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顶嘎,顶嘎,顶嘎了……”夏日的清晨,白头翁那清脆的鸣叫声,将我从沉睡中唤醒。轻轻推开窗户,轻轻地向菜园子那边张望着,一股弥漫着花草香味的清凉空气扑面而来。鸟儿正在我窗外的菜园子里呼朋引伴,欢快地啄食着我置放在菜地边上的几处食物。</p><p class="ql-block"> 此时,我的思绪就像一叶扁舟缓缓划过了时空隧道,将我带到了童年时代,勾引起了我对当年那些掏麻雀窝,捣麻雀蛋,“密战”小麻雀荒唐事儿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 中国现代学者钱钟书先生说:“生来是个人,终免不得做几棕傻事、错事,吃不该吃的果子。”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生活在农村的男孩,大凡天性就喜爱掏麻雀窝,捣麻雀蛋。那时麻雀被视为“四害”之一,捕杀麻雀是天经地义之举。</p><p class="ql-block"> 麻雀生性机警、狡猾,又是喜爱群居生活的鸟类,要在麻雀窝里抓到麻雀,可不是垂手可得之事。我和小伙伴们寻找麻雀窝,捕捉麻雀,<span style="font-size: 18px;">除了要有“勇”有“谋”外,还必须保障不能出现安全事故。首先,是要作好充分准备。其次,就是要做好保密工作。千万不能让家里的大人们知道,如果他们知道了,不让你出家门,那我们的行动就得泡汤。所以,一切行动都只能悄悄进行。</span>那情节真有点儿类似谍战片中描写的隐蔽作战。因此,也算得上是一场<span style="font-size: 18px;">“密战”。</span></p><p class="ql-block"> 我们“密战”小麻雀,那是发生在文革浩劫中“停课闹革命”的特殊日子里,地点是在一所农村学校校园里的特殊环境中,始于“雀占燕巢”的一个特殊事件。</p><p class="ql-block"> 我小时候,母亲在乡下农村学校教书,我和弟弟随母亲居住在她任教的学校里。学校就坐落在美丽的浏阳河支流河畔,是由一家旧祠堂改造而成的。学校附近生产队里的一群孩子是我的好朋友,他们经常来学校校园里与我一起玩。</p><p class="ql-block"> 春天来了,不少燕子飞到校园里来了,它们在学校走廊墙角上或教室楼板下造窝。我们都喜欢燕子,知道它是益鸟,为农作物捉害虫,是人类的好朋友。有一对燕子,我比较熟悉熟,它们腰上有一节是黄褐色,除腹部外,全身都是黑色。有趣的是两只燕子的头上,都有一小撮显眼的白毛,我亲切地叫它们为“小花”。冬天,它们飞到南方去了,整个冬天,我心里都念叨着它们。春天,我看到它们从南方飞回来了,就像见到老朋友一样感到亲切。</p> <p class="ql-block">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我问燕子你为啥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夏日里,我哼着歌儿和小伙伴们玩捉迷藏的游戏。正当我在校园里四处寻找躲藏的小伙伴时,忽然,小伙伴霞云伢子从他躲藏的教室里跑了出来。他急切地对我说:“真讨嫌,麻雀占住了燕子窝。”</p><p class="ql-block"> 我和几个小伙伴一齐跑了过去,只见教室木楼板下的燕子窝口,露出了一大蓬茅草,两只麻雀探出头正得意地向外张望。可怜的那对“小花”燕子,在四周扑喇喇的乱飞,嘴里不断发出凄厉的哀嚎。可麻雀还不罢休,一路追着燕子猛啄。</p><p class="ql-block"> 我顿时怒火中烧,该死的麻雀,以强凌弱,还胆敢霸占燕子窝,真是太猖狂了,看我不揍死它。我立即吩咐小伙伴映良伢子,快去找棍子来,我要打死这两个臭麻雀。</p> <p class="ql-block"> 正当映良伢子和小伙伴们忙着去找木棍子的当儿,素有“机灵鬼”之称的秋果伢子,将我拉到一边,轻声地对我来说,用棍子是打不到麻雀的。不如今天晚上,我们来掏窝活捉了它,再弄死它也不迟。我一听有道理,立即招呼小伙伴们一起商量。大家商量出了用布口袋装麻雀的办法,为万无一失,我作了具体分工。由我准备手电筒,并负责侦察麻雀,看它晚上会不会住在燕子窝里;霞云、秋果、根生、映良等人除了扶稳梯子外,还要准备梯子、口袋和绳索等工具。</p><p class="ql-block"> 傍晚时分,我静静地藏在教室里的课桌下,双眼一眨也不眨地盯着楼板下的燕子窝。只见两只麻雀一会飞到窗户上,一会飞到燕子窝里,左瞧右看闹个不停。直到天快黑了,它们才钻进燕子窝里后,再也没有出来了。我赶紧溜出教室,将情况告诉了小伙伴们。</p><p class="ql-block"> 天黑了,我低低地打着电筒,轻轻地推开教室门,几个小伙伴蹑手蹑脚,带着工具一齐来到了教室。大家屏住呼吸,悄悄搭上两张小梯子,秋果伢子和霞云伢子分别爬上梯子,两人一前一后用布口袋捂着燕子窝,为保留住一部分燕子窝,映良伢子站在梯子上用手按住口袋,从燕子窝中半部往上一拱,将麻雀与半个燕子窝摘了下来。两只麻雀在口袋里还妄想逃跑,拼命使劲乱窜,但一切都是白费力气。第二天,我们将麻雀用小绳子缚住,剪掉翅膀上的半截羽毛,小伙伴们轮流扯着绳子玩耍麻雀。</p><p class="ql-block"> 最后,两只麻雀的结局都非常悲惨。一只放到学校门前的水圳里淹死了,另一只浇上煤油被烧死了,大家似乎这才出了一口恶气。</p><p class="ql-block"> “密战”小麻雀,也就此拉开了序幕。</p> <p class="ql-block"> 母亲任教的这个由旧祠堂改成的学校,建于1925年。它占地约40亩,有内、外三个大小不一的院子。浏阳市第五中学首任校长,德高望重的屈厚勤先生特为学校撰写了对联:连山舒秀色,小学育英才。”这座环境幽静,建造时间久远的土木结构建筑,是麻雀生存繁衍的理想场所。</p><p class="ql-block"> 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文革浩劫席卷中华大地。运动浪潮袭来,各学校也开始停课闹革命了。那时候,到处是批“三家村”,扫“牛鬼蛇神”的呼声,风声鹤唳,人人自危。这时,我所<span style="font-size: 18px;">在读书的镇头完小也停课闹起了革命。</span>我只能辍学,整天呆在学校的家里,无所事事。</p><p class="ql-block"> 乡下的学校也放了暑期,至于何时开学?要待上级的通知。盛夏的校园里,几场大雨过后,院子里芳草萋萋,月季花、美人蕉、蔷薇花竟相怒放,只是“花开寂寞香无主”。没有了人声鼎沸的纷扰,麻雀们高兴极了,把学校当成了自由自在的乐园。一时间,<span style="font-size: 18px;">墙洞里、砖缝中、屋檐下,到处都是麻雀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此时,我们“密战”小麻雀,却到了高潮迭起的时刻。</span></p> <p class="ql-block"> 麻雀生性强悍,又机警灵活,捕捉麻雀,真需要小心谨慎。有几次,小伙伴被麻雀啄痛了手指头,霞云伢子还差点被啄到了眼睛。有几只已被逮住了的麻雀,却趁我们不在意时,挣脱缚住的绳线逃跑了。</p><p class="ql-block"> 麻雀造窝有一个特点,用料多,要求高。柔软的茅草、羽毛、树叶、纸片都是它首选的材料。麻雀造好的窝,往往有许多茅草之类的东西显露在外头,我们一看到那些东西,就知道了麻雀窝的位置。不过麻雀警惕性很高,看到有人在它窝的附近晃来晃去,会立即带着幼鸟飞走。因此,我和小伙伴们在侦察麻雀窝点时,都会藏在较远处的地方,不动声色地悄悄观察。当看准麻雀窝的位置后,一般会选择傍晚或天黑后,几人搭着梯子去掏窝,将大麻雀小麻雀崽一窝端。白天里,就无需兴师动众,小伙伴们各自为政,爬上屋柱,蹬上窗台,掏那些位置不太高的麻雀窝。</p><p class="ql-block"> 在我和伙伴们不懈的努力下,“密战”,取得了辉煌的战果。我们不但捉到了不少麻雀崽崽,掏了不少麻雀蛋,而且还抓了好几只成年的麻雀。</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一连串的掏麻雀窝、抓麻雀的行动,让狡猾的麻雀变得诡异和小心谨慎了。它们有的把窝造在了高高的墙壁上,梯子根本够不着;有的将窝造在十分隐蔽地方,外面看根本看不到有窝的痕迹。我们一连好些天没有掏到麻雀窝,抓到麻雀了,每天只能望窝生叹!十分沮丧。</p><p class="ql-block"> 一天中午,我和小伙伴们打完乒乓球后,躺在礼堂的球台上休息。大伙一会儿望着礼堂上方的雕梁画栋,喃喃地念着彩梁上写着的“民国14年建造”的字样;一会儿无聊地读着礼堂两边白色粉墙上,用褚红色涂料写的令人莫名其妙的横幅标语:“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忽然,小伙伴秋果伢子摆了摆手,要大家静一静。他说,好像听到有小麻雀在叫唤。大家静下来仔细听了听,真的有隐隐约约的小鸟叫声传来。我们循着“唧、唧、唧”的叫声找了过去,发现声源竟是来自礼堂柱子上方的一块木板后。弄清情况后,小伙伴霞云伢子自告奋勇,迅速爬到柱子上面,将一窝已长齐羽毛,快要出窝的小麻雀抓了下来。</p><p class="ql-block"> 原来上午太阳刚出来时,温度还不高,吃饱了的小麻雀躺在凉爽的窝里,它不会吭声。但到了中午时分,太阳晒得厉害了,房屋和瓦片被太阳的高温烤得炙热烫手,麻雀窝里头的温度也随之升高了。饿得发昏的小麻雀,呆在又热又闷的窝里,忍不住发出了叫唤声。这样暴露了目标,很容易被我们发现。</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看来用采取听声音的办法,来寻找麻雀窝,那是“荞麦田里捉乌龟,十拿九稳”的。用这个方法,我们一连找到了十几个麻雀窝,捉到了不少小麻雀。有道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啊。</span></p> <p class="ql-block"> 我们麻雀窝掏得多了,居住在校园里的麻雀,对我们都很眼熟,对我们戒备心十足。只要我们一走进麻雀的领地,它就会立即四散飞走,并向同伴发出喳喳的警告声。随后在离你不远不近的屋檐下,天窗上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它向同伴传递情报:敌人来了,情况危险。并告戒那些正在窝里孵蛋的麻雀不要露头,警告窝里的小麻雀不要乱动,发出声音。这样一来,我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密战”小麻雀的行动,几度受挫。</p><p class="ql-block"> 一日早晨,我在学校操场里跑完步,刚要回房间看一会书,无意中看见一只麻雀叼着食物飞进了一间教室。我随即悄悄地来到那间教室,轻轻地蹲在课桌旁。过了一会儿,见刚才那只叼食飞来的麻雀,又从教室墙角楼板下的墙洞里钻了出来,接着快速朝外飞走了。我忙垒起两张课桌,从墙洞里轻轻松松掏出来一窝小麻雀。</p><p class="ql-block"> 我从这儿得到启发:要寻找麻雀窝,只要跟踪嘴里叼着食物的麻雀就能成功。我告诉小伙伴们,今后盯住叼食的麻雀,看它往哪个方向飞去,停在了什么地方。然后,再去那个地方进一步观察,蹲点守候,肯定能找到麻雀窝,就能抓到麻雀。果然,这个方法屡试不爽。真可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p> <p class="ql-block">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渐渐长大了,知识也增多了。知道麻雀虽吃稻谷,但更多时间是捉虫子,吃害虫。它功过参半,不能把麻雀当作“四害”对待,更不能去伤害它。想起我们当年那些伤害麻雀的行为,令人懊悔不及。</p><p class="ql-block"> 生物的多样性形成了五彩斑斓的自然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世界才会更加美丽,生命才会更加有意义。</p><p class="ql-block"> 如今,我会记得经常在居住房子外的菜园里投放一些食物,倒些剩饭剩菜,招引鸟儿们来吃;到商店里买些下架的苹果之类的物品置放在菜地旁,让鸟儿们来啄食。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想用这些行动,来忏悔当年那些伤害麻雀鸟儿的行为?</p> <p class="ql-block"> 画家丰子恺说:“回忆童年不是为了怀念过去,而是为了让童年的纯真与自由照耀现在。” 岁月如歌,生命如诗。转眼之间,时光已逝,我们已不再是少年锦时,过往的懵懂无知都随风而去。蓦然回首,那童年的盛宴早已远去,许多童年的故事也已被遗忘在岁月的风尘里。只有童年的纯真和可爱,依然鲜活在我的记忆之中。</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37, 35, 8);"> </span><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 1, 1);">(部分图片来源网络致谢)</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谢 谢 您 的 到 访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 1, 1);"> 2023年12月10日于浏阳市</b></p>