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罗的海跳动的心脏 — 里加

猫咪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时间:2023.7.11—13</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从维尔纽斯到拉脱维亚首都里加行驶约400km,路况不好。波罗的海三国之间均无高速,就像我国的省道,交通时有拥堵,我们从维尔纽斯驶出不久在此堵了一个多小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拉脱维亚共和国(拉脱维亚语:Latvijas Republika)位于波罗的海东岸,北与爱沙尼亚,南与立陶宛,东与俄罗斯,东南与白俄罗斯接壤。国土面积64589平方公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首都里加(Riga)面积307平方公里,人口63.26万。位于波罗的海国家的中心地带,濒临里加湾,北距波罗的海15公里。处于欧洲西部和东部、俄罗斯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交叉点上,其港口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被称为“波罗的海跳动的心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阿斯帕齐亚(Aspazija)故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Aspazija(1865-1943)是拉脱维亚最受欢迎的女作家之一,她创作了诗歌和戏剧,也是拉脱维亚最重要的文学人物雷尼斯(Rainis )的妻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我们在进入里加去酒店的途中经过这里。 Aspazija是一位杰出的拉脱维亚诗人、剧作家和翻译家。她还被称为政治家、女权主义者。是拉脱维亚宪法委员会代表 (1920-1922)。Aspazija 从 1933 年到1943年住在这所房子里。这所房子于1996年作为博物馆向公众开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Aspazija 在这座美丽的木制建筑中度过了最后的日子,这座建筑现在是一个致力于她非凡生活的博物馆。阿斯帕齐亚之家是尤尔马拉最不寻常、最美丽的博物馆。诗人的意愿是让这所房子成为作家、艺术家、摄影师见面的地方。这里还举办各种诗歌朗诵会、音乐会和讲座。Aspazija之家的特殊氛围是由音乐、艺术和历史营造的。博物馆修复后的展览不仅展示了20世纪初的家居用品和内饰,还有影像和互动教育游戏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里加(Riga)是一座新、老建筑交融的国家中心与历史古都。道加瓦河穿流而过,其左岸是新城,老城历史中心集中在右岸。1998年里加老城历史中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里加的建筑有其独一无二的特点,就是所有教堂塔楼或其他高层建筑的顶部,都会耸立着一只镀金的公鸡,当地人称之为“风信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相传13世纪末叶起风信鸡就被当地居民认为是避邪之物,后来人们把鸡身两侧分别涂上金色和黑色,以辨别风向。这样,风信鸡成了里加城市的特有标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在阳光晴好,碧空如洗的日子,漫步里加街头,人行道树荫蔽日,清风送爽,街上行人则寥寥无几,整个城市安静的像正在睡觉的乖宝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里加老城历史中心从圣雅各伯教堂开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里加圣雅各伯教堂罗马天主教主教座堂,主保圣人是圣雅各伯。早在15世纪初,早期哥特式教堂的南端兴建了圣十字礼拜堂。1901年,巴洛克祭坛翻新。完成于1255年的圣雅各大教堂,举办了拉脱维亚第一场路德教礼拜仪式,现在这里是里加天主教会大主教郊区的所在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教堂内部采用了巴洛克式装饰风格,有金、银装饰品,鲁本斯、约尔丹斯等人的众多艺术作品。教堂的主祭坛里面是罗本斯家的礼拜堂,还安葬了鲁本斯的遗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托姆斯基大教堂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Dome Cathedral))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又称圆顶教堂,矗立在教堂广场上,这是波罗的海地区最大的教堂,里加信义会主教座堂,始建于1211年,于1884年完工。1883年,德国管风琴公司为这座教堂建造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管风琴,共有6818支不同大小的管子组成,最长的音管达10米、最短的仅有13毫米,如今仍然是欧洲最大、世界第四大管风琴。当年为了致敬这座管风琴的落成,李斯特还专门创作了一首《赞颂上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托姆斯基广场是里加老城最大的活动中心,人流相对较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不莱梅乐手雕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Bremen Musicians)</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位于圣彼得教堂后面,是里加青年男女约会的地标。这座造型奇特的雕塑由四个动物组成——鸡、猫、狗、驴。鸡在最上面,站在猫的背上,猫站在狗的背上,狗站在驴子的背上。四个动物都伸长脖子张着嘴做唱歌状,动感十足,妙趣横生。这是来自德国不莱梅的同款雕塑,因为里加和不莱梅是友好城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这四个动物的故事取材于德国童话《不莱梅的城市乐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一只老驴、一只老狗、一只老猫和一只老鸡,它们因为年老体弱而被主人遗弃,相互碰面后决定一同前往不莱梅寻找成为城市乐手的机会。在途中,它们发现一座小屋,里面住着一群恶作剧的强盗。城市乐手们联合起来,用自己的特长制造噪音,吓跑了强盗。于是城市乐手们在屋子里安居乐业,幸福生活,决定不去不莱梅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这个故事表达了合作与勇气的重要性。面对困难,团结一致和发挥自己的优势,从而战胜困难。这个经典的童话故事,常常被用来讲述友谊、团队合作和励志的主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圣彼得大教堂</span>(Sv Petera Baznica)</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最初是为了里加的保护神圣彼得而建造,距今已有800年历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里加圣彼得大教堂是一座哥特式建筑,位于里加古城中心,始建于1209年。该教堂曾经历过多次改建和修复,其中巴洛克式的钟楼始建于1690年,曾经是世界上非常高的木质教堂钟楼。圣彼得教堂不论墙壁还是塔楼都是越往上越玲珑,装饰越多,具有锋利的、直刺苍穹的尖顶。该教堂的钟楼曾多次遭遇火灾和雷击毁坏,最终在1973年重建时改为金属结构,现高123.25米,顶尖上站着一只金色风信鸡。风向鸡重158公斤,包覆在外的金箔达330公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圣彼得塔楼尖顶是老城的最高点,也是里加老城的标志之一,尖顶可以坐电梯上去,可360度欣赏里加的城市风景,是俯瞰里加全城的最佳观景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里加的教堂不知何故,都是收费参观,且价格较高,由于在欧洲看过太多的教堂,所以都没进去参观,只欣赏教堂建筑外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圣约翰教堂 (St. Jobn's Church) 位于多米尼加人修道院建筑群中,在不莱梅乐手雕像和圣彼得教堂的旁边,是一栋13世纪小教堂。 它以圣约翰骑士团的守护神命名。教堂外观简单、朴素,但内部装饰丰富多彩,是首领和骑士举行重大宗教仪式和祭祀的场所。旧时曾有两位修道士在这里闭关成为圣人,他们修行和埋葬的地方至今清晰可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从圣彼得大教堂穿过狭窄的小巷就是位于教堂广场后面Maza Pils 街上的“三兄弟之屋”,分别是17、19和 21号。这是三栋不同年代的三角形山墙建筑相邻而建。也是迄今里加保存最完整的石头建筑。其建筑风格类似于布拉格的黄金巷(the Golden Road of Prague),而三兄弟之屋的名称也与爱沙尼亚首都塔林(Tallin)的三姐妹屋遥相呼应,现作为里加建筑博物馆对外开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这是最右侧的白色建筑年代最古老,约建于1490年,也是目前拉脱维亚最古老的民居建筑。山形墙的立面带着浓浓的哥特式风格,大门路口处连接着两条石长凳,俗称门边石。在当时这是常见的建筑形式,也是里加唯一保存下来的建筑形式。朴素的外墙没有任何装饰,它的山墙立面层层向上,窗户极小,这是因为当年征收“窗户税”,窗户越大,收税越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中间19号黄色楼房建筑于1646年,在大门上头可以看到另一个数字1746,显示一个世纪之后,又重新修整立面。其建筑风格显然受到荷兰文艺复兴时期矫饰主义的影响,带有浓厚的文艺复兴风格。这是三兄弟之家最高最大最漂亮的一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最左侧淡绿色的细长条楼房建于17世纪,门楣上有怪兽面具模样的装饰。窗户较大,估计当时取消了“窗户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三兄弟之家”建筑体现了波罗的海地区汉萨同盟城镇住宅的特征,“三兄弟”已成为欧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象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里加老城普遍房屋低矮,街道狭窄,空间有限。人们在狭窄街道中竭力利用空间,于是便有了一座座这般狭窄的小楼。老城区这种瘦高型山墙式建筑比比皆是,远远看去,如同儿时垒砌的积木,五颜六色,形状各异,充满想象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里加市政厅广场建于13世纪。</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黑头宫是广场上的一座连体建筑,拥有华丽的红色梯形立面、被视为里加第一象征。原建筑在二战中被摧毁,之后又被苏联人夷为平地。黑头宫最初形貌已不可考,如今精美外墙的原版,最早出现在16至17世纪,主打文艺复兴风格,现在的建筑是依照原图纸于1995-1999年复原重建的。立面的山墙上有精美石雕和金属装饰,1622年安装了镶金外饰的天文钟。大门上方刻着一句“如果有一天我倒塌了,必会浴火重生”,(</span>Ja man kadreiz sagrut bus,mani atkal celiet jus!)<span style="font-size: 22px;">里加人实现了这句誓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黑头宫始建于1344年,当时里加受益于地理位置和汉萨同盟,商贸极为发达。城中海外单身商人(主要是日耳曼人)组成行会,名为黑头兄弟会。他们所信奉的“黑头”,是公元3世纪罗马帝国军人莫里茨。因为拒绝罗马帝国皇帝下达的屠杀基督徒命令,莫里茨于公元287年被处决,后被封为基督教圣徒,在汉萨同盟时代成为日耳曼商人行会的主保圣人。因为这位守护神是黑人,所以行会便起名黑头兄弟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黑头宫是老城最华丽的建筑之一,是这座城市商业贸易兴旺发达的标志,也是圣诞树的发源地。相传这些钻石王老五,每晚聚在这里一起各种玩耍和挥霍。1510年的平安夜,兄弟会的一些成员酒后失态,砍了一棵树立在黑头宫门前,并找到手头上的各种玩具、礼物等装饰树枝,随后付之一炬。从此,圣诞树就成了黑头兄弟会庆祝圣诞的一项传统,并逐渐传遍全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广场中心的“罗兰德”塑像代表中世纪司法机关、城市自由和独立。罗兰德塑像面向市政厅,背朝黑头宫,作为公正与自由的象征,它也被视为商业保护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里加市政厅,位于黑头宫对面。是一座哥德式建筑物,尖塔高65公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里加市政厅 (Riga City Hall)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这栋建筑对于拉脱维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所有重大决定都是在此进行。1334年,里加在此建起第一座市政厅。1918年11月19日,拉脱维亚宣布独立后的一天,国家议会°在此同意建立新的过渡政府。20世纪二、三十年代,许多机构设在这栋建筑里,如:银行、图书馆、公司办事处、监护法庭等。二战期间,这栋建筑被德军完全损坏,2003年重建恢复该建筑18世纪时的样貌。如今,这栋建筑是里加市政厅的所在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拉脱维亚被占领时期博物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Latvijas Okupacijas muzejs&nbsp;)</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这栋外观幽暗、呈墨绿色的方形建筑,位于黑头宫的隔壁,是前苏联时期的建筑。原本是1970年代来作为拉脱维亚红色步军的纪念馆,如今作为“被占领博物馆”里陈列的是1940年到1991年,德国纳粹和苏联占领拉脱维亚期间所有被殖民的照片、地图、历史文件。整个建筑和展品给人以压抑,严肃的感觉。博物馆免费参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展区其中一块无名碑文上写着:他们把所有东西都拿走了,我们故乡的土地、我们的荣耀、以及我们的名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博物馆一层公共空间历史图片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博物馆内有历史影像循环播放,大量历史图片,实物等展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波罗的海三小国均有这类“被占领博物馆”“克格勃博物馆”等,共同的历史经历,使其对前苏联的统治之痛恨,如同我们对日本侵略我国之痛恨,发自内心的势不两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拉脱维亚国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呈长方形,长宽之比为2:1。旗面自上而下由红、白、红三个平行的横宽条组成。这种红色是一种被称作"拉脱维亚红"的独特的酱红色,象征拉脱维亚人民为争取自由独立而流的鲜血。白色抒发了拉脱维亚人对和平、安宁的向往和渴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博物馆外面的“苏联占领受难者纪念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拉脱维亚红色步兵塑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拉脱维亚步兵广场( LatviesuStrelnieku Laukums ),以一座1999年建造的步枪兵纪念碑(Latvian Riflemen Statue)为标志,红色步兵塑像是苏联统治的见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步兵广场距离市政厅广场几步之遥,正对着道加瓦河,阿克曼桥(Akmens Bridge)。广场醒目的标志就是这尊高大的暗红色花岗岩步兵雕像。据说这个象征性的步兵团,在一战期间曾对抗俄国军队,而俄国10月革命时,他们又都支持布尔什维克(Bolsheviks,苏联共产党的前身),并为列宁组了一支禁卫军,也是后来苏联红军的一支强悍的队伍,命名为拉脱维亚红色步兵。拉脱维亚脱离苏联独立之后,很多人对此塑像提出异议,但还是作为历史的一部分保留至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拉脱维亚战争博物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Latvian War Museum)</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这栋四层红砖楼房左侧连接着著名的火药塔,现在为拉脱维亚战争博物馆,免费参观。拉脱维亚可以说是欧洲战火最频发的国家之一,十字军,瑞典,波兰,德国,俄罗斯等武力都先后入侵过,馆内主要展出两次世界大战前后,关于拉脱维亚追求独立的战争照片与重要文献,包括纳粹与苏联占领时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火药塔也是老城的地标性建筑。共有四层,十几个展厅展示了拉脱维亚自14世纪经历的各种战争,有文字、图片、沙盘、文物、影像和实景还原,全方位的展示了这个国家苦难经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火药塔原是里加城防系统的一部分,是14世纪修建,16世纪重建的火药保管塔。塔高25.5米,壁厚3米。外壁上有17-18世纪受俄军攻击的7个炮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在火药塔对面十几米,有一面壮观的建筑外墙,米黄底色上绘着拉脱维亚所有城市和自治市的徽章,非常漂亮,这是为了纪念1991年拉脱维亚脱离苏联重获独立而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里加城堡(Rigas Pils)</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即骑士团城堡,这是一座古老的城堡,建于1330年。13世纪后,拉脱维亚曾被十字军骑士团占领,此城堡为十字军骑士团所筑城堡的遗迹。位于道加瓦河河畔。城堡为四层,包围着一个长方形庭院,四角有四个塔楼。现在,这里分别是总统府所在地,拉脱维亚历史博物馆、外国艺术博物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城堡对面的是一个广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广场上有一个受难儿童纪念碑,纪念1941-1949年期间死亡的未成年人。战争带给孩子们的伤害最大,希望世界和平,杜绝战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里维广场(Livi Laukums)</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在里加除了教堂,宏伟高大的楼房便是行会建筑。沿着狭窄古老小巷前行,走到里维广场,就可以见到昔日商贸都市的辉煌过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里维广场应该是里加最漂亮的地方,一边是造型各异的宏伟建筑,一边是高低错落、鳞次栉比的斜顶小屋。一杯咖啡,一段闲暇,人们在此以欢喜之心,慢度日常。</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大基尔特之屋 (Large Guild)</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又名大行会会所,由德国富商在14世纪建造,之后的几个世纪里行会一直使用哥特式会议大厅。19世纪又改建以新哥特式建筑风格,是里维广场四周最宏大的一幢建筑。如今是拉脱维亚国家爱乐管弦乐团的演奏大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小基尔特(Small Guild)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又名小行会会所,离里维广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不远,在大基尔特之屋对面,建筑兴建于1864年到1866年,英国新哥德式风格,一直是工匠行会的所在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然而在里维广场人们最希望看到的是这座被称为“猫之屋”的奶黄色的新艺术风格的楼房。在屋顶两座塔尖上各趴着一只翘尾躬身的黑猫,这在将黑猫定义为不祥之兆的欧洲极为少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猫之屋来历源自一个真实故事:猫屋的主人是拉脱维亚富商,被德国人掌控的大公会拒绝入会后极其不满,于是建造这所楼房,故意让黑猫的后庭对着街对面的大公商会,以作报复。因为西方人迷信的认为黑猫在你面前横穿过你要走的路,会带来坏运气,尤其是德意志人更信这个。而房顶的这只黑猫后庭对着商会就像刚从行会门口的路上横穿过去一样。大公会成员勃然大怒,闹上法庭。最终调停的结果是拉脱维亚富商加入公会,猫的后庭转了个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现在这两只黑猫俨然成为了里加的明星,纪念品商店都是它们憨态可掬的模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老城一角有 liie的头像雕塑复制品,原件在里加历史和导航博物馆展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里加城墙,在原有的残垣断壁基础上修复了一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瑞典门 (Zviedru Varti)</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瑞典统治时期的遗址。瑞典门是瑞典统治时防御城墙的一部分,建筑年代约在1698年,原本有25座城门,如今仅剩这一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关于瑞典门还有一个传说:一位里加少女爱上了一个瑞典士兵,一次两人秘密半夜约会时被发现,因当时规定禁止他们的恋爱关系,于是被抓起来并活埋进了这座城门里。据说,情侣携手走过瑞典门,只有能听到墙里恋人的情话,才代表找到了真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从里面看瑞典门,经过改进的城墙城门之上还盖了一栋房子,由建筑师Alexander Trofimov所设计,充分利用了有限的空间。1927年之后,成为拉脱维亚建筑师协会所在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城门的对面依旧保留着当年瑞典军队驻扎的营房,现在则成为各式各样的商家店铺。城门上方雕刻着象征瑞典王国的狮头,门洞两旁还留着当年的弹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基督诞生大教堂,又称圣诞主教堂,建成于沙俄占领时期1883年。这是座新拜占庭东正教主教座堂。一站期间被改为路德会教堂,后来又作为东正教堂,60年代苏联政府把它作为天文馆,1991年拉脱维亚独立后恢复为圣诞主教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基督诞生大教堂距离老城不远,金色的穹顶和洋葱头在里加市区十分醒目。在里加这是唯一免费参观的教堂,教堂内部很大,可同时容纳1500人做礼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中央市场是20世纪拉脱维亚非常著名的建筑,其建筑特点是新古典主义艺术风格混合德式风格,该建筑1998年和里加老城区一起被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之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中央市场从1922年开始计划,从1924年修建,落成于1930年,是欧洲最大室内市场,由五个大圆棚组成,总面积达七万多平方米。市场摊位达三千多个。</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通往自由广场路上的街头艺人,外卖小哥也是一道异国风景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拉脱维亚国家歌剧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歌剧院坐落在美丽的城市运河旁, 这里是拉脱维亚最著名的文化中心,是拉脱维亚建筑史和文化史上最了不起的成就之一,建成于1918年,它为古典音乐带来了新鲜血液。歌剧院精巧的设计,古朴典雅,尤其是创新的舞台设置,吸引了许多世界级的指挥家、歌唱家等远道而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城市运河边幽深宁静的小路绿树成荫,芳草碧碧。没想到在这片风景如画的沿河公园竟然看到了中国元素,一座亭子和牌楼……“源远流长”四个中国字是那么亲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原来我国苏州市和里加是友好城市,这是苏州市人民政府送给里加建城800年的礼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莱玛钟(Laima Clock)</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走过运河,就看到了莱玛钟,这是位于老里加市中心的公共时钟,也是当地人会面的约定地点,处于老城区和自由广场交界的地方,也算是里加的地标之一。其后面就是自由广场。附近有独立纪念碑、堡垒山、巧克力博物馆和里加城市运河等景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拉脱维亚自由广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Brivibas Piemineklis)</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位于里加新旧城交界处,耸立在广场中央的独立纪念碑,为纪念在拉脱维亚独立战争(1918年-1920年)期间阵亡的军人而兴建,是拉脱维亚的自由、独立和主权的重要象征。也是里加市区最醒目的纪念性建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独立纪念碑于1935年由拉脱维亚人民捐献建造而成,取代了原先俄国统治者彼得大帝的雕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碑顶的自由女神手举三颗金色五角星,代表拉脱维亚的三个历史文化区:Vidzeme、Latgale和</span>Kurzeme,<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上面铭刻着“为了祖国和自由”。基座的人物群雕有13组雕刻,包括“智慧的工作者、家庭、祖国的守护者、扔掉锁链的人”等。表现了拉脱维亚人摆脱俄罗斯帝国统治的壮举以及对未来的憧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璀璨的文明给里加留下了众多人文古迹,穿城而过的道加瓦河更为里加增添了些许妩媚风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英国作家格雷厄姆·格林曾将里加美誉为“北方巴黎”,其重要原因除了穿城而过的河流还有其保留着很多风格各异、造型别致的新老建筑,构成了里加新艺术区建筑群。如果说老城见证着里加中世纪的荣光,新艺术街区则承载着里加昨日的记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新艺术区建筑群位于里加老城的北部,这里集中了约800栋新艺术风格的楼房建筑,大多数是建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集中于阿尔伯特大街、伊丽莎白大街和斯特拉涅库大街。里加是世界上新艺术风格建筑群最多且保存最完整的城市,这些也是构成世界遗产里加历史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这里还是著名苏联导演谢尔盖·爱森斯坦和当代指挥大师马里斯·扬颂斯的故乡,巴黎式的人杰地灵同样使这座城市熠熠生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阿尔伯特街 (Albertaiela)</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这条街道得名于阿尔伯特主教 (1165-1229),以其新艺术运动风格的公寓建筑著称。严格对称的外观,富丽堂皇的内饰,新奇独特的浮雕,精美华丽的旋梯,使得这些建筑享誉世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这些建筑大都出于本土设计师之手,其中最有名的是俄国建筑师米哈伊尔 · 爱森斯坦(Mihails Eizenšteins),他是著名苏联导演谢尔盖 · 爱森斯坦的父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这栋楼房在阿尔伯特街头很醒目,最上面的红尖塔是一位画家的画室,可以买票参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这是在红塔尖里面的照片,里面装饰简约大气,墙面图案设计巧妙,色彩柔和,给人以美的享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这是米哈伊尔•爱森斯坦(Mihails Eizenšteins )曾经住过的楼房位于阿尔伯特街(Alberta)4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爱森斯坦设计的还有阿尔伯特街2、2a、4、8和13号建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这条街上很多都是知名人士曾经的住宅,每栋楼房都有其特别的传说和向人诉说的古老故事。因此,很多对此感兴趣的游客按照楼房门前的标牌按图索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米哈伊尔·艾森斯坦的作品有部份融合了世界其他地方的艺术风格,阿尔伯特2a 的这座有狮身人面像和法老王头像的公寓大厦就是其代表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拉脱维亚科学院大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这座高大宏伟的科学院大楼和华沙的科学文化宫一样,都是前苏联的建筑,斯大林的礼物。楼高107米共21层,构成里加最高的城市天际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拉脱维亚国家图书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拉脱维亚国家图书馆位于道加瓦河左岸的里加新区,成立于1919年8月29日,是拉脱维亚的国家级文化机构。拉脱维亚国家图书馆简称NLL,参加有众多国际性的图书馆组织。拉脱维亚国家图书馆在里加共拥有八处馆区。2008年5月15日,拉脱维亚国家图书馆的新馆竣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图书馆前广场各种雕塑设计充满奇思妙想,标新立异,真可谓“脑洞大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进入图书馆参观需要预约登记,免费存包,然后进入,但不能阅览借阅书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图书馆内部还有关于拉脱维亚民族服装和民族文化生活的展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图书馆设计简约大气,时尚温馨。设有公共阅览区,独立阅览区 ,电脑办公区等……我国的钟书阁某些设计风格感觉于此有相似之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图书馆顶层是观景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登高望远,里加老城的绝世美艳映入眼帘,醉入心底。老城密布的砖红屋顶,错落的古典建筑,一派中世纪的繁华如梦。纵横交错的街巷看似无序般的见缝插针,却又和谐有致,曲径通幽……新区高楼林立,日新月异,新艺术风格与现代科技相互交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里加,这颗波罗的海的心脏,跟随着时代的脉搏,跳动。</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