓言和圣经故事,重点关注人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57, 181, 74);">《古董经销商店》(1615-1620)。</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2px;">乔万尼•贝利尼(1430-1516)简介:他是威尼斯画派的创始人,文艺复兴后期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他是坚定的人文主义者,是诗情横溢,富于幻想的风景画奠基人,是卓越的色彩画家,为两位大弟子乔尔乔内和提香的艺术发展奠定了基础。他所描绘的人物蕴含深厚的人性,充溢着乐观主义的精神。德国文艺复兴大师丢勒称他为“威尼斯最卓越的画家”,有人称他是“米开朗琪罗的终身对手”,也有人颂扬他“可与达·芬奇并驾齐驱。”</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作品《圣母子》(1510)。</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2px;">彼得罗·佩鲁吉诺(1450-1524 )简介:他是意大利画家,擅长画柔软的彩色风景、人物和脸以及宗教题材。佩鲁吉诺的艺术在意大利中部影响较大,与达芬奇、波提切利同是安德烈·德尔·韦罗基奥的学生。由于他还是拉斐尔的老师,因而历史评价他对文艺复兴美术有相当的贡献。</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2px;">他是意大利最早用油彩创作的画家,通过学习荷兰画派的风格,他在透视、色彩等方面具有一定创新性。他的画作中最有特点的就是模仿荷兰画派的空气透视和细腻纤长的树木植被。他的一些创作对拉斐尔有很大影响,虽然拉斐尔的作品成就显然高于他的老师。</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作品《圣母子》(1498)。</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洛伦佐·科斯塔(1460-1535)简介:他主要从事的工作是教堂的壁画的修饰,很多地方的很多教堂,现在依然可以看到洛伦佐·科斯塔给我们留下来的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同时他也创作出了很多宗教题材的内容,偶尔也有神话题材的场景出现在他的作品中,给后人带来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当时的社会生活。</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作品《柱子上的基督》。</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乔尔乔内(1478一1510)简介:他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意大利威尼斯画派画家,架上画的先行者。早年师从威尼斯画派创始人贝利尼,后来发展了老师的成就。其作品构图新颖,色彩柔合具有丰富的明暗层次,情景与人物配合和谐。这一画风直接影响了提香及后代威尼斯画派画家。与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等并列为最伟大的画家。</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作品:《长笛演奏家》(1508)。</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2px;">乔瓦尼·杰罗拉莫·萨沃尔多(1480-1548)简介:他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主要活跃于威尼斯, 有时也在意大利北部的其他城市工作。他以对色彩和明暗对比的巧妙运用,以及作品的冷静现实主义而闻名。萨沃尔多共有约40幅画作,大多是宗教题材,另有6幅肖像画。</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作品《年轻人的半身像》(1530)。</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贝尔纳迪诺·李奇尼奥(1485-1549年)</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作品:《博尔盖塞兄弟一家的肖像画》(1535年)。</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多梅尼科·普利戈(1492-1527 年)简介:他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画家,他以肖像画家的身份取得了成功。但他的作品并不多,根据瓦萨里的说法“普利戈是一位特别闲散的艺术家”,这也许可以解释他作品稀少的原因了。</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作品《抹大拉》(1526)</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安东尼奥·迪多尼诺(1497-1547)简介:他是一位意大利画家,他曾接受了佛罗伦萨兄弟会的委托,在佛罗伦萨圣灵大教堂的教堂里画了一些壁画。</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作品:《雅各布得知约瑟夫死亡的消息》</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2px;">米歇尔·托西尼(1503-1577)简介:意大利画家,他的老师是洛伦佐·迪·克雷迪和安东尼奥·德尔·塞拉伊奥洛;他的学生是贝纳迪诺·波切蒂和弗朗西斯科·布丽娜。</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作品《勒达》(1560-1670):题材来自希腊神话中的勒达(又译《丽达》),她原是埃托利亚国王的女儿,即海仙之女。她嫁给斯巴达王廷达瑞俄斯,因其丈夫忘了向美神阿芙罗蒂德祭祀,遭到这位女神的报复:一天,宙斯化作一只天鹅,阿芙罗蒂德化作一只鹰追逐他。丽达正在湖中沐浴,见一天鹅飞落湖边,就把它抱在怀里,引起怀孕,生下了四只天鹅蛋,蛋中孵出四个神—卡斯托耳、克吕泰涅斯特拉、波吕丢刻斯和海伦。</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马尔切洛·普罗文扎莱(1507-1639)</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作品:《保罗五世·博尔盖塞教皇》</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保罗·委罗内塞简介(1528-1588):他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的画家,原是提香的学生。他是仅次于提香,与丁托列托是并驾齐驱的威尼斯画派著名画家,他和提香、丁托列托组成文艺复兴晚期威尼斯画派中的“三杰”。委罗内塞在绘画上,尤其是装饰性绘画上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他的画有着灿烂的色彩和独具匠心的透视,构成了令人眩目的效果,对于后来十七世纪巴洛克绘画的影响十分深远。</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作品:《正在传道的施洗者约翰》 (1562)。</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2px;">费德里科·巴罗奇(1535-1612)简介:费德里克·巴罗奇是16世纪至17世纪初意大利中部杰出的矫饰主义画家,是巴洛克风格的先驱之一,他一生体弱多病,有时还会无端怀疑是竞争对手因嫉妒而对他下了药。</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2px;">矫饰主义又被称作风格主义,它强调艺术家内心体验与个人表现,注重艺术创作的形式感,倾斜线条和曲线的运用比较明显,反对理性对绘画的指导作用。矫饰主义的绘画精细,表面效果华丽,多戏剧性场面,用不对称和动荡,藉由瘦长的形式、夸大的风格、不平衡的姿势来描绘人类和动物,以此产生戏剧化和强而有力的形象,从而取代拉斐尔式的统一风格。</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作品《埃涅阿斯逃离特洛伊》(1598):画中描述的是在希腊人用木马计攻进特洛伊城中,烧杀抢掠,放火烧毁了整个特洛伊城,在特洛伊战争中表现英勇的埃涅阿斯看到大势已去,赶忙扛着年迈的父亲安喀塞斯、带着年幼的儿子阿斯卡尼厄斯和年轻貌美的妻子克瑞乌萨在母亲爱神维纳斯的神助下,逃离火光冲天的特洛伊城的情景。健壮的埃涅阿斯和瘦骨嶙峋老父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据记载埃涅阿斯的妻子、特洛伊国王普瑞阿摩斯的女儿克瑞乌萨在逃亡中和大队人马走散后失踪,而那些和埃涅阿斯一同逃出城的特洛伊人最后跑到了意大利,成为了罗马人的祖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埃涅阿斯在战场上总能在关键时刻得到母亲维纳斯、太阳神阿波罗或其它众神的帮助,是古希腊罗马神话中最受神宠爱的一位幸运者。</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费德里科·巴罗奇(1535-1612)</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 25, 25);">《祷告中的圣杰罗姆》:杰罗姆经常被描绘成穿着红衣主教的服装(即枢机服),尽管在杰罗姆生活的时期里,“红衣主教”这个职位并不存在;还经常被描绘成一边捶顿裸露的胸膛,一边凝视着十字架,或是站在十字架旁边,石头握在手上。因为在生活中他是一个生性易怒的人,杰罗姆非常痛恨自己的脾性,他不顾一切地想要控制自己的脾气,甚至随身带着一块石头,当他的怒气快要压倒自己时,就用它来捶打自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 25, 25);">杰罗姆在古代拉丁基督教中,是第二多产的作家(仅次于奥古斯丁)。用了15年的时间,将希伯来文的《旧约》翻译成拉丁文,取代了之前由希腊文翻译过来的粗糙的拉丁文译本,它是在“公开演讲、辩论、布道和展览会”中使用的权威版本。同时,基督教中希伯来语研究的复兴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他。圣杰罗姆之所以成为伟大的圣人,不是因为他的翻译或评注,也不是因为他的辩论或争议。而是他从来没有停止过在行为上做一个真正的基督徒,更是“将圣经的训诫付诸行动,而不仅仅是停留在口头上。”</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雅各布·祖奇(1541-1590)简介:文艺复兴后期风格主义艺术家,师从瓦萨里并参与了佛罗伦萨著名的韦奇奥宫的装饰,他的很多幅画都被收藏于佛罗伦萨的乌菲兹美术馆中。</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作品:《爱与心灵,丘比特和普赛克》-这个作品描绘了普赛克偷看丘比特相貌的情节。普赛克受到两位姐姐的挑唆,认为每晚私会却始终不露面的丘比特是魔鬼,于是手持利刃,高举油灯,来到丘比特身边。没想到映入眼帘的却是一位美少年,普赛克瞬间便爱上了丘比特,而丘比特却因为普赛克的偷看而愤然离去, 但两个深爱的人最终还是克服了种种磨难回到了彼此身边。</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2px;">路德维科·莱奥尼(1542-1612)或称:帕多瓦尼诺</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作品:《保罗五世·博尔盖塞教皇》</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拉维尼亚·丰塔纳(1552-1614)简介:她是文艺复兴时期极为罕见的女性艺术家,丰塔纳出身于意大利博洛尼亚的画家世家,完全靠绘画谋生,以自己的能力在绝大多数都是男性的文艺复兴艺术圈闯出一片天来,因而广受敬重。她尤以贵族、文人们的肖像画知名,甚至教皇克雷芒八世都专门邀请她全家搬到罗马去作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就家庭而言,她的生活也拿捏得稳稳当当,二十五岁时与父亲的弟子、同是画家的吉安诺结婚,但鉴于妻子的名声、功力、受欢迎程度远超丈夫,吉安诺干脆以打理家务、帮妻子谈生意、打下手为主,俩人先后生了11个孩子,婚姻堪称美满。</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正在换衣的雅典娜》(1613):这幅画被认为是她的自画像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安东尼奥·坦佩斯塔(1555年-1630年)简介:16世纪末,当文艺复兴在意大利达到顶峰时,安东尼奥-坦佩斯塔开始在艺术史上留下自己的印记。他曾与人合作装饰过韦奇奥宫和乌菲兹美术馆的部分走廊。在他生命的后期,坦佩斯塔转向了特别迷人的艺术形式:在石头上绘画。他在大理石、雪花石和青金石上创作了大量的绘画作品,这些作品立即成为罗马贵族的收藏品,并在国际上受到追捧。</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作品:《珀尔修斯、维纳斯和阿多尼斯》(此画是画在青金石上的)。</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2px;">帕西尼亚诺(1559-1638)</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 font-size: 22px;">作品:《埋葬基督》(1612)</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2px;">亨德里克·科内利斯·弗鲁姆(1566-1640)简介:他是荷兰首位海景画家,他描绘船只和史诗般海战场景的技艺精湛,临场感十足。确实,海景画也因他而开始流行起来。身为经验丰富的水手,弗鲁姆非常了解海洋元素:在不同的天候下,海风、海水和阳光会如何呈现。在海上度过无数时日,他知道如何绘制水手的工作以及船舶建筑的每个细节。弗鲁姆生动、充满活力的海景作品,见证了帆船航行公海及至遥远大陆的盛况,当然也见证了水手的梦想。</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作品:《与无敌舰队的海战》</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费斯•加利西亚(1578-1630)</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作品:《提着霍洛法尼斯首级的朱迪斯》</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乔万尼·巴蒂斯塔·卡拉乔洛(1578-1635)</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作品:《大卫与巨人哥利亚的人头》(1612年)</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2px;">西斯托·巴达洛基奥(1585-1620年)简介:他是意大利著名的雕刻家、画家。</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 font-size: 22px;">作品《基督下葬》(1610):画中前后两个人用力拽着被单把基督的遗体往墓中移,中间的老者也抓住被单两侧生怕尸体掉下来;左边的圣母玛利亚悲痛欲绝,目光呆滞地看着这一切。</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胡塞佩·德·里贝拉(1591-1652)简介:他出生在西班牙的巴仑西亚,少年时随父亲去意大利,长期定居在那不勒斯。他尤其崇拜米开朗基罗、拉斐尔和提香。17世纪卡拉瓦乔的艺术观念和明暗画法,对他影响更是直接和深刻。25岁起荣任那不勒斯总督的宫廷画家,作为宫廷画家,最可贵的是他以善良同情的心态发现和描绘社会底层劳动大众的面貌、思想感情和品质。这也是17世纪西班牙现实主义画家们的共同之处。</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作品:《所罗门的审判》(1611)</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2px;">格里特·范·霍恩斯特(1592-1656)简介:他是荷兰黄金时代的画家,以描绘人工照明场景而闻名,从而获得绰号 “夜晚的杰拉德”。在他职业生涯的早期,他访问了罗马,在那里他以受卡拉瓦乔影响的风格绘画取得了巨大成功。回到荷兰后,他成为了领先的肖像画家。</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作品:《苏珊娜和与两个长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1655)</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2px;">小大卫·特尼尔斯(1610-1690)简介:他是一位极其多才多艺的艺术家,他几乎尝试了所有可能的流派。他将静物画、历史画、风景画、肖像画等多种画种现代化。他是一位极富成效的艺术家,据说,他共创作了约2000件艺术品,其中有数百件至今仍保存着,被认为是17世纪最重要的佛兰德斯画家之一。</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作品:《饮酒者》(1640)</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沃尔弗冈.亨巴赫(1615年-1678)</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作品:《工作室里的两个男人》</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沃尔弗冈.亨巴赫(1615年-1678)</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作品:《 拿着灯的男人》</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彼得.德·霍赫(1629-1684)简介:他是荷兰风俗画家,擅长描绘荷兰人的日常生活,注意细节,色调温暖。其笔下的人物多半是朋友、家人和女仆。在代尔夫特时,其成就达到了巅峰,后来则转而描绘中产阶级生活。</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作品:《人们关注着长笛演奏家》</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2px;">🦚安东尼奥·卡诺瓦(1757-1822)简介:他是意大利新古典主义雕塑家,他的作品标志着雕塑从戏剧化的巴洛克时期进入到以复兴古典风格为追求的新古典主义时期。复兴古典风格的肖像雕刻中最突出的,就是卡诺瓦的这一件作品。这位被塑者的名字是波利娜·博尔盖赛夫人,卡诺瓦运用这种古典艺术手法,把这位美丽的波利娜·博尔盖赛夫人(拿破仑妹妹)雕塑成裸体的维纳斯。当时裸体或半裸体的人物肖像还不普遍,所以有些专家认为雕像只有头部是以波利娜为蓝本塑造的,其他部分为替身,毕竟波利娜不是一般人物。</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2px;">在她的婚姻中,当哥哥的拿破仑也得到了不少好处,譬如他迫使波尔盖塞家族以极低的价格,将家族的收藏品卖给卢浮宫或法国政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57, 181, 74);">作品:《波利娜.波拿巴》</b><span style="font-size: 22px;">(1805-1808)-波利娜半裸的斜靠在床榻上,右手支撑着头,左手拿着金苹果。这个雕像中大理石雕成的罗马式长榻、木棉褥垫,质感极强,随着人体重量微微凹陷,十分逼真,宛如实物而非石材。榻上的波利娜姿态柔美,盖在身上的绸缎皱褶精细、柔软、飘逸。该雕塑的底部设有靠水来推动的装置,使雕塑可以旋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由这个金苹果引发了特洛伊战争的故事来自于希腊神话:天神宙斯的老婆赫拉、宙斯的女儿雅典娜、宙斯的儿媳妇维纳斯三人比美,最美的人将得到金苹果。维纳斯为得到这个金苹果,向作为裁判的特洛伊王子帕里斯许诺让其得到天下最美的女人海伦,这样维纳斯被选为最美女人得到了金苹果。这时海伦已嫁给斯巴达王,她与特洛伊王子一相见,便随特洛伊王子私奔到特洛伊城。斯巴达王与其弟弟迈锡尼王阿伽门农率军攻打特洛伊城,由此引发了特洛伊战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这一场战争持续了10年,其中九年的时间都在围攻特洛伊城,一路上艰难险阻不断。因为帕里斯是天神的儿子,他聪明智慧,牢牢的守住城门。后来斯巴达人在英雄菲洛克的引领下,用了木马计赢得胜利。</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彼得罗·贝尼尼(是吉安·洛伦佐·贝尼尼的父亲)(1562-1629)简介:他是意大利晚期风格主义的雕塑家,代表作品有圣玛丽亚马焦雷大教堂的装饰雕塑、《圣母玛利亚》《圣马太》等,他还装饰了圣马蒂诺的麦地那喷泉,《巴卡恰》是位于罗马西班牙广场的一座漏水小船形式的喷泉,被认为他的作品。</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2px;">作品:《马库斯·库尔蒂乌斯将自己扔进峡谷》(1606):</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这座雕塑与众不同的原因是,当你看着它时候,实际上是在看两部分的艺术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首先是马本身,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早期罗马帝国(公元前1或2世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第二个是骑手马库斯·库蒂乌斯(Marcus Curtius),是数百年前由彼得罗·贝尼尼(是吉安·洛伦佐·贝尼尼的父亲)增加上去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在罗马16世纪的精英阶层中,重新使用古董艺术品来补充新潮的装饰性艺术品的做法非常流行。 当时彼得罗·贝尼尼已经在博尔盖塞美术馆周围完成了相当多的艺术品修复工作。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1606年,红衣主教西皮奥尼“牺牲”自己的财富来帮助台伯河洪水的受害者时,彼得罗·贝尼尼为了表示对他的尊敬,决定将他刻在马匹上,表示这位主教为了罗马的福祉和民众的安危自愿献身于峡谷之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神话中的马库斯·库蒂乌斯(Marcus Curtius)是一位无私的英雄,他为自己心爱的城市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传说是在公元前362年,一场巨大的地震在罗马的心震出了一个峡谷。 罗马人不遗余力地试图填补这个峡谷,但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劳的。 长老们困惑不解,求助于一个预言者,他告诉他们要填平这个峡谷,众神要求罗马人要把最珍贵的东西喂给它。 罗马的长老们为这个问题而苦苦挣扎,在这个关头,一个名叫马库斯·库蒂乌斯的年轻士兵声称罗马的英勇士兵是该国最有价值的财产。 他全副武装骑着他的马,跳进了峡谷,这条峡谷就立刻被填平了。</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2px;">🦚罗马艺术(公元1世纪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57, 181, 74);">作品《海豚上的萨特》</b><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 25, 25);">:用精细水晶白色大理石制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奥古斯都大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阿波罗,太阳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阿耳忒弥斯,也就是黛安娜——她是希腊神话中的月亮女神,又是太阳神阿波罗的孪生姐姐,这对儿孪生姐弟因为是天王宙斯和泰坦女神勒托的亲骨肉,并非天王天后赫拉的嫡出儿女,所以常遭天后的虐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亲爹宙斯为了补偿姐弟俩,于是把太阳给了弟弟阿波罗,月亮给了姐姐阿耳忒弥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阿耳忒弥斯头戴多个光环,除了月亮女神、奥林匹斯山十二主神之一,她既是处女神,又是分娩女神;既是狩猎女神,也是野生动物庇佑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身兼狩猎女神的她竟一箭误中心上人,她怪罪于弟弟,声称要不是跟他赌箭法,自己绝不会没事吃饱了撑的,射什么湖面小黑点,结果射中了心上人俄里翁的脑袋瓜,……亲爹宙斯知道后,就将这位俄里翁升到天上,从此化作了猎户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猜一猜这是哪位大神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手拿稻穗的谷神-伊希斯雕像。</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罗马艺术(公元160年左右)</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作品:《亚马逊和两个战士》</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罗马艺术(公元2世纪)</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作品《跳舞的半人半羊的雕像》。</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16世纪末的匿名雕塑家</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作品《男孩从脚上摘一根刺》:看那小男孩有多认真呵,太有喜感了。</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亚历山德罗·阿尔加迪(1598-1654)简介:他是意大利巴洛克盛期的雕像家,主要活跃于罗马,在其生命的后几十年,和弗朗西斯科·波洛米尼、彼得洛·达·科尔托纳一起,是吉安·洛伦佐·贝尼尼的主要竞争对手之一。</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作品:《睡眠寓言》(1635):这是一块比利时黑色大理石。</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路易吉·瓦拉迪耶(1726-1785)</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作品《酒神赫姆》(1773):由青铜和雪花石膏制成。</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根据弗朗索瓦·杜克斯诺伊的模型制成</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作品《十七世纪中叶黑色猎人》</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2px;">🦚马蒂亚斯·瓦尔鲍姆(1554-1632)</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57, 181, 74);">《耶稣故事中的祭坛》(1600年):</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是用帕里桑德罗和阿尔金托紫檀及其银等材料制成。</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该美术馆一楼大厅地面上,有大型古罗马马赛克画作为装饰,描写奴隶之间、奴隶与野兽之间的格斗场面。在马赛克画上,每个角斗士都是当时的真实人物,标有真实的姓名。马赛克画由一系列画面组成,包括格斗、刺中、倒地、死亡和胜者欢呼的场面,就像是一幅马赛克连环画。</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角斗士的名字清晰可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受伤的角斗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角斗士与狮子的拼搏。</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76, 79, 187);">两个小时的参观时间倏尔即逝,在艺术圣殿中走马观花是万万使不得的,根据我的经验在如此有限的时间内,只能尽量选择镇馆之宝,或是作品旁有一个“耳机”(即表示有音频讲解的)标识的,这肯定说明是重要的、有“看头”的作品(在美篇中我是用“🦚”这个图案来加注的)前驻足停留、顶礼膜拜,真的是“夫岂不怀,高山仰止”也。寻寻觅觅、兜兜转转、目不暇接,唯恐顾之不及。瑰丽的建筑装饰,与璀璨的大理石雕塑、古董、油画相互辉映,美轮美奂,我,情不自禁地沉醉其中,难以自拔。</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76, 79, 187);">今呈上拙作美篇,以示礼赞,并以飨有缘之你。</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76, 79, 187);">也白于多伦多寓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76, 79, 187);">240103深夜</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