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而且是当代伟大的诗人。他的诗词意境高远,蕴涵丰富,表达了其心路历程、伟岸人格和光辉思想。他的诗词渗透着毛泽东思想哲理,是毛泽东文艺思想亲自实践的范例。毛泽东心中只有人民,一切为了人民,“遍地哀鸿满城血,无非一念救苍生”。这是毛泽东诗词感人肺腑、历久弥新的根本原因。<br> 毛泽东是中国书法界公认的20世纪的书法大家,其独特的“毛体”书法艺术受到了中国广大书法家爱好者的推崇和喜爱。在书法界也有许多人喜欢他的书法,全国有不少毛泽东书法艺术研究会或类似团体,模仿“毛体”的人也不少。<br> 一言以蔽之,毛泽东不仅为天下人留下了千古难觅的诗作,也为天下人留下了千古难觅的狂草艺术。<br> 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30周年,我们设计选用了50首毛泽东诗词书法和图片,供大家学习和欣赏。除了个别诗词采用“毛体”展示外,其余的都是经过考证公认的毛泽东诗词手迹。 <h1>1、《七绝·咏蛙》1910年秋 (毛体)</h1><h3 style="text-align: left;"><b>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b></h3><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b></div><div> 该诗作于1910年秋。16岁的毛泽东当时正在离家乡50多里的湘乡县东山书院读书。在东山书院读书的大多数是那些地主豪绅的纨绔子弟,他们穿着华丽,看不起来自穷乡僻壤、穿着简朴的毛泽东。因为被许多同学疏远,毛泽东在精神上感到有些压抑,一种“知音世所稀”的孤独感不时袭上心头。大概因此之故,毛泽东写下了这首题为《咏蛙》的诗。<br></div></div> <h3><p>2、《七绝·改诗赠父亲》1910年秋(毛体)</p><div style="text-align: left;"><b>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b></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b><br></div><div> 1910年,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要毛泽东去做生意,毛泽东却立志到新式学校湘乡(今湘乡市)县立东山高等小学继续求学。在离家求学前夕,毛泽东提笔写了这首《七绝·改诗赠父亲》。这首诗是少年毛泽东走出乡关、奔向外面世界的宣言书,从中表明了他胸怀天下、志在四方的远大抱负。<br> 这是毛泽东改写前人的诗,题目是后人加的。原诗为日本明治维新时期西乡隆盛所做的诗: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死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br></div></h3> <h1>3、《七古·残句》1917年(毛体)</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b></div><div> 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时,就常和蔡和森、张昆弟、罗学瓒等人去长沙的湘江中去游泳。在中流击水间,诗人经常咏哦诗篇,抒情言志。这首《七古·残句》,就是那时在湘江中吟咏的。</div><div> 1958年12月,毛主席在一个刊物上发表十几诗词,在《沁园春 长沙》这首诗的题头写了个批注,写下了这样几句话: “记得当时还写了一首诗,都忘记了,只记得两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br></div> <h1><b>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b>1917年 (毛体)</h1><div> 这三句 “毛体”书法诗句,出自毛泽东在湖南一师求学期间写的《奋斗自勉》。原文是:“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写于1917年,那时的他24岁。表达的是面对困难不屈服,乐观的革命精神。题目是后人加的,但长期以来,被人去掉三个“奋”字引用。<br></div> <h1>5、《虞美人·枕上》1921年</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晓来百念皆灰烬,剩有离人影。</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一勾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b></div><div> 这首词写于1921年,1920年冬毛泽东与杨开慧结婚,翌年春夏间毛泽东外出考察,此词写的是新婚初别的愁绪。枕上,取首句中语词,表明写枕上思念之情、乍别失眠之苦。<br></div> <h1>6、《贺新郎·别友》1923年</h1><div style="text-align: left;"><b>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b></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b></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知误会前番书语。</b></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和汝。</b></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人有病,天知否?</b></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b></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凭割断愁丝恨缕。</b></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b></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重比翼,和云zhù翥。 </b></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毛泽东1923年12月底,离开长沙的时候创作的一首词。当时革命形势在上升,作者“割断愁丝恨缕”而为革命事业献出全副身心的豪情,以及作者所预想的未来革命风暴的猛烈壮阔,在词中“昆仑崩绝壁”、“台风扫寰宇”的比喻中得到强烈的表现。这首词最早发表于1978年9月9日《人民日报》。<br></div> <h1>7、《沁园春·长沙》1925年</h1><div style="text-align: left;"><b>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b></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b></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漫江碧透,百舸争流。</b></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b></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b></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携来百侣曾游,</b></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忆往昔峥嵘岁月稠。</b></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恰同学少年,</b><b>风华正茂;</b></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书生意气,</b><b>挥斥方遒。</b></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b></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b></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这首词是毛泽东于1925年晚秋,离开故乡韶山,去广州途中,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时所作。这是一首回忆往事的词,它同时又是一首,揭示作者心路历程变化的词。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毛泽东亲自编审、出版了两本诗选,两本诗选开头的第一首词,都是选的《沁园春·长沙》。 </div> <h1>8、《西江月·秋收起义》1927年</h1><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b></div></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b></div><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b></div> 1927年秋收起义后几天,当时革命正处在异常艰苦的关头,此时毛泽东豪气干云,激情满怀,写下了《西江月·秋收起义》一词。“秋收起义”,是毛泽东生平直接领导发动的第一次军事斗争;同时,也是毛泽东生平创作的第一首“军旅词”。 在1986年,这首词被收录入《毛主席诗词选》的副编,正式面向社会发行。</div></div> <h1></h1><h1>9、《菩萨蛮·黄鹤楼》1927年</h1> <b>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lèi)滔滔,心潮逐浪高。</b><br><div> 这首词创作于1927年。1957年1月《诗刊》创刊号发表该词时,毛泽东写下了这样一段自注:“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的前夕,心情苍凉,一时不知如何是好,这是那年的春季。夏季八月七号党的紧急会议决定武装斗争,从此找到了出路。”<br></div> <h1>10、《西江月·井冈山》1928年</h1><div style="font-weight: bold; text-align: center;"><b>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b></div><div style="font-weight: bold; text-align: center;"><b>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b></div><div style="font-weight: bold; text-align: center;"><b>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b></div><div style="font-weight: bold; text-align: center;"><b>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b></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这首词是毛泽东为赞扬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而写的。时间大约是1928年9月5日前后在遂川大汾,当指挥黄洋界保卫战31团团长朱云卿把黄洋界保卫战的情况向毛泽东汇报后,毛泽东有了感触,欣然命笔写出《西江月·井冈山》。<br> 在毛泽东的一生当中有三首词是因井冈山而作的,这就是《西江月·井冈山》、《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念奴娇井冈山》,遗憾的是只有《西江月·井冈山》留有手迹。那么,其手迹是如何获得的呢?1965年7月1日下午,郭沫若偕夫人登上黄洋界,井冈山的负责同志向郭老汇报说,打算待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建好后,镌刻上毛泽东手书的《西江月·井冈山》的诗词,但找不到毛泽东这首词的手迹。郭老当即答应说,待他回北京后请主席重书一遍。第二年井冈山管理局又派专人去北京向郭老汇报此事。郭老为这件事专门向毛泽东作了请示,毛泽东满足了井冈山同志的愿望,重新书写了《西江月·井冈山》这首词。<br></div> <h1>11、《清平乐·蒋桂战争》1929年秋</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b></div> 1929年9月下旬,红军攻克上杭县,毛泽东到城中的临江楼继续疗养,就是在这座楼里写下了两首词,第一首是《清平乐·蒋桂战争》,这首词的内容说的是,蒋介石在1929年3、4月间,为了和桂系军阀李宗仁争地盘打起来了。他们在做黄粱美梦,妄想瓜分中国的统治权呢。因为他们的混战,导致人民怨声载道,老百姓恨死他们了。趁他们作乱的时候,我们红四军跨过了汀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了龙岩和上杭两地。红军则趁着这个机会连下数城,还通过给老百姓分田地赢得了民心。 <h1>12、《采桑子·重阳》1929年10月</h1><b>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b><br><div> 1929年10月11日,刚好遇到农历的重阳节,于是毛泽东又写了《采桑子·重阳》,这也是毛泽东在上杭疗养期间写下的第二首词。 <br> 毛泽东在上杭县城的临江楼上养病,重阳佳节来到,院子里的黄花如散金般盛开。重阳,一个秋高气爽、登高壮观天地间的日子,一个把酒临风、月下赏菊、遍插茱萸怀念先人的节日,因而作了此词。重阳节是农历的九月,这个时候天气比较冷,让人联想到革命的形势,也是一年比一年严峻。这首词以壮阔绚丽的诗境、昂扬振奋的豪情,唤起人们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独步诗坛。<br></div> <h1>13、《如梦令·元旦》1930年1月</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b></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1930年元旦春节期间,毛泽东率领红四军一部分从古田出发,向北经连城以东的古田、宁化、清流、归化等地,越过武夷山到江西去。在这次行军途中,毛泽东依古律如梦令填的一首词。该词主要描绘了行军的畅达和与国民党斗争的火热场面,表达了红军进军途中的欢快情绪以及词人看到如火如荼的革命形势,而产生的坚定的革命信念和豪迈胸襟之情。<br> 现代作家李俊《解放军文艺、毛主席诗词解释》:“这首词是毛主席的创新。三个地名连在一起,“宁化、清流、归化”。过去几十万首词中,只有连用两个的,没有连用三个的,“山下山下”这是词牌的规定。在这里要重复,与上面一个“山下”连在一起,三个“山下”这个重复是有意思的。”<br></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14、《 减字木兰花 广昌路上》</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1930年2月</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此行何去?赣江风雪迷漫处。</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b></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1930年1月,毛泽东率领的红四军第二纵队抵达江西省广昌县的塘坊,顶风冒雪翻山越岭向广昌县城疾进。2月7日,在吉安东固召开有前委和红四、五、六军军委及赣西、赣南特委参加的联席会议。因会议期间正值二七大罢工周年纪念日,故称为二七会议,亦称陂头会议。</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陂头会议是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它不仅解决了赣西南党内对于土地等问题的争论,统一了全党的思想和行动,增强了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而且建立了统一的领导机构,明确了赣西南苏区党和红军的主要任务、行动、方向和目标,为赣西南苏区的建立乃至江西苏维埃运动的迅猛发展创造了良好思想、政治及组织条件。毛泽东在参加会议期间,回忆了1930年1月中、下旬行军在广昌路上的情景,这首词可以看做《如梦令·元旦》的姊妹篇。<br></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15、《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1930年7月 (毛体)</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六月天兵征腐恶,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b></div><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百万工农齐踊跃,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b></div></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b><br></div><div> 1930年7月28日,彭德怀率红三军团攻进长沙,后又在湖南军阀何键十五个团的优势兵力面前被迫退出。毛泽东赴长沙与彭德怀会合,于9月再次进攻长沙。攻城战中红军损失惨重,毛泽东下令撤围退军。退军时写下了这首《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整首词气势开阔豪放,将革命风暴卷席中国的迅猛,工农们非常踊跃进入红军队伍表现得淋漓尽致。<br></div><div> 1962年5月号《人民文学》首次发表毛泽东词《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此词一经发表,便在人民群众中广为传诵,至今经久不衰。 </div> <h3><b>16、《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1931年春(毛体)</b></h3><b>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b><br><div> 1930年10月7日蒋介石占领郑州,胜利结束与冯玉祥、阎锡山的战争。12月7日,蒋至南昌部署第一次大“围剿”,以十万兵力,进攻赣南、闽西的红军根据地。12月30日,红军在龙冈伏击张辉瓒并全歼其十八师。第一次大“围剿”就此结束,闻听前方捷报,毛泽东喜形于色,遂在马背上吟成。此诗上半阕写作战的胜利,下半阕却是再发雄音以表第二次迎战之决心。<b><br></b></div> 1962年4月27日毛泽东在《为〈词六首〉写的小引》中说:“这些词,是在1929~1931年,在马背上哼成的,通忘记了。《人民文学》编辑部的同志们搜集起来寄给了我,要求发表。略加修改,因以付之。” <div> 从1931年吟就《渔家傲》初稿,到1962年和1963年,毛泽东对传抄稿的一再修改以及为共工神话所写的注,既是史识的升华,又何尝不是诗情的升华。<br></div> <h1>17、《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1931年夏(毛体)</h1><b><div style="text-align: left;"><b>白云山头云欲立,白云山下呼声急,</b><b>枯木朽株齐努力。</b><b>枪林逼,飞将军自重霄入。</b></div></b><div style="text-align: left;"><b>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b><b>有人泣,为营步步嗟何及!</b></div><div> 1931年4月,蒋介石不甘心于第一次“围剿”的失败,纠集二十万大军,对苏区发动了第二次大“围剿”。4月17日,苏区中央局第一次扩大会议在宁都青塘召开,并通过了毛泽东提出的作战方针,19日毛泽东签发作战令,红军主力在龙冈集中后,又向西推进20公里,沉着地埋伏于东固地区,一伏便是25天。5月16日战斗打响,激战到下午5时许,歼灭国民党28师大部,师长公秉藩被俘,于是便伪装自己的身份,冒充普通的士兵获释。在追击中,又歼灭王金钰第47师一个旅大部。当晚,红军进占富田。接下来的半个月,红军从赣江东岸打到闽西北山区,横扫七百里,接连打了四个胜仗,歼敌3万多人,敌人第二次“围剿”失败。<br></div> <h1>18、《菩萨蛮·大柏地》1933年夏</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b></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1933年夏天,毛泽东因从事调研工作,领导中央苏区的查田运动才重返大柏地,面对昔日金戈铁马的战场,他触景生情,回忆往事,欣然命笔,写下了此词。该词描绘大柏地雨后美丽诱人的景色,抚今追昔,揭示革命战争的重大意义,热情讴歌人民革命战争。词仿佛是一樽美酒,以抒情、欢愉的口吻,浇平了作者胸中块垒,热情讴歌了“大柏地战斗”的胜利,更流露出一种因胜利带来的喜欢与宽慰之情。<b><br></b></div> 此词最早发表在 《诗刊》1957年1月号,《菩萨蛮·大柏地》手迹仅留存一份,且无标题无落款。1958年,《毛主席诗词十九首》出版的时候,他曾在书中作批注说,这首《菩萨蛮·大柏地》和《清平乐·会昌》都是在红军长征之前,在“郁闷”的心情之下创作出来的。<br> <h1>19、《十六字令·三首》1934年</h1><div style="text-align: left;"><b>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b></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b></div><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b></div> 作者原注:“湖南有个民谣: ‘上有骷髅山,下有八面山,离天三尺三,人过要低头,马过要下鞍。’”<br></div><div> 这三首小令作于1934年到1935年间。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各军团分别从闽西的长汀、宁化和赣南的瑞金、雩都地区出发,开始了远离中央根据地井冈山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这三首小令又写出了红军长征中三个重要节点里面,开头写“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以后,毛主席带领红军翻越广西第二山峰,表现红军为了革命思想奋不顾身,一往无前的精神;接着描写红军四渡赤水,与敌人斗智斗勇的画面;然后是红军抵达六盘山,长征取得阶段性胜利之后,毛主席对国内革命形势产生的新的想法。这三首小令又是作者本身对革命产生的不同感受。<br></div> <h1>20、《清平乐·会昌》1934年夏</h1><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b></div></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b></div> 作者自注:“1934年,形势危急,准备长征,心情又是郁闷的。这一首《清平乐》,如前面那首《菩萨蛮》一样,表露了同一的心境。” <br></div><div> 1934年4月,毛泽东在被冷遇三个月后,重新工作,前往中央苏区南部的会昌视察并指导工作,协助粤赣省委书记刘晓、省军区司令员何长工稳住了根据地南线形势。毛泽东在会昌工作两月,成绩显著。一日晨,毛泽东带几个战士登上会昌城外的岚山岭,远望南方,写下《清平乐·会昌》。</div><div> 该词最早发表在《诗刊》1957年1月号。 <br></div> <h1>21、《忆秦娥•娄山关》1935年2月</h1><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b></div></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b><br></div></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1935年创作的一首词。1935年1月7日,红军占领遵义,1月10日,红军第一次攻克娄山关。此词上阕写景,下阕抒情,从内到外勾勒出一幅雄浑壮阔的冬夜行军图,描画了红军长征中征战娄山关的紧张激烈场景,表现了作者面对失利和困难从容不迫的气度和博大胸怀。其篇幅虽短,但雄奇悲壮,气势如虹,寥寥数笔,“份量”很重,像一幅出自大师手笔的简笔画。</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该词最早发表在《诗刊》1957年1月号。 <b><br></b></div> <h1>22、《七律·长征》1935年10月</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b><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这首诗写于1935年9月下旬,10月定稿,是作于红军战士越过岷山后,长征即将胜利结束前不久的途中。作为红军的领导人,毛泽东在经受了无数次考验后,如今,曙光在前,胜利在望,他心潮澎湃,满怀豪情地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b><br></b></div> 该诗早在1936年就被埃德加·斯诺收进自己所写的《西行漫记》中,是同世界上众多读者最早见面的毛诗作品。据说当年毛泽东还将此诗书赠斯诺。后又在《诗刊》1957年1月号上发表。<br> <h1>23、《清平乐·六盘山》1935年10月</h1><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b></div></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b></div> “苍龙”,毛泽东注:此处指蒋介石的国民党反动派,因为当前主要对付的是国民党反动派。<br></div><div> 1935年8月,毛泽东主席粉碎了张国焘分裂红军的路线后,率红一方面军继续向陕北根据地挺进。9月中旬,红军攻克天险腊子口,奇迹般越过岷山草地,进入甘肃南部。10月7日,红军在宁夏六盘山的青石嘴,又击败了前来堵截的敌骑兵团,扫清了阻碍,摆脱了追敌,当天下午,一鼓作气,翻越了六盘山。此词即是作者翻越六盘山时的咏怀之作。<br> 此词最早发表于《诗刊》1957年1月号,发表时作“旄头”。1961年9月,为宁夏干部书写此词时改为“红旗”,手迹发表在1961年10月7日的《光明日报》。<br></div> <h1>24、《念奴娇·昆仑》1935年</h1> <b>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br></b><div> 这首词作于1935年。当时中央红军走完了长征最后一段行程,即将到达陕北。10月,毛泽东登上岷山峰顶,远望青海一带苍茫的昆仑山脉有感而作。该词的主题的丰富性会使细心的读者应接不暇,而又扑朔迷离。这是一首十分复杂的诗,诗人的胸怀在这首诗中不仅仅是容纳了祖国河山,而且容纳了整个人类世界,即气魄之大仅祖国山川已不能容纳,它必向外奔溢,穷尽八荒,涵盖环宇。<br> 作者已在1958年12月21日为这首诗的批注“昆仑:主题思想是反对帝国主义,不是别的。改一句,‘一截留中国’,改为‘一截还东国’。忘记了日本人是不对的。这样,英、美日都涉及了。别的解释不合实际。”</div><div> 该词首次发表于1957年1月号《诗刊》上。<br></div> <h1>25、《沁园春·雪》1936年2月</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b></div><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大河上下,顿失滔滔。</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b></div></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唐宗宋祖,稍逊风骚。</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b><br></div><div> 这首词作于红一方面军1936年2月,毛泽东等率领红军东征抗日先锋军东渡黄河、突破阎军防线后,踏雪沿官道山行进,顺利到达山西省石楼县留村,并在此写下了著名诗篇; <br> 1945年9月6日,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来到柳亚子的寓所看望他,看到毛主席的柳亚子满心喜悦地将自己创作的《七律·长征》一诗拿来请毛主席校正,并问他是否能赠予自己一首诗。于是,毛泽东便将这首创作于1936年的《沁园春·雪》赠送给这位老友,并附文:“这首词是我来到陕北后,恰逢遇到大学时提笔写下的,风格跟您的诗词接近,希望您给予指正。” 柳亚子受到毛主席赠与的这首后,大为震惊,一时兴起,便提笔写下了《沁园春次韵和毛润之咏雪之作,不尽依原题意也》这首词,柳亚子他将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和自己创作的词拿到《新华日报》发表,但由于种种原因,最终只发表了柳亚子的词。在重庆担任《新闻晚报》副刊“西方夜谭”的主编吴祖光,获得这篇词,他在赞叹毛主席的才华之余,已经动了要将这首词发表出来的念头,因为《新闻晚报》是一家民营报刊,所以所受的束缚较少。最终,《沁园春·雪》于1945年11月14日发表于重庆《新闻晚报》副刊,该词一经发表引起巨大的轰动。后正式发表于《诗刊》1957年1月号。<br></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font color="#ff8a00">毛泽东思想永放光芒!</font></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font color="#ff8a00">不忘初心、牢记使命。</font></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