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提起天祝,最先想到的是憨态可掬,坚韧勇悍,享有“高原白珍珠”美誉的白牦牛。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相信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以及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这里的一切,都是天性相通的。“憨厚、忠诚、善良”是他们的本性使然。天祝,藏语称华锐,意为英雄的部落,是甘肃省武威市下辖县,1950年设立天祝自治区(县级),1955年改为天祝藏族自治县,是周恩来总理命名的全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个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区。天祝县地处河西走廊东端,属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素有河西走廊“门户”之称,南接兰州,东靠景泰,北邻古浪,西邻青海,西北与肃南接壤。</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这次徒行的目的地,是天祝马牙雪山后山石灰沟。马牙雪山藏语称:“阿尼嘎卓”,因形似马的牙齿,终年积雪而得名,遥望马牙雪山,犹如一匹驰骋的骏马,仰天长啸,清代诗人杨惟昶曾赋诗赞美马牙雪山:“马齿天成银作骨,龙鳞日积玉为胎。冰心不为炎威变,珠树偏从冷境栽。”。马牙雪山是当地藏族人民心目中的神山、圣山。只可惜,我们这次不能亲临马牙雪山,而只能在它的脚下远眺,心中留下些许遗憾。石灰沟位于马牙雪山东麓,由沟内石块如石灰而得名。查了一下百度地图,这里是在天祝藏族自治县一个名叫下圪垯村附近的地方。如果没有人领路,一般人很难找到。早上7点20分从兰州市区出发,坐了三个多小时的大巴车,早上10点37分,终于到达了目的地。昏昏染鱼贯下车,被扑面而来的寒风一吹,骤然清醒。好家伙,雪山的风真的是威力十足,吹在人们还没有来得及包裹住的脑袋上,手上,就好像光头、光手兀的塞进了冰窟窿,刺疼刺疼的,彻骨的寒意让人猝不及防,于是帽子、围巾、脖套、手套、口罩等事先准备好的装备都立刻派上了用场,捂的只留出一双眼睛。踏着碎石遍地的简易山路,我们开始步行进山。冬日的石灰沟,白雪覆盖,峡谷幽深,山势陡峻,灌木丛生,山坡上大片的高山杜鹃,时至隆冬,仍然披着夏日的绿装,欣欣然点缀着寂寞萧索的山谷。一路上坡,海拔从2700米缓升至近3000米,虽然行囊并不太重,路程也不远,却也走的不轻松。走了大约3公里,路过一片乱石滩,白色的像石灰石一样的石头,铺满了整个河道,在石头和冰层下面是哗哗流淌的河水,蕴育着这片土地静待蓬勃的盎然生机!穿过乱石滩,越临近山脚,气温越低,大家的热情也越高。再前进2公里,就是今天徒步的终极目标—山脚下的瀑布群了。通往瀑布群的羊肠小道蜿蜒崎岖,荆棘密布,一不小心被它扎一下,锐痛后倒是也给旅途增添了不少欢快的音符。转过几道弯,一片以青苔为背景的白色瀑布群豁然跃入眼帘。溪水叮咚,冰凌晶莹,瀑布呈阶梯状分布、极为壮观,原本坚硬的冰层被调皮的水精灵雕琢出了一个个美丽的造型,你看,这个像仙女丢下的玉伞,那个如演奏天乐的乐器,还有的似王母娘娘盛蟠桃的玉盘,件件晶莹剔透,美轮美奂。此时此刻,仰天远望,流云与峰峦交相辉映,低头细看,翡翠与白玉浑然天成,宛若人间仙境。大家不停的惊呼:“哇,太美了”。我想,我们这群不速之客的到来,一定是惊扰了这里的冰凌仙子,此刻她肯定躲在一个我们看不到的地方,偷偷的观察着我们这些没有见过“世面”的可笑的人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很想听听这头牛讲一讲它的故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高山杜鹃,隆冬时节,仍然身着夏日绿装,点缀着寂寞萧索的山谷。</b></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 22px;">历时5个小时,原路返回,结束10公里行程,回眸别过!踏上归途。</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相遇是缘,感谢小草户外俱乐部的两位领队。感谢同行的徒友们。</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