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好久没有写过教学随想了,大约是自己也到了瓶颈期,看自身面目可憎,所教也乏善可陈。但是这几节课下来却突然又有了写的冲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包身工》作为一篇篇幅较长的报告文学,上课前我是没有多少期待的。因为和锦衣玉食的学生们谈饥饿,貌似和夏虫语冰,终不能有所悟。所以我只是常规布置了几项任务,完成四个“一”:一种文体,一个表格,一个人物,一种制度。希望他们能够通过梳理对文章有初步的了解。</p><p class="ql-block">课上发现学生的完成情况并不理想,(当然也符合我的预期)首先是一种制度,学生对于特点没有概括明确,也没有按照下定义的方式去做。然后是一个表格,概括过于简单,通过这个表格根本看不出包身工的苦难。难怪有学生在预习的时候气愤的和我说别人读文章是在看乐子,而他是在照镜子。</p><p class="ql-block">不过从这些问题我也看到了一点上课的思路,于是转变思维。布置下去继续完善表格,具体到衣食住行做工等方面,具体完善一个制度按“产生发展罪恶和结局”要求完成梳理。</p> <p class="ql-block">再次上课,从文体特征突破。纪实性角度去看一个表格,因为梳理的比较到位,学生看到了包身工“蜂房”“鸽子笼”一般的住房条件,逼仄的空间里两千个“猪猡”的现状;与外头工人朴素的衣服,代工老板拷稠衣服相比过于褴褛的衣着,断了齿的木梳;食物只是用来喂猪的豆腐渣,但这还是不够的,清水一冲,油手一搅又是几碗............梳理下来,我再问同学们还觉得读文章是在照镜子吗?没一个敢再说回答了。因为都是在纪实性角度下看的。无论是运用描写还是记叙,无论比喻还是对比,主打的就是一个真实,骇人听闻可以说。</p><p class="ql-block">接下来看一个制度。因为和包身工的生活搅在一起,学生梳理的较慢,产生,发展,罪恶及结局。但是刚好借助这一点让学生明白了文章双线交织的特点。</p><p class="ql-block">这两个任务完成之后我让学生在上面梳理的内容里找文学性的特点。手法自不必说,线索也一目了然,这时我们之前的一个人物“芦柴棒”发挥了她的作用,很多同学说出以小见大的特征。但是还是要辨析一下。最终统一为点面结合。</p> <p class="ql-block">四个“一”梳理完了,从完整性上和有序性上来说,我觉得还是可以的。但在梳理的过程中我突然很上头,想到了前面讲到的两课《纪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纪念》,想到了鲁迅先生“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想到“苟活着在淡红的血色中会看到依稀的希望,真的猛士会奋然而前行”,想到“总有一天会有人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p><p class="ql-block">是呀,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刘和珍,左联五烈士的惨案如果只能留下淡红的血色微末的悲哀,那么庸人还是能够苟延残喘,但是像包身工这种罐装劳动力,沉默着沉默着就只有在沉默中走向死地了。</p> <p class="ql-block">所以我突然明白了编者的意图,当今时代是和平太久了,生活条件太好了,学生安逸也太久了,所以遥远的哭声如果只有一点点是丝毫打动不了瞌睡的人们的。那么我们极大剂量,一篇不够两篇,两篇不够三篇,让我们的学生真正回到历史现场,看到惨案,听到流言,感受到哭声,真切明白不爆发就灭亡的道理。</p><p class="ql-block">(并且三篇中两篇散文,一篇报告文学,都强调真实性)。</p> <p class="ql-block">历史滚滚向前,一代人接续一代人,有了牺牲者,有了苟活者,有了觉醒者,有了斗争者.......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好生活。</p><p class="ql-block">就像先生所预见的那个“总有人记起他们”“苟活者会依稀看到微茫的希望”的未来终将会来,就像夏衍先生说的“黎明的到来,是无法抗拒的”。</p><p class="ql-block">黎明来了,我们是受益者,但是我们不能成为遗忘者,我们要看清来路,知道归处。明白肩上的责任与义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