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黄,扫黄!——之婺源篇

林间的风(拒绝私聊,拒花)

<p class="ql-block">  11月中旬,我和老吴乘秀丽伉俪的座驾,开始了今年的扫黄之旅。上篇是安徽篇,本篇是婺源篇,线路:虹关—察关—菊径—石城—洪村—严田—长溪—游山对冲—樟村—月亮湾—篁岭。本篇大多数照片横排版,觉得这样观看视觉效果更好。请手机横屏观看哦!</p> 虹关村 <p class="ql-block">  从塔川出发,翻过山就是婺源虹关村,虹关是是婺源的北大门。婺源多樟树,这里有1200多年树龄的古樟树,树干粗大,形态优美,枝繁叶茂,令人惊叹!再美的徽派民居看多了也会视觉疲劳,我们细细观赏了古樟,只在村口转了转就去察关村了。</p> 察关村 <p>  察关村距虹关很近,是我们此次行程中拍摄的一个重点,因为这个村口的水口拱桥很有特色。短短的半个小时,居然拍下了在桥上牵牛的,骑车的,挑担的和游人。</p> 菊径 <p>  菊径村被誉為中國最圆的村庄,它是一座典型徽派建築的村莊,河流繞山近一週,公路沿河而過。徽派建築的粉牆黛瓦,飞檐翘角,在秋日陽光的映射下,显得如此神奇獨特,宛如世外桃源</p> 石城 <p class="ql-block">  婺源石城村,村头有石壁,岩如古城,危耸的城“墙”内外有许多古树名木,其中最让人惊叹的就是这里的百来棵枫树,每棵树高都在35米以上,远高于村里那些白墙黛瓦的三四层徽派小楼。每年11月中下旬的深秋,石城层林尽染, 红枫林与白墙黛瓦的徽派古村落就成为一幅绝美的国画。尤其在清晨的晨雾和炊烟中笼罩着的白墙黛瓦,挺拔竖立在晨雾之上的火红枫树,构成了秋天的梦幻仙境。</p><p class="ql-block">  拍摄晨雾是在石城的程村,程村周围群山环绕,村落处于山谷之中,静谧安详,村中少风,空气低沉,炊烟不易散去,在村中形成烟雾,加之气候环境形成的晨雾,就形成了云雾缭绕的仙境奇观。</p> <p>  下午到达石城,先登山领略了石城日落的大美景色!在这“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季节,石城激情燃烧!漫山遍野的枫树林,以嫩绿、金黄、橙红、紫红的色彩环绕着白墙黛瓦的昂昂马头墙,将这个小山村的气氛渲染得如此高涨和热烈。</p> <p class="ql-block">  婺源石城之美,美在缭绕的晨雾、袅袅的炊烟、挺拔的红枫,美在白墙黛瓦。石城是摄影人发现的景点,也是摄影人的打卡胜地。久闻石城之美,今天终于来感受那如梦、如幻、如诗、如画的美景。可惜今年枫叶远不如往年,也没能拍出仙境的效果。只好自嘲:既然是仙境,那也是可遇而不可求!</p><p class="ql-block">  清晨6点来到观景台,众多摄者早在4点多就占好了机位,支起了三角架。我们只能四处流窜,见缝插针啦。</p> <p class="ql-block">  晨雾起来了,犹如乳白色的薄纱,如梦、如幻、如诗、如画!人群中有摄友高声惊呼:这是仙境吗?我也有同感啊!只可惜第一次拍摄这种场景,没经验,加之遇到“仙境”心情激动,只顾“咔咔咔”,忘记曝光补偿设置正补,拍的不尽人意啊!</p> <p>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南唐后主李煜将深深的思念寄托于枫叶,跨越千年,依然可以体会诗词中浓浓的情愫。</p> 洪村 <p>  洪村始建于北宋初,是洪姓聚居的村落,清朝赐名“长寿古里”。村子周围群山环绕、溪水潺潺,风景秀丽。是一个让人心灵静息的地方。由于村口的村民态度恶劣,我们只进去匆匆一瞥,拍了张水口的照片就匆匆离去。村中许多上年纪的村民坐在自家门前或是桥上晒太阳,整个村子十分静谧。</p> <p class="ql-block">  这片茶园也很有层次感。</p> 严田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严田古村兴盛是在宋朝,村人登进士第者有24人。最值得称道的是严田村的“水口”,确为为古人实践风水理论的杰出典范之一。严田村的水口,除植有巨樟、在溪流上横架藉以“藏风聚气”的树德桥外,另装饰有德福亭、四灵庵、沁泉、如来佛柱、水碓等建筑,使水口不仅关锁严密,同时炫示了家族的荣耀。形成“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村落总体环境特征,使水口成为全村的公共园林。</span></p> <p>  严田水口的巨樟有1500多年的树龄,树高20余米,胸径4.3米,冠幅3亩。观古樟,枝干横斜参差,苍劲雄浑;叶片密密层层,披青展翠;与虹关村的“江南第一樟”相比,胸径比虹关古樟粗90厘米。林业科研的专家考察后曾说:就此樟树的历史和态势而言,完全当得上“天下第一樟”之称</p> 心情大好,我在树德桥上舒展身姿。 长溪 <p class="ql-block">  长溪村在婺源属高山区,村子在青山环抱之中,四周群山逶迤,峰峦叠嶂,作为婺源四大水系之一的长溪河穿村而过,村内是鳞次栉比的白墙黑瓦马头墙的徽派民居,可谓处处是景,步步入画。长溪没有耕田,自古就有“千烟无耕牛”之说。这个深藏在大山里的千年古村,直到近年来才为人所知,无奈地为游人撩开神秘的面纱。</p><p class="ql-block">  长溪又叫红枫之乡,每到深秋,村庄前后上百株连片生长几百年的香枫树就会一片火红,高大的红枫与白墙黑瓦马头墙掩映为一体,形成别具特色的红枫林景观。</p> <p class="ql-block">  下午沿着一条有几百年历史的青石板路,去拍摄长溪日落时分的景色。黝黑的石阶上堆积着金黄的或是红褐色的枫叶,两边全是高大挺拔枫树,偶尔也有几株其他古老的树种混杂其中。走在有点苍老和荒凉的山间小径上,心情如此的平静,忘记了红尘的喧闹!今年我们还是来的早了些,枫叶还没有形成气势。但日落时分的光影也让人惊喜!</p> <p class="ql-block">  踏入长溪村山里,只见山顶上,山沟里,漫山遍地,千树万叶,色彩纷呈,风吹叶动,一树引领,满山呼应,十分壮观!随着太阳的渐渐隐去,同样的山谷,同样的树,随着不同的光影变化着不同的色彩,让人不忍离去!</p> <p class="ql-block">  天色见晚,我们开始收工下山。村里很安静,有许多条意境深远的古巷,引着我们穿梭在徽派建筑的文脉里。</p> <p class="ql-block">  六点多上山拍摄长溪日出。由于长溪是群山环绕,日出时间较迟,早晨7点多太阳才慵懒地在山间出现,但却不是深红或金黄,而是跃起一轮白日,灿烂之极!</p><p class="ql-block"> 在阳光的照耀下,远山近坡,满山的绿叶、黄叶、橙叶、红叶熠熠生辉,竞相争艳,似五彩云霞缭绕在白墙黛瓦的民居之上,交相辉映。虽不是热烈的满山红叶,却也形成了秋季长溪村五彩的风光。窃以为五彩缤纷未必就不如满山红叶,各有千秋呢!</p> 游山对冲 <p class="ql-block">  在婺源镇头镇游山对冲村,有一大片名为“对冲红枫”的枫树林,当清晨太阳初升,雾气蒸腾,阳光斜射进树林,枫叶中的光影变化强烈,极具视觉美感。看摄友去年拍的照片真是美极。由于我们到达时已太阳已几乎在正上方,什么雾气呀,枫林里的光影呀,均不存在了。只得胡乱拍摄几张作罢。</p> 樟村 樟村,一个被称为“田园牧歌”的地方,美丽的漳溪河水绕村而过,它曾是重要的古徽州水运码头之一,见证着樟村数百年的繁华。樟村的美是那幽静的漳溪河,河边的碧草如茵,草坪上悠闲吃草的水牛,河面上飞舞的白鹭,还有河上那座被誉为中国最长板凳桥,是樟村的旅游形象符号。<div>  樟村的板凳桥,是由一段段木头捆扎成板凳状,并连接成一座长长的桥,外观极为古朴简约。板凳桥在清澈的河水和绿树倒影的掩映下,构成了一道美丽的乡野风光。这里是《闪闪的红星》插曲“小小竹排江中游”拍摄的地方。</div><div> 樟村原来樟树林立,樟荫匝地,故名樟村。现在村里几乎看不见高大的樟树,更别想看见古樟。询村人,答曰:文革时期都被砍了。<br></div> <p class="ql-block">  板凳桥经典的画面是清晨水面上晨雾袅袅,雾气笼罩在水面和桥上,犹如仙境。可惜我们9点多才到,仙境是没有啦,只能拍些人间照片,加之漳溪河水太浅,只能算是到此一游啦!</p> <p class="ql-block">  樟溪河边浣衣的村妇。</p> 月亮湾 <p class="ql-block">  婺源月亮湾:一弯如月的小岛、水墨婺源的经典代表、摄影者的天堂。它依山伴水,加之岸边古朴的民居点缀,呈现出一幅中国水墨山水画。放眼望去,郁郁葱葱的小岛,静谧流淌着的翠绿的湖水,笼罩在晨雾中的山峦跌宕起伏,山下黛瓦白墙组成的古村落在袅袅炊烟中呈现。月亮湾揽尽了所有的美景,只看了一眼,它的美就瞬间打动了我。这里也是上世纪七十年代著名电影《闪闪的红星》的拍摄地。</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借用古人赞美洞庭湖的美诗来表达我对月亮湾的欣赏: </p><p class="ql-block">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p><p class="ql-block"> 看山水底山更佳,一堆苍烟收不起。</p> <p class="ql-block"> 秋冬之际,受气温影响,清晨月亮湾的河谷间,会生成雾气,雾气笼罩着月亮湾的水面,渔船隐在如纱的晨雾中,只有那红红的渔火在迷蒙的晨雾中闪烁,岛上的树也为雾气缠绕,半隐半现。整个月亮湾就成了独特的迷蒙缥缈仙境。</p> <p class="ql-block">  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p><p class="ql-block"> 滩声秋更急,峡气晓多阴。</p> 白雾漫空白浪深,舟如竹叶信浮沉。 独立弥漫灏气中,倍饶云雾杳重重。 晨雾缥缈的湖水之上,一叶小舟,一袭长裙的曼妙女子,莫非是田螺姑娘来接渔夫了?有仙境,就有神话故事啊! <p class="ql-block">  晨雾渐渐淡去,渔翁开始捕鱼。如此美得境界,只能用古人的诗词来应景了。</p><p class="ql-block"> 长江春水静如练,扬起东风摆渡船。 </p><p class="ql-block"> 揽尽清波明镜澈,远山辉映彩霞间。 </p><p class="ql-block"> 渔民早早捕鱼去,仓满速速板桨还。</p><p class="ql-block"> 不等夕阳停晚树,千帆顺次到港湾。</p> <p class="ql-block">芳塘如鉴正清兮,渔筏随风看不迷。</p><p class="ql-block"> 几朵芦花浮水净,半竿山日落湖低。</p><p class="ql-block"> 鹭飞矶上霜千点,鱼织波心绢一溪。</p><p class="ql-block"> 自有钓台堪寄兴,载将秋色过城西。</p> <p class="ql-block">  一蓑一笠一扁舟,</p><p class="ql-block"> 一丈丝纶一寸钩。 </p><p class="ql-block"> 一曲高歌一樽酒,</p><p class="ql-block"> 一人独钓一江秋。</p> <p class="ql-block">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p><p class="ql-block"> 君看一叶舟,出入风波里。</p> 篁岭 <p class="ql-block">  篁岭建村于明代中叶,有500多年历史,属典型山居村落,民居围绕水口呈扇形梯状错落排布。周边千亩梯田簇拥,篁岭梯田叠翠铺绿,村庄聚气巢云,被称为“梯云人家”。 四季皆有各种颜色争艳,稍不留神就像打翻了颜料桶,于是乎漫山遍野的大红、新绿、嫩黄……</p> 广告无处不在!倒也别致! <p class="ql-block">  由于篁岭地无三尺平,秉承祖上遗风,篁岭村民习惯用平和心态与“地无三尺平”的崎岖地形“共处”,用自己的方式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寻求平衡。屋顶架晒成了主要晾晒农作物的主要场地。篁岭人家为顺应自然地形,家家户户在顶层全层拓开搭起晒架。晒架与屋顶的高低对比,加上篁岭全村房屋错落排布在落差近百米的山坡上,使篁岭晾晒更具层次感。</p> <p class="ql-block">  篁岭村民从祖辈起,就用竹晒匾晾晒农作物,每当日头升起,房前屋后成了竹晒匾的世界,长长木架托起圆圆的晒匾,饱经沧桑的徽式民居土砖外墙与晒架上的五彩农作物组合,构成一幅闲适、安详、恬静的古村风情画。每当日出东方,家家晒架上竹匾云集,春晒茶叶蕨菜、夏晒茄子豆角、秋晒稻谷辣椒,时令变化竹匾里所晒之物也在不断换新。在村内不同角度都会拍到满意的“晒秋”作品。</p> 很有幸请这位小美女当了我拍摄的模特! <p class="ql-block">  篁岭晒秋是人文的杰作,数十栋古老徽派民居在百米落差的岭谷错落排布,家家凿窗采光,户户支架晒物。村民们用眺窗为画板,支架为画笔,五颜六色晒匾为调色盘,构成了一幅幅民俗风情杰作,一年四季延绵有序。</p> 游人熙熙攘攘,老吴想给我拍张照片,真的很不容易呢! <p class="ql-block">红彤彤的辣椒!此美女手捧辣椒,我偷拍了一张。</p> <p class="ql-block">  婺源的扫黄就选了这些照片。在这近10天里,每天游走在秋天浓烈的色彩里,感觉真的是神清气爽,心旷神怡!虽说如果推迟一周出去,可能红枫的效果会更好,但,这以足以让我享受我的摄旅了!Enjoy myself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