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丁联:读《婚证》"刘齐点评"

绿皮火车

<p class="ql-block"><b> 厚重丰盈 深刻幽默&nbsp;</b></p><p class="ql-block"> ——读《老结婚证书》之“刘齐点评”</p><p class="ql-block"> 鹿丁联</p><p class="ql-block">近读中国档案出版社出版的《老结婚证书》,感慨良多。这部由刘齐、于薇策划、沈阳市档案馆征集、编撰的大型图书,汇集了从明清到当代大量珍贵的历史图片和文字资料,从一个独特角度反映了历史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变迁。</p><p class="ql-block">而我感受最深的则是该书中的“刘齐点评”。作为杂文名家的刘齐先生,用他特有的刘氏语言,透过不同时代婚书极其背后的故事,或言简意赅地述说证书的特征与社会变迁;或横向联想,纵向对比,述说着隐藏在其中的文化意蕴;或鞭辟入里,针砭时弊,点化出其中违背人性的荒谬与笑柄;或欲说还罢,绵里藏针,催人深思;或赞叹,或联想,或歌而咏之,读来令人感慨良多。</p><p class="ql-block">刘齐点评,长者千余字,短者不足二百字,通过深邃诗意的特色点评,构筑起刘氏独特的精神园地。他将理性的思考和探究,融于清末民初直至今天社会历史的人文变迁中,针对不同时期结婚证书的历史貌相和时代特征,予以理性的解剖,诗性的解说,用一种幽默的态度来看待一段段不同时期的社会生活,呈现给读者的是出从民国时期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百余年来中国社会的变迁和普通人的生活印记,以及历史的诡谲,自我的思考。</p> <p class="ql-block">一幅“清代光绪年间的婚约书”,刘齐会从中生发出一番联想:“天下谁的媳妇最多?皇帝。万历有嫔妃几十位,官女无计其数,她们有没有结婚证书?宫女小小年纪就被剥夺自由,送入禁苑,她们是另一类童养媳?”他从这份契约签署中,思考着“一代又一代童养媳,还将源源不断地在畸形结婚证书上按下手印”。其关注弱小,厌恶等级制度的人文情怀与悲悯情愫,可感可叹。&nbsp;</p><p class="ql-block">在岁月的沉淀中打捞婚书的时代特征,从文学评述的角度,还原一段段历史,再现历史的真实,见证社会的变迁,使得“刘齐点评”具有了社会学的意义与文化价值。该书收藏的百余张婚书,凝聚着沈阳地区组织者和资料提供者的真诚与心血,记录着百余对夫妻的婚姻状况。在点评这些篇什时,刘齐将笔触伸向历史的纵深处,以厚重丰盈的文字,从婚主或当事人那些亲历的瞬间里,寻觅和述说着珍藏在婚书里的文化与时代相貌。譬如:1956年的一张“走向规范化的结婚证”,粉红色背景处的四个大字“团结友爱”,刘齐说他一看到就想笑,笑完又觉得:“‘团结友爱’这四个字,还是相当了不起的,甚至具有某种超前性,能从五十多年前,一直‘超’到现在。现在有一些作家、理论家,很有底气地断言:婚姻是一场战争。那好,那结婚人就当战友,一起打仗好了,共同面对婚姻这个敌人。两口子结婚,政府却让他俩当同志,当战友,战斗在一起,友爱在一起,却不肯说,‘恋爱’在一起。……时代使然?把大家都纳入一个队伍的思维习惯使然?”用戏说的口吻,解说着一张张结婚证里的时代气息,以及当时人们的思维习惯。像这种带着引申联想幽默诙谐的语言,貌似戏说,实则一针见血,往往指出一个时代之特点。留给读者的是深入的思考和体味。</p> <p class="ql-block">刘齐常常从那些看似寻常的婚书或故事中,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人生感悟,发掘出富有哲学意义的思考与独特的认知,发人深思,给人以心智的启迪。他会从一幅“类似于文物,只有姓名没有照片的结婚证”上,读出“极强的时代色彩”,会从一场集体婚礼的回忆中读出“荒诞岁月里的新鲜事”。</p><p class="ql-block">他还能从一个个寻常的故事中,悟出人生的诗意和况味,有些篇章甚至写的就是诗:</p><p class="ql-block">“别的老夫老妻,肩并肩,一左一右;</p><p class="ql-block">这对老夫妻脚跟脚,一前一后。</p><p class="ql-block">肩并肩亲密,脚跟脚踏实。</p><p class="ql-block">肩并肩,可以用中国方式解答:男左女右。</p><p class="ql-block">脚跟脚,可以用西洋方式解答:女士优先。</p><p class="ql-block">肩膀亲密了,眼睛麻烦了,必须请示脖子,才能看一看对方。</p><p class="ql-block">脚跟脚多么快乐,多么温暖,能够把目光,一直焊在老伴身上。”</p><p class="ql-block">刘齐的点评把普通人的爱情与时代的变迁,就这样进行艺术的无缝焊接,将婚书的特征与时代的演变,乃至于中西方文化的异同,予以生动的诠释,寻常百姓的烟火趣味,便洋溢于字里行间。</p><p class="ql-block">读者从《老结婚证书》之“刘齐点评”里,不仅看到了历史的变革,触摸到了中国社会跳动的脉搏,也真切触摸到点评者为人的坦荡直爽,为文的才华超众,见识的卓越不凡,思考的深邃敏睿,文字的诙谐风趣。</p> <p class="ql-block">刘齐写作的主要特点,在这本老档案系列之一的婚书故事中,得以全方位的彰显:浓郁的散文气息,深邃的思考,敢说敢言的独特认知,风趣幽默灵动调侃的语言,共同构成了刘氏独有的风格,给该书增色添彩,极大地强化了阅读效果。譬如下面的这段点评,既富于散文风趣,又集中体现出刘氏语言的特点:“别的结婚证书,大多有花,花团锦簇。青岛这份结婚证书,标新立异,把司空见惯的鲜花给省掉了,一朵也没有。但是,有小蜜蜂,跟着小蜜蜂,飞出小框子,可能发现更多的花,满山遍野的花。还能寻到,甜蜜的花之精华,爱之精华,劳动之精华。画面虽然稍嫌单调,但其创意却值得肯定,以少胜多,含蓄,节省,尊重大家的想象力。其构思立意,令人想起大画家齐白石的名画《蛙声十里出山泉》,画中没有一只蛙,只有六只可爱的小蝌蚪,在溪水山石间嬉戏。小蝌蚪离开了妈妈,妈妈的呼唤声也就在欣赏者的遐想中,不断传来。”如果仅仅写到这里,就已经很有趣味了,无论是描述,还是联想对比,皆显灵动,有极强的画面感。可刘齐先生竟然还在“省”字上做足了文章:此份婚书的优点,与“省”字相关,有趣的是,其缺点也与“省”字相关。婚书在籍贯那一处,仅仅预留了一个“省”字,显然不够周全。“省”之前,填“山东”没问题,可是填了“内蒙”,就与规范不相符合,就连成了“内蒙省”。青岛婚书于1955年签署,内蒙古自治区早在1947年5月1日就告成立,是我国建立最早的民族自治区。有时,“省”是可以的,有时,却“省”不得。你瞧,对一幅过去时的老结婚证书,有肯定有赞扬,也有其调侃批评,旁敲侧击,风趣多多,该辣处辣味依然不减。</p><p class="ql-block">在品读这部书时,我一直在琢磨,刘齐先生为什么写什么都那么的趣味悠长,既有思想含量,又灵动活跃?其实,思想与活跃,透露出来的是思考之深;形式多样,体现出的则是智慧和功力;擅常旁敲侧击,冷嘲热讽,需要的是勇气和担当;坦诚直爽,则必须以真诚和包容兜底!</p><p class="ql-block">鹿丁联,《华商报》《华文月刊》等专栏作家。在《西安晚报》开设高考作文辅导专栏十二年。出版有《全国中学生优秀作文选》,散文评论集《逐光前行》(两卷本)等。</p><p class="ql-block">(刋于2023年11月29日《沈阳日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